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技术在智能电网中应用论文_王涛,王淋漓,王家梁,李芳

大数据技术在智能电网中应用论文_王涛,王淋漓,王家梁,李芳

(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安庆供电公司 安徽安庆 246000)

摘要:信号到数据的转换可以有效的利用知识达决策行动的目的,它的转换是数据到信息又从信息到知识的转换。通常被称为大数据的根本驱动力。这种驱动力又可以称为决策人员行动的理论支持,通过电力大数据的分析技术可以达到在大量的电力系统数据中准确搜索出被隐藏的规律和模块。因此,笔者将重点剖析在智能电网中大数据技术的运用以便今后实际工作中的操作和实行。

关键词:大数据技术;智能电网;应用

1智能电网与大数据技术概述

坚强、自愈、兼容、经济、集成以及优化等特征通常被称为智能电网的、主要特征。它是一种通过先进智能的控制方法、先进智能的决策、先进智能的传感和测量技术、智能的设备控制技术来实现电网友好优化的环境、系统的高效应用、可靠安全经济的模式以及安全的使用环境的目标的智能应用系统。高精准的“可观测”和“可控制”是智能电网最“智能”的表现特征,及时获得反映系统的运行状态和数据并快速的进行判断、分析、预测、处理是观测和控制的基础。在为包括发电侧用户和用电侧用户以内所有用户提供及时精准的服务的前提下用时满足所有客户多样性的需求是智能电网的最终目的。在信息通信技术发展的当代,实现智能电网与物联网、互联网以及智能移动终端的相互融合,可以满足更多客户的需求。

智能电网被称为是大数据最重要的应用领域之一。无论是早期对于商业金融等领域的应用,还是随着智能电网的发展逐渐扩展的交通、医疗以及能源的领域的应用,智能电表被广泛应用的大规模部署和传感以及量测技术,都致使了大量多样结构的电力工业以及来源复杂数据电力工业的产生。想要实现智能电网坚强、自愈、兼容、经济、集成和优化等主要特征,就必须利用早日实现通过数据为电网的发展和运行控制提供科学精准的决策。由此可见,智能电网“智能化”的重要工具便是早日实现大数据的运用。

电力工业发展的主要方向和趋势是大数据智能电网和智能电网。以物理电网为基础并将现代先进的传感测量技术、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以及通信技术与物理电网高度密集而形成的新型电网是智能电网的存在形态。它对电力市场各个利益方的需求和功能的协调主要通过包括发电、输电、配电、变电和调度等各环节来实现。不仅能够保证系统各部分的高效运行,从而降低运营成本以及对环境的影响,还能提高系统可靠、自愈和稳定等性能。

2.智能电网大数据的特点分析

2.1电网数据的规模较大。智能电网在发展中,其发电机节点和负荷节点的数量也在随之增加,负荷与电网双向交互等因素的影响,增加了电网数据量,数据的存储也随之增加。

2.2高速性。这也是电网重要的属性,可以保持电力的平衡,从理论上来讲,负荷的波动具有很大的随机性,因此发电侧处理需要实时跟踪器负荷的变化。电网在运行中会受到多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其故障发生也具有很大的随机性,要保证电网安全可靠运行,就需要及时发现其故障问题所在并解决问题,尽量避免损失或者将损失降到最低,这也就对电网传输和处理电网数据的速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具有高速处理的能力。

2.3电网数据的多样性。其来源较广、存储类型多、采集的周期多样等,数据来源的渠道较多,主要包括电网内部数据和电网外部数据,如互联网、气象信息系统信息等,这些都为其提供了广泛的数据;对于数据的存储结构,除了传统的数据,还包括有用电信息财局、广域测量系统采集大量的有关负荷等。采集周期也具有多样性,不同的数据采样周期存在很大的差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智能电网中大数据技术的应用

