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危机与教育_道德教育论文

信用危机与教育_道德教育论文

诚信危机与教育,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危机论文,诚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诚信是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基石,诚信是天地之道,为人之本[1]。汉语中的“信”字,从人、从言,本意指“言语真实,诚实不欺”,其含义有两个方面:一是与个体自身的待人有关的“诚信”,二是与个体对待他人有关的“信任”。而诚实守信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和基本规范,是人们在职业生涯中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道德准则。诚信原则是市场活动必须遵守的道德规则,要求人们在市场经济活动中讲信用、守诺言、诚实无欺;并且诚信原则也已成为一种法律规范,具有道德调节的功能。诚信已经完全走出伦理与道德范畴,直接影响到经济社会。

一、“诚信危机”对社会正常发展的冲击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中央确定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我国的社会经济生活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但也必须看到,前进的道路并不平坦,还存在着不少隐患。其中,“诚信危机”的存在及发展就像一块毒瘤。它搅乱了人们正常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给社会肌体带来了极大的腐蚀和摧残,几乎每个人都有过被欺骗,受到“诚信危机”所造成伤害的经历。可以说,诚信危机的表现已经广泛存在于经济、政治和文化领域[2]。

经济领域中的“诚信危机”集中体现在生产经营者对消费者的欺骗上。他们往往借助生产环节远离消费者,易于“暗箱操作”的特点,采取偷梁换柱、偷工减料等种种手法以次充好、以假当真,使用过期作废的假材料、次材料进行生产,不惜以损害消费者的利益为代价换取“低成本”、甚至“零成本”生产,以获取暴利。生产者们用这种极度违反诚信的手段来欺骗消费者,以实现其对利润的追求,完全脱离了经济生产应该遵循的以质取胜,凭借技术和管理来降低成本,提高利润的正常轨道。目前的南京“冠生园”月饼陈馅事件以及最近市场出现的麻芯“羽绒服”就是这一现象的典型表现。

与此同时,经济活动的另一部分重要参与者——销售者,也为拓展销售利润空间、实现自身经济利益,而在经济活动中放任假货通行,甚至知假卖假、采取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以不合格产品充当合格产品等多种手法,将各种假冒伪劣商品转移到消费者手中。销售者不仅是生产者们的造假帮凶,还是假货畅通无阻,继而泛滥成灾的直接推动者和执行者。当前我国经济领域内的造假、卖假已经达到了无孔不入的地步,从日常生活的假米、假面到假珠宝、假钞,再到科学、文化、艺术领域的伪科学、假学术,假冒伪劣,几乎无所不包。它不仅令一般消费者头晕目眩,无所适从,就算是专家也难辨真伪。同样,在金融商业领域也是如此:各个经济活动之间严重缺乏诚信,种种名为借贷实为欺诈的贷款、融资以及商业,令参与者们如履薄冰,生怕一不小心便落入同行们设下的陷阱。失去了诚信,经济合作便无从谈起。

在政治领域,也充斥着各种违反诚信原则的政治造假、瞒上欺下、贪污腐败等官为利不为民的现象。具体表现在部分当权者对外许下不少为民谋利、为民造福的堂皇诺言,暗地里却为个人或者是小集团的私利而勾心斗角、争权夺利、侵吞国有资产,致使许多行政计划和项目形式主义严重,华而不实;一些当权者为了表现自己的政绩和能力,对上级报喜不报忧,甚至捏造数据、虚报政绩,对人民的疾苦和有待解决的问题视而不见,甚至采取掩盖欺瞒的手段,为自己的仕途铺路;一些官员表面以公仆自称,而在实际中对普通百姓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派头,空话说得多,实事办得少,缺乏基本的求实精神。政治领域中的“诚信危机”与政治腐败相互助长,成为政治腐败的一大症结。

令人难以置信的是,文化领域也存在着严重的“诚信危机”,不少书商和出版社为谋取暴利而置法律道德于不顾,肆意抄袭、剽窃、盗版他人作品,造成文化市场鱼目混珠、良莠不齐的混乱局面。就连一直为人们所尊崇的文化圣地——学术界,也净土不再,学术腐败,人们在对这一现象惊诧之余不禁要问,是什么使学术界的诚信求真精神也面临严重挑战。在名利的诱惑和驱动下,甚至各种假文凭、假证书也随处可见,而且长盛不衰。诚信是科学和学术求真求善的本质要求,失去了诚信,学术就沦为从根本上违背学术精神的伪学术[3]。

