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武术进入奥运会的设项方案,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奥运会论文,中国武术论文,方案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目前,武术运动中以长拳为主体内容的竞技武术体系,已得到了较为完善的发展。将这一部分内容推向奥运会,顺应了国际体育运动发展的需要。前不久在韩国汉城举行的第109次国际奥委会大会, 承认国际武术联合会,这表明武术已迈入奥林匹克运动的大家庭。这对于我们来说,无疑是巨大的鼓舞。中国奥委会已正式向国际奥委会提交了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的申请,这将为武术成为奥运会比赛项目提供又一可能。如何将武术项目中最为精彩、最具特色而又相对成熟的项目推进奥运会,又如何使之能够长久地融入奥林匹克的大家庭?带着这一系列的问题,我们对奥运会武术比赛的项目设置问题进行了研究,旨在为国际武联日后向奥委会提交的相关报告提供理论依据,为使武术早日成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作出应有的努力。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国际武联部分会员代表(简称国际专家);国内武术专家、学者(包括高职称教师、教练员、裁判员等)。
1.2 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查阅大量有关文献,解决理论依据和研究方法等问题。
专家访谈法:在整个研究过程中随时走访各方面专家,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在获取有关信息的同时,力求研究工作更加严谨、完善。
问卷调查法:为了保证问卷设计的有效性,对11位体育理论(包括体育社会学、体育训练学、奥林匹克运动理论研究)及武术专家进行了问卷内容效度、结构效度的咨询检验, 评价结果为合适, 内容效度比CVR=1,达到了很好的统计学标准。
另外,为了确保问卷调查的可靠性,我们从测量构思层次化入手,使测量项目形成一定的内部结构,并以内部结构的一致性程度,对测量信度作出评定,运用spss计算机软件包求得测验所得数据的内部一致性系数α=0.5656(国内问卷),α=0.1649(国际问卷),反映了测量项目的一致性程度和内部结构的良好性程度。
为了确保国外问卷的有效回收,本研究采用了比例分层随机取样的方法,确定问卷的发放对象。其中,发放国外问卷35份,回收35份,剔除无效问卷2份,回收率为94.2%;国内问卷发放35份,回收26份, 回收率为74.2%。
2 分析与讨论
2.1 中国武术进入奥运会的必要性
关于对武术进入奥运会的态度,问卷统计结果显示高度的一致性,被调查的国际武联94.2%的会员代表、96.2%的国内专家认为武术进入奥运会十分必要。
2.1.1 武术进入奥运会是时代发展的必然
有人认为,21世纪的奥林匹克如要真正成为开放的、跨国度、跨民族的世界性文化体系,就必须在发展中主动吸收东方文化的精华,进一步完善其自身的内容体系。如能把拥有世界上1/4人口的中国最具特色的传统体育运动项目武术纳入奥运会,将会使奥林匹克运动更具世界性。
2.1.2 进入奥运会是武术自身发展的需要
在中国近代社会一系列剧烈的变革中,奥林匹克运动传入了古老的中华大地,与中国体育文化背景经历了激烈的冲突、碰撞和交流后逐渐融合,并形成了当代中国体育的主流,这促使了武术这一古老的运动有了新的发展,从而登上了竞技体育的舞台,这是中国传统武术与奥林匹克运动相融合的结果。无数事实证明,当代体育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如果失去了对外联系,就会失去生命力,我国体育只有融进世界体育潮流才会兴旺,发达。目前奥林匹克运动已经成为现代体育的核心,并主导着现代体育的发展,它将世界所有的国家和民族都聚集到了自己的旗帜下,中国武术必须融入奥林匹克运动的洪流中才能更好发展,才能在吸收西方先进文化的同时,向世界传播中国优秀文化,进一步将民族体育的精华推向世界。
