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社会科学部类交叉学科发生状况的计量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部类论文,社会科学论文,学科论文,人文论文,状况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N0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934(2009)03-0077-05
交叉科学是指由不同学科、领域和部门之间相互作用、彼此融合而形成的一类学科群[1]。目前,我国对交叉学科的发生模式还只是局限于定性阶段,本文试图从计量学的角度对交叉学科发生状况进行精密化描述。不过,现有的交叉学科的分布并不平衡,相对自然科学交叉学科是交叉科学中历史最长、数量最大的学科群体而言,人文社会科学交叉学科是交叉科学中发展速度最快的学科群体。因此,揭示人文社会科学部类交叉学科的发生状况对研究整个交叉科学体系及其发展前景具有很好的启示和前瞻作用。
计量分析所面临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如何选择样本。我们对人文社会科学部类交叉学科样本的选取原则首先遵从的就是全面的原则,这样,样本的选择对于结果的可信度就有了很大的保障。通过查询和检索,共收集到学科词典共23本,见参考文献[7]到(29)。通过筛选,我们得到的人文社会科学部类交叉学科共1211门。虽然肯定还有学科词典和一部分交叉学科没有收录到,但没有收录到的学科词典一来比较少,二来其学科大部分出现在上述的23本词典中。因此,即使出现没有收录到学科词典,不重复的学科数量应该不会影响到整体上得出的结论和规律。
1 人文社会科学部类交叉学科发生
状况的总体分析
《中国国家标准:学科分类与代码》的学科分类标准中,人文社会科学部类分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宗教学、语言学、文学、艺术学、历史学、考古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军事学、社会学、民族学、新闻学与传播学、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教育学、体育学、统计学19个一级学科[2]。我们按大学的学科建制习惯,将心理学和管理学划归人文社会科学,在本文中人文社会科学的一级学科将达到21个。
根据统计的数据分析,人文社会科学部类交叉学科发生状况是不均衡的;如一级学科马克思主义,有7个以上的分支学科,也有向其它学科转移形成的交叉学科,比如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但没有其他学科理论和方法转移到马克思主义形成的交叉学科。同时,人文社会科学形成的交叉学科数量相对于自然科学还少得多,即使是最多的哲学交叉学科数量也只有190门,远远要小于自然科学中第一个层次物理学414门和化学475门的交叉学科数量,甚至都没法和第二个层次的几门学科相比[3]。为了直观表现出人文社会科学部类交叉分布的不均匀,我们将一级学科的交叉数量列于表1中。
从表1可以清楚地看出,人文社会科学部类一级学科的交叉学科数量分布呈现不均衡的四个层次。哲学、经济学和心理学和管理学属于第一个层次,数量最多,总共664门,占总学科1211门的54.83%;在管理学和历史学有一个明显界限,历史学、法学、社会学和语言学、统计学四门属于第二层次,共375门,占总学科的30.97%;同样,在统计学和政治学之间,也明显存在一个数量上的落差,政治学、文学、民族学、教育学、军事学、考古学、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七门学科属于第三层次,共166门,占总数的13.71%;剩下的五门学科层次最低,总共才26门,占总数的2.15%。
通过进一步分析发现,造成人文社会科学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必然性,又有偶然性;主要是社会实践对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以及相互之间的交叉提出的客观需要;同时,人文社会科学学科自身内在的逻辑性也对之产生很大的影响。可以说,人文社会科学交叉学科的发生状况是客观实践性原则和科研工作者的主观能动性结合的结果。下面我们对这四个层次进行具体的分析研究。