不仅如此,“诚信危机”还以其无孔不入的势态,渗入到社会日常生活当中。在我们的人际交往中,言而无信、急功近利的现象随处可见。

“诚信危机”不仅严重阻碍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而且还严重地影响社会的正常运转。“诚信危机”集中表现就是诚信缺失。诚信的缺失导致市场交易成本的大大提高,牺牲社会的生产效率,严重阻碍了投资和消费,是当前内需不足的重要原因之一。“诚信缺失”也将进一步加剧社会分配不公的问题。社会不公平又将进一步促使人们盲目追求短期效率,直接导致诚信恶化。社会诚信的重建已经成为摆在国人面前的重要课题。

二 当前教育中存在的诚信问题

诚信危机固然与“党风”,“民风”等社会大环境密切相关,但也与学校教育中诚信教育的缺失或不力有直接的联系。目前,不管是在学校教育中还是在社会上,诚信教育的问题是不可回避的。对孩子进行严格的诚信教育,可使其终生受益。令人不安的是,现在有的孩子生活在信用气氛不浓的空间里,这包括学校、社会和家庭的多因素综合作用。

1.首先是学校诚信教育,其中有的是道德问题,有的是体制问题。现在一些学校的短期行为非常普遍,评比、达标等等行政行为非常害人,在一些学校中高考时,就会把成绩差的学生放一边去,甚至强迫学生转学,剥夺学生应有的权利,这样的后果别说增添学生心里的诚信之感了,不增加仇恨就已经是万幸。为迎接上级教育行政部门举行的评比、达标验收,参观、检查等活动,安排一些流于形式的活动,并反复训练学生如何应答上级的提问,有人听课,老师总要事先演练一番,包括导语设计、课堂提问和警告纪律不好的学生等。此外,校长官员化。他做校长的就要创造政绩去吸引领导眼球,这时培养学生诚信的事也不得不退到其次的位置了。另外,当前学校的学术腐败、乱收费和注水文凭等问题也使教育自身存在严重的信用缺失[4]。

2.社会上的蒙骗现象对青少年有负面影响,从而使他们对社会产生不信任。人是社会的人,学生亦是社会中的群体,同样会受到社会各种思潮和现象的影响。俗语说:入鲍鱼之肆,久闻而不知其臭。社会的腥臭之味、不文明之事,久而久之地自然会影响到学生,并被其接受。在经济生活中,虚假广告让人眼花缭乱,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还有企业之间的三角债、经营者之间的拖欠赖帐、经营者与国家之间的偷税漏税,走私骗汇。在法制领域,没有信用评估体系、没有失信惩罚机制,没有立法规范实施,立法、司法、执法没有很好统一。在政治领域,诚信的缺失既表现在领导的决策及实施过程,也体现在党政机关及公务员思想和作风上。在工作中摆花架子、搞形式主义、浮夸虚报欺骗和弄虚作假,诸如“政绩工程”、“升迁工程”、“数字出官”等,都屡见不鲜。社会不诚信现象如此泛滥,即使在象牙塔中的学生,也难免不受其影响。也许遵循诚信法则行事的人并不能得到太多的实惠,相反那些处处行事与诚信相悖的人常常能够得到意想不到的好处。一时之间,在现代社会之中,坚守“诚信未必符合当前的时代精神”之类论调在一定程度上占据了上风。诚信虽然在观念上得到尊重,但是在现实中却没有明显的约束力。

3.我国的家庭和学校教育长期以来强调的是智育,即获得高的分数,进入好的学校。一项调查显示,许多家长在对孩子的教育中,“能干”排在了第一位,而“诚实”已经沦落到了最后一名。他们忽视学生的德育,认为此类东西对于培养人才可以缓行。殊不知,人才,得是先做人,然后才成才的。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在诚信意识和行为上不能起到榜样的作用,教孩子要勤奋学习,不要贪玩,自己却夜夜扑在麻将桌上玩;教孩子要文明,不要吵架、斗殴,而夫妻之间却打骂不断;教孩子要诚实、不要弄虚作假,而他们自己却常常当着孩子的面做一些弄虚作假的丑事,如本来在家干私活,却给单位打电话请病假,等等。如此家教之下的孩子能讲诚信吗?从深层次上来说,这是家长教育理念的缺失,对做人这一根本问题的漠视,对现实不良现象的趋同代替了对价值理念的引导。

什么样的土壤就长什么样的苗,学生在这样的教育氛围中,逐渐失去了纯真和诚信的良好品格,变成了圆滑世故的两面人,学生诚信在未立之前就早早夭折。“信用危机”可怕,忽视诚信教育更可怕。当前出现的诚信教育问题,教育中出现的诚信教育的缺失,不是孤立的,正是当代社会诚信危机的折射和体现。

三 教育对诚信危机的应答

要化解社会诚信危机,一个重要的方面是要从制度和管理技术的层面入手,惩治假、丑、恶,净化社会环境。但是,面对道德滑坡和信任缺失,最根本的途径是要借助传统美德,尤其是诚信的力量,这就得依赖教育,教育是人们社会化的最主要途径[5]。笔者认为教育在诚信重建过程中尤其要关注四大方面:

