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现代化建设不断发展,混凝土结构的建筑规模也越来越大,其建筑物空间的跨度和自重比也相对增加,因而对高支模体系的强度和稳定性要求非常严格。在进行高支模施工时,如果其承载力失稳,极易发生坍塌,必定造成人员伤亡的重大安全事故,应该加以重视。
关键词:高支模工程;施工问题;对策
目前,在我国建筑行业中,高支模支架体系具有施工灵活、承载力突出、整体稳定性良好等特点被广泛使用。不过,对于这个临时性的设施一定要严格把好质量关,其安全问题对于整个工程项目的顺利完成起着关健性的作用。以下就高支模施工质量问题造成危害的因素进行概括,并分析了在搭设和拆除过程中的不规范、不合理的操作,以及提出相关的策略加以控制。
1模板搭设不稳的因素
由于模板支架临时结构的不确定性,随时都可能因一些不注意的细节问题引起扣件钢管脚手架模板支撑系统整体坍塌事故,连带着可能造成群伤群死的重大问题。引发模板支架坍塌的原因,可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1)支架因设计方案粗糙,再加上施工单位管理不善等一些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失去了稳定承载能力。当在梁板上浇筑混凝土时,支架任意一点都可能达到极限应力状态或变形较大的部位发生失稳和破坏,整个支架体系就会瞬间坍塌。因此,应该极力保证支架的设计和施工安全,如果发现有变形、晃动、异响,应立刻停止作业、撤离人员和设备,否则事故不可避免。
(2)在进行模板搭设时,如果突发超出其承载力,架体就会由局部破坏开始,逐渐引发模板支架整体坍塌。这种情况多出现在自一侧起向另一侧整体推进浇注工艺,浇注至大梁时和浇注的最后阶段、过多集中浇捣设备与人员作业的情况。
(3)支架因采用的构架尺寸较大、未设水平剪刀撑加强,以及竖向斜杆设置不够等,造成构架的整体刚度不足。当因局部的模板、木搁栅和直接承载横杆发生折断或节点破坏坍塌时,架体承受不了局部垮塌的冲击和拉扯作用而造成整体坍塌。
2高支模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市场上使用最普遍模板支撑系统就是扣件式钢管模板支撑系统,由于影响扣件钢管脚手架模板支撑施工安全的因素很多,例如在施工搭设质量方面,缺少剪刀撑,立杆的基础不坚固、水平杆缺失、扣件和钢管质量差等。为此,有必要对模板施工过来中存在的质量通病进行分析。
2.1高支模安装不当
在高支模安装时,施工操作人员只凭经验进行施工,导致实际安装搭建效果和施工方案间存在较大差别,存在安全隐患。具体为以下五个情况:
(1)立杆基础土层没有给予夯实处理,致使基础高低不平,给立杆的稳定性带来了影响。还有立杆的底部没有设置底座,并且出现了上托作为下托使用的情况。
(2)水平杆的步距和立杆的排距与工程方案设计要求不相符,当在梁的侧楼板梁横枋之上时,没有采取任何有效拉结措施,而是直接加短顶。另外,其钢管立杆与规范要求不相符,采用的是搭接方法,对立杆直接传力产生了影响。
(3)水平杆大部分没有和已经浇筑的混凝土结构土柱进行拉结,这样使得整体的抗倾覆能力降低,扫地杆和地面间的距离超出了相关规范要求的20-30cm,在纵横的水平拉杆上,因梁板立杆的模数不够统一,使其无法拉通构成整体。
(4)水平及纵向的剪刀撑没有依照相关规范要求进行设置,对模板支架整体的稳定性产生了比较严重的影响。对于受力构件像扣件、钢管及木枋等没有送到相关部门检验直接进行使用,这样就存在着木枋截面与设计要求不相符,甚至使用残旧的木枋来代替新木枋,钢管材料因周转次数比较多及保养不恰当等,从而造成部分钢管弯曲及锈蚀严重,强度受到了很大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5)上顶及下顶托螺杆与规范要求长度不相符,在规定中,要求上托及下托所允许伸出长度分别为30cm和20cm,可实际施工中上托伸出的长度有50-60cm,其下托长度也要有40-50cm,并且没有采取相关拉结固定对策来保证支架整体稳定性。
