高等教育:追求理想还是满足现实--兼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教育的改革方向_市场经济论文

高等教育:追求理想还是满足现实--兼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教育的改革方向_市场经济论文

高等教育:追求理想还是满足现实——兼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教育的改革方向,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高等教育论文,条件下论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文,现实论文,方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经济体制的改革必然要求教育与之相适应。教育理论界对社会主义经济与教育之间的关系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取得了有益的成果。然而有些提法,如“教育商品化”、“学校企业化”、“把教育推向市场”等引起了一定的思想混乱。在某一时期突出高等教育的某一功能是必要的,但不能因此而不顾其它功能,甚至不顾教育规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把握高等教育的改革方向,促进高等教育自身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是一个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的课题。

一、追求理想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内在逻辑

高等教育作为一种区别于其它社会现象的存在,有着自己的理想。高等教育所追求的理想实质就是高等教育的内在规律。理想性是高等教育的永恒特性。从欧洲中世纪早期的大学开始,就有了自治的传统,并以传播知识和研究学问为最高理想,相对地“超脱”于社会现实。我国古代及早期的书院、大学也常建于深山幽静之地,远离尘俗而被称为“象牙之塔”。在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三大功能中,教学与研究、培养人才与创造知识是最基本的功能,社会服务等其它功能实际只是这两个基本功能的扩展和延续。高等学校若舍教学与科研而取社会服务,无疑于舍本求末,杀鸡取卵。

英国剑桥大学副校长阿什比(E.Ashby)曾运用动力学原理指出, 英国大学作为一个O点,要受到三条一端带箭头的、 长度不同的线段所代表的力(箭头表示力的方向,长度表示力的大小)的作用:第一种力是政府,第二种力是大学教育经费评议会和一些帮助大学搞专业研究的研究会,第三种是大学本身内在逻辑所产生的力量。而“决定O 点运动的主力是每个大学自身的内在逻辑。”[1]也就是说, 大学只有加强教学和科研这两个中心,才不会在社会的各种冲击下败阵。高等学校的教学与科研具有“未来取向”和“全面取向”的特点。

高等学校培养的,应该是德、智、体、美、劳和个性全面发展的人,应该是着眼于未来并能全面促进社会发展的有后劲的人,而不是“一次性”的消费品。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教育的主体和重点应该是教学改革。在改革方向上,首先应该树立高等教育仍然是一种素质教育,是一般素质和专业素质教育的观念,建立以专业教育为核心、德智体美劳及个性等为依托的素质教育模式。高等教学不仅要有认知目标,还要有情意目标;不仅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理解能力,还要培养他们的情感、兴趣、态度、需要、信念、创造力,同时把个性放在首位。过分注重高等教育的经济目标和经济价值,就容易使教育面临退化为单纯训练,学校退化为超级市场的危险。素质教育不仅是基础教育的专利,而应树立终生素质教育的观念。其次应确立为人服务、一切为了人的观念。然而“为人服务”一直是喊不响的口号,似乎一提到“人”这个概念,一提到个性,就会陷入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或人性论的泥潭。商店能提“一切为了消费者、一切为了顾客”,教育为什么不能提“一切为了她的上帝——人”服务呢?很难想像不为了人而为社会服务的教育是什么样的,而且市场经济的发展必然使马克思断言的“大工业的本性决定了劳动的变换、职业的更动和工人的全面流动性”[2]成为现实 。若高等教育培养的人不能或不愿主动地适应社会,又怎么能说高等教育是成功的呢?

