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口腔颌面是人体容貌的重要构成部位,此部位的病症多与牙齿有关,若是无法得到及时救治,则患者会出现牙周肿胀、牙龈疼痛等症状,不但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与工作,同时也会严重影响患者的容貌观感。但以往的拔牙技术在操作方式与设备方面都会对患者的牙周、神经系统、颌关节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这使得部分患者在接受治疗时需要承受较大的心理负担,甚至会产生不配合工作等情况。对此,如何借助微创技术解决传统拔牙手术的弊端,便需要得到重视。
【关键词】微创外科;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治疗应用
随着我国外科临床器械与手术水平的不断提升,目前微创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已经非常广泛,此类技术在应用期间,既能够通过较小的创面对病灶进行处理,降低出血量并缩短手术流程,更好的保障病症的诊疗效率与效果,同时凭借较小的操作幅度与现代化的设备,更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戒备性,使并发症的发生概率得以显著降低。因此,从口腔颌面外科角度来看,微创技术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一、微创外科技术概述
微创外科技术有较长的研究历史,其技术应用的宗旨便是力求最小手术切口与组织损伤,对患者的病灶进行治疗与处理,以便降低患者治疗的心理负担。比较传统的外科手术方式,微创外科技术能够最大限度的降低创口尺寸与出血量,减轻患者的痛苦程度,并且凭借现代化的设备能够简化手术流程,降低手术难度。在口腔颌面外科手术中,能够解决狭小空间手术的难题,使患牙拔除与处理的效率显著上升。
二、微创治疗在牙槽外科中的应用
1. 微创拔牙术
说到拔牙手术,许多患者都会想到牙钳、牙挺与锤子等器械,在拔牙过程中,医生会通过镊子拔出或用锤子敲击牙挺缝隙,以便除掉患牙,在此过程中极易对患者牙周组织、颌关节及周遭神经造成损伤,使患者存有术后肿胀等问题,同时传统的拔牙器具在卫生性方面尽管有一套完整的消毒流程,但是受操作环境、管理措施、医生素质等因素影响,仍存在病菌感染的概率,而在拔牙流程中,医生的操作幅度较大,也会对患者造成心理阴影,影响实际治疗效果,甚至产生患者排斥的情绪。
而在微创外科技术出现后,也颠覆了传统的拔牙治疗方法。以某牙槽外科试验资料为例,将50例需要拔牙的患者随机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患者共25例,采用传统拔牙措施;观察组患者共25例,采用微创拔牙技术。对比临床手术效果,微创拔牙技术对牙周组织、神经系统、颌关节的损伤较小,且出血量较低,手术耗时与愈合时间较短,并能够有效规避牙周肿胀等情况。
从器械角度来看,高速涡轮机在牙齿拔除术中的运用极为常见,特别是下颌智齿的拔除。在临床使用中,此类装置具备切削力强、切削范围精准、对牙周组织损伤较小且易于控制的特征,能够在短时间内去除骨阻力。对于患者而言,较小的操作幅度与较短的拔牙耗时无疑能够显著缓解紧张情绪,使患者能够更好的接受诊疗工作。
微创拔牙器械目前主要分为2类,即微创拔牙刀与超声骨刀。微创拔牙刀形似牙挺和峨嵋凿。但其刃部薄而锋利,使用轻巧的楔力和轻微的旋转动作就可以让刃端进入约2/3的牙槽窝,压缩牙槽骨,切断牙周膜,轻松拔出患牙。整个拔牙过程中将对周围组织的损伤降到最低。某试验将220例需要拔除阻生智齿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拔牙,观察组则应用高速涡轮牙钻及微创拔牙刀进行微创拔牙,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拔牙窝完整率及拔牙依从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断根率和术后面部肿胀率则显著低于对照组。
