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经济发展,绿色环保理念被不断的应用于各个行业当中,在锅炉运行中,加强锅炉运行调整,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锅炉运行经济性,降低运行成本。本文通过对主蒸汽压力进行观察,分析影响锅炉蒸汽压力变化的因素,并将锅炉蒸汽压力稳定在合理的范围内,从而降低锅炉在运行期间出现的热量损失,提升锅炉的运行经济性。
关键词:锅炉运行;蒸汽压力;运行经济
为了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在锅炉运行阶段有必要对影响锅炉运行的各类因素进行分析,并找到锅炉最有效的运行方式,提升锅炉整体的运行效率,最终实现锅炉的节能环保。在锅炉运行中,影响锅炉运行的因素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是通过不断的对运行方式进行调整减少热量损耗,二是提高锅炉参数,减少锅炉的排污量。
一、主蒸汽压力的观察
在锅炉运行中,判断蒸汽指标的是蒸汽压力,在蒸汽运行过程中,必须时刻关注蒸汽质量并将蒸汽质量控制在合格的范围内。如果在锅炉运行中,蒸汽压力波动较大,则有可能会对整个锅炉的运行安全和运行效率产生影响。如果蒸汽压力大幅度下降,会造成蒸汽大量损耗,如果汽压下降的幅度超过5%,蒸汽损耗将增加1%以上。
(一)影响汽压变化的因素
锅炉运行蒸汽压力的稳定性取决于锅炉的蒸汽量与外界负荷是否平衡。若蒸汽量高于外界负荷,汽压就会出现一定幅度的上升,锅炉汽压是衡量锅炉的蒸汽量与外界负荷是否平衡的指标,在锅炉运行中,影响汽压的因素主要为外因和内因,外因就是锅炉运行中有可能影响汽压的外部因素,内因是锅炉运行中影响蒸汽量的内部因素。
(二)汽压的控制与调节
要想让锅炉的汽压始终保持在稳定的范围内,就要在锅炉运行中保持蒸汽量与汽轮机负荷之间的平衡。在锅炉运行中,如果想对汽压进行控制和调节,可适当的调整锅炉的蒸汽量。而锅炉的蒸汽量主要取决于炉内燃料的数量和质量。因此,调节汽压本质上就是调节锅炉的燃烧条件,因此,在锅炉运行中,适当的增加或减少燃料的数量和内部的送风量就可以实现对锅炉汽压的调节。
二、主蒸汽温度的观察
蒸汽温度也是锅炉在运行过程中需要重点观察和控制的参数,在锅炉运行过程中,影响锅炉蒸汽温度的因素主要有烟气侧和蒸汽侧两方面。
(一)烟气侧的影响
1.燃料及炉膛出口处烟温变化
在锅炉运行中增加燃料量会使炉膛口烟温上升,从而使锅炉内过热器的传热系数和传热温差增加,进而导致蒸汽温度上升。除增加燃料量外,还有其他的一些因素会导致蒸汽温度上升如炉膛结渣等。
2.燃煤水分变化的影响
若燃煤含有大量的水分,将导致燃煤在燃烧过程中发热量大幅度的降低,为减少锅炉蒸发量变化对汽压产生的影响,需要增加燃料量。增加燃料量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燃料量增加会增加锅炉的传热系数,另一方面,燃料量的增加也会,弥补因燃煤水分导致的热量损失。
3.风量变化的影响
锅炉送风量增加会增加炉内的空气系数,使炉膛温度下降,炉内传热下降,进而导致炉膛出口烟温的升高,此外,空气量的也会增加使烟气浓度上升,从而导致传热增加,
4.燃烧器运行方式及配风的影响
当燃烧器切换运行方式时,炉膛内火焰的燃烧中心出现下移的情况,从而使蒸汽温度下降,反之,蒸汽温度将上升。
5.给水温度变化的影响
当给水温度变化时,蒸汽温度也将随之变化。从给水加热到饱和蒸汽需要的热量增加,若在燃烧期间不添加燃料,锅炉蒸汽量将大幅度降低,为了保持锅炉蒸发量,必须不间断的添加燃料,燃料添加会增加烟气侧的热量,从而使蒸汽温度上升。
6.受热面清洁程度的影响
当过热前受热面出现结渣或积灰的情况时,将使过热器的传热温差增加,进而导致蒸汽温度上升,当过热器本身被灰尘污染时,过热器的传热能力将受到很大程度的减弱,进而导致蒸汽温度下降。
(二)蒸汽侧的影响
1.锅炉运行负荷变化
锅炉在运行过程中,其负荷经常会发生变化,当负荷出现变化时,蒸汽温度也将随之变化。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饱和汽温度变化的影响
