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的:探讨非布司他治疗痛风伴高尿酸血症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痛风伴高尿酸血症患者8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0例。研究组给予非布司他治疗,对照组给予别嘌醇治疗,测定两组痛风伴高尿酸血症患者的血尿酸水平、肝功能ALT的值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血尿酸均有下降,但研究组患者的下降程度更明显,且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肝功能ALT值变化不大(P>0.05)。结论:非布司他可明显降低痛风伴高尿酸血症患者的血尿酸,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关键词】非布司他;别嘌醇;痛风;高尿酸血症
痛风是嘌呤代谢紊乱和尿酸排泄减少所致的晶体性关节炎,是临床的常见病之一,长期抑制性嘌呤代谢活跃会引起高尿酸血症,高尿酸血症是痛风发生的生化基础,怎样能有效控制高尿酸水平是痛风治疗的重要问题[1]。本研究探讨了非布司他治疗痛风伴高尿酸血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1 资料和方法
1.1 基线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痛风伴高尿酸血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80例痛风伴高尿酸血症患者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
对照组痛风伴高尿酸血症患者中:男18例,女22例,年龄(45-65)岁,平均年龄(56.23±7.81)岁,平均体质量(70.26±5.97)kg。
研究组痛风伴高尿酸血症患者中:男19例,女21例,年龄(48-68)岁,平均年龄(58.23±7.61)岁,平均体质量(72.26±6.97)kg。
研究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对比其各项基线资料均差异不明显(P>0.05),能进行科学的对比。
1.2 方法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先注射美洛昔康预防急性痛风发作[2]。
对照组痛风伴高尿酸血症患者在预防基础上,服用别嘌醇(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3020771)100mg,口服,3次/天。
研究组痛风伴高尿酸血症患者在预防基础上服用非布司他片(杭州朱养心药业的风定宁,国药准字号H20130009)80mg,口服,1次/天。
1.3 观察指标
本研究中,对两组痛风伴高尿酸血症患者的观察指标为:血尿酸水平、肝功能ALT值,不良反应。
1.4 统计学处理
两组痛风伴高尿酸血症患者研究的数据均使用SPSS19.0软件进行处理,两组痛风伴高尿酸血症患者的不良反应率用卡方进行检验,用“%”表示;患者血尿酸水平、肝功能变化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用t进行检验。以P<0.05代表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指标存在差异,统计学具有意义。
2 结果
比较两组痛风伴高尿酸血症患者的不良反应率:
对照组痛风伴高尿酸血症患者:转氨酶升高(3例),左上腹痛(5例),急性痛风发作(11例),不良反应率为47.50%(19/40)。
研究组痛风伴高尿酸血症患者:转氨酶升高(0例),左上腹痛(1例),急性痛风发作(3例),不良反应率为10.00%(4/40)。
由此可见,两组痛风伴高尿酸血症患者的不良反应对比有差异,研究组痛风伴高尿酸血症患者的不良反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血尿酸下降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肝功能ALT变化不大(P>0.05),结果如表1:
表1: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S)
注:*与对照组相比较(P<0.05)。
3 讨论
临床上痛风伴高尿酸血症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嘌呤代谢活跃被长期抑制,会引起高尿酸血症[3]。高尿酸血症是痛风发生的生化基础,所以降低并维持尿酸浓度对控制痛风发作非常的重要[4]。本研究采用非布司他进行研究痛风伴高尿酸血症的临床治疗,取得非常好的效果。
对照组痛风伴高尿酸血症患者给予别嘌醇治疗。别嘌醇能使患者的血尿酸幅度下降,但是下降幅度不大,而且产生了转氨酶升高、左上腹痛、急性痛风发作等不良反应,同时对肝功能影响大。
研究组痛风伴高尿酸血症患者给予非布司他治疗。非布司他是一种新的非嘌呤类选择性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5-6],同时也能高效的抑制还原型和氧化性黄嘌呤氧化酶,比别的嘌呤醇具有更好的降血尿酸作用,从用药机制非布司的两个特点(1)药物-酶复合物及其稳定,(2)非不司他能够高效且同时抑制还原型和氧化型黄嘌呤氧化酶。可以有效的维持血尿酸水平,使痛风发作次数减少,而且不良反应较少,对肝功能也无不良影响。
本研究表明:服用非布司他治疗痛风伴高尿酸血症,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研究组痛风伴高尿酸血症患者的不良反应率10.00%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47.50%(P<0.05),且研究组患者的血尿酸下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能有效的维持血尿酸水平和控制痛风的发作。两组患者的肝功能ALT值变化不大(P>0.05),即对肝功能无不良影响。
总之,非布司他明显降低痛风伴高尿酸血症患者的血尿酸水平,且降尿酸具有良好的耐受性,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参考文献:
[1]蒋兰兰,金星,沈赘等.非布司他治疗痛风伴高尿酸血症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J].实用医学杂志,2014,30(17):2827-2830.
[2]祝晓雨,赵志刚,韩容.治疗痛风药物非布司他的临床应用与进展[J].药品评价,2014,0(20):22-23.
[3]张源潮,户中丹.治疗痛风新药非布司他的临床研究进展[J].世界临床药物,2014,35(9):519-522.
[4]吴建波,何永锋.非布司他治疗痛风52例分析[J].人民军医,2014,57(9):1015-1016.
[5]沈赟,金星,陶沙等.不同剂量非布司他与别嘌呤醇对高尿酸血症伴痛风患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影响的对比观察[J].中国全科医学,2014,17(14):1665-1667.
[6]吴建波,何永锋.非布司他治疗痛风52例分析[J].人民军医,2014,57(9):1015-1016.
论文作者:谢红波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2/27
标签:患者论文; 痛风论文; 血症论文; 高尿酸论文; 不良反应论文; 对照组论文; 两组论文; 《航空军医》2017年第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