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意义论文,科学技术论文,第一生产力论文,理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小平同志一贯重视科学技术,多次强调科学技术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思想,特别是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是小平同志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研究当代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发展得出的结论,既代表了人类对科学技术认识的一次新飞跃,又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贡献。
人们对科学技术的认识经历了“知识就是力量”、“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三次飞跃。而每次飞跃,都是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结果,同时每次飞跃又对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
(一)
“知识就是力量”是对科学技术认识的第一次飞跃。一般人熟知这句名言是英国的培根所说的,其实中国汉代卓越的唯物主义哲学家王充在其《论衡·效力篇》中,早就明确提出了“知为力”的思想。王充在《效力篇》中指出:“人生莫不有力”,力有“筋骨之力”和“知力”,相当于我们现在所说的“体力”和“脑力”。他又说:“人有知学,则有力矣”,“儒生以学问为力”,“博达疏通,儒生之力也;举重拔坚,壮士之力也”,可见王充是把知识作为力量的。不仅如此,他进而认为“知力”大小有别:“说一经之儒,非有力者也。”而孔子“道重知大”,“作春秋,删五经,秘书微文,无所不定”,“其吐文万牒以上,可谓多力矣”,即知越多越深,力就越大,反之就小。不过,我们应注意的是王充的“知”主要是仁义道德之知,其作用也主要是“成人之操,练人之心”。
培根响亮地提出了“知识就是力量”的口号,与王充相比,一是拓展了知识的内容,并侧重于“自然科学技术”之知;二是面对科学技术与社会历史发展实际作出理论概括,相对避免了对知识力量的抽象肯定;三是使“知识就是力量”这个口号更加深入人心,并产生深远历史影响。培根生活在被马克思称之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序幕的时代,新生的英国资产阶级为了发展和巩固其统治地位,需要发展科学技术,而培根的科学方法论思想,向中世纪经院哲学的残余和教会思想发起了有力的攻击,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成为英国科学革命的思想准备。培根非常注重科学知识,深谙科学在历史上的巨大作用。他认为,野蛮与文明的分野,在于科学技术知识;主张学者要深入实际,实现“学者与工匠的结合”,“知识与力量的统一”,以解决思想上的贫困。培根思想的广泛传播,使科学技术在英国受到各界的重视和支持。由企业家格列沙姆创办的专门讲授科技知识的“格列沙姆学院”,成为当时科学家的活动中心和科学摇篮。由民间组织的“哲学学会”,1662年被英国国王批准为“皇家学会”,成为英国科学研究中心。剑桥大学三一学院的科学讲座,吸引了包括牛顿在内的一大批青年英才。学术和科普活动的广泛开展,引发了英国的科学革命。蒸汽机和新工具的相继使用,把传统的手工业作坊变成专业化协作的工厂。英国因此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它在世界各国工业产值的比重猛升到39%。煤和铁的产量更占到了50%,外贸总值达32%,商船总吨位则是荷兰、美国、德国、俄国的总和。这一切都为资本主义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促进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知识就是力量”的口号,影响持续了几百年,对此,马克思称培根为“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
(二)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是人类对科学技术认识的第二次飞跃。马克思是把科学技术同生产力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并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科学论断的首创者。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贡献在于明确把科技归于生产力范畴,并科学说明了科学理论作为知识形态的潜在的间接的生产力如何向物质形态的、现实的直接的生产力转化的内在机制。马克思在谈到资本的发展时,明确指出,“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并且说,“固定资本的发展表明,一般社会知识,已经在多么大的程度上变成了直接的生产力”。[(1)]不仅如此,马克思还多次谈到了科学技术对于发展生产力的作用。他说,“劳动生产力是随着科学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发展的”。[(2)]“生产力的这种发展,归根到底总是来源于发挥着作用的劳动的社会性质,来源于社会内部的分工,来源于智力劳动特别是自然科学的发展。”[(3)]从这些论述中可以看出,马克思是明确把科学技术归于生产力范畴的。
