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教学:教育的中心任务,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知识论文,中心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活动,其根本目的在于促进人的发展,包括知识的掌握、技能的形成、能力的发展、情感世界的丰富、个性品质的完善等。知识教学是教育的一条主要途径,通过知识教学,学生能在较短的时间之内掌握人类积累下来的文化成果,形成较为系统而全面的知识体系。然而也正因为如此,知识教学也背上了种种恶名,成为人们批判的对象。一切的罪过都归因于人们对知识教学的重视。本文拟从人们的种种批判入手,分析其根源,指出教学的中心任务是知识教学,为知识教学正名。
一、对知识教学的批判种种
人们对于知识教学的批判表现在多方面:
1、知识教学过于强调学生知识的掌握, 忽视科学学习方法的形成及能力的培养。学生在离开学校后理论知识难以运用于实践,动手操作能力差。学生在学校中最多只是学会了知识,而不能会学知识。在今天的信息社会,传统的一次性的学校教育难以让学生学会今后一生所必需的知识,因此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使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变学会为会学,以适应未来的学习化社会。
2、知识教学只注重知识的授受,把学生当作纯客体、 当成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它必然导致灌输—记忆式教学、填鸭式教学。学生的主体地位未能突出出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难以发挥,个性受到压抑,这是与当今强调的主体性是不相符的。
3、教学内容(知识)是预先安排好了的, 教师只是依照教材向儿童传授知识。将这种“早已准备好了的教材”强加给儿童是“违反儿童的天性”的。多种多样的学科课程只会把儿童自己的统一的生活经验加以割裂和肢解,导致教育与现实生活相脱离。
由于上述理由,因而必然导致学生实践动手操作能力差、学习负担增加、教育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脱离等等。
二、对知识教学批判的误解探源
以上简单罗列了几种对于知识教学进行批判的观点,未能穷尽。笔者认为,对知识教学进行批判的诸多论证更多的是有失偏颇,未能表现出知识教学的真实形态。下面从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1、将知识等同于陈述性知识
对知识教学进行批判的最主要的理论基础是其知识观。从有关的论述中,不难看出,知识被片面理解为陈述性知识,即关于世界是什么的知识,表现了知识观的狭隘性。
现代认知心理学派认为,知识可以分为三类: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陈述性知识是指个人具有的有关世界是什么的知识。程序性知识是个人具有的有关“怎么办”的知识。程序性知识的学习以陈述性知识的掌握为前提,经过适当练习在头脑中形成有关完成一定活动任务的活动方式的(条件反射)联结,在以后遇到相关情境时运用相应的程序性知识来完成一定的活动任务,表现为技能。程序性知识并不等同于技能,技能的形成离不开程序性知识,程序性知识的外现则是技能。策略性知识也是一种程序性知识,不过,一般程序性知识所处理的对象是客观事物,而策略性知识所处理的对象是个人自身的认知活动。前者是对外的,后者是对内的。技能、能力、方法本身也是一种知识。在教学中,人们可能会特别重视陈述性知识,而忽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导致学生动手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差。这只是由于人们在实践操作中对知识的狭隘理解所造成的,而不能看成是重视知识教学而产生的问题。
2、将知识教学等同于知识的接受
把知识教学作为教育的中心任务,并不必然把学生当成被动接受知识的客体,当作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把教师当作传授知识的主体;也并不必然导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简单的知识授受关系,导致灌输—记忆式教学、填鸭式教学。在三类知识中,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单靠“灌”是解决不了问题的,需要教师对动作技能的程序作讲解和适当的示范才能使学生掌握。即便是陈述性知识,要求学生陈述的是符号或成语词表达的意义,而不只是词句本身。因此,知识教学不是一个机械的灌输过程,学生靠被动地接受也难以很好地掌握知识。
知识教学本身就是一种活动,是师生之间的交往互动。在这种互动活动中,学生有锻炼的机会以形成技能、发展能力,身心得以和谐发展。教师与学生之间也不仅仅有知识信息的交流,而且也有情感、态度等的交流与碰撞,师生双方的体验有机会表达从而达到相互理解。在这种交往互动的活动中,师生之间不再是简单的主客体关系,而是主体间相互交往的关系。
