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问题学生的矫正教育和思考论文_张永新

行为问题学生的矫正教育和思考论文_张永新

浙江省兰溪市马达小学

在我们的校园里,经常会有这样一些学生出现:他们不愿意完成课内课外作业;上课时经常搞怪,影响其他同学听课;无论何时何地都不服从教师管理,甚至和教师发生肢体冲突;天天到校,但不一定坐在教室里听课,而是在校园里游荡玩耍……这样的学生在校园存在虽不具有普遍性但也有其必然性,可能发生次数虽少但在学生中的负面影响却如此深远——这样的学生,我们称之为行为问题学生。行为问题学生的转化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难点和重点。在学校教育管理和教书育人过程中,怎样进行贯彻落实“德育为首,育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一直是学校教育工作者探索和实践的课题。

一、行为问题学生个案描述

小徐,男生,就读某校四年级。他是从省城某武术学校转来的,父母离异后母亲下落不明,父亲再婚后对他就没怎么管理。结果他小小年纪天天只知道上网,每天花钱大手大脚,在祖父母身边如果稍不如意,就赖在家里不声不响,任谁劝说也不听。非要自己的意愿得到满足才罢休。

在学校表现,从不和其他同学玩,并说同龄人的游戏太小儿科,从不和其他同学进行有关问题的交流,从来不做作业,唯一还算正常的是不会无故跑出教室,不会在课上吵闹。归纳起来,小徐同学的表现是:1、纪律方面:没有纪律观念,自由散漫,日常行为习惯欠佳。2、学习方面:对学习没有兴趣,没有内动力,学习成绩等而下之。3、思想方面:由于过早的经历了成人世界的生活辛酸,他的思想早发展到年龄前面去了,因而表现为自卑孤僻,缺乏同龄玩伴,逐步放任自流,沉醉于自我为中心和个人情绪的满足。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脾气急躁。只要是不合他意,他就不高兴。如果与同学闹矛盾就发脾气,并且行为出格,将水泼在别人头上,将他人的文具扔到废纸篓里。下课期间,他也不会跑出教室,只是做自己感兴趣的一些事。放学回家,那就是不停地玩游戏,吃饭不吃饭都无所谓。即使惹了大人打骂,也依然如故。

二、学生行为问题的成因分析

家庭因素分析:我们知道,在对学生的教育过程中,学校的作用不容置疑,而家庭所起的作用同样也是显而易见的。小徐同学从小跟随祖父母生活,因为无原则的溺爱,百依百顺,千依千顺,造成了他的任性和偏执。后来该生父母离异,对他的心理影响极为巨大。后来随他开网吧的父亲生活,大人对他的心理变化、压力没有进行及时的疏解,使他经常在自己的情绪里转来转去,一时也理不出头绪来,从而影响了正常的学习和生活。他没地排解烦恼,只好寄托在电脑上找新鲜玩意。父亲乐得不用管了,久而久之,问题越来越多,积重难返。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心理因素分析:由于一直以来的表现不佳,在学校老师要批评,同学要抱怨;在家里家长常训斥嘲笑,使他经常处在"四面楚歌"的环境和氛围之中,久而久之也产生了自卑、不爱搭理他人的心理。教育者有时不恰当的教育方式和态度,使他对同学、老师产生逆反心理,对正确的管教产生抵触情绪。

三、行为问题学生矫治的教育策略

(一)、家校联合,教育转化

面对以上这些情况,我在学校工作会议上提出这样的思路:以小徐同学的班主任为主,其他任课老师辅助的行为矫正工作小组,因为虽然这类学生出现的频率不一定很高,但又不能排除以后不会出现类似的学生,成立这样的小组对小徐进行帮教矫正,既有利于当下的学校教育和学生管理,也会为以后出现类似情况积累一些经验。基于这样的考虑,其他参会老师都觉得很有必要做这件事,大家也就取得了一致的意见。我们先与他的家长取得联系,包括离婚后的母亲,共同探讨教育方法,提醒家长一定要转变或者是过于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或者过于迁就纵容的教育方式,树立起遇事尽可能多的和孩子沟通,站在孩子的角度和高度,去了解孩子心中所思所想。在校内,老师每天都会找他谈谈心,了解他的思想动向,兴趣爱好,及时调整所采取的干预措施。