超声骨刀是一种创新性的骨外科手术设备,其创伤小、效率高,可明显降低术后各种并发症,因而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工作中。其可实现高效的超声骨切割和精密切、钻、刨、磨、刮等操作,以配合口腔微创手术操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某试验对超声骨刀与传统涡轮钻去骨法拔除下颌阻生第三磨牙进行比较研究,研究表明超声骨刀组较涡轮钻组手术时间长,但术后24h面部肿胀及开口受限的程度较低。
所以,在拔牙手术中,可通过高速涡轮牙钻、微创拔牙器械与超声骨刀展开手术,通过此类器械既能够有效降低对牙周组织的损伤,使拔牙流程满足患者无痛的要求,同时更有利于控制术后肿胀等问题出现,使患者能够更好的接受拔牙流程,减轻心理负担。
2. 断根移位取出术
断根移位是牙拔除术中较为少见但相对严重的并发症。发生移位的部位多存在局部解剖上的薄弱位置,常见的有:下颌智齿拔除术中断根突破舌侧骨板进入邻近组织间隙,如翼下颌间隙、咽旁间隙、颌下间隙等;上颌磨牙拔除术中,断根突破上颌窦底进入上颌窦。传统的取断根方法术中如采用下颌下入路切开寻找断根,会造成切口过长、创伤较大,且有下颌神经损伤等危险。
从国外某科研报道可知,在内窥镜辅助下通过口内入路完成对突入舌下间隙的下颌智齿断根取出术,通过该改良方式,平均耗时为5min且未出现相关并发症。而另一份报道使用超声骨刀行上颌窦前外侧壁开窗,并在内窥镜辅助下行患者左上颌窦遗留的两个断根取出,术后患者自觉术区轻微肿胀及第一前磨牙短暂性感觉不适外,也并未有相关并发症发生。与此同时,某资料报道了多例使用超声骨刀行上颌窦前外侧壁开窗后进行上颌窦断根取出术,其中2例因开窗后无法视及断根而联合内窥镜辅助进行。此外,还有学者采用鼻内入路,经鼻内窥镜辅助下通过中鼻道的上颌窦自然开口处取出上颌窦高位的断根。
3. 牙源性边缘性骨髓炎
牙源性边缘性骨髓炎从医学影像上能够明显观察到骨膜反应、骨皮质增厚、病变区密度增高。目前比较普遍、成熟的治疗方式是通过手术拔除病灶牙,并对病灶区采取骨刮治术与死骨清除术,在手术过程中需要从下颌入路切开,也可以采用口内切开,但是前者会对面部造成创伤,损害下颌神经,甚至留下永久性疤痕;后者则难以准确窥探病灶区,为手术的精准度带来挑战。针对此,在内窥镜技术不断改良的背景下,微创外科技术在下颌骨牙源性边缘性骨髓炎手术治疗中得到了有效的应用。在内窥镜的辅助下,医生能够直接观察病灶区,准确区分下颌神经与血管,有效控制创口,减少出血了,并避免对下颌神经的损伤。
通过对多名牙源性边缘性骨髓炎患者的调查统计,采用下颌入下切口进行刮治的对照组与在内窥镜的辅助下进行微创手术的实验组进行对比,发现两组患者在恢复进展情况、面部活动、瘢痕情况、开口度以及其他并发症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在实验组手术效果优于对照组。
三、结语
微创外科技术在口腔颌面外科手术中的有效应用,既能够通过精密化设备减小切口,降低出血量,并通过设备在短时间内识别病灶,并将其铲除,同时凭借较小的操作幅度,能够为多角度的患牙拔出工作提供便利。故而,在论述微创外科在口腔颌面外科中的应用期间,必须明确微创外科技术的特征,并做好患者病理的调查,确定适宜的手术方案,才能使患牙处理的效果更有益,并得到患者的广泛认可。
参考文献
[1]黄志权,汪延,黄子贤,etal.微创外科在口腔颌面外科中的应用[C]//第十四次中国口腔颌面外科学术会议.2018.
[2]黄志权.微创外科在口腔颌面外科中的应用[C]//第十二次全国口腔颌面-头颈肿瘤内科及脉管疾病学术会议暨第二次河南省抗癌协会口腔颌面肿瘤学会会议.2018.
[3]延凤茹,丁延.微创技术在拔除下颌低位埋伏阻生牙中的应用[J].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17(6):406-409.
论文作者:周英杰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9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