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认为,生产力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仅是生产力系统的独立的实体性要素,此外还有许多附着性的非实体性因素,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科学与技术。
科学技术是人类同自然界作斗争的智慧结晶。人们通常把科学和技术连在一起,但两者也是有区别的,表现特征不一样。科学是一种社会精神生活现象,属于意识形式范畴,它是人们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从不同侧面反映客观世界的发展规律,作为理论认识成果,属于知识形态的生产力,是潜在和间接的生产力。技术则是自然科学知识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它是人类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所积累起来的经验、方法、技巧、工艺和能力等的总和,是物化的科学,是直接的生产力。科学与技术虽然表现特征有别,但两者又是相互联系和转化的,每一次科学上的重大突破,应用于生产过程必然引起重大技术发明;而生产过程中的技术难题又会促进科学理论和观点的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科学技术虽然不是生产力的独立性的实体要素,但其与生产力的实体性因素关系非常密切,当它渗透到生产力的基本要素中去,就会转化成巨大的物质力量,成为直接的、现实的、物质形态的生产力。转化的内在机制和途径具体表现在:
第一,科技发展通过用科技知识武装劳动者,使劳动者的素质产生新飞跃,大大提高其劳动技能,从而促使生产力巨大发展。
第二,科技发展使生产工具不断得到改进和应用,对生产力发展起重大推动作用,生产工具总是凝聚着一定科学技术的成果。自然科学首先物化为一定的技术,然后通过技术上的桥梁,变成“在机器上实现了的科学”。[(4)]纵观历史长河,生产工具由石器、青铜器、铁器到今天的各种合成材料工具,正是科学技术发展的直接结果,从而创造出巨大的生产力。
第三,科技发展使劳动对象不断扩大并加以有效加工,为生产力迅速发展提供不可缺少的物质条件。
第四,科技发展使科学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在社会生产中,科学作为知识形态生产力要转化为直接的生产力,必须经历一个把科学发现转化为技术发明、产品研制乃至物质生产的复杂过程。如何使生产中的各部门和各环节达到有机的动态结合,协调好人、机、财、物整体系统的运动,以取得最佳经济效益,这就必须依靠科学管理。而科学理论不仅为科学管理提供理论及方法,而且还为科学管理提供了物质手段。
以上四点,用公式来描述就是:生产力=(劳动者+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科技
历史发展证实了马克思“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论断的正确性。在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以化工技术为代表的科学革命引发的生产力大发展,使德国用40年时间超过了英国100多年所达到的水平,实现了工业化,并成为世界经济中心。在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30年代,以电力技术为代表的科学革命引发的生产力大发展,使1860年以前还处于落后状态的美国,只用了30年时间,便跃居世界第一经济大国。科学技术进一步转化为生产力,既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变更的杠杆,也是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起点。
(三)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邓小平的这个科学论断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当代社会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对现代科学技术和生产力乃至经济、社会发展关系的新概括,代表了人类对科学技术认识的第三次新飞跃。既是以马克思主义原理为依据的,又立足于当代丰富的社会实践,吸收了近百年来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丰富成果。本世纪以来,特别是近二三十年来,科技发展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呈现出马克思所处时代不曾有的许多新特点:
第一,现代科技发展带来生产力各构成要素的革命性的新变化。首先,现代科技发展越来越要求劳动者的知识化。现代化大生产已成为科学技术的直接应用;现代化生产工具日益精密、复杂,要掌握和操纵这类工具,劳动者必须具备较高文化水平和科学技术知识。与此要求相适应,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出现了从体力劳动为主走向脑力劳动为主的情况,如1977年,美国脑力劳动者人数已达50.1%,超过了体力劳动者;在现代化生产中,对人的劳动能力的衡量,虽然要看体力大小,但更主要的是看劳动者的脑力、智力即其科技文化水平的高低。据统计,在机械化初级阶段,体力劳动和智力劳动在生产中的消耗比例约为9∶1,在中等程度机械化时期,这个比例变为3∶2,而在高度自动化、智能化的现阶段,这个比例就倒过来为1∶9。其次,劳动工具已随新技术革命由机械化走向自动化,高科技的应用使劳动工具将步入模拟人脑部分功能的所谓“智能化”时代,其对生产力的巨大推动远已超过常人的生活经验和思维习惯。再次,劳动对象的广度和深度随现代科技发展令人不可思议地拓展和深化。九天揽月,五洋掘宝不再是神话,在许多领域的劳动不仅仅是以自然物和半自然物为对象了,而且“无中生有”,出现了不少以人工合成物为对象的劳动;此外,现代科技对劳动对象属性和规律的认识日益“洞察秋毫”,变废为宝,化腐朽为神奇,以寻常为瑰珍,早已屡见不鲜。
