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回顾与思考_国民经济论文

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回顾与反思,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结构调整论文,我国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改革开放20年来,与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相伴随,我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一系列意义深远的巨大变化。总结我国经济结构调整所取得的成绩和经验,认清现阶段我国经济结构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将有助于我们放眼未来,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升级和优化我国的经济结构,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结构的变化与特点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结构摆脱了改革开放以前那种“农业基础薄弱,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衡”的局面,通过优先发展轻工业,扩大高档耐用消费品进口,加强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等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使我国产业结构逐渐趋于协调,并向优化和升级的方向发展。

1.三次产业结构变化及其特点。1979~1997年,我国宏观经济总量及其各个产业都有了较快的发展,GDP年均增长9.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5%,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1.9%和10.6%。三次产业增长速度的不同导致了产业结构的明显变化。三次产业增加值在宏观经济总量中的比例关系,由1978年的28.1:48.2:23.7变为1997年的18.7:49.2:32.1,详见下表。

从年度间的连续变化上观察,三次产业增加值在GDP中所占比重的变动规律互不相同。第一产业比重自改革初期到80年代初期保持上升趋势,此后基本呈稳步下降趋势;第二产业比重自改革初期到80年代末呈逐年下降趋势,1991年止降转升,近年来呈快速上升趋势;第三产业比重自改革初期到1992年基本呈上升趋势,近年来较为稳定,变化不大,详见图1。

按从业人员在三次产业中的分布衡量,1978~1997年我国产业结构的变化也十分明显。20年间,全社会从业人员总量增加了2.9亿人,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分别增加了6000万人、9000多万人和约1.4亿人,这使三次产业在全社会从业人员总量中所占的比重发生了巨大变化: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大幅度下降,由1978年占绝对优势的的70.5%下降为1997年的不足一半(49.9%),平均每年下降1.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上升幅度较大,由1978年的12.2%上升为1997年的26.4%(超过第二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平均每年上升0.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从业人员比重由所上升,但上升幅度不大,20年间仅上升6.4个百分点,详见下表。

动态观察,三次产业从业人员的分布结构呈出较强的规律性: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重逐年下降;第三产业比重逐年上升;第二产业比重年度间略有变化、总体呈小幅上升趋势;自1994年起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开始超过第二产业,详见图2。

三次产业结构的上述变化,反映了以下几个特点:(1)我国三次产业结构变化基本符合世界范围的产业结构演变规律,即第一产业比重下降,而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比重上升。从增加值的比重变化上看,我国三次产业结构在80年代中期发生了标志性的变化——第三产业比重于1985年开始超过第一产业,国民经济总量增长从主要由第一、二产业带动转为主要由第二、三产业带动。(2)我国的工业化进程在经历“消费品工业补课——加强基础产业——加快重化工业发展”等一系列变化中有所加快,第二产业特别是工业的增长构成了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主要内容之一。按现价计算,在1997年比1978年新增的71148亿元增加值中,第二产业的贡献占49.2%,而这其中又有86.1%是工业作出的贡献。如按可比价计算,在1979~1997年GDP年均增长的9.8%中,有5.5个百分点来自第二产业的贡献,2.8个百分点来自第三产业,1.5个百分点来自第一产业。(3)在三次产业结构中,尽管第一产业的增加值及劳动力比重有所下降,但仍明显高于世界上人均GDP水平大体相当的国家。更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农产品供给尚不充裕,农业生产率还很低,农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下降过快是不利的。(4)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逐步增强,但近年来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变化与从业人员的比重变化并不同步: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持续下降,而从事第三产业的劳动力比重却持续上升。这一方面说明第三产业在增加就业机会、吸收富余劳动力(特别是农村富余劳动力)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另一方面,也说明第三产业的效益较低,亟待进一步提高。

2.农业内部结构变动特点。在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中,各业的比例关系也发生了较大变化,突破了“种植业独撑天下”的局面——纯农业产值比重下降,林牧渔业比重上升。1978年,在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中,农业占80%,林、牧、渔业分别占3.4%、15%和1.6%;而到1997年,农业占56%,下降了24个百分点,林牧渔业分别占3.4%、31.5%和9.1%,牧渔业分别上升了16.5和7.5个百分点,林业比重持平。农业内部结构的这种变化反映了种植业劳动生产率有所提高,农业经济多种经营进一步扩大的事实。农村劳动力的结构性调整随着产业结构的变化逐年加快,农业剩余劳动力除一部分转移到城市外,绝大部分转移到农村第二、三产业。1978~1991年农业劳动力一直是增加的趋势,但增长的幅度很慢,到1992年农业劳动力开始出现绝对数量的下降,以后逐年减少。农业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的比重由1992年的79.4%逐年下降为1997年的70.3%,说明这期间我国的农村人口的非农业速度进一步加快。