在第一层次的交叉学科中,虽然只有4门,占总学科类数的19.5%,但学科数量惊人,达到了交叉学科总数的54.83%。然而,不难看出,这四门学科都有着非常强的实践性特点,尤其哲学,在交叉数量上表现最为突出,达到了190门。哲学可以看做“人类生活方式的智慧、知识的理论性和体系性的活动的整体”[4],也就是说,哲学可以看做人类实践的综合和升华,人类的实践活动最终都会带来哲学思考,无论是物理学还是化学的发展,都会带来物理哲学和化学哲学的深入发展,再比如“克隆”技术的发展,就掀起了人类对医学伦理学的关注,甚至人类的精神活动宗教信仰,也都与哲学有着莫大的关系,衍生出宗教哲学这门交叉学科。经济学和管理学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人文社会科学,经济学和管理学都要诉诸客观事实,其理论的真理性需要依靠客观事实来检验,甚至其方法论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如运用数学理论和方法建造数学模型,研究各种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经济学形成的生物经济学、地质经济学、文化经济学、国防经济学等,管理学形成的社会管理学、卫生管理学、环境管理学,无不体现出其实践性的特征。
在第二层次的交叉学科中,形成的交叉数量在所有人文社会科学中处于中等水平,可能这些学科实践性减弱,而社会教育性和规范性的特征增强的原因,比如说语言学,首先有人类实践的色彩,比如生理语言学和计算机语言学,就与实践活动联系很密切,但语言学现在又有逐渐还扮演者教育的功能,如逻辑语言学等。再比如法学,大部分交叉法学还只是具有社会规范性作用,如会计法学、战争法学、自然资源法学,还只是对人的行为和活动的一种规范,但像法医物证学、教育改造学等学科表现出的实践性就明显强于社会规范性。
第三、第四层次中的政治学、考古学、图书馆学,情报与文献和宗教学等12门学科的交叉数量相比较于第一层次和第二层次可以说少之又少,交叉几乎处于停滞状态。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我们认为,有些学科社会意识形态属性比较强,比如说宗教学和马克思主义等,很难接受其他意识形态的学科的交叉,像马克思主义研究与神学研究,当然也有可能研究涉及对方的领域,但要形成交叉学科就很难。还有些学科的属性会导致其他学科很难介入,比如军事学,很难想象会有物理化学理论转移到纯粹的军事理论上,并能够形成一门独立的交叉学科。那么,像马克思主义社会意识形态属性和学科属性都很强的学科,没有出现交叉的情况就不足为奇了。
2 人文社会科学部类内部交叉学科发生状况的分析
与自然科学不同的是,人文社会科学各个一级学科内部分支学科的交叉数量很少,几乎没有,这一点与自然科学不太相同,我们将人文社会科学的一级学科内部分支学科交叉数量以及内部分支学科交叉数量占该学科交叉数量的百分比列表如下(表2)。
很明显,人文社会科学的一级学科内部分支学科交叉数量无论是在绝对数量上还是内部分支学科交叉数量占该学科交叉数量的百分比上,都远远小于自然科学,为了更直观地反映这一差距的存在,我们将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内部分支学科交叉数量百分比作柱状图1如下。
出现上图表情况可能与人文社会科学发展本身特点有关,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对象与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差异性很大,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是(人们观察和研究的)自然现象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和规律,一般通过实验的方法进行研究,具有直接实践性的特征。人文社会科学是以人的社会存在为研究对象,以揭示人的本质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为目的的科学,对社会实践具有依赖性。这一差异性会导致理论和方法的转移及程度不一样,总的来看,自然科学对这种交叉转移要远远大于人文社会科学。
人文社会科学21个一级学科之间的交叉上,我们通过数据的统计会发现,21个一级学科之间的交叉分布与自然学科部类7个一级学科之间的交叉一样,也不是均态的,同样,各个学科都有自己的交叉“偏好”。也就是说,人文社会科学各个学科向其它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的转移是分布不均匀的,体现出人文社会科学部类内部21个一级学科之间交叉的远近关系。
为了更直观地反映出21个一级学科之间交叉的远近关系,我们引入学科偏移度的概念,即一个学科的理论和方法转移到另一个学科形成的交叉学科数量除以该学科转移出去形成的交叉学科总数。当学科偏移度比例越高,那么说明这一学科对另外一个学科的偏移度就越大,如果这两个学科都向对方的偏移度大,那么这两个学科的交叉关系就很近,反之,就比较远。
由于人文社会科学交叉学科数量较少,同时学科分布不集中,因此,对于学科转移到另一个学科形成交叉低于四门的,将不计算学科的偏移度。通过计算,我们将人文社会科学部类内部21个一级学科的学科偏移度列于表3中。我们可以看出,人文社会科学部类内部21个一级学科在进行学科交叉时候有明显的学科偏移度,我们将21个一级学科分别最偏向的两个学科列表如下。
从表3可以看出,双相偏向的有下列学科:历史学与哲学,管理学与经济学,也就是说,这两对学科属于“近缘交叉”,而其他学科之间属于“远缘交叉”。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人文社会科学一级学科众多,也存在着“近缘交叉”,但存在“近缘交叉”的学科却很少,这一点与自然科学大不一样,众多学科都偏向于哲学,但哲学理论与方法的转移却相对集中于历史学。
