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智能变电站一直与我国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影响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进步。随着我国近几年的经济增长,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对于电量的需求越来越大,智能变电站的发展水平得到了广泛关注。智能变电站调试技术属于智能变电站发展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主要分析了智能变电站与常规变电站的区别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智能变电站调试技术发展方面的建议,希望可以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调试技术;分析
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科学技术水平逐渐提高,智能技术逐渐得到了发展,智能变电站逐渐进入到了人们的视野中。智能变电站相较于常规变电站而言具有绝对的优势,未来的应用前景值得期待。智能变电站调试指的是就变电站的系统装置性能进行测试,通过不断地测试发现系统装置存在的问题,并给出解决的办法,使得智能变电站的运行变得更加可靠稳定。
一、智能变电站与常规变电站的差异性
1、对象模型和规约均存在差异
通过实践研究可以发现智能变电站的系统中所用的对象模型具有统一性,我国智能变电站采用的是DL/T860标准的网络通信体系,能够很明显地区别开常规变电站。另外智能变电站在整体描述上采用的是SCD模型,这也与常规变电站的103/101规约形成的差别。常规变电站与智能变电站相比它的各种保护装置所采用的规约特点呈现出差异性,而且它的各个部分构件之间不存在联系,无法相互作用。
2、结构方面存在差异
从智能性来看,智能变电站的结构复杂性必然要高于常规变电站。智能变电站基于自身特性的原因倾向于选择三层两网结构。此外分析二层机构会发现它的层次分布非常不同,一般情况下分为站控层、间隔层以及过程层,层与层之间具有联系和沟通。这样的结构设计目的是确保网络连接通信的顺畅和稳定。但是常规变电站不一样,它的结构层相对简单,通常只有站控层一层,很单一。
3、测量识别方面存在差异
智能变电站性质令其在信息报告上面呈现出区别常规变电站的特点,它无法依靠简单的工具识别信息报告,必须要借助专业的网络侦测工具以及专业软件实现转换的需求,在操作方面显现出了复杂性。再来分析常规变电站会发现电流和电压信号等方面均能够借助简单且单一的万用表实现测量目标。
二、智能变电站调试技术分析
1、整组设备三遥调试
实践中为了更好地促进智能变电站的发展和进步,尤其是提高智能变电站的调试技术,可以从变电站后台入手。通过变电站的后台能够监视本地设备,并借助遥控方式直接操控现场的设备,然后达到智能变电站运作的目的。三遥调试属于智能变电站中最为重要的调试方法,但是应用之前需要确保已经具备了智能属性的校验仪,并且确保它被充分利用了。此外试验样本的质量也要得到保障。利用三遥控调试技术的时候,要特别注意信号的发出方式,一般在这一过程中要以模拟触发信号为基准,不能将其与短接信号混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智能变电站的三遥调试的过程中触发信号通常的作用对象有两个,分别是断路器、刀闸,以这样的过程达到的目的是验证变电站的遥控回路是否保持正常、稳定的状态。
2、远动装置调试
常用的远动装置调试需要借助人机界面,将其看作是平台,然后配备文字、接收、转发装置,最后利用集控站采集和分析报告文字。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要远动装置缺乏完整测试功能这一特点,基于这一个原因便需要联调运动装置以获得能够转发和收集的功能。另外调试人员要明确这一过程中集控站的重要作用,在转化的时候要将集控站的功能体现出来,实现传达底层信息的目标,获得实际遥测数据。通过如此方式能够保证监视工作顺利进行,确认集控信号,利用MMS网完成遥控试验。
3、五防系统调试
智能变电站调试技术中的五防系统调试相对比较复杂,关系到其遥控的使用、控层设备的运行等。五防系统中的服务器起着主导性的作用,它的作用对象是闭锁逻辑的存放。演示后台的作用则表现在模拟演示上面以及逻辑验证软件上面。服务器与演示后台之间的联系不可忽略,因为演示后台经过验证之后能够将信号发给MMS网络后台,解锁信号则可以由串口发送给变电器所属的继电器中,这样一来电路回路是否正常运行可以直观地验证出来。后台调试属于五防系统调试的前提,在调试过程中要防止出现违规操作的问题。操作人员需要严格按照步骤进行,通过一系列的解锁和信号传送活动,实现调试的目标。
4、集成系统调试
智能变电站的系统属于一个联系紧密的整体,调试的时候需要考虑到每一个部分的性质和作用。另外智能变电站的系统所需的设置和设备应当是统一的,集成系统调试技术的作用点在与能够就不同的生产厂家的不同设备的差异性作出详细的分析,利用已经具有的系统模型,利用配置和测试确保每一个工程项目可以正常有序的运行。集成系统调试技术应用在智能变电站上的时候需要很长的周期,所以往往不会将这种调试技术应用在现场上。当然为了确保智能变电站稳定有序的运行,可以通过单体调试以及分系统调试的方式达到目的。而且还可以将现场调试的压力减轻,且会增加调试的质量。通过各个方面的努力促进智能变电站的进步与发展,确保人们生产生活的质量。
结束语
智能变电站在未来对人们的生活仍然会起到巨大作用,也会促进经济的发展和进步。智能变电站与常规变电站之间的优劣势也会逐渐展现出来,为了更好地提供人们所需的用电,找到一条发展智能变电站的道路非常重要。不同的变电调试环境以及条件影响着调试的结果,实践中要正确对待调试的差异性,明确实际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并采用积极且灵活的方式进行解决,提高我国智能变电站的水平。
参考文献:
[1]王同文,谢民,孙月琴,沈鹏.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可靠性分析[J].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5,43(06):58-66.
[2]樊陈,倪益民,申洪,刘有为,徐明,杨威. 中欧智能变电站发展的对比分析[J]. 电力系统自动化,2015,39(16):1-7+15.
[3]倪益民,杨宇,樊陈,郭艳霞,窦仁晖,黄国方. 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集成方案讨论[J]. 电力系统自动化,2014,38(03):194-199.
[4]曹楠,王芝茗,李刚,李冰,王冬青. 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动态重构初探[J]. 电力系统自动化,2014,38(05):113-121.
论文作者:柯升华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1
标签:变电站论文; 智能论文; 系统论文; 常规论文; 信号论文; 技术论文; 后台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