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价格改革促进农村经济繁荣--近20年农产品价格改革回顾_农产品论文

农产品价格改革促进农村经济繁荣--近20年农产品价格改革回顾_农产品论文

农产品价格改革促进农村经济繁荣——回顾农产品价格改革二十年,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农产品论文,价格论文,农村经济论文,二十年论文,繁荣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正确路线,从此,中国进入了一个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时期。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历经20个春秋,我国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是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大大提高,结束了农产品长期短缺的历史。粮食产量由 1978 年的30477万吨提高到1997年的49250万吨,增加61.6%;棉花由 1978 年的216.7万吨,提高到1997年的430万吨,增加98.4%;其他经济作物,肉、禽、蛋、菜、鱼、果等都有大幅度增加。1997年全国人均占有粮食398.3公斤,猪牛羊肉33.3公斤,水产品28.8公斤,水果40.8公斤,分别比1978年的318.7公斤、8.96公斤、4.87公斤、6.87公斤增加25~491%,多数产品达到或超过世界平均水平。除个别产品外,我国农产品已从整体上告别了短缺局面,开始进入买方市场。二是农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人均纯收入由1978年的133.6元提高到1997年的2090.1元, 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加3.4倍,平均年增 8.1 %。 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已由1978年的67.7%降低到1997年的55.1%,人均住房面积由8.1 平方米提高到22.5平方米。农村居民小康综合评价得分已达81.5分。除少数贫困地区外,广大农民的生活质量已大大提高。

我国农村之所以能在短短的20年内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总的来说是邓小平同志关于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一系列论述为农村改革指明了方向。具体来说主要采取了以下两条根本措施:一是改革农村经营管理体制,废除人民公社制,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同时,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格局;二是在农业中引入市场机制,突破传统的统购统销制度和计划价格制度,面向市场,放开价格,搞活流通。从80年代初开始,我国逐步放开农产品购销和价格。到目前,除合同定购部分的粮食、棉花、烟叶等少数农产品实行政府定价和政府指导价外,其余产品全部由市场形成价格。家庭联产承包使农民有了经营自主权,而农产品流通的放活,价格的放开使农民成了真正的商品生产者,两者的有机结合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生产经营积极性。因此说,农村生产力的解放,巨大变化的发生,实行家庭承包经营是体制基础,而流通和价格的改革是必不可少的条件。价格改革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中功不可没。

中国农产品价格改革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期间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978~1984年。这一阶段改革的指导方针是“调放结合,以调为主”。针对长期以来我国农产品价格统得过死,定价偏低和工农产品“剪刀差”过大的问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提高农产品价格,适当降低农业生产资料价格。1979年国家大幅度提高了粮食、油料、棉花、生猪、鲜蛋等18种主要农副产品收购价格,平均提价幅度24.8%,其中,粮食提价20%,并扩大了超购加价幅度,对棉花超购部分也实行30%加价。1980年国家再次提高棉花收购价格,并提高了桐油、生漆等8种农副产品价格。同时,提高了8种副食品销售价格,给城镇居民发了补贴。1981年国家提高了大豆、豆油、烤烟、南方木材和毛竹收购价。1982~1984年期间,又对个别农产品价格进行了调整。

1979~1984年,农产品收购价格水平有了较大幅度提高,1984年比1978年提高53.7%,年均提高8.93%,同期农村工业品零售价格指数仅提高7.8%,年均提高1.3%,工农产品比价回落29.9%,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大大缩小, 从而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到1984年,我国粮棉产量创历史最高水平,农产品供求紧张局面得到缓解。

第二阶段:从1985~1991年。这一阶段的指导方针是“调放结合,以放为主”。1985年1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中规定,取消粮食、棉花统购统销政策,改按合同定购和市场收购,对生猪、蔬菜、鲜蛋等几种农副产品改按指导性计划管理,其余产品全部放开经营。在价格管理方面加大了放开力度,开始实行国家定价、国家指导价和市场调节价三种价格形式。1986年国家物价局等8 个单位联合颁发的《关于改进农产品价格管理的若干规定》中明确,实行国家定价管理的农产品收购价有17种(包括粮、棉、油、烟、糖料、蚕茧等),销售价格14种,出厂价4种; 实行指导价管理的农产品收购价有11种(包括生猪、木材、绵羊毛、麻类、茶叶、4 种中药材等),出厂价有2种。其余产品的购销价格全部实行市场调节价。 同时,对未放开部分的农产品价格,开始试行双轨制价格,即“死一块,活一块”,并要求通过逐步减少定购数量,增加议购数量来进一步扩大市场调节的比例。

