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既有道路滑坡路段的综合治理论文_ 周素芳

浅析既有道路滑坡路段的综合治理论文_ 周素芳

道路滑坡根据路基类型可分为路堤滑坡和路堑滑坡,根据道路两侧的地理位置可分为山体滑坡和临河滑坡,根据滑坡体的受力形式可分为为牵引式滑坡和推动式滑坡。本篇仅就滑坡体的受力形式分类的两类滑坡治理进行浅析。

既有道路发生滑坡,首先应保证道路的安全通行,然后才能采取措施进行治理。依据滑坡的外表地形、滑动面、滑坡体的构造形式和形成的原因、滑带土的土质及饱水情况、道路路基通过滑带土的位置、水文地质条件、受力形式来区分滑坡属于牵引式滑坡或推动式滑坡,从而采取治理措施。

一、牵引式滑坡:是由下至上的发生,主要是坡脚的土体先失稳,向下滑动,坡体后部土体失去支承而相继滑下。这类滑坡多发生于黏土或堆积层滑坡中,滑带土具有卸荷膨胀的特性,减重后使得滑带土松散,阻滑力减小,引起滑体下滑。治理方法应该首先保持坡脚的稳定,在坡脚设置抗滑桩后,对上部滑带土进行水害治理措施,保持滑带土的稳定。不能用刷方减重法治理。

二、推动式滑坡:是由上至下的发生,主要是上部滑坡体先产生滑动带动下部坡体下滑造成。这类滑坡滑带土体松软,易吸水不易排水,呈软塑状,力学指标低或是地层错落转化而成。可采用刷方减重,反压坡脚的方法治理。

水多是滑坡发展的主要原因,地层岩性是产生滑坡的物质基础,滑坡多是沿着各种软弱结构面发生。对于滑坡的防治,应采取排水、力学平衡和改变滑带土的措施进行综合治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地表水的治理措施:1、对于滑坡顶面的地表水,应采取截水沟等措施,不让地表水流入滑动面内,在可能发生的滑动面以外不少于5m的地方,根据山坡汇水面积大小,地表径流流量和流速设置1-2条环形截水沟,截水沟间距以50-60m为宜,截水沟的断面尺寸,根据构件汇水面积确定,截水沟应采用浆砌片石或浆砌混凝土块防护。2、对于滑坡体坡面上的径流,应结合地形条件设置树枝状排水沟。利用坡面上的自然沟系,汇集并旁引坡面径流排除滑体外,若以自然沟渠作为排除地表水的渠道时,必须对其进行必要的整修、加固和铺砌,使水流畅通、不渗漏。3、当滑带土坡面土质疏松,高低不平时,应平整夯实滑坡体表面的土层,防止地表水下渗并能迅速排除;当坡面有裂缝时,应将裂缝挖开,宽度不小于0.5m,深度1-2m,然后换填粘质土每30cm一层填筑夯实;当坡面有封闭的洼地时,应设置排水沟将积水排出滑坡坡面,疏干积水,换填粘质土每30cm填筑夯实至与整体坡面坡度顺适。

地下水的治理措施:当滑坡体下面有泉水或集中水流时,可顺山坡的沟谷走向布置暗沟;为降低地下水或地下水位较高时,可设置支撑渗沟、边坡渗沟、平孔、等地下排水措施。所有的排水措施一定采取浆砌圬工或混凝土材料,避免水的渗漏。

力学平衡:1、在滑坡体未处治之前,禁止在滑坡体上增加荷载,如停放机械、堆放材料、弃土等;作业过程中应尽量减少滑体上作业机械避免震动;2、当挖方路基上边坡发生滑坡时,可采用刷方(台阶)减重、打桩或修建挡土墙进行处理以达到路基边坡稳定;3、当填方路堤发生滑坡,可采用反压土方或修建挡土墙等方法处理;4、沿河路堤发生滑坡,可修建河流调治构造物(堤坝、丁坝、稳定河床等)及修建挡土墙等方法处理。

改变滑带土:滑坡减重后,坡面的土体一般渗水性较强,经降雨软化易造成崩塌,因此坡面可采取植树造林或种草等生物防护方式,对于开挖台阶部分,应按需要采取圬工框架支撑等;对于基岩裂隙发育易风化时,应采取喷浆防护的措施。

单项措施治理的效果可能会解决一定的问题,只有采取综合措施才能彻底根治道路的滑坡,保证道路的安全畅通。

论文作者: 周素芳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实践》2019年38卷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13

标签:;  ;  ;  ;  ;  ;  ;  ;  

浅析既有道路滑坡路段的综合治理论文_ 周素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