2.2高支模拆除不规范
(1)在拆除之前,通常应该把混凝土试块送到实验室进行检测,只有检测符合规定强度及经过监理师同意,并交底之后才能够拆除,可有些施工单位没有办理相关报审手续就擅自进行拆除。
(2)在高支模进行拆除时,没有依照相关规定顺序进行拆除,模板及支顶没能按照先装后拆及后装先拆的顺序进行,存在着诸多安全隐患。
(3)侧模板拆除的时候,没有设置相关的安全防护装置,这样就不能确保混凝土棱角及表面不会受到损伤。还有4m以上高度模板进行拆除时,没有进行防护栏杆及操作平台的搭设,再加上没有逐块拆除,其模板容易成片松动及拉到。
3高支模施工问题对策
在高支模施工中,其技术措施是非常关键的,在整个过程里,应该依照有关技术要求来进行施工。
(1)支撑系统基础应满足高支模的荷载要求。如立杆设于主体结构上时,在每根立杆下设木板垫块,应对结构进行安全验算,并对结构采取必要的卸载加固措施;如立杆设于回填土上时,应确保回填土坚固密实以及必须分层夯实,在立杆下依次铺设双层木板、双木方;如回填土较软弱时必须采取其它措施,同时基土应有可靠的排水措施。支模立柱基础必须坚固,按设计计算要求严格控制支架沉降量。
(2)荷载组合要合理恰当,必须考虑预应力张拉前后的荷载变化、脱模前和脱模后的荷载变化、动荷载的冲击系数、荷载最大处支架的受力情况等最不利的荷载组合因素。不可随意将荷载均简化成均布荷载,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简化模型,充分考虑实际的荷载分布情况。
(3)侧模板进行安装时,应该在侧模板和连续墙间设置有关的外防水层;如果无法采用对拉螺杆进行固定,支顶架应采用构建钢管的脚手架和钢管进行斜撑;两侧钢管安装时,要具有对称性,其承受力位于同一直线上;进行混凝土浇筑时,应该平衡同时浇筑以防两侧模板压力不均,致使高支模失稳。
(2)进行高支模拆除的时候,要严格依照各模板安全要求进行施工拆除,如果运用到吊车,要严格遵循安全起重操作规范及十不吊的规定,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并设立相关警戒区,派专门人员进行监管,工作人员之外的无关人员不能进入;当拆除侧模的时候,要确保混凝土强度同时,保证其棱角及表面不会受损情况下,再对非承重模板进行拆除,底模应该在混凝土的强度达到100%之后,才可以拆除;模板拆除顺序及方法可按照配板设计规定来拆除,按照先支后拆、先拆非承重再拆除承重部分、先拆板再拆梁以及从中间向两边进行拆除的顺序来实施,当拆除底部受力模板的时候,要先向施工技术人员进行试块强度的检查,当确认其强度达到要求之后,才能够进行拆除。只有通过准确的技术措施才能够有效保证高支模施工的安全性,从而确保工程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
4结语
总之,高支模支撑体系的稳定性,不但对建筑物的顺利竣工有关,还与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息息相关。 施工企业应该更加重视,除了对高支模的施工质量严格控制以外,还要提高模板工程的规划及设计,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确保高支模的支撑体系安全稳定,杜绝因失稳而出现坍塌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朱晓军.浅析高大模板支撑系统坍塌的原因及防治对策[J].山西建筑,2010(25)
[2]刘锦和,冯启浩,霍庆华.浅谈高支模施工中的存在问题及其解决措施[J].广东土木与建筑,2008(04)
[3]李东.浅谈建设工程的安全监理工作[J].建设监理,2012(02)
论文作者:李灿林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14
标签:模板论文; 荷载论文; 支架论文; 钢管论文; 立杆论文; 扣件论文; 措施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