3.工业内部结构变动特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轻重工业生产增长经历了“轻工业优先发展—轻重工业同步发展—加强基础工业建设—重工业加快发展”的变化过程:改革初期至80年代中期,为摆脱改革开放前的那种重工业自我循环、消费品工业受到抑制的局面,尽快满足城乡居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的需要,我国采取优先发展轻工业的政策,使这一阶段的工业结构向轻工业倾斜,轻工业比重由改革初期1978年的43.1%上升为1981、1982年的50%以上;此后为满足人们日常生活需要的一般加工工业在全国各地得到大力发展,整个80年代轻重工业比重呈现“平分秋色”的稳定格局;80年代末期发生的全国性的抢购风潮和90年代初呈现的的市场疲软现象,一方面说明人们消费心理的不稳定,另一方面也标志着我国居民消费的数量扩张阶段已经结束,注重质量、注重服务、注重享受等新的消费观念和消费需求逐渐强烈。与此同时,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受到能源、原材料等基础产业的“瓶颈制约”。90年代以来,随着国家对基础产业、基础设施投入力度的加大,重工业重新开始了较快的发展。90年代初期重工业所占比重超过轻工业的幅度有所扩大,近年来二者的比重渐趋均衡。具体变化见表3、图3。

4.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变动特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保险、房地产等新兴第三产业发展迅速,改变了传统第三产业的“量小、单一”格局。1997年全国第三产业增加值达24033亿元,是1978年的28倍,行业也由改革初期的以“交通运输业”、“商业”为主逐步发展为“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金融保险业”、“交通运输和仓储业”、“邮电通信业”、“房地产业”等行业并举的格局。“农林牧渔服务业”、“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科研和综合技术服务业”等许多新兴第三产业发展迅速。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的变化主要表现为“交通运输业”、“商业”等传统第三产业比重的下降和“金融保险业”等新兴第三产业比重的上升。1997年“交通运输业”、“商业”增加值占全部第三产业比重由1978年20.1%、30.9%分别下降为18.6%和27%,而“金融保险业”增加值所占比重则由9%上升为17.2%,详见表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结构的变化表明:无论是三次产业之间,还是各产业内部的比例关系都有了明显的改善。第一产业的比重正常下降,农业内部结构得到改善。农产品供给丰富,农村多种经营成效显著,牧渔业比重有了较大提高。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稳步提高,尤其是工业保持持续、快速增长的势头,表明我国工业化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在工业内部,轻重工业比重由80年代“轻工业优先”的局面转为“重工业带动”的趋势,表明我国工业产业结构正逐步由偏重“消费补偿”的轻型结构向“投资导向”的重型结构升级。第三产业稳步增长,已成为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产业,房地产业、金融保险业等新兴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表明我国的第三产业正向高层次、多样化迈进。

从总体上判断,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结构基本实现了产业结构调整与合理化阶段的任务,开始进入产业结构升级与高级化的阶段。

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所有制结构的变化与特点

改革开放以来,通过鼓励和支持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我国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之间的关系得以调整和改进。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有所下降,非公有制经济比重迅速上升,形成了“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良好格局。

1.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年下降,但其主体地位仍未改变。初步测算,在1997年实现的国内生产总值74772亿元中,公有制经济(注: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和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和集体成分。)实现56676亿元,占75.8%;而在1978年该比重高达99.1%。在公有制经济中,国有经济实现31296亿元(其中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4860亿元),集体经济实现25380亿元(包括混合公有制经济(注:包括联营经济、股份制经济、外商投资经济和港、澳、台投资经济。)中的集体成分1657亿元),分别占经济总量的41.9%和33.9%;1978年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所占比重分别为56.2%和42.9%。1997年与1978年相比,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下降了23.3个百分点,其中国有经济下降了14.3个百分点,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绝对优势发生了显著变化。但从总体上看,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占75.8%,仍处于主体地位。在具有垄断性的基础产业部门(如铁路、民航、邮电通信、城市水电煤气等)和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部门和关键领域(如科研、教育、国防、金融保险等),国有经济仍具有绝对优势和较强的控制力。