高等学校的科学研究既是培养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国家科研事业的重要力量。高等学校的科学研究不能仅仅成为“处方式”的应用研究,而应该是“机理与处方”相结合的全面的研究;不仅要满足市场经济的当前需要,而且还要面向未来全面服务。高等学校毕竟不能像政府那样去解决一系列的现实问题,也不能像消防队、救护车那样去行使急救的功能,而必须沿着专业、学问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规律去寻求知识的真谛,既联系社会,又超脱于社会。高等学校的科学研究应该用一种清醒、客观的眼光去认识社会现实及未来发展的各种要求,维持发展科学技术所必须的相对稳定的学术环境,而不能市场要啥,学校就给啥,社会刮什么风,学校就跟着下什么雨,科研人员跟着现实团团转。高等学校要以高瞻远瞩的、超前的、预见性的眼光去思考和行动,超越现实社会的局限性与盲目性,向旧传统观念挑战,创造时代精神,使科学研究全面地服务于社会而不单是服务于市场经济。狭隘的、急功近利的实用主义观点,只能命丧高等教育。

正是从培养人才和科学研究的角度,《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必须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发展第一生产力。“世界范围的经济竞争,实质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和民族素质的竞争。”[3]若高等教育放弃发展科技和提高人口素质的功能, 市场经济的依靠就会落空。

二、满足现实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外部动力

高等教育的价值实现究竟如何,最终不是用内在标准,而是用外在标准来检验的。对一个有自控能力的社会来说,大学就是创造它的前途的实验室和工厂。从今天的社会可以看到大学过去的努力,又可以推想社会未来的发展。大学的理想就是明日的社会现实,今日的社会现实就是昨日大学的理想。现代的高等教育与社会之间应该有这种关系。从现实出发确立理想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启动点。

工业化和信息化的社会,高等教育已越来越成为社会这台大机器协调运转不可缺少的部件,成为社会大链条中的重要一环。高等教育的理想并不是空想,它虽超然于现实,但又根植于现实。社会现实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物质、信息、能量和人员等方面的动力。作为O 点的高等教育所受的外力具有矢量性和即时性的特点,特别是在市场经济价值规律的操纵下更为明显。因此,高等教育满足现实应避免完全陷入具体活动而不能自拔。近来研究领域出现的一种倾向实质是把高等教育的经济功能推向了极端,甚至要按价值规律经营学校,完全不顾教育自身的规律,其结果必然人为地酿成悲剧。

为社会服务,不仅是高等教育的手段,而且还是目的。高等教育对现实的满足要以不丧失高等教育的内在逻辑为前提,以达到育人或研究的目标。在社会发展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联系教育、科研和生产三个领域;在教育过程中以育人为中心,结合教育、科研和社会服务三项功能,为实现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和研究项目而形成教育系统工程。从生产部门看, 通过结合可以获得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和生产力中最活跃的要素——高质量的人力资源,使其重组的资本构成获得骤增效益;从高等教育方面看,通过结合可以获得研究和教育所必须的资助,接触实际,找到有价值的科研课题,为师生创造良好的实践机会,留住教师和科研人员,提高科研和教育的质量。两者在运动发展过程中相倚相促,达到动态平衡,从而也使高等教育的理想性与现实性之间形成正向的互促机制。正如斯米勒(R.W.Smilor)等在总结1989年由奥斯汀得克萨斯大学与地方政府、奥斯汀市商会以及私营企业联合建立的奥斯汀技术孵化器(ATI)[4]规律时所指出的:“建立ATI是大学对来自外部和内部的变革推动力作出的主要反映之一。它反映大学直接卷入经济发展活动,提供了可加速技术转化和扩散过程的手段,并且对工业界提出的协助技术商品化的要求作出了回应。ATI也反映了大学内部的变革驱动力。 它强调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与开发工作之间建立联系,给具有创业精神的教师提供了用武之地,为师生提供了可以实干的实验场所。”[5]上海交通大学与上海二轻局联合成立的“上海模具技术研究所”可为一例。从1984年到1990年,该所已有教授、副教授13名,高级工程师2名 ,博士、硕士生45名,在学博士生10名,硕士生26名,博士后1名,不仅培养了一大批高水平的人才,而且还研究出了“模具CAD/CAM”、“压力机CAD”、“压力加工摩擦学”等重大成果。