3 人文社会科学部类与其他学科部类的交叉发生状况分析
人文社会科学部类与其他学科部类的交叉发生状况分析将不包括分析自然科学部类与人文社会科学部类的交叉,在此,我们只讨论人文社会科学部类与农业科学、医药科学、工程与技术科学的交叉发生状况。受篇幅所限,只讨论人文社会科学部类内部21个一级学科与农业科学、医药科学、工程与技术科学的学科部类交叉发生状况,而不再讨论与农业科学、医药科学、工程与技术科学的分支学科的发生状况。
通过统计,人文社会科学部类内部21个一级学科与农业科学、医药科学、工程与技术科学的交叉学科分布数量如表4所示。
从表4中可以看出,人文社会科学与农业科学、医药科学、工程与技术科学的交叉主要发生在心理学和经济学两个领域。心理学主要是与医药科学的交叉,这一点不难理解,在所有的人文社会科学中,只有心理学与医药科学的关系最近,因为心理学研究精神生活中的情感思维必然会涉及到人体各个方面的反应,而医学从健康的角度也必然会考虑到人体各个方面的反应。因此,这两门学科通过人体的反应链结成“近缘学科”,“近缘学科”之间更容易衍生出大量的交叉学科。所以,心理学必然会首先与医药学科发生大量的交叉。
农业科学与工程技术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交叉都集中在经济学领域,农业科学与经济学科的交叉占了农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76.47%;而工程技术科学与经济学的交叉所占的比例也不低,达到了44.74%。农学与工程技术科学都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人文社会科学中,经济学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人文社会科学,农学、工程技术科学、经济学都是需要依靠客观事实来检验,甚至经济学理论方法在很大程度上直接来于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如数学函数理论和物理学的熵理论。这种同属于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属性对学科交叉的聚集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表4统计数据表明,相对于表1中人文社会科学内部交叉,人文社会科学向自然科学的转移数量显得微不足道,居于跨学科学科体系中弱势群体的地位。由此可见,虽然学术界很早就开始呼吁需要大力推动和促进“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交叉融合,并预言“即将来临的交叉科学时代,是一个以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日益结合为特征的交叉科学时代”[5],但文理交叉学科的发生状况并没有如大家预期中乐观,反而发展一度非常迟缓。
造成这种情形的原因,我们试图做出如下分析:20世纪以来,随着大规模地引用自然科学方法,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得到迅猛发展,体现出自然、技术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交叉融合的突出优势和巨大影响。但由于自然、技术科学的自身特点和社会科学研究的人文化所带来的复杂性,自然科学研究方法和理论向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移植渗透开始遇到“主观困境”(自然科学方法自身特点所带来的困境)、“客观困境”(具体学科特殊性给自然科学方法运用带来的困境)和“综合困境”(社会科学各学科共有特性给自然科学方法带来的困境)[6],主要体现在自然学科方法在社会科学研究中运用范围和程度的局限性。这种局限引发关于自然、技术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合流的“独立论”观点,即认为两大知识“营垒”间存在着巨大鸿沟,两者间的交叉融合无法真正实现,这就造成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出现广泛的拒绝自然、技术科学研究方法和理论的偏激行为,导致文理交叉学科的发展停滞不前。实质上,无论是从本体论基础、认识论前提抑或方法论要求看,自然、技术科学向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移植渗透均具有较大的可行性,而如何使这种潜在可能性转化为现实确定性则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收稿日期:2008-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