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十二指肠消化性溃疡并穿孔的手术规范治疗临床分析论文_盛兆华

盛兆华(山东省梁山县寿张集卫生院 272600)

【摘要】目的:对胃十二指肠消化性溃疡病穿孔手术规范治疗效果进行调查。方法:选择我院2012 年3 月-2014 年3 月间68 例胃十二指肠消化性溃疡并穿孔患者,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修补术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胃大部分切除术或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除+修补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要明显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有2 例吻合口瘘、1 例肠梗阻病例,并发症发生率为8.8%;实验组有4 例感染、3 例吻合口瘘、3 例肠梗阻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9.4%,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一年疾病复发率为11.8%,对照组为32.4%,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两种手术方式在临床中有不同的优点和缺点,医师要对患者的病情充分分析,并根据患者病情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

【关键词】胃十二指肠;消化性溃疡并穿孔;修补术;胃大部分切除【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1-0135-02

消化性溃疡是指胃、十二指肠黏膜局限性椭圆形或圆形缺损,消化性溃疡可以分为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此两种溃疡均能够导致胃、十二指肠出现急性。本病在临床中通常采用手术治疗,仅有少数患者采用保守治疗。我院在2012 年3 月-2014 年3 月间对胃十二指肠消化性溃疡病穿孔手术规范治疗效果进行调查,旨在为患者临床治疗提供可参考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2 年3 月-2014 年3 月间68 例胃十二指肠消化性溃疡并穿孔患者,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4 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修补术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胃大部分切除术或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除+修补术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平均年龄为(46.5±12.4)岁,男性19 例,女性15 例,34 例患者中有15 例患者既往存在溃疡史,患者平均病程为(9±8.7)年;对照组患者平均年龄为(46.6±11.9)岁,男性18 例,女性16 例,34 例患者中有14 例患者既往存在溃疡史,患者平均病程为(9±8.6)年,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1.2 治疗方法1.2.1 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缝合修补术进行治疗,若患者穿孔直径小于5mm 则要现将穿孔剪断再行缝合,将大网膜覆盖在穿孔部位。若患者穿孔直径超过5mm 则要在穿孔间断部位留置缝线,将大网膜覆盖在穿孔部位,将穿孔部位打结,而后将大网膜填塞在穿孔内部,间断缝合穿孔。

1.2.2 实验组:患者采用胃大部分切除术或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除术+修补术进行治疗。患者均在持续性硬膜外麻醉下进行手术,取腹部正中做手术切口,清理溃疡周边的食物残渣以及渗液。自胃大弯、胃小弯处钝性分析十二指肠,依次切断十二指肠或胃、重建胃肠道结构。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除术+修补术的患者,在胃小弯上段将迷走神经分支和后支切断,分离食管,间断缝合浆肌层。

两组患者术后均予以质子泵抑制剂、抗幽门螺杆菌药物、胃黏膜保护剂、抗菌药物、止血药物进行治疗。

1.3 效果观察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调查。同时对患者进行为期一年的随访,了解患者治疗后三个月、六个月、一年后疾病复发状况。所有内容均由患者责任医师进行调查,并将结果进行整理记录。

1.4 数据统计文中数据采用spss18.0 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 ±S 表示,资料采用t 值检验,P<0.05 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2.1 两组患者手术情况、住院时间比较:实验组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要明显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详见表1)。

3.讨论

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是临床中常见的普外科急腹症,本病起病较急、病情变化较快,若治疗不及时很容易导致患者出现消化道大出血、腹腔感染等疾病,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1]。本病在临床中既可以采用手术治疗又可以采用保守治疗,不同的治疗方式都有不同的适应症。保守治疗的患者病情通常较轻,患者脏器功能良好,溃疡病史较短,且患者疾病发生前6 六个小时并未进食。但若患者病情较重、脏器功能较差、溃疡史长且发病前存在进食情况则要选择手术治疗[2]。

单纯穿孔修复缝合是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最常用的治疗方式,此种治疗方式操作非常简单,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且患者术后预后较好,胃的生理功能也能够得以保存,在临床中应用非常广泛[3]。对于穿孔后并无出血、梗阻、严重并发症的患者采取单纯缝合治疗的效果是非常显著的。在我院的调查结果中显示:对照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要低于实验组,且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要低于对照组,且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8%,实验组则为29.4%,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进一步说明,单纯穿孔修补术能够达到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减少手术时间的目的。但单纯修补术只是将穿孔部位堵住,并非将其消除,因此无法达到治愈的效果,患者的远期效果并不理想,术后复发率非常高。在我院的结果中同样可以看出,实验组患者治疗后三个月无复发病例,而对照组治疗后三个月即有1 例复发病例。实验组患者治疗后1 年有3 例复发病例,对照组则有6 例,两组患者的疾病复发率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

胃大部分切除术又称之为胃次全切术,其中包括胃切除和胃肠道功能重建两个方面。此种治疗的适应症为:(1)患者溃疡病史长、临床症状重;(2)患者为多发性溃疡穿孔;(3)患者溃疡伴随出血;(4)幽门瘢痕狭窄、穿孔较大;(5)患者存在癌变可能;(6)患者无脏器功能衰竭、严重感染表现[4-6]。胃大部分切除术是要将幽门一侧60%-80%胃脏切除,并要进行胃空肠吻合术,虽然其在临床中的适应症非常广泛,远期效果非常好,但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非常高,医师在临床中要充分结合患者具体情况来选择不同的治疗方式[7]。

总的来说,单纯穿孔修补术在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中治疗近期的效果非常好,远期效果不理想,胃大部分切除的远期效果非常理想,但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因此,选择合适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参考文献[1] 严党益.胃十二指肠消化性溃疡并穿孔手术规范治疗体会[J].吉林医学,2014,15:3288.[2] 屈亚珍,孟菊琴.手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消化性溃疡并穿孔应用全程人性化护理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医药,2013,09:194-195.[3] 张武传,陈廷虎,吴德顺.胃十二指肠消化性溃疡并穿孔手术治疗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2:544-545.[4] 陈优康.良性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不同手术方法的疗效比较[J].岭南现代临床外科,2009,01:30-31+44.[5] 李升.腹腔镜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的研究进展[J].微创医学,2011,05:456-458.[6] 李汉隆,欧阳莎.两种保留幽门管的胃十二指肠吻合术治疗消化道溃疡急性穿孔疗效对比分析[J].黑龙江医学,2014,01:58-59.[7] 付长杰.经腹腔镜修补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20 例临床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0,11(6):167-168.

论文作者:盛兆华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5年6月第1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8/13

标签:;  ;  ;  ;  ;  ;  ;  ;  

胃十二指肠消化性溃疡并穿孔的手术规范治疗临床分析论文_盛兆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