2.1.3 中国武术与奥林匹克的关系
奥林匹克运动与中国武术的关系绝非相互否定或只是单方面的吸收,而应是各取所长,互为裨补。奥林匹克的思想体系、组织体系和活动内容体系,以其科学性和合理性渗透到中国武术中,并给武术增添了无穷的活力,促使其走上科学化的道路;而武术也以其充满着个性魅力的文化理念、思维模式、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对奥林匹克运动发生着缓慢而深刻的影响。对于奥林匹克运动中出现的注重高水平竞技运动能力的培养,追求肌肉强化而忽视人体精神与外形的和谐,忽视人体与自然和谐的状况,中国武术注重“内外合一”、“神形兼备”的特点,无疑对其是一种完善和补充,这定将使得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与奥林匹克运动的互补成为一种发展趋势。这说明,武术进入奥运会有利于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也会对世界体育的文明作出新的贡献。
2.2 中国武术进入奥运会的可行性
2.2.1 稳定完善的竞赛体系
比起韩国的跆拳道与日本的空手道以及诸如此类的运动项目,中国武术可以说是渊源久长。如果我们能够齐心协力奔着一个奋斗目标,武术成为奥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将指日可待。因为我们经过这么多年的不懈努力,已使竞技武术基本具备了进入奥运会的条件。调查结果也显示,国内专家84.6%、国际武联会员代表81.8%认为,武术已经具备或基本具备了作为奥运会竞赛项目的条件。
(1)关于武术竞赛的技术体系
回顾以往,武术自50年代被确立为竞技运动项目以来到现在,已逐渐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竞赛体系和趋于成熟的技术体系。在武术套路竞赛得到不断发展的80年代,武术又相继按照竞技体育体制的模式,制定并实行了包括分级团体与个人锦标赛和冠军赛的竞赛制度。1989年代表着武术对抗形式的散手竞赛被列入全国武术锦标赛,1993年散手成为全运会和第二届世界武术锦标赛的正式比赛项目,1998年又被列入第十三届亚运会正式比赛项目。散手竞赛的不断发展进一步完善了武术竞技技术体系。我们问卷的统计结果也表明,大家对此已达成了共识。国内专家分别有84.6%和73.5%认为武术套路技术体系与散手技术体系完善或已基本完善;国际武联会员代表有87.8%和81.7%认为套路技术体系与散手技术体系完善和基本完善。
(2)关于武术竞赛的规则体系
随着竞技武术技术体系的不断完善,武术竞赛的其它方面也在朝着科学化的方向发展,《武术套路竞赛规则》从1958年到1996年间先后出版了7次,1990年又出台了国际武术套路竞赛规则。 经过几十年来国内、国际比赛的实施,已经较为成熟。《武术散手竞赛规则》于1982年制定初稿,1990年正式出版发行,为了紧跟时代的步伐,1996年散手规则重新修改,1998年再次进行修订已近完善。调查结果显示,国内专家有88.5%和84.5%认为现有套路、散手竞赛规则可行和基本可行;国际武联会员代表87.9%和81.8%认为现有套路、散手竞赛规则可行和基本可行。
(3)关于武术竞赛的裁判体系
关于武术竞赛的裁判体系,调查中我们发现,无论是国内专家还是国际武联会员代表,大都普遍认为裁判的业务水平和技术水平一般。造成这种现象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规则比较繁琐、难于快速理解、不易准确实施;二是对裁判员本身各方面素质的培养还做得不够。因此,修改规则以适应新的竞赛形式的需要,评分上采用模拟比较与量化评分相结合的方式,使武术的发展朝着既不失其风格特色,又符合更高、更快、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
2.2.2 国际武术组织的不断壮大