3.1负荷波动及新能源

电网电量管理系统最核心的部分是负荷预测。它的预测误差的差距将会直接影响电网的运行安全以及运行的可靠性,如果预测误差过大,甚至会给电网的运行带来不可估量的风险。通过负荷历史数据可以达到现阶段的负荷预测,相比于其它相似的预测方式或算法预测,负荷预测除短期内较高精准的预测,甚至避免了其它中长期精度较差的特点,达到目前最理想的预测目标。想要实现更精准的负荷数据变化趋势提高预测精度,就必须加大电网数据的采集范围,利用大数据技术将气象信息、宏观经济指标以及用户作息规律等诸多种类的数据通过非具体的量化指标特征和负荷见的关系进行。新能源渗透率的不断加大,以及分布式发电的不断进入,突破了原有的电网管理运行模式,在享受便利的同时也应考虑负荷侧的波动和系能源出力的间歇性性问题。

3.2源网荷协同调度

随着电力市场的不断发展完善,大数据技术可以降低新能源预测误差的特点得到了群众广泛的喜爱和应用。从前对于新能源出力特有的波动性,传统的调节方法只能通过增加系统的旋转备用处理。而今,可以跨越常规电源出力的调节,通过需求侧管理达到系统电量的平衡。即通过市场的手段,使一部分用户自觉削减或增加一部分负荷以达到平衡发电侧出力的效果。新能源出力波动大小、负荷削减电量的区域、电网线路输送技术以及实时电价等辅助信息是实现网源荷协调优化调度的重要因素,而其中的各个因素是实行的同时也会受到诸多方面的影响,所以在实行的同时必须通过大数据技术内部的联系以达到复杂电力交易过程的流畅性,从而模拟出最优化的调度方案。电网运行想要达到最大的经济性和可靠性必须了解智能电网相对于传统电网的区别。即在于源网荷三者信息之间可以在一个结构内顺畅的交互流通,即主要3.3网架发展规划

电网实现了由传统电网到智能电网的转变,而它的融入也使得整个互联网之间的联系更加完善和密切。达到了两者的相互促进和发展。相较于新能源电网来说,传统电网在规划数据来源渠道以及数据的分析能力方面放在存在着很多的不足和欠缺,而新技术的不断引用,更是凸显了传统电网在规划过程中诸多不确定因素问题的。特别是能源结构的不断调整、改革和变化,更显示出了传统电网规划与实际的巨大差距。电转气技术的提出给新能源的接入提供了契机和思路,但由于在不宜储存的电能和便于存储天然气的过程中存在着转化率较低等问题,所以此思路暂属于技术论证的阶段。利用率高、经济效益好且环境污染较小时冷热气三联技术对于能源的阶梯利用。电动汽车的兴起致使了充换电站像加油站一样在每个城市的角落分布,将会明显提升能源末端电力消费的占比。利用接入的分布式能源、增长趋势迅猛的电动汽车以及在复杂多样的电力环境下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用电服务等因素的大数据技术的综合应用,以及多样性多类性数据的引入,可以达到有效减少电网规划实施中的不稳定因素,以使得整个规划更加优化、合理。

4结语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电力行业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愈来愈大,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为电力行业的发展提供了现代信息技术。同时,电网系统中大量的数据信息,也需要电力企业具有较强的数据处理能力,这就需要在电网发展中采用大数据技术,智能电网技术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尤其是“互联网+”、“物联网”等发展,使得电力系统和外界的交往也逐渐频繁,大量的数据为智能电网的建设也带来了很大的机遇和挑战。在信息大数据时代,大数据在电力行业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电力公司需要充分利用现代技术,促进电力行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淘,刘利兵.大数据技术在智能电网中应用[J].物联网技术,2016,04:54-55+57.

[2]刘贵富,屈麟,丁蓝.电力通信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23:39-40.

[3]张根周.大数据在智能电网领域的应用[J].电网与清洁能源,2016,06:114-117.

论文作者:王涛,王淋漓,王家梁,李芳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1

标签:;  ;  ;  ;  ;  ;  ;  ;  

大数据技术在智能电网中应用论文_王涛,王淋漓,王家梁,李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