实行教育、科研、生产相结合,为社会服务应包括三个层次:一是宏观层次上使整个高教事业同国民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邓小平同志说:“更重要的是整个教育事业必须同国家、同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使教育事业的计划成为国民经济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6]宏观结合的目的是使高等教育结构与产业结构相适应、大学的科学研究与经济增长相联系。因此,宏观的结合是内容的结合,是前提、是方向。二是中观层次上的教育过程与生产过程以科技为结合点的密切联系与配合。正如列宁所说:“无论是脱离生产劳动的教学和教育,或是没有同时进行教学和教育的生产劳动,都不能达到现代技术水平和科学知识现状所要求的高度。”[7]以先进的、 实用的科技知识为中介的教劳结合是使学有所用。因此,中观的结合是过程的结合,是方法、是手段。三是微观层次上的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结合。现代人力资源的价值主要在于智力,在于智力与体力的统一,或者说是智力投资创造了潜在的经济收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现了投资的回收与增值。因此,微观的结合是在个体身上的结合,是重点、是关键。教育、科研、生产相结合,正如马克思所说的:“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8]所以高等教育必须遵循“在教育、科研和生产中,通过教育、科研和生产,并为了教育、科研和生产”的原则,使满足现实与追求理想有机地结合起来。

三、高等教育:追求理想还是满足现实

教育领域中许多矛盾,原因并不在问题本身,而在于人们的思维方式。在理想性与现实性之间本来就没有使两者明显区分的逻辑值,现代高等教育并不是要在两者之间抉择,而是如何合乎规律地使两者平衡。正如欧洲理事会于1984年召开的公元2000年大学前景讨论会报告中所指出的:“在走向下个世纪之际,大学的一个重要任务是找到校内自治与校外(政府)影响之间的平衡。”[9]而“真正的问题在于维持恰当的平衡:一方面要保证大学能够对地区和国家的经济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另一方面又要维护大学的完整和独立自主。”[10]教育理论界研究教育与市场经济的关系,突出教育的经济功能是应当的,这对改变传统的大学观念也是有益的。但不能极端,主张什么“教育商品化”、“学校企业化”和“教育市场”。如果科学研究不是理性思考、探讨规律,那就很难说将来什么外界的影响不会使教育又成为什么“化”。过分强调“外在化”,而不是“内在化”,即“教育化”的后果,只能导致葬送教育。十年文革“教育革命”的惨痛教训难道还不足以使人们保持清醒的头脑吗?“中国不但需要市场经济,同样需要学术的宝塔;不但需要务实高效而克尽职守的工人、农民、一般知识分子等构成国家社会群体的绝大部分个体,也需要不务实的、超凡脱俗的、邀游在学术天空的极少数但能量大的思想超人或学术巨子。”[11]因此,高等教育要寻求理想性与现实性的融合,重要的是探索融合的模式。国外的实践,如美国旧金山——帕络阿托工业综合体(硅谷)、英国剑桥——彼德伯格高技术走廊、原苏联北高加索高校科学中心、日本筑波科学城、法国南法兰西岛科学园等,为我们提供了思路。我国也作了有益的探索,形成了育人主导型(浙江大学的3+1+1模式、东北大学的5111 人才培养模式)、科研主导型(合肥高科技广场、北京联合应用化学与化学工程研究所)、生产经营型(北京大学方正集团、西安交通大学开元集团),以及综合型(中国矿业大学董事会、上海模具技术研究所)等模式,为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指明了方向。

高等学校的职能——培养人才、发展科学、服务社会是三位一体、内外相联的,无论是缺少内在逻辑还是外在动力,在现代社会都称不上是真正意义上的高等教育。“把治学所必须的超然态度与生活所必须的关心社会事务,彼此如何协调起来”,[12]使高等教育既是培养人才和发展终身教育的主干力量,又是推动科技进步、振兴国民经济的源泉,“服务”与“依靠”稳固发展,才是高等教育的真正选择。

标签:;  ;  ;  ;  ;  ;  

高等教育:追求理想还是满足现实--兼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教育的改革方向_市场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