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东线古航道,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东线论文,南水北调论文,航道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主要是利用京杭大运河,逐级提水北送,扩大江都附近抽引长江水的能力,输水到津、京的跨流域调水工程。它的兴建历经沧桑2000多年。
京杭大运河又称南北大运河,是我国最长的大运河,也是世界上最长、河网最广的大运河,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历经2500多年的开挖和改扩,它贯通了钱塘江、长江、淮河、黄河与海河五大江河,南起杭州,穿过浙江、江苏、山东、河北、天津至北京,全长1794公里。它位于我国东部工农业发达、人口稠密的地区,与北方的万里长城,在我国版图上形成了一个巨大的人字形,同为我国悠久历史上两个重大建设工程,在历代社会、经济和军事发展中起了重要作用,世界闻名!
早期的开凿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由于战争和农业发展对运输的需求、以及铁器的发明和应用,我国中原地区便开始了兴修运河的工程。我国最早的一段人工运河——扬水,开挖于春秋时期(楚灵王,公元前540~公元前529年)华中的汉水与长江之间。南北大运河主要是自春秋末期,由吴国开始开凿的,先是分期分段的兴修,后经多个朝代的改扩,才连通修建而成。公元前506年,吴王阖闾伐楚,采用伍子胥的计策,曾在太湖流域开通胥溪与苏州至江阴间的人工运输水道。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打败了楚、越两国后,为争霸中原,要北上攻伐齐、鲁。而当时北上陆路与海上交通运输困难均很多,吴国又以水军占优势,便开凿了沟通长江与淮河的运河——邗沟(亦称韩江或中渎水等)。当时的邗沟起点于邗城下,所以称邗沟。它自今日扬州市南引长江水,过高邮县西,折向东北,入射阳湖,再折向西北到淮安县北入淮河,航道曲折。它是我国最早连通,长江与淮河的古人工运河。这样,吴国的军队和粮饷便可由内河水道自苏州经邗沟抵达淮河,然后再由淮河支流的泗水和沂水到达齐国境内。邗沟开挖后两年(公元前484年),吴王战胜了齐国;再两年,吴王夫差为起兵北征,并大会鲁、晋各国于黄池,又开凿了沟通泗水与济水的菏水及黄沟,为南北大运河的兴建与拓展,开辟先河,奠定了基础。
连通三大江河
战国中期,战国七雄之一的魏惠王迁都大梁(今开封),于公元前361年开挖了连通黄河与淮河间,著名的鸿沟古运河。鸿沟亦称蒗荡河,自今河南荥阳城北,引黄河水注入圃田泽,再经开封折向南至淮阳入颖水,与淮河相通。鸿沟不仅沟通了黄淮间的济水、汴水、汝水、泗水、菏水等多条主要河道,组成河网,可运粮粟达10万石,成为当时中原水陆交通上的干线:还将方圆三十余里的圃田泽营建为一个天然水库。可以调节运河水量和灌溉农田,对黄淮平原文化、经济的发展及军事需要起了重要作用。
战国末期,秦统一了中国,建都咸阳,也利用鸿沟河网水道,将从南方征收的大量粮食集运到关中及荥阳的大粮仓,为秦统一中国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其后,楚汉相争时,也曾利用荥阳的大粮仓,并以鸿沟划界。至今人们仍以“鸿沟”寓意界限分明。
鸿沟与菏水、邗沟的相继开发,也促进了其附近一批城镇的发展,如开封、洛阳、徐州、扬州、睢阳、寿县(安徽)等。其中有些后来发展成国都或商贸重镇。