在扩大放开价格的同时,也及时调整了一批不适应市场形势的国家定价产品价格。1987~1991年5年中,四次提高粮食收购价格, 提价幅度58.9%;三次调整油料价格,提价幅度65%;三次提高棉花价格,南方棉提价83.4%,北方棉提价70%;糖料、烤烟、红麻、茶叶、蚕茧等也都提了价。

在这个阶段,通过调放结合运作,即放开产品通过市场机制调节,计划管理产品通过有计划调整价格,使农产品价格进一步向合理方向靠拢。但这个时期在价格方面也出现了两个严重问题。一是粮食和部分副食品购销价格大幅度倒挂,财政不堪重负;二是放开产品的价格和双轨价格中的市场轨价格经常发生大幅度波动,影响农业持续稳定发展,反映了双轨价格体制下的矛盾冲突,迫切需要加快改革步伐。

第三阶段,从1992年到现在。这一阶段进一步深化了价格改革,农产品价格全面走向市场轨道,宏观调控逐步加强。1992年春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以后,国家不失时机地积极推进价格改革,主要表现在:(1)进一步放开农产品价格管理,在国家物价局1992年8月1日颁布的《价格管理目录》中,列入政府定价管理收购价格的只有粮食、棉花等6 个品种,管理销售价格的只有粮食和木材两个品种,其余价格全部放开;(2)借助1990~1992年3年粮食丰收的大好形势,在1991年和1992年两次提高粮食销售价格,解决了粮食价格长期购销倒挂的历史难题,其余副食品价格购销倒挂也得到解决;(3)从1993 年起在部分地区试点全面放开粮食购销价格,1995年后实行政策性购销和商业性购销业务分开,两线运行,今年开始又开展了以三项政策为核心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4)针对农产品价格波动频繁的特点, 国家开始构建宏观调控体系。如1990年开始建立粮食储备制度;建立粮食风险基金和副食品价格调节基金;建立健全各类批发市场、疏通农产品流通渠道;建立农业发展银行,加强财政支农力度;建立各种社会化服务体系等。

经过上述三个阶段的改革,我国农产品价格状况发达了根本变化。一是农产品总体价格水平有较大提高,据统计1996年农产品收购价格总指数比1978年提高4.5倍。粮食、 棉花等主要农产品价格已接近或超过国际市场价格水平。改革开放以来农民从价格改革中获得大量好处,价格改革是农业发展、农民致富的重要因素。二是农产品价格比价不合理的状况得到改善,工农产品比价发生了有利于农业的变化。据统计,以1978年为基期,1996年的农产品收购价格指数为550.1, 农村工业品零售价格指数为291.6,农产品换工业品的综合比价指数为188.6 , 说明1996年农民以同等数量的农产品可以换到的工业品比1978年多88.6%。三是经过多年来国家有计划调整和市场机制的调节,农产品内部农、林、牧、渔各业之间,粮食和各种经济作物之间,以及其他各类农产品之间的比价逐步趋向合理。四是长期以来农产品价格管得过死的局面得到彻底改变,一个在国家宏观调控下由市场形成价格的、灵活的管理体制已基本形成。农民有了农产品生产、经营和定价自主权。

我国农产品价格改革取得了举世公认的巨大成就,20年来价格改革的实践经验丰富多彩,以下几点值得肯定:

1、农产品价格改革与农村经营管理体制改革紧密结合,互相促进,是农产品价格改革成功的最基本经验。长期以来之所以能对农产品购销和价格实行计划管理,就是因为有人民公社制度作保障。80年代初,当中国农村逐步推行家庭承包责任制以后,继续实施对农产品统购统销与计划价格的基础已不覆存在。取得了生产自主权的农民迫切要求取消这些统制政策。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家顺应民心逐步取消了统购统销政策和价格的计划管理。灵活的购销政策和价格制度又反过来促进了农村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巩固,两者密切配合相得益彰。因此可以说,没有农村经营管理体制的改革,农产品价格改革缺乏体制保障,而价格改革则又是农村经营管理制度改革成功的促进剂,两者的紧密结合使中国农村整体改革走向胜利。

