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市政工程建设规模也进一步扩大,众所周知,市政工程质量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城市的经济、外貌以及居民日常生活等方面,随着市政工程数量的增多,在质量管理上的问题也日益突显出现。本文主要根据本人的工作经验分析了当前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工作当中存在的常见问题,并基于此给予有效解决对策供参考。
关键词: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对策
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深,市政工程建设项目与日俱增。市政工程项目不但能够优化生活环境与人们日常生活需求相适应,同时还能够促进城市经济建设与现代化发展,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但由于当前我国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上还有着一系列问题存在,那么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到市政工程建设质量以及工程进度,如此就需要采取科学有效的手段加以解决。
1 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的不足之处
1.1施工单位质量管理工作不到位
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原因大多是由于其质量管理意识较为薄弱。通常表现在下面几点:其一是当前我国市政工程转包与分包情况非常严重,分包商通常都是通过中标单位来管理的,但具体在施工单位通过转包以后,施工单位管理力度不强,基本上没有管理,分包商为了在很短的时间内尽可能地获取利益,通常会尽可能减少成本,那么工程的质量以及材料的质量就难以保障。其二是施工条件不佳,缺乏较高的技术水平,且施工人员的素质良莠不一。我国在建筑施工中的人才以及技术本身就相对匮乏,特别是外包项目之后,施工队伍的技术水平及管理能力就更为薄弱。通过调查得出,不少施工单位现场技术人员缺乏足够的施工经验,导致现场较为混乱,施工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不足,只可以对在岗问题进行控制,难以把控质量问题。其三是施工设备不够先进,不少转包商没有根据施工标准应用施工设备使得出现质量问题。
1.2监理单位缺乏管理
在施工质量管理工作中监理单位起到监管的效果,在具体管理工作中监理单位通常没有将管理工作落实到位,如此监理工作的意义就丧失了。这是由于从监理单位本身而言,由于单位自身管理缺陷,其中就包括资质不够达标的情况。对于监理人员来说,需要具有较高的吃苦耐劳精神以及良好的专业技术水平,但由于当前工作环境状况不佳,且工资水平相对较低,那么使得不少监理单位难以招聘到与要求相符的监理人员。人员素质不高就会造成管理方面的缺陷,另外一些监理人员同施工单位相互勾结。此外,监理工作难度比较大,但没有过多的权利,却有着非常重的责任,如果本身能力就不足名灾区实施监督管理工作那么就会有非常大的难度,另外还需要面对来自各方的压力。对施工方来说,自身权利不足,那么只能监督施工质量并不能真正地处理好全部问题。
1.3建设单位监管不足
建设单位在工程质量中的责任和监管权利显著。但在具体工作当中,建设单位有许多不足之处,很难有效监管。一是因为建设单位对于专业的技术人员较为欠缺,虽说一部分人员自身具有一些专业能力,但是不少人没有管理能力,所以在质量管理过程当中可能难以发现问题,或是以自身的经验自行处理,对工程施工造成影响。二是建设单位通常十分关注工期,力求可以早日完成工程从而加快施工进度,尽快完成工程,从而能够充分体现政府职能。但由于若是加快工期那么或多或少会对工程的质量造成影响,可能会导致只在乎施工速度而不在乎施工质量的情况发生。
1.4缺乏市政监督力度
对于施工质量来说,政府具有监督权也有监督的责任。通常政府相关机构监督市政工程施工质量,例如多级质量安全监督站。但由于政府在建设中特点是自身具有局限性,缺乏监督力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由于政府机构当中人员的匮乏,要进行监督的单位数量十分多,很难做得全面,而监管工作通常都是形式,很难发现实际问题。另外当前监管体现还欠缺成熟,经费以及设备方面也不充足,给监管工作带来影响。
2 市政工程施工质量提升的手段
2.1健全质量管理体系