2.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逐步成为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在1997年实现的国内生产总值中,非公有制(注:包括私营经济、个体经济、其他经济和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私营和个体成分。)实现18096亿元,占24.2%;而在1978年该比重仅为0.9%。1997年与1978年相比,非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上升了23.3个百分点。非公有制经济不仅在总量上增长较快,而且扩展到国民经济的许多领域。在1997年各产业增加值中,非公有制经济实现部分所占比重最高的是“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53.8%),其次是“农业林牧渔业”和“工业”(分别为27.5%、21.2%),比重最低的是“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也占10%以上。

三、我国经济结构变动的原因与机制分析

我国经济结构的上述变化,有着极其深刻的政策和体制背景,还与需求结构变化有关,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一系列改革开放政策的出台促进了经济结构的调整与改善。(1)改革开放初期农村进行的一系列改革措施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改变了第一产业长期发展缓慢的趋势。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村居民的生产积极性,使1978~1984年期间农业产值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7年间,粮食产量由30477万吨增加到40731万吨,平均每年递增5%;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由1397亿地增长到3214亿元,平均每年递增14.9%。尽管从年均增长速度上看,三次产业增加值增长的排列程序为“三、二、二”(分别为11.9%、8.9%和7.3%),但从现价比重上看1978~1984年间三次产业增加值基本保持了“二、一、三”的格局,其中第一产业所占的比重还略有上升:1978年三次产业增加值在GDP所占比重为28.1:48.2:23.7,到1984年比重变为32:43.3:24.7。(2)随着放权让利、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等一系列城市经济改革措施的出台并发挥作用,中央政府在国内生产总值分配和使用中所占的比重日益下降,而地方政府、企业的地位有所提高,市场机制的作用显著增强。受短缺经济、利益机制等的驱使,地方政府和生产企业均积极从事那些投资少、见效快的以轻工业为主的一般加工工业的发展。“六五”和“七五”时期,轻工业的发展都快于重工业,使这一阶段产业结构呈现轻型化的倾向。(3)国家在价格、税收等经济杠杆上的不同调整力度也对产业结构变化产生影响。在改革开放以来的较长时间里我国较多地调整并逐步放开了下游产品的价格,使日化、纺织、食品、家电等轻工业产品生产在整个80年代获得了明显的“涨价”效应。自“八五”时期以来,国家开始注重煤炭、石油、电力等能源、原材料工业的发展,加大了上游工业品价格调整的力度,使得基础工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约束有了明显缓解,重工业相应得到较快发展。

其次,国家制定的若干产业政策为经济结构调整指明了方向。1989年以前,国家并未出台正式的产业政策,但在五年计划和具体经济工作中进行了强调和导向。如“六五”时期的大力发展消费品生产,对轻工业实行“六个优先”政策。1989年3月15日国务院《关于当前产业政策要点的决定》正式发布,对第一、二产业以及交通、通信、基础设施等生产性服务部门规定了产业发展序列。重点要加强粮食、棉花、煤炭、电力、交通特别是铁路运输以及市场紧俏的轻纺产品的生产。1992年6月1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的第三产业的决定》正式发布,不仅明确了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目标和重点,同时还提出了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主要政策和措施,包括调动各种所有制经济成分的力量,依靠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以加快第三产业发展的步伐。上述国家产业政策制定和实施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与优化。

第三,我国需求结构的变化对经济结构调整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在1978~1988年的这段时间内,伴随着改革开放由农村到城市的逐步展开,居民收入水平开始提高,再加上当时投资渠道偏窄以及国外消费的“示范效应”,人们普遍把大幅度增加的收入用于即期消费上面。这期间,农业居民消费水平以年均8.2%的速度递增,非农业居民的消费水平则以年均6.5%的速度递增。由于消费需求的带动,消费品工业增长迅速,产业结构向轻工业方向倾斜。1988年出现的“抢购风潮”表明最终需求对产业结构的拉动作用达到极致,随后出现的市场疲软第一次向产业结构的过分轻型化发出了警告信号。90年代以来产业结构的变化表明,我国最终需求结构的变化对产业结构的能动作用逐渐增强。随着农产品、生活必需品、家电产品、生产资料产品等市场逐渐出现结构性的“买方市场”格局,投资需求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力逐渐突出。