第二,现代科技发展又引起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的空前变化,出现了相对独立的生产科技产品和转让科技的科技产业,并成为直接创造社会物质财富的部门;科技辐射到一切社会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科技进步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在国民生产总值(GNP)中的含量不断增加。据统计,世界上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在本世纪初的经济增长,只有5—20%是靠科技进步取得的;到70年代,经济增长已有60—80%是依靠科学技术;在一些知识密集行业,生产的发展,经济效益的提高,几乎完全依靠科学技术。另据资料显示,由于现代科技的应用与推广,同样价值投入的产出比,如果钢筋是1的话,那么小轿车为5,彩色电视机为30,计算机为1000,集成电路更高达2000。由于科技的现代飞跃现在电子计算机的存储器所用的原料,可以比相同重量的普通铁锅便宜,但经现代科技加工增殖后,其售价不亚于相同重量的最昂贵的白金。所有这些,可见源于生产又促进生产发展的科学技术正在成为发展社会生产的导向和主要依靠。基于此,现在用“生产力=[(劳动者+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科技]”的公式已经不合时宜了,新的公式应该是“生产力=(劳动者+劳动工具+劳动对象)[“高科技”]。就是说,科技对生产力诸要素所起的作用不只是用乘法按倍数计算,而是按几何级数增值,呈指数增长。以我国目前人均创造的财富论,一般农业劳动力年仅一二千元。传统产业工人为一二万元,而高新技术产业人员可达一二十万元甚至更多。
第三,现代科技发展以物化为生产力为媒介,使人类对科技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大;科技成果全方位地渗透到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对人们的社会生活、思想观念和精神面貌已正在和将要产生深远的影响。
以上情况向人们展示出,科技在生产力体系中的地位和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都是具有决定性意义的。邓小平同志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正是对这种情况的高度概括和科学总结。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形象地表达了现代科技同生产力各构成要素的正确关系,指明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各要素中最重要的因素,是决定和影响其他因素发展的力量,揭示了现代科技对当代生产力发展的第一位的变革作用,这就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学说,实现了理论上的一次重大飞跃。同时,也由于这一观点指明了科学技术在生产力中的决定性的地位和作用,从而也就指明了科技生产力在现代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决定性的地位和作用,这就使得以承认社会生产力为历史发展最终动力的历史唯物主义学说增添了新内容。可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既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又没有停留在马克思主义原有的结论上,它在把马克思主义和现代社会具体实际的结合上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正如江泽民同志所说:“这是小平同志对我们国家,对马列主义理论的一个很大的贡献。”
二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毫无疑问应当成为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指导思想。贯彻和落实这个思想,对于实现党的工作重心转移的深化和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对于进一步认识当代国际竞争的实质和焦点,以科技为先导增强综合国力;对于解放和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