3、将教学内容等同于教材
对知识教学进行批判的另一个根源是将知识教学的内容等同为教材,认为“预先准备好了的教材”没有考虑学生的兴趣,割裂肢解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导致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的分离。
事实上,教材的编写是根据教育学、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而进行的,不可能没考虑到学生的兴趣与需要。如果未能作到这一点,至多也只能说明现行的课程设置及教材的编写还存在着很大问题,而不能说成是重视知识教学而导致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兴趣相脱节、与学生生活相脱离。在教学过程中,知识内容的选择可让学生来参与,与他们的现实生活结合起来,以增加感性知识的内容,而不必然导致教育与生活的相脱离。不应将教学内容局限于以教材形式出现的间接知识,应将学生在经验基础上概括而来的知识也包括在内。“知识乃是人脑对客观规律的反映,是人类认识自然界、认识社会和人的精神产物,是人类在经验基础上的系统概括。”分“经验性知识”和“科学性知识”两种。这里所说的“经验性知识”包括教师积累下来的经验的概括,以及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的教学实践活动中所直接形成的经验的概括。
三、合理的知识教学模式的建构
人们对于知识教学的批判,问题不在于知识教学本身,而在于人们在现实中对知识教学的误解,在于人们在知识教学过程中出现了偏差。为此,应建构合理有效的知识教学模式。
首先,以广义知识观为指导,确立知识教学的目标体系。
与现代认知心理学派所持有的广义知识观一样,世界经济与合作组织把知识分为四种类型:知道是什么的知识,即关于事实方面的知识;知道为什么的知识,即关于自然原理和规律方面的知识;知道怎样做的知识,即关于做事情的技巧、诀窍等方面的知识;知道是谁的知识,即关于谁知道和谁知道做某些事的信息。在这种广义知识观下,传统的知识和能力等的矛盾统归为一个概念“知识”而得到解决。
确立知识教学在教育中的中心地位,首要的问题就是以广义知识观为指导,建构知识教学的目标体系。要兼顾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三类知识的目标以及三类知识的平衡,不能有所偏颇。在确定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目标时应注意到这是对于学生掌握相应类型知识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进行适当的训练,但不能指望在有限的学校教育过程中就使学生形成非常熟练的技能、相当强的能力以及娴熟的方法策略,更为主要的还是学生课外的训练。
其次,在知识教学目标体系下选择内容,设置课程。
在设置课程时,应考虑三类知识所分别应达到的目标。对于陈述性知识,其三种不同形式即有关事物的名称或符号的知识、简单命题或事实的知识以及有意义的命题的组合知识在课程体系中应处于不同的地位。其中前两种形式的知识要求学生必须记忆,但学生应掌握多少、教材中究竟应占多大比重,这是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无端地提高学生对掌握这两种形式知识的要求只能导致学生负担的加重。至于有意义的命题的组合知识,则要求学生在掌握前两种形式知识的基础上来掌握,不能强行灌输。对于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以往的教材没有或很少涉及。要求学生形成的技能、能力以及学习的方法等可以在教材中以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的形式出现,通过教学,学生可以掌握完成某种动作或活动的程序,在课堂的教学实践中,更主要的在以后的实践活动中形成相应的技能、能力,以及掌握某种学习方法。这二类知识应根据知识的变化和不同时代学生的发展的不同状况作相应的变化。
第三,树立交往的教学过程观。
在知识教学中,教师可将知识内容融合在各种背景中并以各种方式来表达,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掌握,因为这样可以确保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将知识扎根于知识体系中。那种灌输—记忆式教学、填鸭式教学注重的只是学生“掌握”知识的多少,注重的只是学习结果。而交往的教学过程观则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重视学生的个体经验,表现出对学生生活世界的极大关注。它打通了教育与生活之间的壁垒,使得教育不再局限于书本知识的教学,局限于课堂、学校,而且走向日常生活,注意到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而使教育获得了完整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