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我国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施工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但不可否认的是,其中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也受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水利水电建设工程施工是一个复杂、长期的过程,而对其进行管控和把握贯穿于整个建设的全过程。本文结合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施工现状进行分析,并针对性地提出相关改进措施,为提高建筑工程的效率提供建议。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现状;策略
前言
由于水利水电建筑施工过程中,涉及到的工期比较长,而且内容非常复杂,因此,非常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施工单位必须着重提高建筑单位中施工技术和质量监控,才能更好的建造出符合时代要求的水利水电建筑产品。我国高度重视水利水电建筑工程的发展,并在《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中已经明确规定,所有的项目工程必须得到政府行政管理的批审,对于有问题的建筑项目必须及时予以查处。但是目前很多水利水电建筑工程盲目追求经济效益,不注重企业质量和技术的提升,致使其工程质量不堪一击,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非常不利于水利水电建筑行业的发展。
一:水利水电建筑工程现状
1.1施工技术低下
近年来,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各种建筑施工手段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以往使用的实地勘测等技术,难以满足现代水利水电施工技术需要的精度和准确性,迫切需要进行相应的改善。水利水电工程涉及到的工程量比较大,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对于现在新型施工技术的使用并不十分广泛,致使其生产效率非常的低下。特别是近年来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数量的提升,使得施工技术低下这一缺点更加突出。据有关数据表明,如果能够更好的适用现代GPS测绘手段,至少能够提升35%以上的工作效率,不仅能够极大地减小施工过程中需要投入的人力和物力,能够为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1]。但是就目前建筑情况而言,大多数水利水电施工单位并不能对新型技术进行积极地应用,采用的仍然是比较落后的人力测绘方法。很多施工单位出于对于资金输出的考虑,选择低廉的人力进行施工,而难以结合现代化的科技手段进行发展。这对于水利水电工程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长期与社会发展相脱轨,不但会浪费大量的时间,而且会被时代所淘汰。而随着人工成本的不断增大,这一测绘方式势必会带来更大的经济成本。无法应用新型技术,不但对于数据无法进行精准的采集,而且非常容易出现安全事故,从根本上抑制了水利水电施工工作的进行。
1.2质量监控不到位
对于水利水电施工工程而言,最为重要的就是质量问题。因此,必须加强对于质量的监控,才能保证生产的质量。因此,在实际生产中,对于质量的监控是施工单位的核心问题之一,我国目前施工监控总体比较完善。但不可否认的是,某些施工单位为了追求经济效益而罔顾质量的监控,采用各种方法躲避相关单位的监控。存在质量问题的工程不仅浪费大量资金,而且也会给居民的生产活动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质量监控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必须跟随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推进,不断地进行相应的改变。但是,如果在建设中的每一步过度进行质量监控的话,势必会造成建筑工期的延长,这就会给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带来极大的损失。而盲目减少对于施工质量的监控,很可能造成安全问题,给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带来极大的损失。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可以有针对性的采用节点式的质量监控,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下,又能够极大地推动施工的进程,促使建设单位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
二:提高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施工效率的策略
2.1提高施工技术
现代化的科技手段能够帮助建筑工程更加快速便捷的进行,而且能够在极大程度上避免质量不一的问题。只有提高施工的技术,才能够提高施工的效率。因此,在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必须熟练地应用GPS定位以及CAD技术,这样才能够更好的精准收取数据和参数,以便于进行更好的数据分析和管理。水电工程不同一般在建筑工程,其安全是最为重要的。在是工作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推进工程,引进先进技术,才能更好地建立完善的技术引进体系,保证施工工程能够有章可依。水利水电工程的功能性和实用性比较高,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建筑的成本,保证建筑质量更要考虑对于工程清单计价的模式进行造价管理。因此,施工单位必须积极地引进新型技术,保证能够有力地进行执行严格按照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施工,避免影响项目的建设效益。
2.2加强施工质量监控
施工质量监控不仅仅是对完成品进行质量评估,更是对整个施工过程中的综合因素进行控制,保证经济效益的增长。施工质量的监控是建筑施工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也是整个工程的重中之重。施工质量监控贯穿于整个施工的各个环节之中,首先需要对施工方案进行审核,再经过批准后才能够进行实施。而如果上一道的施工结果会背后一道施工结果掩盖时,必须在本道施工的过程中进行自检复查合格后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这样的话就有利于责任追究。除此之外,也需要对验收结果进行相应记录。在施工前,施工中和施工后都进行相应的检测,有利于督促工作人员完成每个阶段的任务。在重要工序完成后,工程师也必须进行相应的质量评定,以方便后续工作的进一步实施。对于水利水电工程而言,在完成之后必定会进行相应的试运行。在试运行的过程中,要仔细的检查好施工的效果,确保24小时无故障后才能投入正常的运行之中。
2.3构建完善的施工方案
施工方案是施工的重中之重,只有构建完善的施工方案,才能在施工的过程中有条不紊的进行工作。施工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重要方面,第一,完善的工程设计,水利水电工程必须严格按照现场的情况进行相关的设计,才能更好的进行施工。现代人们不仅追求工程的实用性,工程的美观也越来越重视。因此,在设计的过程中必须注意到这个问题,按照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设计,更好的保证施工的效率[2]。第二,安全性,水利水电工程往往关系到人们生产生活,而且一般都是在人群密集的地区,一旦发生突发事件,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建筑单位应该提高自身的警觉意识,在保证建筑没关系的同时,确保项目质量的安全。第三,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也必须注重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重提高,再给施工单位带来足够经济效益的时候,也能够使人民群众享受到更好的水利水电服务。
总结语:
综上所述,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发展对于建筑行业而言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目前的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工作中依然存在着很多难以解决的问题,非常不利于其行业的长远发展。这需要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进行摸索和创新,与现代科技手段有机的进行结合,建立一个较好完善的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体系。
参考文献:
[1]温雯丹.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江西建材,2017(10):113-113.
[2]郑国.浅论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3):118-120.
论文作者:孙红英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3
标签:水利水电论文; 质量论文; 建筑论文; 过程中论文; 工程施工论文; 经济效益论文; 施工单位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3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