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第四医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26
摘要:目的:本研究对健康教育干预在慢性胃炎护理方面的应用和临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4年以来在我院进行慢性胃炎治疗的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5例患者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于观察组的患者采用健康教育干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对于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以及生活质量等进行观察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慢性胃炎疾病知识的知晓率为95.3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知晓率81.6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4.37%,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80.76%,两组在疾病知识的知晓率和护理满意度方面比较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分析可知健康教育干预在慢性胃炎的护理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和意义,值得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慢性胃炎;应用;健康教育干预
Abstract:Objective:To study the application and clinical effect of health education intervention in chronic gastritis care. Methods:Ninety patients with chronic gastritis treatment in our hospital since 2014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45 patients in each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respectively. The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health education intervention and nursing care. The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routine nursing care. The nursing effect and quality of life of the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 and compared. Results:The awareness rate of chronic gastritis disease was 95.37%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81.65%). The satisfaction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4.37%,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80.76%)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awareness rate of disease knowledge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which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0.05). Conclusion:It can be seen that the application of health education intervention in the care of chronic gastritis has important clinical value and significance,and it is worthy to be widely popularized and applied.
Key words:chronic gastritis;application;health education intervention
随着社会运转速度的加快,人们生活节奏也随之加快,饮食、作息不规律的情况越来越普遍,在消化内科中慢性胃炎逐渐成为一种常见疾病。慢性胃炎是消化内科中常见的疾病之一,该病起病缓慢、病程较为慢长且容易复发,想要完全治愈慢性胃炎较为困难。因此,在慢性胃炎患者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干预,引导患者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是一种提高患者生命质量的新方法。本研究针对此问题分析健康教育干预在慢性胃炎护理中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均选自我院2014年6月-2015年3月期间所收治的90例已被确诊的慢性胃炎患者。其中男性60例,女性30例;年龄均在18-68岁之间,中位年龄为(39.4士5.5)岁;病程在5个月-12年之间,平均病程为(6.2士1.5)年;受教育程度:大专及以上44例,中专及高中25例,初中及以下21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临床对比。
1.2方法
本次研究中对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干预,采取以下的几个具体措施,先采用开展讲座、面对面交流、宣传栏等方式为患者讲解慢性胃炎的有关知识,例如诱发病症的因素、患病机制、治疗方式等,引导患者对慢性胃炎这一疾病有全面的了解和认识。然后在生活中改善患者的饮食及生活习惯,同时需要护理人员在旁边进行科学的指导,引导患者用餐定时定量,食用一些容易消化、清淡、营养丰富的食物,不得食用过烫、过冷、辛辣等刺激性强的食物。同时,劝告患者不得暴饮暴食,过于饥饿或过饱,而且患者需要戒烟酒,并进行适量的运动。除了这些以外,还需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缓解患者因难以适应陌生的环境,再加上疾病的折磨,而出现的紧张、不安、恐惧等不良情绪。
1.3观察指标
研究过程中,收集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的改变情况、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及对护理的满意度情况作为观察指标。生活质量采用LSIA评分进行评测。满意度评价分为满意、一般、不满意三个层级。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分为掌握、基本掌握、部分掌握、未掌握。总掌握率=掌握率+基本掌握率。
1.4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在对研究结果进行统计的过程中主要采用来了统计学软件SPSS15.0,并进行了通过统计学软件的分析结果χ2检验。通过统计学软件的检验我们发P<0.05,本研究数据有着明显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从护理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患者满意41例,一般2例,不满意2例。对照组患者满意32例,一般8例,不满意5例。观察组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两组生活质量评分进行比较,观察组干预前LSIA评分为(16.52±4.65)分,干预后为(20.63±5.36)分;对照组干预前评分为(14.48±4.33)分,干预后为(17.61±3.28)分。干预后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两组健康知识掌握比较,观察组的总掌握率为93.81%,对照组为68.56%,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虽然当前并没有彻底查明慢性胃炎的致病因素,但不可否认,暴饮暴食、过量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是慢性胃炎疾病的主要诱因。而且由于慢性胃炎早期的病症比较隐没,不易让人察觉,因此一旦出现较为明显的临床症状之后,已经对患者胃勃膜造成了比较严重的损伤,对其的根治较为困难。所以慢性胃炎除了用药物进行治疗外,日常生活中的调养同样重要,合理科学的调养能够减少疾病的诱发因素,改善病程。因此,对患者进行相应的健康教育干预就显得尤为重要。此次研究中,实验组患者经健康教育干预后,健康知识治疗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充分说明实施健康教育干预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实施健康教育干预可有效加深患者对慢性胃炎疾病的认识度,从而加强自我管理,提高疾病防治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赵霞,王新玲.健康教育干预应用于慢性胃炎护理的临床效果分析[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18):260-261.
[2]王异平.健康教育干预应用于慢性胃炎护理的临床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4,(04):502+504.
[3]刘晓兰.健康教育干预应用于慢性胃炎护理的效果分析[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14,(S1):321.
论文作者:刘柏岩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4
标签:患者论文; 慢性胃炎论文; 健康教育论文; 统计学论文; 对照组论文; 满意度论文; 疾病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