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如今,我国的综合国力在不断的加强,一些现代化的建筑也越来越多,高层建筑和多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大家身边,这就使得土木工程的施工质量也变得越来越严格。在实际的施工中,大体积混凝土由于长期处在干燥的环境下,很容易出现裂缝的问题,这就为施工的整体质量,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所以在土木工程的建设中,加强大体积混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已然成为了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
关键词:土木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引言
因为受到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影响,我国建筑业的发展速度也比较快。大体积混凝土是比较常见且使用效果良好的一种建筑材料,其应用范围相当广泛。大体积混凝土是土木项目施工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施工材料,经常会出现裂缝,影响项目施工质量。所以下文将以裂缝为主要研究问题,分别讨论裂缝产生的原因以及如何对裂缝进行处理。
1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概述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常应用于建筑物的地下结构中,承载着整个建筑物的重量。其显著特点是体积大,具有结构厚、钢筋密、工序复杂、混凝土数量多等特点,施工中常会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得建筑工程出现不同程度的质量问题。因而对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能力要求较高。与一般的混凝土结构相比,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具有渗透性强、耐持久等优势。因此,施工人员应充分利用其相关施工技术的优势,并采取相应措施弥补不足,提高土木建筑工程的质量,增强建筑物的使用性能,延长其使用寿命。
2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探讨
2.1优化工程设计
土木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设计方案是开展施工工作的前提,因此,施工人员需不断优化工程设计方案,进而为顺利进行施工提供良好方向。首先,在工程设计前,事先对施工地点的周围环境进行调查,主要分析该地区的地理环境及自然气候条件,进而明确合适的建筑施工材料,为后续的设计与施工工作奠定基础;其次,设计师需要明确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工艺工序以及相关施工环节需达到的标准等,并充分考虑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影响因素,明确混凝土的设计强度范围,以降低实际施工环节中产生质量问题的几率。此外,在工程设计结束后,建筑企业应组织专业的部门和团队等对设计进行反复研讨和完善,不断提高设计的质量。
2.2材料的选择和配比技术
大体积混凝土项目施工,需要使用到大量的水泥,水泥所占到的比例比较大。为了从根本上提升项目施工质量,必须要选择最适合项目使用的水泥,并调控配比。施工之前,先对水泥水化热、水泥强度等进行分析,为后续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在选择辅助材料时,尽量选择比较细的沙子或者是碎石块,在必要的时候,还可以选择一些不同功能添加剂,提升材料的使用性能。不同材料配比情况不同,需要结合项目设计内容来确定材料的强度。工作人员在对混凝土结构项目进行配比试验的过程中,如果不能保证所有配比情况都能满足项目施工的基本要求,则确定最终方案时,要尽量选择水泥使用量比较少的混凝土项目结构进行施工,避免出现水泥水化热反应裂缝问题。在对大体积混凝土进行搅拌的时候,要尽量选择相同位置进行搅拌,保证搅拌现场到项目施工现场之间路程平坦无阻,避免因为道路状态问题而产生延误。混凝土需要现用现搅拌,如果搅拌之后的一段时间以内,混凝土没有运输到指定地点,会影响到混凝土的使用质量。为了从根本上减少塌落损失,还可以在混凝土材料中适当添加一些减水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搅拌技术在大体积混凝土中的应用
想要从根本上提升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质量,就必须要从搅拌技术的角度入手,提升项目施工质量。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搅拌,必须时刻按照项目设计要求来控制项目搅拌细节,保证项目搅拌制度以及项目搅拌流程可以满足基本设计要求。明确项目施工原材料投放顺序以及项目施工原材料投放重量、搅拌时间等多方面的细节问题。还要关注搅拌机选择,根据项目施工设计情况来选择不同的搅拌机。首次搅拌材料投入量不能太多,所有材料投放之前都要先把搅拌机内部残留的水泥彻底清理干净。不同材料搅拌时间需要根据项目施工标准来拟定,提升搅拌质量。
2.4振捣、浇筑在大体积混凝土项目施工中的应用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浇筑一般都会采用分层浇筑、分段浇筑的方式进行,并根据不同项目施工方案以及项目施工缝的条件来进行浇筑。混凝土结构浇筑厚度,需要按照不同振捣器以及不同混凝土运动方式来确定,目前比较常见的浇筑厚度分为两种,如果泵送浇筑,混凝土的厚度要控制在60cm范围以内。如果使用非泵送的方式进行浇筑,可以将厚度控制在40cm以内,就可以满足施工要求。不论通过分层浇筑的方式施工还是通过推移的方式进行浇筑,相关施工人员都必须要合理的控制项目施工时间,并保证项目施工时间在初凝前。工作人员在对土木建筑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进行振捣的过程中,不仅要控制振捣的深度,还要对振捣的时间进行控制,提升混凝土结构表面的光滑性、紧密性。通过各种方式,避免混凝土表面出现气泡等问题。
2.5温度应力控制技术
为提升土木建筑工程的质量,施工人员需要有效地实施温度应力控制技术,进而降低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内外温度差。首先,当混凝土的内外温度差较大时,应采取强制性的降温手段,如在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内部预埋水管等;其次,适当减少水泥的使用量。其水热化反应严重影响着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质量。因此,可适当添加一些其他的材料来减少水泥的使用。而后应严格控制浇筑的温度。应避免在温度较高的季节或环境中进行浇筑。
2.6后期的监测与养护
后期的监测工作,主要针对温度内容,由于这一点不是人为可以改变的内容,所以在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借助温度计,来对周围环境的温度进行详实的了解,进而结合温度内容,来对基础的厚度进行设计;关于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养护时间,要尽可能的控制在三十天之内,并且养护工作还需要分阶段进行。初期要对混凝土表面的含水量进行控制,做好遮阳,以及洒水的工作;其次,如果环境温度过高,那么需要进行一定的降温手段,提高养护时间。
结语
综上所述,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是土木建筑工程中的一项较为复杂且极为重要的一项技术,影响着整个工程的质量。因此,在具体的施工中,施工人员需要仔细分析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容易出现的质量问题及其原因,并结合实际施工情况,不断提高施工材料的选择与配比、搅拌、浇筑以及温度应力控制等技术,同时,还需不断优化土木工程的设计,加强对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工程的监管力度,进而不断提高施工技术水平和建筑质量。
参考文献:
[1]杨成余.试论土木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J].门窗,2016,(07):102-103.
[2]陈舒曼.土木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分析[J].建设科技,2016,(03):64-66.
[3]郎锡娇.试论土木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J].中国房地产业,2015,(09):101.
[4]袁阳平.试论土木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3(10):142-143.
[5]肖先炳,孙志群.简析土木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31):30,111.
论文作者:麻程程,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7
标签:体积论文; 混凝土结构论文; 混凝土论文; 项目论文; 土木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2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