市政工程施工管理过程当中,为了使市政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得到保障,从而使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工作的规范性及高效性得以提升,那么就需要管理人员与当前情况相联系,尽可能快速地找出施工质量管理当中的不足之处并给予合理的手段处理,建设合理且科学的施工质量管理体系,从而使市政工程的系统化建设得以提高。其中具体对策包括下面几点:首先在进行施工之前,管理人员需要与我国有关法律法规相结合,设置质量管理要点,使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工作能够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明确施工合同条款并强化各个控制要点,在施工全过程中贯彻质量管理,从而给市政工程质量奠定坚实基础。其二,在具体施工过程中,为了使质量指标能够保障,管理人员还需要对重点环节的施工质量监控力度加强,与施工工艺流程相结合,严格审查施工重点项目以及环节,只要出现有质量问题,需要尽快联系设计人员以及施工人员共同沟通协调并提出有效解决手段,从而使市政工程施工质量水平得以保障。其三,为了使施工质量得到保障,管理人员需要进入到施工现场试验检测工作当中,尤其对于混凝土施工来说,在实验过程中需要对混凝土配比的合理性进行检测,管理人员需要根据规定二次复核实验,从而使实验检测的科学性及精准性得以提升并提高质量管理工作效率。
2.2加强施工人员综合素质培训
为了使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得到保障,与施工人员流动性大的特点相结合,管理人员应设置层次性培训原则,小的培训投入取得大的培训效益,重点做好思想教育工作,指导施工人员主动学习,并加强学习理论知识,将其在具体工程中结合运用,从而提升施工技术水平保障施工质量。那么就需要管理人员强化管理施工人员,在施工开始之前与市政工程施工结构和标准相结合,细化质量管理策略于每一个施工人员上,并将各种施工管理制度落实到位,强化处罚力度及施工现场的监督力度,制约施工人员行为,从而使市政工程的施工整体质量得以保证。另外,在施工开展之前,管理人员需要进一步考察施工人员的综合素养以及专业能力,保证施工人员的综合能力能够与工程质量的要求相适应,对于那么不满足施工条件的人员坚决不予以录用,从而使施工队伍的整体素质得以保障,加强施工技术水平从而保证施工质量。
2.3把控施工材料的采购与管理
市政工程质量管理当中,工程质量水平受到施工材料质量的很大影响,为了实现质量管理的目的,管理人员需要强化监督管理施工现场,特别是对于材料的采购方面以及日常管理工作当中。在采购施工材料的过程中,需要采购人员调研建筑市场材料,大致明白市场中施工材料的价格,安排三位采购人员共同展开采购工作,并将前期准备工作落实到位。具体采购过程中,采购人员需要做好货比三家,对供应商的有关资质进行考察,了解其产品质量、生产能力和售后保障等情况,从材料采购的源头控制好材料的质量。施工材料进入到施工现场之前,管理人员要按照施工质量指标质量检查各施工材料,只要有材料不达标的情况禁止使用,并追究有关责任人,对腐败违规操作需要严惩不贷,从而使施工材料质量进一步保证。在日常管理施工材料过程中,需要管理人员健全材料档案,与材料属性相结合分类存放,强化施工材料日常管理工作,且需要注意防晒和防潮,降低施工材料的成本,并保障材料质量,从而提升质量管理的工作效率。
3 结语
城市发展的基础保障就是市政工程,良好地管理施工质量能够促进城市更好地发展,所以需要有关人员重视加强工程质量管理工作,需要制定科学可行的管理制度,另外还需要有关部门将监管工作落实到位,只要发现问题需要及时采取有效手段处理,从而推动城市能够稳定发展并带给人民更加便利的生活。
参考文献
[1]钱鹏.过程管理在市政供暖锅炉改造工程中的应用与实践[D].吉林大学,2015.
[2]邓欣.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控制的要点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18(12):119.
论文作者:马训练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9
标签:施工质量论文; 市政工程论文; 管理人员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市政论文; 管理工作论文; 质量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