(二)、学生互动帮助,友情感化

在开展班级活动的时候,小徐的班主任经常会特别鼓励小徐去积极参与班级活动,其中读书角、五子棋、象棋比赛等,虽然有些活动小徐还是参加不了,但是同学的邀请和活动的氛围,使他对活动也逐渐有了浓厚的兴趣和热情,不管怎么说他总是孩子,童真和幼稚还是存在的。慢慢的,他也逐渐学会了能静静地坐下来读书,从读书中寻找一些乐趣;在棋类比赛中,他发挥了自己的的聪明才智,通过比赛成了班里的佼佼者,赢得了成功的喜悦和奖励。对他来说是从来都没有过的感受,我们能从他的笑容中看到自豪、骄傲、开心的多种情绪。逐渐地,他开始融入班集体并感受到了集体的力量,在集体中获得了快乐和幸福。

有一次,他们班级出外远足。我们发现他改变了以前不声不响的状况,和同学一起聊天嬉闹,谈孩子们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可以看得出他的喜欢和快乐。到了自己动手的环节,他在老师的带领下和同学、伙伴一起制作陶泥作品、小手工制品,相当起劲,玩得满头大汗,那种兴奋劲是没法用语言形容的……虽然有时仍然可以看出他存在的一些问题,比如爱搞恶作剧、搞怪、吃饭不知谦让喜欢吃独食等,但我相信他的内心在逐渐软化,他也应该找到了集体生活的乐趣和幸福感。

(三)、因“人”施教,循循善诱

通过一个学期的努力,小徐逐步转变了自暴自弃、不思进取的形象,变得健康向上、乐观开朗了,这个转变来之不易,可见小徐的班主任和那个小组的成员所付出的努力和汗水。在这个学生行为矫正的过程里,我们彻底改变了以学业成绩评估一个人的错误办法,我们认为一个人品行的高度,也就决定了他一生所能达到的人生高度,因此矫正一个人的行为问题就显得很重要了。根据小徐的特殊情况,我们没有对他的学业做过多的约束和要求,而是从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待人处事等方面对他进行教育和帮助,逐步改变了他以前的一些坏毛病,看到小徐的进步,让我们深深的体会到,学生的问题虽然有时让我们很头疼,但是只要我们用我们的爱心去关心他们,教育他们。运用科学而合理的方法去引领他们,帮助他们从自己的点滴进步中寻找自信,那么,他们是会不断取得进步,最终从问题中走出来的。

五、个案反思

通过近一年的具体工作,小徐逐渐端正了自己的生活、工作态度,各方面都有比较明显的转变。日常行为表现好转,与同学相处较融洽,能主动参加各种有益的集体活动;而且主动和父母长辈沟通在学校遇到烦心事。学习目的性也明确了,作业也能主动的去做了,成绩也有了显著提高。总之学习和生活的心理状态良好,信心增强。

经过这次个案辅导,我们认识到,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其实不存在所谓的问题行为学生,关键是看你如何引导、教育这个学生,从哪个角度切入进行教育,如何评价教育的成果。如果我们教育引导措施得当,那么这个学生自然也会乐于接受你的教育,并发自内心的自觉去改正存在的错误。相反的,如果你一味地揪住学生的某些问题不放,感到这个学生令人头疼,无药可救,自己都已经个这些学生下了定义,那么没有问题的学生也会成为你心中的那个问题学生。

问题学生是带病的花朵,更需要教师的精心“护理”和“治疗”,而且对问题学生的转化与教育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需要广大教师、家长、社会的密切配合,团结协作,共同关爱问题学生,尊重他们的人格,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就一定能使他们踏上积极向上的人生轨道。

论文作者:张永新

论文发表刊物:《成长读本》2017年1月总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2

标签:;  ;  ;  ;  ;  ;  ;  ;  

行为问题学生的矫正教育和思考论文_张永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