表1中的统计数字使我们看到,武术在国外的发展已初具规模, 习武的人群也已遍及世界的各个角落,这是武术进入奥运会的基础。可我们从中也发现,武术的内容体系极其丰富,而可能进入奥运会的却只能是竞技武术这一分支。表1 中武术人口与武术运动员的数据显示出两者比例差别较大,尤其是美洲与澳洲的情况比较突出。在我们问卷的开放式问题中以及我们对一些专家的访谈中也了解到,武术在国外的发展存在着参与者年龄偏大,参与项目多以中国武术传统的健身术为主,而竞技武术的发展相对薄弱的情况,当然这与当地的社会生活状况、社会需求有关,但也与我们的推广战略、宣传方向和宣传力度有关。建议国际武联尽快在各州际地区建立竞技武术发展推广中心,只有这样,竞技武术才有可能在短时间内形成规模,从而促进其发展的进程。
表1 国外武术的普及情况
类别 亚洲欧洲美洲澳洲非洲
武术组织(个)
20545 219 315 243 75
武术人口(个) 6745100 45700
43000
400003300
武术运动员(人) 770909440 50
0 200
武术教练员(人) 37431168 22
0 21
国家级裁判员(人)2659 149
1
0
8
国际级裁判员(人) 445 20
3
1
2
注:武术人口的界定为常年参加武术活动的人群,活动频率为至少每周3次,第次1h
2.2.3 国内外武术比赛的成功经验
自国际武联筹委会成立以来,国际武术比赛也随着武术自身的发展逐步走向正轨。到目前为止,已成功举办了4届国际武术锦标赛, 两届亚运会及东南亚运动会。各国运动员进步很快,有的甚至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另外,各洲际、国家武术比赛的频频举行,也为武术比赛进入奥运会奠定了基础。
2.3 奥运会武术竞赛项目的设置
2.3.1 奥运会武术运动分项的设置
我们问卷的统计结果表明,绝大多数的人赞同套路与散手同时进入奥运会。国内专家有61.5%的人赞同套路与散手同时进入,26.9%赞同仅套路进入,7.7%赞同仅散手进入。国际武联部分会员代表有78.7 %的人赞同套路与散手同时进入,15.1%赞同仅套路进入,3.0 %赞同仅散手进入。
这说明自从武术散手技术体系确立以来,竞技武术就涵盖了套路与散手两大运动分项,这一事实已被人们所普遍认同和接受。在国际武联递交给国际奥委会的申请书及项目资料上,也包括了套路与散手两大运动体系。因此,我们认为奥运会的武术比赛,无论缺少了哪一项都不能完全代表武术的全貌。
奥林匹克宪章规定,奥运运动分项的设置标准与奥林匹克运动大项所要求的标准相同。因此我们可以确定,奥运会武术比赛包括套路与散手两大运动分项。
2.3.2 奥运会武术套路比赛项目的选定
(1)对原有项目设置情况的对比分析及项目确定
从调查中发现,就目前比赛的项目设置来说,相对整齐的有长拳、械与太极拳、南拳单练,而其它项目的设置各比赛各有不同。另外,我们问卷的调查结果也显示出,奥运会武术套路比赛应以上述几项为主,它们所占重要程度的顺序见下表2。调查结果表明, 套路项目设置仍以单练为主要运动形式,其中出现的频次顺序为长拳、剑术、刀术与棍术、南拳、枪术、太极拳、其它(包括传统拳、械,太极剑、南刀、南棍)。调查结果显示其它一栏中,大家意见不统一,归纳起来有南、刀、棍、太极剑及传统套路,由于这部分占整个调查结果的比例很小,而且这几个项目相对于前几个项目来说,就其技术体系、竞赛裁判等方面都还不完善,因此,不应作为首先推进奥运会的项目。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确定奥运会武术套路比赛项目设置为:长拳、太极拳、南拳、刀、枪、剑、棍。表中可以很明显地看出,长拳所占百分比最高,因此,在奥运会武术自选拳术比赛中,长拳可考虑单设为一枚金牌。
(2)奥运会套路比赛内容的确定
从调查中可以看出,套路以规定与自选相结合的方式频数较高(国内84.6%,国际78.8%)。以往国际武术套路的比赛,大都采用规定套路的形式,而且套路难度不高,这对于武术套路运动在国外的迅速普及,以及国外套路运动员整体水平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若奥运会武术套路比赛采用规定与自选相结合的方式,既可带动世界各国竞技武术套路水平的继续提高,也有利于部分尖子选手技术水平的发展。另外,在奥运会上增加自选套路的比赛,可增强比赛的精彩性和可比性。
