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研究下肢骨折患者应用中医护理方法对术后疼痛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在2017年10月~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下肢骨折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与观察组(6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实施中医护理方法,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与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疼痛评分、睡眠质量评分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下肢骨折患者中应用中医护理方法可有效缓解患者术后疼痛症状,减少并发症发生情况,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下肢骨折;中医护理方法;术后疼痛
下肢骨折在临床上较为常见的骨科疾病,首选的治疗方法为手术治疗,但手术治疗会使患者的机体出现不同程度上的创伤,加之患者骨折断端有一定的疼痛感[1],术后产生疼痛也在所难免,强烈的疼痛感会使患者出现负面心理,使患者夜里难以入眠,极大的影响到患者生活质量。同时由于下肢骨折患者术后进行活动较难,也容易发生一些并发症,例如下肢静脉血栓、便秘等[2],不利于患者的预后效果。因此,在下肢骨折患者术后给予有效的护理方法尤为重要。基于此,本文将研究下肢骨折患者应用中医护理方法对术后疼痛的影响效果,现将详细内容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在2017年10月~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下肢骨折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与观察组(60例),对照组男38例,女22例,年龄18~73岁,平均年龄(42.37±4.86)岁,致伤原因:25例跌伤、30例交通车祸伤、5例其他原因;观察组男27例,女23例,年龄19~72岁,平均年龄(41.84±4.77)岁,致伤原因:26例跌伤、29例交通车祸伤、5例其他原因。对比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等方面均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方法,包括基础健康教育、环境和用药护理、病情观察等观察组患者实施中医护理方法,具体内容:(1)情志护理:护理人员需要加强对患者的心理疏导,积极与患者进行沟通,时刻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采用情志相胜法、移情法、开导法以及中医五音疗法等给予心理疏导并鼓励患者,使其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和治疗,提高治疗配合度。(2)中医理疗护理:①热敷处理:使用60g白芥子、60g吴茱萸、60g紫苏子、60g莱葭子碾成粉末混匀,用布包裹好置入微波炉进行加热,待患者疼痛加剧时在患者包扎出将中药包放置给予热敷,时间保持在30min左右,每日1次;②艾灸处理:由专业护理人员操作艾灸,使患者保持舒适体位,选取患者气海、关元等穴位,以患者感受到轻微灼痛和温热感为主,每日1次,操作时要动作需要稳定,并嘱咐患者不能随意移动,避免烧伤皮肤;③按摩处理:先按摩患者的脚趾与足底,然后按摩足背、足踝与足跟等[3],最后按摩小腿与大腿等,按摩时需要规避患者手术切口包扎的位置,按摩力度根据患者耐受程度合理调整,时间保持在30min左右,每日1次;④耳穴埋豆:取患者皮质下、神门、心、脑、肝、交感等穴位,进行消毒处理后采用王不留行籽固定到患者的敏感穴位上,3穴/次,指导并嘱咐患者按压5次/d,5min/次,3d更换1次。(3)饮食护理:护理人员指导患者家属制作中药食补汤,可采用山药、党参、枸杞、黄芪等食材熬汤,补气益血,加快患者骨骼愈合。
1.3观察指标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与护理满意度。睡眠质量评分:采用PSQL量表进行评估,总分21分,分值越高代表患者睡眠质量越差;疼痛评分:采用VAS量表进行评估,总分10分,分值越高代表患者疼痛感越强烈;并发症:下肢静脉血栓、便秘、关节僵硬;护理满意度:采用我院自制的评分量表,其中包括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率+基本满意率[4]。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将通过SPSS.20.0统计软件来比较分析所有数据,计量资料以平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以(%)表示,以X2和t来进行组间检验,采用P<0.05代表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睡眠质量评分
疼痛评分:对照组(5.3±0.2)分,观察组(2.5±0.3)分,比较结果为(t=60.154,P=0.000);睡眠质量评分:对照组(10.9±1.1)分,观察组(7.1±0.3)分,比较结果为(t=25.386,P=0.000)。观察组患者的疼痛评分、睡眠质量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
2.2 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
对照组患者中发生下肢静脉血栓4例、便秘5例、关节僵硬3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0.0%;观察组患者中发生下肢静脉血栓1例、便秘1例、关节僵硬0例,并发症发生率为3.33%,比较结果为(X2=13.484,P=0.000)。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2.3 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对照组患者中非常满意32例、基本满意20例、不满意8例,护理满意度为70.0%;观察组中患者非常满意41例、基本满意18例、不满意1例,护理满意度为98.3%,比较结果为(X2=30.023,P=0.000)。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随着我国建筑事业与交通事业的发展,下肢骨折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临床上治疗下肢骨折常采用手术治疗,但由于手术属于有创治疗方式[5],因此患者术后易产生强烈的疼痛感,临床常规护理中多采用药物控制患者疼痛,具有一定的副作用和依耐性,因此在临床应用中受到限制[6]。近几年来随着中医在临床护理上的作用不断显现,在骨科疾病术后取得了显著效果。本次研究观察组患者中应用中医护理,其疼痛评分、睡眠质量评分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说明中医护理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感,并且具有安神的效果,不仅能够减少患者的痛苦,还能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其中情志护理可有效缓解患者由于疼痛带来的不良情绪,热敷处理、按摩护理、艾灸处理、耳穴埋豆等可促进患者下肢血液循环,对局部为止给予一定刺激,加快患者的新陈代谢,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同时可达到止痛、安神的效果。
综上所述,在下肢骨折患者中应用中医护理方法可有效缓解患者术后疼痛症状,减少并发症发生情况,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熊素勤, 肖彩红. 中医护理方法对下肢骨折患者术后疼痛的效果观察[J].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8, v.31(06):142-143.
[2]杜雪莲, 陈玉梅, 林梅. 中医护理方法对下肢骨折患者术后疼痛影响的临床研究[J]. 临床医学工程, 2017, 24(9):1273-1274.
[3]盖兆东. 中医疼痛控制护理模式对创伤性骨折术后康复影响分析[J]. 中国伤残医学, 2017, 25(3):78-80.
[4]方牡秀. 疼痛控制护理对下肢骨折患者术后疼痛及功能锻炼的影响[J].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7, 30(14):2164-2165.
[5]陈炎春, 樊超, 骆永强. 全身麻醉与腰硬联合麻醉对老年下肢骨折术后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J].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2017, 37(2):241-243.
[6]黄巧萍, 王珊, 郭晓霞. 下肢骨折术后患者应用循证护理的效果研究[J]. 中外医学研究, 2017, 15(12):101-102.
论文作者:韩梅
论文发表刊物:《护理前沿》2019年第0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6
标签:患者论文; 下肢论文; 术后论文; 疼痛论文; 对照组论文; 并发症论文; 中医论文; 《护理前沿》2019年第0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