2、农产品价格改革走的是一条渐进式的道路。 这种渐进式的价格改革方式,一方面使价格改革与其他经济改革协调推进,减少互相掣肘;另一方面可以缓解价格改革给各方面带来的冲击和振动,使国家财政、企业、城市居民有一个逐渐适应的过程,从而保证了农产品价格改革的稳步成功及整个经济改革的平稳进行。

3、坚持市场取向不动摇。 我国农产品价格改革虽然采取的是稳步推进、摸着石头过河的方式,但走向市场价格的总目标是坚定不移的。在我国农产品价格改革过程中也曾出现过种种矛盾和问题,对此,中央的态度很明确,一方面坚持改革不动摇,另一方面领导全国及时开展对国民经济和价格的治理整顿。当1990年供给好转,价格趋稳以后,及时取消了某些行政管理措施。在1993~1995年全国再次出现通货膨胀,农产品价格上涨时,国家主要在加强宏观调控方面采取措施,不再使用过多的行政手段。且从1993年起更进一步加大放开步伐,义无反顾地朝着市场化方向前进,终于促成了整个农产品市场价格体制的形成。

4、在对农产品价格体系改革的同时, 积极推进价格管理体制的改革是实现改革目标的重要保证。这样做既避免了休克式改革带来的振动,也防止了单纯调整价格造成的管理体制改革的滞后,从而实现了价格体系调整和建立新的价格形成机制的同步进行。

农产品价格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目前仍面临着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

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第一方面是价格不稳定,波动频繁且幅度大。从开始实行放开政策起,农产品价格就随供求的变化出现周期性、大幅度波动。这种波动从1985~1997年大约经过了三个周期,严重影响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和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第二方面的问题是经过多次连续提价,我国农产品价格总水平已接近或达到国际市场价格水平,因而,今后农民收入的增加不大可能再靠提高收购价来实现。但农产品成本的刚性上升,农民对提价的期望,又不可避免地给农产品提价带来压力。如何正确处理这一两难的棘手问题,就成了今后农产品价格深化改革的重要课题。

如何解决上述两方面的问题?我认为应当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十五届三中全会精神,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1、大力促进农业产业化事业的发展。通过实施农业的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把产加销、贸工农、农科教紧密结合起来,实现农业现代化。这样可以达到两方面的目的:一方面通过产业化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来降低单位农产品生产成本,同时,又通过农民参与农产品加工和销售而分取农业后加工利润,使农民增加收益,从而尽可能减少农产品涨价的内部压力。另一方面通过贸工农一体化,实现小生产与大市场的对接,把农业生产纳入以市场为导向的轨道,减少生产的盲目性,搞好供求衔接,从而减缓价格波动的频率和幅度。再则,我国入关在即,农产品即将面临国际竞争,也只有如此,才能在国际竞争中站稳脚跟,赢得胜利。

2、加强和完善对农产品流通和价格的宏观调控体系。 包括建立重要农产品的储备制度;建立风险基金和价格调节基金;加强财政支农力度,健全金融服务体系;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尽快形成开放、统一、竞争、有序的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好各级批发市场,培育期货市场,积极探索产销直挂,连锁经营、配送中心等新的流通方式。培育农民自己的流通组织,提高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加强信息网络建设和服务;同时运用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规范价格运作和市场秩序。

实现农产品价格调控的首要任务是搞好对粮价的调控,目前应认真贯彻国务院正在推行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方案。切实推行敞开收购,顺价销售和资金封闭运行三项政策,做好销价并轨。力争实现对农民稳住收购价,对居民稳住销售价,粮食经营部门不亏损三项目标。中央已决定明年放开棉花价格。棉花是重要的工业原料,也应确保价格平稳,所以对放开以后的价格调控要有预案。对其它重要副食品也应分别制定调控方案,尽可能减少价格的非正常波动。

标签:;  ;  ;  ;  ;  ;  

农产品价格改革促进农村经济繁荣--近20年农产品价格改革回顾_农产品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