实现党的工作重心转移的深化,切实把发展经济建设的重点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科技第一生产力思想的贯彻和体现,是我国经济面临的一个战略性转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提出把工作重点从“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之后,又及时地提出把经济建设的重点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这实质上是党的工作重点转移的继续和深化,是科技第一生产力的客观要求。建国以来几十年的实践从正反两方面证明了搞现代化建设不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行,而改革开放的新实践又证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依靠科技第一生产力也不行。小平同志早就指出:“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没有科学技术的高速度发展,也就不可能有国民经济的高速度发展。”[(5)]过去相当一个时期,我们是依靠人力、财力、物力的大量投入来发展经济,走的是一条“三高三低”(即高投入、高消耗、高成本,低产出、低质量、低效益)的粗放型经营的发展路子。尽管使我国的经济有较快的增长速度,但无须讳言,经济运行总体效益是不高的,低效益运行已成为经济致命弱点。粗放性、数量扩张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在我国经济发展的初期可能是难以避免的,甚至还是必要的,否则就无法建立起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但是当有了一定的基础之后,继续走这样的老路,就既没有必要也无法走通了。在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资源短缺的国度里,今后如果继续走粗放式的数量扩张型的道路,将会加剧在资源十分短缺条件下经济发展不经济的现象,在日益激烈的世界科技、质量、效率竞争面前继续处于被动地位,进一步拉大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差距。因此我们必须走依靠科技进步发展的路子,把速度与效益有机结合起来,推进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这已成为当务之急。作为党中央提出的实现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转变之一,集约经营的本质特征是依靠科技进步,追求最佳的投入产出组合,在采用先进科学技术和先进科学管理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企业生产经营机能和劳动力素质,从而实现经济发展质量的飞跃,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走出一条少投入多产出、低成本高质量、消耗少效益高的发展路子。这种由粗放型向集约性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实质上体现了科技第一生产力的客观要求和内在作用,对增强我国经济的发展后劲,实现持续发展,进一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乃至使下一世纪中国在世界的腾飞都是极其重要的。
(二)
贯彻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思想,要求我们对当代国际竞争的实质要进行新的认识和把握。随着冷战时代的结束,世界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政治冷战转变为经济热战。在当今世界各国增强以经济力为最基本、最主要因素的综合国力的竞争中,谁能抢占到科技的‘制高点’和‘前沿阵地’,谁就能取胜,科技竞争已成为国际竞争的核心和焦点。一国兴,兴于科技发达;一国衰,衰于科技落后。发达国家的实力优势,就“优”在科技比较发达,拥有现代科学技术、现代科研手段和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的大量人才。我国经济还不发达,生产力还比较落后,主要是科技的落后。虽然我们也有一些很先进的科技,但整体而言,与西方发达 国家还有很大的差距,国民生产总值(GNP)中科技进步的增值才30%左右,低于发达国家30—50%。我国每年消耗的能源和原材料总量大致与日本年耗量相当,可GNP却只有日本的1/6。而当今又是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科技进步越来越影响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进程,越来越多的国家把发展科技特别是高科技作为谋求发展的战略重点。最近几年,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纷纷调整科技发展战略,制定新的科技政策,并提高政府在科技发展中的作用。美国宣布成立了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由总统亲任科委主席,委员包括副总统、国务卿和管理与预算办公室主任等11名政府主要成员。英国在时隔28年之后在内阁中重新设立了科学部长,并在下院设立了科技发展委员会。一些国家还制定了新的科技政策,其共同点是致力于把科技与经济更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以提高国家的竞争能力。如美国制定的《技术为美国的经济增长服务——加强经济实力的新的指导方针》、英国的《发掘我们的潜力:科学、工程和技术战略》科技白皮书等等,都把科技与经济的结合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在我国,经济与科技发展曾有过这样的倾向:一是过分追求产业的外延发展,而忽视了以技术进步为主的内涵发展;二是由于研究部门和产业部门分离,企业运行机制不合理,使得企业无力发展新技术,也不能及时得到新技术,因而企业进步缓慢;研究机构由于脱离生产,缺乏需求刺激,中试手段落后,大批成果无法转化为生产力;三是在科技发展目标上,民用科技研究比较薄弱。面对世界各国在科技领域的调整和竞争,面对我国当前的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现实,如果我们不及时调整自身的科技发展战略,不花大气力抓好科技这个第一生产力的发展,就难以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足,不仅无法缩小同发达国家的差距,而且会更加落后于人。落后就要挨打。我们要增强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在国际竞争中站稳脚跟,就不能不坚决贯彻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高度重视和大力发展科技事业。