蒸汽从汽包出来后,会包含一定的水分,在锅炉水位和汽压相对稳定的情况下,蒸汽湿度并不会出现大的变化,当锅炉运行不稳定,尤其是锅炉负荷增加或水位升高时,此时汽包内的水汽分离设备运行会出现较多的问题,从而增加锅炉内饱和蒸汽的湿度,饱和蒸汽在做功的过程中会吸收锅炉内的热量,从而导致汽温下降。如果蒸汽携带大量的水分,那锅炉内的汽温将大幅度的下降。
三、影响排烟热损失的因素
(一)排烟温度和排烟量
对于一般的锅炉而言,排烟温度每上升10摄氏度,热量损耗上升1%左右。锅炉排烟量主要是由燃料水分和空气系数决定的,而燃料水分则是由燃料成分决定的,在锅炉运行中,影响排烟量的因素有环境温度、燃料成分等。
(二)可影响热损失的因素
1.煤质
当燃料含有大量的燃烧成分时,燃料很容易被点燃,同时在燃烧过程中较为稳定,不会出现大量燃料燃烧不尽的情况,燃料中的热损失也较小。如果燃料中含有较高的灰分的话,燃烧的稳定性较差,且由于灰分的存在,燃料也会出现大量的燃烧不尽的情况,燃料的热量损失也会因此增加。在燃料中,水分的存在会增加燃料点燃的难度,并使燃烧区的温度降低,从而使煤粉燃烧变得更加困难。
2.煤粉细度
煤粉的颗粒越细,在燃烧时,就会燃烧的越充分,在点燃时也更加容易燃烧,同时,煤粉越细,燃烧时间越短,但煤粉越细,也会导致燃煤量增加,导致成本上升。
3.风量
当风量过低时,燃料会出现燃烧不尽的情况,此外,烟气上升时,也会带出未完全燃烧物,导致二次燃烧,若风量过大,燃料燃烧速度过快,增加排烟热损失,增加运行成本。
4.氧量
锅炉运行时,氧气含量会对锅炉运行成本产生直接的影响,若氧气含量过大,会增加热损失和耗电量,反之,若氧气含量过低,虽然会降低热损耗和耗电量,但会增加飞灰可燃物。
5.燃烧过程
在锅炉运行时,为降低成本可尽量缩短煤粉的着火时间,另外,可以延长煤粉的燃烧时间,提升煤粉的燃烧效率。
四、锅炉运行中降低损失
(一)降低排烟热损失
控制漏风:锅炉在运行过程中,要经常对运行部位进行检查,在排渣时,将水分排净,每次吹灰后,对人孔和看火控进行检查。在锅炉运行中,尽可能的使用热风,这样会使排烟温度出现明显的下降,提高各门口和保温层的密封,以免漏风。
(二)防止空预器堵灰
在对空预器进行清洗时,要保证彻底清洗干净且吹干,以免灰尘或污垢堆积在受热面上。在机组启停或人炉煤中灰分的质量分数较高或燃烧不充分时,可适当的增加吹灰次数,对烟道和炉膛内部定期吹灰,数据显示,若每班对烟道和炉膛进行定期的吹灰,可明显降低排烟温度。
(三)减少未完全燃烧热损失
合理控制氧气含量,在锅炉运行中,运行人员要及时掌握煤粉细度和煤质的变化,在运行中,每降低一次风压,提升一次风温,将着火点提前,在运行中根据负荷及时调整配比。
(四)延长燃烧时间
锅炉在运行过程中可适当的降低炉膛负压,提升反切二次风的比例,让燃料可以在锅炉内完全燃烧,以提升锅炉的运行效率,另外,还需要控制燃料细度和含氧量。
总结:对于电力企业而言,提升锅炉的运行效率对降低企业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言,有极为重要的作用,虽然在锅炉运行中,有许多影响锅炉运行的因素,但只要紧抓燃料质量,在操作运行中严格按照步骤执行,按照操作过程解决锅炉出现的各类问题,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整改措施,就可以极大的降低能耗。
参考文献:
[1]谷月明.燃煤锅炉运行影响因素分析和性能优化方法[J].科技世界.2015(06):23-25
[2]肖敦红,冀俊伟,刘金海.提高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经济性的研究与实践[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3(10):274
[3]陈立明.加强锅炉运行调整 提高锅炉运行经济性[J].浙江电力科学发展.2005(11):129-131
论文作者:王兆方
论文发表刊物:《当代电力文化》2019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30
标签:锅炉论文; 蒸汽论文; 燃料论文; 温度论文; 炉膛论文; 因素论文; 水分论文; 《当代电力文化》2019年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