但鸿沟自黄河引水,沙多易淤积,且西汉以后,黄河又屡次南决,使鸿沟的水系更加淤浅,到三国初,鸿沟水系中重要的睢水便几乎不能通航了。邗沟虽于东汉末(公元196年)进行了裁弯取直的修整,但到三国时期,因它处于魏吴两国相争之地,失于浚修,遇枯旱年,常因水涸而兵船滞浅。公元225年,魏文帝伐吴时,兵船搁浅,以至曾“连延数百里”,曹丕甚至要烧掉军船改由陆路回师。曹军在几次军运不利,粮草不济而失去战机或失败后,逐渐重视疏浚河道、开凿水源与积谷屯田,因而大为改善了鸿沟水系与邗沟的水道,并进一步开通了自黄河、汴渠到淮河南北的航道,以致到曹魏政权后期,“每东南有事,大军出征,泛舟而下,达于江淮,资实有储,而无水害”,为消灭孙吴做好了准备。
西晋统一中国不久,便遭遇八王之乱和五胡之乱。东晋迁都南京后,江都与长江间曾遭遇到断水的危害。南朝四代也均建都南京,因而对南方的邗沟水道又进行了一些修建,并另辟了一段新渠,使邗沟水运可以更顺直安全地避开津湖风险。这些朝代的军队北上征伐时,也曾挖浚了一些航道,如桓公沟等,为江淮及黄河与海河的连通开辟了前期工作。但这300多年间,由于战乱,运河航道也遭到不少破坏。
修通南北大运河
公元581年隋文帝夺取了北周政权,建立了隋朝,建都长安。公元584年,开通了长安到潼关的广济渠,长达150公里,关中地区得以“运转通利”,经济发展。公元587年,隋文帝为了南下进攻南朝的陈国,重又整修邗沟旧渠,称为山阳渎。他灭陈国后,统一全国,为其子隋炀帝杨广时代南北大运河的开辟,奠定了有利的基础和南北统一的环境。公元604年,杨广弑文帝后即位,迁都洛阳,除继续挖凿山阳渎外,又开挖了自洛阳宫殿向东南,连通黄河与淮河的通济渠,通济渠与山阳渎共长约1000公里。公元608年,隋炀帝开永济渠。自洛阳以北,引泌水,向北扩建运河,使它与海河水系连通,可直达北京附近的涿郡。公元610年,开挖了江苏镇江到杭州的江南大运河,与钱塘江相通。这样就全线开通了自杭州直到北京附近,贯通南北的大运河(图一)。于是,隋炀帝也就可以在绵延200余里的笙歌船队中,由彩女拖纤泛舟于杭州到洛阳的宫殿之间。炀帝在他的《泛龙舟》诗中写道:“舳舻千里泛归舟,言旋旧镇下扬州,借问扬州在何处?淮南江北海西头”。
图1 隋唐大运河示意图
隋炀帝在即位6年多的时间里,除了大建宫殿,增筑万里长城外,最突出的就是在过去历代运河建设的基础上,开通了以洛阳为中心,贯通我国东部五大水系的南北大运河,工程之艰巨,世所少见,成为我国历史上的一大壮举,影响深远。但由于隋炀帝徭役征敛过重,以及自然灾害等原因,他即位7年后,各地农民不断起义,隋炀帝在位仅14年,隋朝便灭亡了。南北大运河的重大效益到隋代以后,才真正显现。
南北漕运的发展与破坏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东中部的大江大河以西—东走向为主,故依靠天然河道,主要是东西交通比较方便。而南北大运河的开通,正与这种天然形势相辅相成,并适合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促进了南北交流。
我国古代称水道航运为漕运,隋唐以后,漕运逐渐形成一种制度,延续了1000多年。唐宋以后,江淮富庶,农业与手工业发达,由于漕运便捷且经济。京都与北方所需要的粮食和物品,大量的依靠南北大运河向北输送。因此,唐及北宋时,对运河航道的改善、疏浚、水位调节和管理都很重视,并制定了一些有关的制度,如“漕船转输”、“岁修”制等,漕运得到很大发展;唐初粮食北运,年漕运量为20万石,到唐中期,便达到每年400万石,北宋时期更多,“每年漕运量一般500~600万石,多时还曾到800万石,成为我国漕运史上的最高记录”。
公元1126~1127年,金灭北宋,宋都南迁临安(杭州),南宋与金隔淮对峙。南宋初,曾开掘黄河,让黄河泛滥阻挡金兵南下。此后数十年间,黄河屡次迁徙,对运河造成很大危害,北方的金朝也未能对运河予以治理。同时,南宋为了不让金人利用运河而受益,令人毁坏北段运河,致使大运河的南北沟通作用毁坏殆尽。到公元1170年前后,在南宋楼钥出使金国的《北行曰录》中便记载着:开封到淮河间的主要航道已严重湮塞,有的河道几乎与两岸相齐,有的可行车马或用来种麦盖屋了。可见运河一旦失去维护治理,尽管建之不易,毁之却易!