1.更新道德教育观念

近年来,我们在思想道德教育方面有许多不如人意之处。无论是中小学,还是大学都存在着空洞的说教过多、政治色彩过浓、离现实生活远的现象,忽视了对一些做人方面的最基本常识的引导和传授,而来自社会乃至家庭中的一些现身说法也使一些理论说教显得苍白无力。不少青少年在步入社会后,都会给自己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现实与过去书本上的宣传会有那么大的反差?面对如此的教育现状,尤其是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的道德教育应把以人为本的思想放在道德教育的重要地位,把人文思想教育与道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尊重个人,提升个体对社会成员的责任感。着重培养平等意识、自主人格责任能力等诚信社会所必备的基本素质。

2.改变道德教育模式

缓解诚信危机,关键在于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各级各类学校是培养公民道德素质的重要阵地,应把握21世纪对公民素养的要求,继承中国“德治”“德教”的优良传统,借鉴先进的教育理论与方法,采用新的道德教育模式。

(1)知识型教育向养成型教育转轨

在学校“应试教育”机制下,传统的德育往往成为应付考试而设置的课程或主课的陪衬,违背了道德的规律。道德的基本特点是知行统一,只知不行,不能把道德要求内化为道德品质,就不能称之为道德。新的道德教育,着力点在于促使学生各种素质的形成,主要培养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重点是文明行为。道德教育应坚持课内学习与课外实践的有机结合。通过“情感引发、情感体验、情感深化、情感外化”四个环节,促使学生形成有利于社会的包括诚实守信在内的良好道德品质。

(2)规范式教育向开放式教育转轨

传统的德育惯于用规范和理想来约束人、引导人,强调按社会需要,将学生塑造成为某种模式,虽然保证了思想的统一、观念的一致,却忽视了学生的个性特点,扼杀了个体的创造性和开拓性。新的道德教育应是一种“开放的”教育,既强调适应和遵循必要的规范,但又不用规范封闭的思维模式和规范来约束个体,而是以促进个体的道德思维能力,特别是独立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发展为目的,发展个体健康向上的道德观,这就要求作为道德教育内容的价值准则和规范系统向学生开放,接受学生理智的检验。

(3)灌输式教育向自主教育转轨

传统的德育往往用灌输式教育的方法对学生进行集体教育,而忽视启发和个别教育;强调外在管理的作用,而忽视学生的内在自我配合与自我教育。新的道德教育应当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智力活动和实践获得道德上的成熟。道德,不只是要求主体对自身以外的规则、规范负责,而是首先要求对自己负责。为此,道德强调行为主体的自主、自律是十分必要的。“教是为了不教”,道德教育者在工作中应当多设置道德情境,激发学生道德情感,训练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并鼓励学生的道德实践,以起到更好的自我教育作用[6]。

3.抓住重点人群进行诚信教育

从心理学看,儿童最初遵循的是“外部”因素,表现好是为了避免惩罚或得到表扬,这就是小学生为什么作弊少的原因。随着年龄增长和由他律向自律的过渡,尤其是进入中学后,不少学生对曾经接受的公认的道德规范产生怀疑,这就必然引起他们评价体系混乱,是非界限模糊。而这时也正是他们各种观念形成的关键时刻,如果这时再缺乏正面引导,就会(使他们)走到原有道德意识的反面去,形成难以纠正的错误观念。

我国有3亿左右的青年,他们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和未来,是诚信教育、道德教育的重点人群。他们正处于学知识、长身体,逐渐形成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关键时期,针对这一重点人群进行教育,意义深远。

4.教育及教育者诚信形象的树立

“真”、“实”是诚信的精髓所在,而教育是一种形象工程,其本身应该本着一种求真务实的态度去为学、治学。然而早在几年前,一些教育研究者就提出中国的道德教育存在着倒置现象:小学生实行共产主义教育,中学生实行社会主义教育,对大学生实行公德教育。时至今日,这种现象没有任何改变,笔者认为这与教育规律不相符合。

此外,教育者的形象树立也十分重要。“学术腐败”现象的存在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使人们认识到高校也不是一片净土,教师的师德教育建设同样面临挑战。一个一方面在课堂上灌输道德准则,另一方面又毫无顾忌地窃取他人成果的人能给学生带来什么?他所宣扬的道德又有几个人能够信服呢?

5.注意把诚信教育与其他道德教育有机结合

诚信是道德的基础,也是最基本的道德要求[7]。孤立进行诚信教育不可取,应把诚信教育与道德教育的其他方面有机结合起来,共同促进诚信教育和道德教育取得更大的成效。

标签:;  ;  ;  ;  

信用危机与教育_道德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