就发展科技而言,进军高科技是方向。高科技是科技现代化的标志,也是发达国家的标志。高科技产业已成为发达国家的支柱性产业而称雄于世。我们要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就要瞄准高科技领域,要象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所要求的那样,“每一行都树立一个明确的战略目标,一定要打赢。高科技领域,中国也要在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当代科技发展的成就表明,一项新型科学技术的开发,往往能够引发出一个新的科技群,进而形成一个新的产业群。而这样的高科技产业群的形成过程,实际上就是科技物化为商品的生产过程,也就是社会财富增长、综合国力增强过程。所以邓小平同志说:“搞科技,越高越好,越新越好。”越高越新,“人民高兴,国家高兴。”从我国近十年的科技事业发展情况看,在小平同志科技第一生产力思想指导下,国家连续推出了一系列有利于经济发展的科技计划,如国家重点科技项目攻关计划、重点工业性试验项目计划、星火计划、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和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计划等等,大大推动了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为在未来的竞争中不落后于人,我国在占领高新技术制高点方面也作出了决策。1986年,推出以追踪世界科技发展最新动向为目的的中国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纲要”(简称“863”计划,确定以生物技术、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能源技术和新材料等七个领域的15个主题作为中国高技术发展重点。“863”计划实施9年来,在生物技术、自动化等领域的部分方面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另有相当数量的成果达到国际80年代中后期水平。为了使高科技成果能够迅速转化为商品,1988年8月,我国推出以促进高技术成果商品化、高技术商品产业化和高技术产业国际化为目的的“火炬计划”。这个计划提出了到本世纪末中国在组织实施具有先进技术水平,有良好市场前景及经济效益的高技术产品开发项目,建立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立适应高技术产业发展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等等方面的具体目标。自85年以来,我国至今已建成52个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企业已经发展到11962家。1994年,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工贸总收入达1000多亿元。为了保证科技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增强科技发展后劲,国家于92年起实施“攀登计划”(即国家基础性研究和应用基础性研究重大关键项目计划),选择一些具有重大科学价值或应用前景的项目,组织精干的基础研究队伍,并给予较强的投资和持续稳定的支持,从而集中力量,争取在一些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对国家科学技术的发展起到带动作用。据介绍,“攀登计划”所包括的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地学、生物学方面的基础性研究项目,必须具备学科前沿性,具有重要应用前景,能发挥我国自然地理和资源特点,在国际上已有优势或居于领先水平,在本世纪末有可能获得重大突破等数项条件。这些规定,不仅使中国基础科学研究更加符合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也更具科学创意。
(三)
贯彻科技第一生产力思想,必须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这就要求我们充分发挥科技人员的作用,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牢固树立“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思想,加快实施“科教兴国”步伐。