第四,居民收支预期变化和投融资体制的改革为经济结构的调整带来了新的影响因素。改革开放初期,随着城乡居民收入的快速增长,消费者收支行为由“国家规定”转变为“自由决策”。在涉及住房、医疗、就业、教育等国家福利性制度尚未根本改变之前,消费者的收支预期是“短”的。也就是说,人们在进行支出的时候,主要考虑的食品、服装、耐用消费品等的短期消费。由此刺激了消费品市场的兴旺和轻工业的快速增长,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1992年。1992年,在小平同志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精神的鼓舞及指引下,涉及收入分配、投融资体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金融体制、财政体制等一系列的改革措施陆续出台,涉及影响居民消费结构的住房、医疗、就业、教育、退休等福利性制度的改革也全面铺开。在这一大的环境影响下,居民的收入支出预期悄然发生变化:不仅关心短期收入,更关心长期收入;不仅关心近期消费,更关心养老、教育、失业、医疗、住房等长期消费。消费预期的改变,使居民消费倾向持续下降,而储蓄倾向则逐年增加。与此同时,随着我国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债券、股票等直资融资方式为居民的高储蓄倾向开辟了合理的选择区间,也为我国产业结构向重化工业升级提供了可靠的资金支持。

四、现阶段我国经济结构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尽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结构调整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解决了产业结构失衡与不合理现象,但与发达国家走过的相应阶段相比,与改革所要达到的目标相比,现阶段我国经济结构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与不足:

1.农业基础仍然薄弱。(1)粮食生产仍未摆脱“靠天吃饭”的传统格局,“八五”时期我国粮食和农产品曾一度紧张,成为诱发1993~1994年间我国通货膨胀的重要因素之一。我国农业除要满足每年新增1500多万人的粮食需求外,还要适应居民消费结构由以粮食为主向以肉、蛋、奶、菜为主的方向转变的需要。这些都要求农业生产保持足够的发展态势,并继续优化农业内部结构。(2)农业基础设施投入不足、抗灾能力下降。尽管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农业的支持力度,但用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仍十分有限,许多农业基础设施常年超负荷运行,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减弱。(3)农业发展的资源约束进一步强化。由于近年来城镇建设和开发区用地等原因,农村耕地面积大量减少。“八五”期间,全国耕地面积净减少45.5万公顷,目前人均耕面积只有0.08公顷,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3。

2.工业比重虽高,但内部结构不尽合理。尽管我国工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高于许多发展中国家和经济发达国家,但其内部结构仍不尽合理,不仅影响了国民经济整体的持续增长,对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也是极为不利的。工业内部结构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基础工业与加工工业的增长不协调,加工工业低水平重复,出现结构性的生产能力闲置。(1)90年代以来,国家一直把能源、原材料等基础工业作为产业政策的重点,在财政、信贷、投资、价格方面给予一定支持,使近年来我国的基础工业有了较快的发展;但由于利益机制的推动和投资主体进一步多元化,低水平的一般加工工业发展更快。“八五”期间,我国能源、原材料等基础工业平均每年增长14.4%,而加工工业则每年递增21.6%,后者超出前者7.2个百分点。(2)尽管我国加工工业快速增长,所占比重较大,但一般性的加工工业类型居多而高水平的加工工业还依赖进口。大量一般性的工业品生产,由于多年低水平扩张使生产能力利用率下降。根据第三次工业普查资料分析,在1995年全国900多种主要工业品的生产中有半数以上的生产能力利用率低于50%,其中家用洗衣机、工业轴承、照相胶卷等的生产能力利用率仅分别为43.4%、34.5%、13.3%。应当指出的是,目前我国加工工业出现的生产能力下降,仍是一种低水平、结构性的供求失衡现象,它既与地方保护、重复引进、重复建设有关,又是企业粗放式生产和经营、产品质量差、缺乏市场竞争力的直接后果。与一般加工产品不同,我国高水平的加工产品仍是供不应求,需要通过进口解决。据统计,目前我国有占全国2/5的属于较高水平的机电产品市场被“洋货”占领,多数数控机床、某些专用成套设备、光电子元器件等我国还不能制造或质量难以过关,现代通讯设备、电子计算机等高科技产品也是以进口组装为主。

