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的社会呼唤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老师与老师、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亲切的、友好的、活泼的、乐群的、健康的一种关系。然而,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并非想象中那么简单,需要教师用心去开启、用爱去营造,使之产生共鸣。雨果曾经说过:“世界上最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诗人的心灵。”在这种关系下,一定会呈现出人人都亲切有礼、处处充满喜悦、个个都好学上进的良好风尚。
知之深,才能爱之切。学生都是有感情、有灵性、活生生的人,有着丰富的情感世界,懂得快乐与痛苦、羞愧与恐惧,有自尊心和荣誉感。教师对学生应多一点耐心少一点急躁,多一些宽容少一些指责。尊重和信任是沟通师生情感的桥梁。尊重学生,就是尊重学生的人格,允许学生在思想、感情和行为中表现出一定的独立性,给他们提供更大的独立的活动空间。要把学生作为与自己平等的人对待,尊重他们的意愿和情绪,善于倾听他们的意见和要求。当然,教师的爱决不是让学生放任自流、一味迁就,而是爱中有严、严而有度。严父型也好,慈母型也好,良师也好,益友也好,都必须有一颗沉甸甸的爱生之心,不偏爱,不强制地爱,不盲目地爱,不粗暴地爱,不扭曲的爱。教师的爱是一种责任,是一种境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为爱,才会有共同构筑的“凝聚力”教育工程,才会有师生情感的共振和共鸣,才会有教和学的同步,才会有师生角色的互换,才会有师生教学的互补。
教师的人格魅力直接影响着师生关系的发展。教师通过传道、授业、解惑去影响和教育学生,使学生健康成长,教师的思想品质、思维方式、知识结构、学习习惯、胆识都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兴趣、倾向、思想品德、文明习惯、道德风貌以及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在这方面,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可能对学生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教师的表率作用是任何其他因素所不能代替的,正所谓“师者,人之模范也”。青少年可塑性大,模仿性强,他们关注着教师的一举一动,常把教师的言行与道德规范相对照。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无时无刻不体现在教师的行动、言语上。教师对学生的关心、爱护和高标准、严要求,是学生进步的动力。教师与学生关系融洽、和谐对教育的影响是非常大的,良好的师生关系能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往往是潜移默化的,具有隐含性、长久性,以一种潜在的价值因素存在于学生身上。
总之,努力营造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可以为我们教育工作顺利开展铺设良好的感情通道。它是一种“催化剂”,能有效催化学生身心的良好变化;是“甘露”,能滋润学生的心田。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信其礼,乐其学”,在教育这块沃土上耕耘,让我们在和谐的师生关系中学习生活,我们会收获累累硕果。
论文作者:王发彬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5年6月总第179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6-16
标签: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会有论文; 师生关系论文; 和谐论文; 师生论文; 的人论文; 《素质教育》2015年6月总第179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