表2 奥运会武术套路比赛项目设置调查结果
项 目长太南刀剑棍枪其它
频数 5448505152514911
% 91.5 81.4 84.7 86.4 88.1 86.4 83.1 18.6
排序 1 64 32 35 7
但规定套路是使用原有的还是重新创编,国内与国际专家的意见存有分歧。国际有33.3%认为应维持现有国际规定套路不变,国内42.3%则比较赞同创编新套路。主要原因可能是,国际专家认为本国运动员水平不高,新套路创编后,需要一段适应过程,这对比赛中取得好成绩会有一定影响;另外,国外教练员学习新套路要到中国来,在精力及财力上都要有所付出。但国内专家认为,原有规定套路自1990年亚运会启用至今,已被许多运动员所熟练掌握,其套路技术已显简单,难度偏低,不能满足奥运会比赛的需要,创编新套路以增加难度和可比性是大势所趋。
2.3.3 散手比赛项目的设置
从调查中不难发现,散手比赛以世界锦标赛的级别设置最为完整,全运会比赛去掉了最小与最大级别,亚运会比赛则完全去掉了大级别,且压缩了金牌数,这样的设置与各种比赛的实际情况相吻合。我们知道,散手小级别是我们国家的优势,它对增加比赛的精彩、激烈程度十分有利。因此在首推奥运会的项目中,应偏重中、小级别为主,同时缩减金牌数及运动员人数。据此,散手比赛的级别设置变为48、52、56 、 60、65、70、75、80、85kg级。
在散手项目设置上,大家比较赞同的是按大、中、小级别各设一枚金牌。其中52、65、80kg作为奥运会武术散手比赛的三个级别。
2.3.4 奥运会武术比赛金牌数设置
国内专家比较认同的是金牌数不会超过9枚,其中以5~7 枚为首选,占38.5%;3~5枚次之,占23.0%;7~9枚再次,占15.4%。国际专家则侧重13枚以上,占36.4%;9~11枚其次,占18.2%;5~7 枚次之,占12.1%。统计结果表明,在金牌总数的估计上,国际与国内专家之间存有较大分歧,这不排除我们思想过于保守的可能。在报送我们方案的时候,可以考虑选择金牌数较多的设计方案。因从我们本意来讲,也是希望奥运会武术比赛的金牌数越多越好。但是审时度势,奥运会武术项目的金牌数不会很多,基本上排除13枚以上的可能。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并结合我们的分析,确定其范围在5~9枚较为合适。其顺序依次为9 枚、7枚和5枚。
武术内容繁多,在金牌数有限的情况下,是否可以把同类项目合设为1枚金牌。对此,国内专家有73.0%、国际专家有63.6 %认为这种方案可行和基本可行。
另外,在我们调查过程中,有机会对1999年来北京参加学习的部分国际裁判员和教练员进行了现场问卷调查及访问,得到了大量相关信息,对于我们文章中涉及到的关键问题,问卷统计结果表明大家的意见基本一致,这进一步验证了我们研究结果的可靠性。据此,我们提出奥运会武术比赛金牌数设置方案(表3、表4、表5)。
表3 金牌数9枚设置
套 路
规定(团体) 自选(个人)
项 目 拳术、长器械、短器械
自选长拳长器械和短器械
金牌数 男 女男 女男 女
111111
参赛人数33
散手 合计
项 目 526580
1 11 9
参赛人数
3
9
注:规定套路为团体竞赛,自选套路为个人竞赛;团体拳术比赛每队长拳、太极拳、南拳各报一项;短器械为刀术、剑术任选一项,长器械为枪术、棍术任选一项
表4 金牌数7枚设置
套 路
规定(团体) 自选(个人)
项 目 拳术、长器械、短器械
自选长拳、长器械、短器械
金牌数 男 女男 女
1111
参赛人数33
散手 合计
项 目 526580
1 11 7
参赛人数
3
9
注:自选套路为个人全能竞赛,取三项全能男女各一枚金牌;其它同上
表5 金牌数5枚设置
套 路
规定(团体) 自选(个人)
项 目 拳术、长器械、短器械
自选长拳、长器械、短器械
金牌数 男 女男 女
1111
参赛人数33
散手(团体)合计
项 目 526580
1 5
参赛人数1 1 1 9
注:套路设置同上;散手三个级别合取一枚团体金牌
标签:中华武术论文; 竞技体育论文; 2008年北京奥运会论文; 中国金牌论文; 奥运会项目论文; 散打论文; 武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