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穴市梅川镇卫生院麻醉科 435411)
【摘要】 目的:分析氯胺酮复合异丙酚在宫外孕手术麻醉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抽选2011年4月-2014年5月,我院接收宫外孕患者30例,均麻醉期间使用氯胺酮、异丙酚药物,观察麻醉效果。结果:30例患者麻醉效果良好,生命体征稳定,术后均痊愈出院。结论:宫外孕患者临床手术期间使用氯胺酮、异丙酚药物,安全、可靠,镇痛作用突出,并发症少,值得使用。
【关键词】 氯胺酮;异丙酚;宫外孕;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15-0188-01
宫外孕为临床产科常见病,尤以输卵管妊娠最为常见,影响胎儿正常生长,严重者危害母婴生命健康。目前,临床针对此类疾病多为手术治疗,然一旦术中出现失血性休克,将直接导致患者死亡[1]。因此,临床手术麻醉药物的选择意义重大。近年来,伴随着临床对宫外孕患者临床麻醉的不断研究发现,氯胺酮复合异丙酚效果明显。对此,将抽选我院接收宫外孕患者30例,旨在探讨氯胺酮复合异丙酚麻醉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
抽选2011年4月-2014年5月,我院接收宫外孕患者30例,年龄处于22~38岁范围内,平均(26.5±1.5)岁;停经时间处于32~60天范围内,平均(37.8±2.8)天;30例患者均由输卵管导致宫外孕,包括:输卵管伞部患者14例,壶腹部患者16例。30例宫外孕患者临床资料差异性不鲜明,可进行针对性临床比对(P>0.05)。
1.2 方法
本组30例宫外孕患者临床麻醉前期均处于中重度失血性休克状态,均面色苍白、反应迟钝,且部分患者出现呼吸急促、窒息等现象;患者血压均处于12/7kPa(90/60mmHg)指标下,极少数患者无法监测血压。患者临床麻醉前期均肌肉注射阿托品药物,药物剂量为0.5mg,或静脉滴注苯巴比妥钠药物。麻醉前给予常规纠正酸中毒、给氧等处理,待血压恢复至正常指标后,借助安定药物诱导,该药物剂量按照患者体重确定,一般为每千克0.2~0.3mg,待消毒巾铺设完毕后静脉推注氯胺酮药物,药物剂量为每千克2.0mg,一次性推注。临床手术后,首先静脉推注氯胺酮药物维持麻醉,剂量为120.0~500.0mg,该过程氯胺酮药物为分次推注;同时使用安定药物,剂量为5.0~40.0mg。临床手术麻醉过程中用面罩、导管等吸氧,并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情况。
1.3 观察项目
观察患者临床手术效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4 统计学方法
借助SPSS18.0软件对本文相应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利用%对结果中相关计数资料进行表示,在本文中对计数资料进χ2检验,若结果显示P<0.05,则说明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30例患者临床麻醉后均出现血压升高现象,未出现呼吸抑制症状,呼吸道内分泌物总量未减少,且未出现呕吐、返流现象。并且,30例患者手术后出现轻微切口感染、疼痛现象,但相应处理后均消失,痊愈出院。
3.讨论
宫外孕为妇科常见病,大多数患者入院接受治疗时均存在不同程度失血现象,需紧急手术治疗,临床手术期间在确保液体输入、血液输入的同时,给予针对、有效的麻醉药物意义重大,可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2]。近年来,伴随着临床医学对宫外孕患者手术期间麻醉药物的研究发现,氯胺酮符合异丙酚麻醉效果明显。通过给予宫外孕患者静脉复合麻醉,可在短时间内实现麻醉目的。氯胺酮药物注射后30-50秒钟即可达到麻醉作用;而异丙酚注射后,患者将在40秒钟内进入睡眠状态。杜良刚[3]资料显示,宫外孕患者休克后进行手术,将间接加大麻醉困难,所以,针对此类患者来说,除进行基础抗休克处理外,还应选择对循环作用未影响的麻醉药物,氯胺酮复合异丙酚正好满足该需求。氯胺酮药物镇痛效果突出,方便给药,可提高循环兴奋度,药物麻醉优点为:①麻醉诱导期间可减少患者呕吐现象;②镇痛效果强烈;③不影响患者血管运动现状。该药物使用后可减少患者脑部血液流动量,并降低血管周围阻力,加快脑部血液灌注进度。另外,氯胺酮药物麻醉时还会提高延髓、边缘等系统兴奋度,效果显著。但是,该药物也有一定的不良反应,患者极易产生情绪激动、妄想等现象,使用镇静药物后均在短时间内消退;异丙酚药物镇静作用明显,镇痛效果轻微。异丙酚可减少患者能量消耗总量,增加心肌APT含量,为处于缺血状态内患者提供能力,加快心功能恢复进度。宫外孕手术麻醉期间联合使用氯胺酮、异丙酚药物,可快速稳定患者循环功能,镇痛、镇静效果良好,符合邵素娟等[4]报告。
本组研究实验的30例宫外孕患者,均在手术治疗期间借助氯胺酮、异丙酚药物麻醉,虽出现轻微并发症,但均在短时间内消失,患者均痊愈出院。说明:氯胺酮、异丙酚药物麻醉作用突出。此外,由于氯胺酮药物使用期间会间接增加呼吸道分泌物总量,因此,该药物使用前期应首先使用阿托品类药物;氯胺酮、异丙酚药物联合应用时会出现抑制护理现象,尤以麻醉诱导最为严重。所以,麻醉医师应引起高度重视,密切观察患者呼吸现状,可适当延长药物给药间隔时间,一般在5分钟以上,缓慢推注药物,预防血浆浓度过高现象的出现;同时,还应预防返流、误吸,避免呼吸道堵塞。严重者可借助相应设备辅助护理,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最为重要的一点是:宫外孕患者临床手术前期,还应给与基础扩容处理,促使血压回升,确保患者可承受该手术,进而更好地挽救患者生命。
综上,宫外孕患者临床手术期间使用氯胺酮、异丙酚药物,安全、可靠,镇痛作用突出,并发症少,值得使用。
【参考文献】
[1]张庆明.氯胺酮复合异丙酚用于宫外孕手术麻醉观察[J].临床医药实践,2008,15(01):46-47.
[2]龚红梅.100例宫外孕急诊手术的麻醉处理[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26(10):138.
[3]杜良刚.50例宫外孕病人急诊手术的麻醉处理[J].数理医药学杂志,2008,18(04):437-438.
[4]邵素娟,吕金,崔健君.宫外孕患者1466例麻醉处理[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2(06):162-163.
论文作者:邹旭锦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第15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8/3
标签:氯胺酮论文; 患者论文; 宫外孕论文; 药物论文; 手术论文; 效果论文; 现象论文; 《医药前沿》2015年第15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