3.第三产业不仅总量不足,而且内部结构不合理、效益偏低。与世界大部分国家相比,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在GDP中所占比重偏低。目前,绝大部分发达国家的这一比重在60~80%,大部分发展中国家也超过35%,而我国1997年这一比重仅为32.1%。从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看,发达国家主要以信息、咨询、科技、金融等新兴产业为主,而我国仍以传统的商业、服务业为主,一些基础性第三产业(如邮电、通讯)和新兴第三产业(如金融保险、信息、咨询、科技等)仍然发育不足。近年来,我国第三产业就业比重有所提高(由1992年的19.8%上升为1997年的26.8%)而增加值比重却呈下降趋势(由1992年的34.3%下降为1997年的32.1%),说明目前我国的第三产业发展还处于数量扩张阶段,远没有出现集约化增长的迹象。

4.地区产业结构趋势同,重复建设严重。我国产业结构的另一个突出问题是地区产业结构趋同化现象严重。第三次产业普查资料显示,1995年全国有29个省生产电视机,23个省生产电冰箱和洗衣机,20个以上的省同时生产同类的纺织、塑料、氨肥、自行车、摩托车、轿车、化纤产品。据测算,目前我国东、中、西部工业结构的相似率达93.5%以上,甚至省内地市间的产业趋同化现象也很严重。当然,如从产品上观察,地区产业结构趋同、重复建设严重的产品多数也是一般水平的加工工业产品。

5.现行所有制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还存在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目前,我国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行业中的分布仍然过广、过散,不仅严重地制约着国有企业的活力和市场竞争力,而且限制和影响着国有资产功能的发挥。据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统计,截至1995年底,29.1万户国有企业资产总额中,“农林牧渔业”占2.1%,“工业”占54.9%,建筑业占4.3%,“交通运输邮电业”占11.9%,“贸易及餐饮业”占20.2%,经营性国有资本也有60%以上分布于工业、建筑业以及贸易、餐饮业等一般性领域。相反,在许多国有经济应当保证的领域,却由于财力分散和经费不足无法保证。如(1)公路、码头、城市公用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缺乏,制约了经济发展活动。(2)基础制造能力薄弱,企业设备无钱改造,使整个工业的竞争力很低。许多重大技术装备的制造能力和技术水平不能满足需要,精密机床约80%依靠进口,国内轿车生产企业几乎都与外国大企业合资。(3)由于教育经费的不足和公教人员工资过低而不得不默认甚至许可学校对学生额外收费。(4)不得不默认国家行政机关、事业单位以及军队、公安系统参与市场经营活动。

综合上述我国现阶段经济结构问题的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1)我国农业的基础地位尚不牢固,不应由于第一产业增加值比重的正常下降而忽视对农业的重视;(2)我国第三产业尚处于成长与壮大阶段,在注意其吸纳城乡劳动力就业作用的同时,还应注重其经济效益的提高,增强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3)目前我国产业结构存在的突出问题是一般加工工业过大和重复建设问题;(4)我国所有制结构还存在许多与产业结构不相适应的地方,主要是国有经济涉及面太宽、太散。

五、加速我国经济结构升级与优化的对策建议

以上分析表明,目前我国的经济结构调整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产业结构“纠偏”与合理化过程已基本结束,正面临产业结构升级与高级化的任务;所有制结构正逐渐向适应经济发展阶段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的方向发展。

当前我国宏观经济环境对产业结构升级与优化十分有利:一是宏观经济总量基本平衡,物价水平较低,国民经济保持稳定快速增长态势。二是经济、政治体制改革正向纵深发展,社会主义市场机制逐步在资金、技术、劳动力等基础要素、基本资源方面发挥作用;自主经营、自我约束的企业体制逐渐形成;政府机构的改革逐步推行,政企不分、预算软约束、政府干预企业经营的状况有望得到改变;投融资体制改革正向纵深发展,投资“谨慎”、银行“惜贷”的现象表明金融机构的商业意识及独立性得到应有的加强。三是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新阶段,那种以数量增长为主满足需求的状况已成为过去。目前我国商品市场的95%的产品供求平衡或供大于求,标志着短缺时代的基本结束。经济发展的新阶段为产业结构升级优化提出了总方向。当然,我们还面临着一些不利因素,如就业问题、国际环境变化问题、产业政策配套问题、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问题等,都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经济结构的升级与优化过程。因此,在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同时,兴利除弊,通过深化改革、配套政策,加速经济结构的升级与优化,是我们应当采取的基本方针。