元~清朝时的改进与变迁
元、明、清三代均在北京建都,通往京都的运河北段航道发展加速。由运河向北漕运的物资,在这三个朝代都占有重要位置。
图2 元代大运河示意
经过六朝在南方建都的建设和发展,南方的经济繁荣发达。元灭金与南宋后,为了把南方大量的物品运往京都和北方,大力开拓了大运河航道的修建工程;公元1282年,动工开挖自山东济宁到安山的济洲河,它的南端与徐州以北的运河相连,无须在长途绕行河南的开封或洛阳,既避开了已湮塞的黄淮间旧河道,又把大运河改建成顺直的南北通道,成效显著(见图2)。济洲河北通大清河,于是南来的漕船可自徐州直到大清河入海,然后再经海运到天津、转往北京等地。
济州河开通后,运河航道得到很大改善。但不久人们发现旱时济洲河水深不够;且大清河的海口日渐被泥沙壅塞,由大清河入海再转海陆两运的运输十分艰难。于是除修筑船闸改善航道水位外,于公元1289年,开挖安山到临清的会通河,使漕船可以由济洲河、会通河与御河相接,直达京郊的通州。再4年(公元1293年),凿开通州到北京的通惠河,全线开通了自杭州直达北京的京杭大运河(图2)。元代人民为此付出卓著的功劳。
京杭大运河初开通后,由于有的航段“岸狭水浅”。有的航段地势较高或旱时缺水等,也与隋代时的情况相似,当代的收益不大明显。运河北段,年输送粮食不过数十万石;另有大部分需靠海运。其后,在元代的基础上,经继续整治修筑,明至清末间,运河的漕运再度发展。运量高时,年输送粮食400~500多万石,为元朝时的10倍;丝绸达15万匹。而且由于大运河的河网广阔,又间接通海,到明清时南北运输的物资品种也大大发展。
大运河北段地区,气候较干,年内大部分时间少雨,夏秋多雨时节,降雨常以短时集中强雨的形式出现,因而易旱又易涝,这对运河水量影响很大,并常引发黄河出险、断流或山地暴洪。京杭大运河不仅与黄河相交,有些航段,如徐州至淮阴间等,还借用黄河河道,而且,由于水量不足,曾一再引用黄河的水来接济运河的枯旱。然而,黄河多沙,又常决口或迁徙不定,往往导致运河一些航道的淤塞或破坏。如元代时才修建的会通河,到明初便已淤废,致使明初的漕运很不便利。由此,到明永乐年间(公元1411年),朝廷派员征调30万民夫,重修会通河,并整治运河航道。为此,另辟了一段较前更顺直的新渠,使京杭大运河重再通畅,成为我国南北文化经济交流的大动脉。
不久,自公元1448年起的150多年间,在旱涝频现中,黄河屡次溃决或断流,对运河影响很大。其间虽曾多次修建整治,但工程困难,改改停停,新的问题又不断发生,进展不大。如公元1565年,黄河在沛县决口,致使徐州以北一片汪洋,航道淤塞了100多里,为解决这一问题,于公元1567年,在徐州至南阳湖间另开了一条南阳新河。但是,新河刚刚建成,遇山洪暴发,新河被冲决。
经过多年实践,为保障运河航运,明清时日益注重规避黄河的危害。明万历年间(公元1604年)大力改造了徐州到微山湖北的航道,挖凿泇河使它远离黄河险段300多里,改由邳州入黄;清康熙年间。自公元1686年开始,前后共用17年时间:修建了与黄河分离的中运河航道。均使运河航运得到很大改进,泇河漕船曾多达8000多艘次。但运河与黄河交汇,运河与黄、淮河交叉处的河口,仍不断需要治理,洪旱的威胁还时而出现。
明清时期,统治者为保证南粮北调,制定了一切服从漕运的方针。为防止黄河泥沙进入运河,在黄河与淮河交汇处采取“蓄清刷黄”的技术政策,不断抬高淮河流域洪泽湖的水位,以淮河的清水抵制黄河的黄水。而且,为了防止黄河和海河各支流的洪水破坏运河,不惜牺牲运河以西的广大地区,滞洪分洪。一切服从漕运的决策,保证了明清时代的经济发展和政权巩固,但对淮河和海河流域都造成了严重灾害和后遗症*。(*注:引自钱正英《中国的水利决策问题》,《中国水利》杂志640页1991年)
清末(公元1855年),黄河向北迁徙,运河被冲决,航道中断。这时海运和陆上的其他交通运输已相当发达。到公元1901年,清光绪皇帝采纳李鸿章等的建议,废除漕运制,运河水运由各省地方分筹,京杭大运河便不再成为我国南北交通的大干线了。
由上可见,京杭大运河的修筑已历经2000多年,为了改进它的航道和运输能力,长期以来,不断地进行了多项改建和整治,积累了许多经验。而今,它将为东线调水继续做出贡献。具有多年丰富经历的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