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作用,是通过人的活动特别是科技人才的活动来实现的。科技工作者既是科技的载体,又是科技知识传播和科研成果转化的媒体,没有他们的积极作用,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都是不可想象的。而优秀科技人才的培养和全民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则需要教育——包括多种形式在内的广义的教育。因而必须把重视教育、发展教育事业突出到战略地位来认识。依靠科学技术和教育这两个密切相关的因素,快速、持续地发展经济、振兴国家,这就是科教兴国。科教兴国,不是一个空泛的口号,它一方面意味着国家将更加重视对科技与教育事业的领导和支持;一方面也意味着科技要为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实施科教兴国,必然要求全社会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要求进一步落实知识分子政策。这不仅是个重大的政治问题,而且是一个事关能否解放和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的重大经济问题,只有从这个角度和高度来认识,才有可能使知识分子政策落到实处。这种落实,不能只是口头意思意思,行动做做样子;应该在政治上充分信任、工作上保障有力、学术上民主平等。除此之外,知识分子崇高的政治地位和权利,还必须要从分配制度上予以经济上的保证和肯定,使包括科技人员在内的广大知识分子工资收入进一步体现脑力劳动的特点和价值,通过提高经济待遇以体现社会对知识、对知识分子脑力劳动的尊重,这或许是问题的实质所在。当然,知识分子也应该继续发扬爱国、敬业、务实、献身的传统,充分认识自身作为工人阶级一部分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为加快科教兴国步伐多做实事。
以目前情况论,因科教滞后造成的科技力量薄弱和全民文化素质的低下,仍旧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科学家和工程师在全部人口中所占的千分比,日本为4.7,美国为3.8,亚洲新型工业化国家为1.0,我国仅为0.4。而全部人口中文盲、半文盲的比例,我国依然高达15.7%。科教兴国,可谓任重道远。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巨大能量,并不能自然而然地释放出来,它还须面向经济建设的主战场,加速科技成果在生产中的应用和转化才行。科研成果如果只呆在实验室里,它便只有科学意义上的价值或观赏价值,而当它一旦商品化、产业化,其能量之神奇,也许是科研人员始料未及的。同时,科技的发展也只有与经济、社会的发展结合起来,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发展,才是名符其实的第一生产力。这就要求我们还必须进一步遵循党中央提出的“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正确方针,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速科研成果的商品化、产业化。
纵观世界,美国这个科技大国,近20年来受到了日本的强烈挑战,例如在25种半导体科技产业中,日本目前已有18种领先于美国。出现这种情况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美国虽然重视科技的研究但却相对忽视了应用,而日本一旦掌握了科技,便迅速地把成果转化为产品,形成高水平的、在国际市场上有巨大竞争力的产业,这是发人深思的,而且特别值得我国引以为鉴。
中国科技水平整体上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要急起直追,这是谁都知道的。需要特别一提的是,我国经济发展滞缓固然有科技整体水平不高的原因,但现有科技成果的应用转化率低,无疑是重要因素之一。在传统的企业经营机制和科技体制下,企业缺乏技术进步的实力和动力,而科研单位和人员则在象牙塔内彷徨复徘徊,科技成果大多束之高阁。据统计,我国在80年代后期,大约每年平均有近2万余项科技成果,对我国的科技力量和这么多科技成果,发展中国家和一些中等发达国家羡慕不已,以致于想方设法挖我们的成果,抢我们的人才。遗憾的是,我们中国人自己显得不太珍惜。撇开不尊重科技人才的现象不说,仅就科技成果而言,许多还处于样品、礼品、展品的阶段,真正能在经济建设中及时、大面积推广应用的不过15—20%,专利实施不足10%;这是一种极大的浪费,是没有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作用的体现,是科技生产力受到束缚的实际体现。从这个意义而言,通过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解除对科技生产力的束缚,逐渐克服原有科技体制投入不足、机构重叠、力量分散、科工贸脱节,缺乏竞争等弊端,引导和激励科研单位和人员勇敢地面向经济,走向市场,直接参与经济活动,向科技成果商品化、产业化、国际化前进,从而充分调动科技人员到经济建设主战场大显身手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进程,是当务之急。
邓小平同志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内涵十分丰富。学习和落实这一新的思想论点,是学习和运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并且应该成为我们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迎接新的技术革命,推进中华民族的经济振兴和社会全面进步的强大动力。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第211、219~220页
(2)同上,第23卷第664页
(3)同上,第25卷第97页
(4)同上,第26卷(Ⅰ)第421页
(5)《邓小平文选》(1975—1982)第8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