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医院江北院区心内科 江苏南京 210044)
【摘要】目的:研究比较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与择期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差异。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7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择期PCI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急诊PCI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疗效、住院时间、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左心射血分数等指标。结果:对照组显效12例,有效11例,无效7例,显效率40.0%,总有效率76.7%;治疗组显效18例,有效6例,无效6例,显效率60.0%,总有效率80.0%。结论:对于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急诊PCI综合比较后总体上优于择期PCI,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心肌梗死
【中图分类号】R54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30-0052-02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是指由于长时间的心肌缺血导致心肌急性坏死的一种疾病,主要表现为胸骨后剧烈疼痛、心律失常、急性循环功能障碍等[1]。能否尽早、尽快、完全地开放梗死动脉,使血流重新运行,是治疗AMI的关键[2]。随着临床医学与材料制备工艺的发展,PCI在AMI中的应用越来越多,目前PCI按照治疗时间可分为急诊与择期两种,而急诊PCI与择期PCI在疗效上存在广泛争议[3]。我院对收取的AMI患者遵循患者个人意愿分别进行急诊PCI与择期PCI治疗,对治疗结果进行研究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所选病例60例来自于2015年8月至2017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AMI患者,患者年龄40~72岁,平均年龄(58.7±3.2)岁,其中男性患者38例,女性患者22例。对照组患者年龄40~70岁,平均年龄(57.4±3.1)岁,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11例;治疗组患者年龄41~72岁,平均年龄(59.2±3.2)岁,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11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1.2 纳入标准
1.2.1急诊PCI纳入标准 (1)胸痛持续时间超过30 min,且服用硝酸酯类药物无法缓解;(2)心电图中胸导联ST段有相邻两个以上上抬幅度超过0.3mV和/或肢体导联上抬幅度超过0.1mV,动态演变;(3)胸痛持续小于12h,或超过12h但ST段仍持续上抬。
1.2.2择期PCI纳入标准 (1)AMI发生后7~10d;(2)AMI恢复过程中仍存在胸痛发作或其它心肌缺血证据;(3)心电图提示梗塞动脉仍无法正常血供。
1.3 方法
1.3.1急诊PCI 采用Judkins法进行冠脉造影用以确定梗塞动脉,于确诊动脉处进行急诊PCI术。围术期处理:(1)给予患者阿司匹林300mg口服、氯吡格雷600mg口服、替罗非班10ml静脉注射。(2)术前开放静脉通道,若患者具有缓慢性心律失常等表现,可临时植入心脏起搏电极对患者心脏进行保护。(3)术中按100U/kg标准使用肝素预防血栓。(4)术后给予替罗非班3ml/h 持续泵人,连续3d;给予低分子肝素(依诺肝素)皮下注射4100U/次,2次/d,连续7d。并给予阿司匹林300mg/次口服,每天1次,连续服用3个月。循上述治疗3个月后即改为阿司匹林100mg每天;氯吡格雷75mg/次,2次/d,连续服用1个月。再过1个月后给予氯吡格雷75mg/次,1次/d。
1.3.2择期PCI 手术方法与急诊PCI相同,但在患者入院后给予稳定斑块、抗凝、抗血小板、调脂、抑制心室重构等治疗,预防并发症。厂牌排查禁忌症后,在梗死7~10d时进行择期PCI术。
1.4 评价标准
(1)显效:梗死血管完全再通,狭窄完全消失或基本消失;(2)有效:梗死血管未完全再通,但狭窄部位<20%;(3)无效:狭窄部位>2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软件对研究中所涉及数据进行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效果
对照组显效12例,有效11例,无效7例,显效率40.0%,总有效率76.7%;治疗组显效18例,有效6例,无效6例,显效率60.0%,总有效率80.0%。显效率两组比较χ2=6.312,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总有效率比较χ2=1.102,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见表1。
表1 对照组与治疗组疗效统计表
3.讨论
张先杰[4]研究表明,由于急诊PCI相比于择期PCI能够更早地恢复梗塞血管的再通,使梗死部分心肌更早的恢复血供,更有利于挽救濒死心肌。从本研究的研究结果中可看到,对照组与治疗组总有效率无统计学差异,但治疗组显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由此证明急诊PCI与择期PCI在总有效率上基本相同,但急诊PCI更有利于为患者带来更好的的治疗结果。赵新娜等[5]表示急诊PCI不仅可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经济负担,由于治疗时间的短少,令患者心理上更加乐观,对于预后具有一定优势。在本研究中的研究结果中,也可发现治疗组较对照组的预后更佳,其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左心射血分数显著高于对照组。综合分析,急诊PCI与择期PCI虽在总有效率上无显著差异,但从显效率、治疗费用、预后等方面比较均优于择期PCI。因此,相较于择期PCI,急诊PCI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作为首选治疗方式。
【参考文献】
[1]杜丽涛.急性心肌梗死后心源性休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及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治疗术后护理效果探析[J].河北医学,2015, 21(4):668-671.
[2]李龙,谢翔.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多支血管病变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方案选择研究进展[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8,32(4):395-398.
[3]张春辉,井玲.急性ST段抬高型心梗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与预后关系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36(36): 5468-5469.
[4]张先杰,急诊PCI与择期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对比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37(11):1420-1421.
[5]赵新娜,吕晓春,任翠仙.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1年内健康行为分析与护理[J].基层医学论坛,2018,22(12):1587-1589.
论文作者:张启杰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7
标签:急诊论文; 患者论文; 心肌梗死论文; 对照组论文; 有效率论文; 统计学论文; 心肌论文; 《心理医生》2018年3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