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新课改的内容来看其要求在教学活动中体现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需要对其以往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进行调整及革新,以此来提升教学的有效性,并且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通过寓教于乐理念的应用可以创造出更为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从而使学生更好的融入到教学情境中。
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寓教于乐的作用分析
1.提升学生注意力
根据小学生生理及心理发展特点来看,其在实际中无法将无法长时间的将注意力集中在同一事物上,并且根据数学知识内容来看其在实际中有着理论性较强的特点,因此极易导致小学生出现记忆力分散及不集中等情况。为此在实际中可以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来提升数学教学内容的吸引力,并且寓教于乐理念符合小学生生长过程中的认知水平,可以促使其在游戏的过程中对数学知识内容进行掌握,这样也可以使学生更加主动的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对培养小学生的数学素养有着积极的作用。
2.符合现代教育的要求
目前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必须要以素质教育的要求为基准来进行教学设计,这样才能够达到对小学生进行全面培养的目的,使其个人素质能力可以得到有效的提升。并且在现代教育的要求下必须要突出学生的主体位置,以此来使教学活动的展开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自主思考。教师应该改变以往的教育模式,在课堂中鼓励学生、引导学生、帮助学生自主思考、积极探索,这样学生才能有一个快乐的学习环境。寓教于乐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是在积极地响应我国的素质教育改革的号召。
二、在寓教于乐的原则下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方法分析
1.科学利用教学设备
一方面,由于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思维能力水平还比较低,数学知识如果光靠脑子想和思维引导并不能起到良好的作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合理运用多媒体设备,这样可以在屏幕上展现一些比较抽象的内容,学生也能接受的一目了然。另一方面,小学生比较偏爱动画,动画将要讲的内容通过多媒体设备展现出来,还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良好的教学效果。比如,人教版数学《轴对称》这一课,对于一些立体图形,学生并不能很清楚地知道他的透视图,也很难看到什么样的才是轴对称,因此在上课之前,教师将这些内容涉及到教学课件中,课上通过课件的展示,使学生真正地理解什么才是轴对称。多媒体教学也是一种寓教于乐,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好方法。
2.采用游戏教学方式
爱玩是孩子们的天性,在上课时枯燥的教学方式不能使学生的注意力得到很好地集中,因此数学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要设计一些符合学生学习,并且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游戏,增加数学课堂的游戏性和趣味性,小学生属于孩童阶段,这个阶段的学生对于"玩具"有天生的敏感性,因此在教学中可以多运用学具。在游戏环节中潜移默化进行知识地迁移,改变学生一直以来对数学这门学科消极的看法,让学生积极地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引导者,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和小组合作学习,知识光靠老师教是远远不够的,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比如,预习作业,每天都要分步完成,遇到不会预习的同学,就在课上指导学生预习,长期以来,学生就养成了自主预习的好习惯。在课堂中进行数学知识传授时,不能单纯地向学生实施题海战术,这样只会令学生感到烦躁,起到反作用,不仅加重了学生的负担,还降低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产生抵触情绪。因此,教师应该设计一些具有代表性、新颖的、趣味的、具有挑战性的练习,遇到难得题进行小组讨论,在这样的情况下做题不仅可以保证时间还可以保证做题的质量,学生会自然而然的喜欢上数学,学生以轻松的心情来对待,教师也会教得轻松和愉快。
4.加强数学实践锻炼
很多学生会觉得数学学习比较枯燥,而如果他们不能正确认识数学学习价值,那么学习效果将受到限制,同时也不能较好地落实教学目的。从实际情况看,实践锻炼这一教学模式能在极大程度上提高数学学习的趣味性,还能促使学生正确认识数学学习价值,所以在寓教于乐原则下,教师应重视并加强相关实践锻炼。比如,教师在教学完"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后,可以让学生调查并记录家里和任一邻居家的每日用电、用水情况,并要求他们将一周的用水量和用电量相加得出总量,对比说明两家用水、用电的差距。这样的实践方式,不仅能促使学生了解家庭基本情况,还能巩固学生的小数加减法,锻炼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开展这一实践锻炼前,教师应先和学生的父母沟通、交流,说明实践目的,具体实施情况,预期效果等,争取获得家长的配合。这是因为,在家长的大力配合下,学生能更勇敢、更积极地开展用水、用电调查,在计算相关结果时,也不会出现太大的差错。
5.合理设计数学作业
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不仅仅表现在课堂上还体现在课后作业上,作业也是教学设计的一部分,这一环节小学数学教师要引起高度重视,如在布置习题时可以多涉及一些可爱的图表、表情等动画人物,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再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作业是对课堂中教学的一种补充和知识的巩固,在做作业的过程中学生要学会进行自我的诊断性评价,把知识学扎实,已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结语: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现今小学数学教学中须要通过采取适当的改革措施来对其以往的教学结构进行调整,这样才能使教学活动展开更具效率,而寓教于乐理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充分的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积极的参与到教学过程中,这样也可以确保其在对数学知识进行学习及探索的过程中更好的掌握知识要点内容,为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提供基本保障。
参考文献:
[1]崔晓旭.浅谈在小学数学习题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J].学周刊,2018,No.368(20):86-87.
[2]王丰.寓教于乐--游戏教学模式对小学数学学习的有效性分析[J].考试周刊,2018(15):94-94.
论文作者:李鸿梅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工》2019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4
标签:学生论文; 寓教于乐论文; 数学论文; 小学生论文; 小学数学论文; 作业论文; 教师论文; 《中国教工》2019年第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