首先,进一步深化各方面的改革,为实现我国经济结构的升级与优化提供体制上的保障。深入分析目前我国产业结构中存在的问题,许多都与改革的不深入、不彻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完善、不健全有关。如地区封锁、条块分割容易造成地区产业结构趋同,企业改革、政府职能转换的滞后又往往导致加工工业与基础工业的脱节和一般加工工业的低水平重复等等,都说明进一步深化各方面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当前,我们应按照“十五大”的要求,加紧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改革深化工作:加快国有大中型企业扭亏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工作,使企业尽快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加快政府机构改革和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变政府对经济的直接管理为通过产业政策和经济杠杆间接调控,加强政府的监督、检查、服务功能;继续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逐步消除所有制结构不合理对生产力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的羁绊;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险体系,深化就业制度和分配体制的改革,发挥市场机制对劳动力资源配置的调节作用。

其次,以新的更加积极的方式扩大对外开放,参与国际竞争与交流。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及优化,应密切注意国际市场的变化,充分利用和学习借鉴国际上通过实施产业政策取得巨大成功的经验和做法,在继续引进外资的同时注意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强调以多种形式、通过多种方式吸引外资参与各项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的建设,参与我国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在充分利用、学习和掌握国外先进经验和技术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我国的民族工业,通过实施“名牌”发展战略,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提高我国产品的质量和国际竞争力,摒弃过去那种以出口创汇为目的、单纯依靠数量和低价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做法。

再次,通过制定和实施配套的产业政策,促进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各次产业间协调发展。作为后起的发展中国家,我国产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一方面是为了保障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以在较短的时间里赶上发达国家工业化的步伐;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优化资源配置、弥补市场竞争缺陷,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国民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为保证上述两个方面目标的实现,我国的产业政策既要突出重点、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以带动整体经济快速增长,又要兼顾一般、注意产业之间的协调配合。

为此,我们建议:(1)继续把工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产业,加强对基础能源、新兴能源和原材料开采开发方面的投入,择优扶持机械、电子、石油化工、汽车、建材等工业中具有规模和效益的国有大中型企业或企业集团,通过这些企业或企业集团开发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促进,提高其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力和占有率。(2)我国尚处于工业化中期,第三产业难以成为主导产业,但发展第三产业仍是解决我国劳动力就业的主渠道。在注意规模和效益的前提下,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加强批发零售贸易及餐饮业、交通运输业、社会服务业等一般性第三产业行业,重点解决劳动力就业问题。同时还应集中资金和资源优势,加大对现代通讯、计算机、软件、科研和综合技术服务等第三产业的投放,促进其更快发展。由于这些行业(尤其是信息产业)科技进步和更新的速度极快,加大投入,迎头赶上,是实现我国结构升级和优化的有效途径。(3)对农业需作长期的扶持和保护。由于我国的特殊国情(人口众多、幅员辽阔、农业以传统生产方式为主),我国农业生产的稳定是国民经济稳定发展的有提。在稳定农村政策、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还要继续增加对农业的投入,通过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加快对中低产田的改造,保证粮棉油等基本农产品的稳定增长。鼓励农村集体和农民综合开发利用非耕地资源,全面发展林牧渔各类。(4)在贯彻执行国家已制定的两个综合导向性产业政策的同时,还应加紧制定相应的地区布局政策、产业技术政策、企业组织结构政策以及财政货币政策与之配套协调,使各地区、各部门、各企业都能清楚自己在产业结构升级和优化过程中所处的位置与作用。

最后,确立“科教兴国”战略,积极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从国际经验看,任何一个国家大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都伴随着科学技术的革命和转换运用。技术进步已成为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因素。在许多经济发达国家,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高达70%以上。而据测算,改革以来我国工业经济增长中技术进步的贡献率仅在30%左右。在我国经济增长的因素中科技含量偏少说明我国经济增长的高速度是以高投入低产出和资源浪费,环境恶化为代价取得的,高速度并没有带来高效益,也没有带来产业结构的相对优化。换句话说,我国这一时期经济增长是建立在经济结构不甚合理、以资金和劳动高投入的“粗放型”方式实现的,是难以为继的。

为此,我们应该下大力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加大企业的技术改造、技术创新力度,提高企业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2)大力扶持和培育新兴高科技产业,促进“产—学—研”联合和“科技—经济”一体化,加快科学技术向现实生产力转换的步伐;(3)加强对基础科学、应用科学的研究,密切注意并积极跟踪国际科技发展的新动向,参与或独立从事国际最新科技的研究开发。

标签:;  ;  ;  ;  ;  ;  ;  ;  ;  ;  ;  ;  ;  ;  

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回顾与思考_国民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