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社会主义与人的自由发展之和谐关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与人论文,和谐论文,关系论文,自由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19世纪即将结束的时候,意大利人K·卡内帕请恩格斯为即将出版的《新纪元》周刊写一段题词,以便用精炼语句将社会主义新纪元与但丁所说的“一些人统治,另一些人受苦难”的旧纪元区别开来。恩格斯对此回答道:“除了从《共产党宣言》……中摘出下列一段话外,我再也找不出合适的了:‘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①实质上,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心目中,这一新的社会前景是指向共产主义社会的高级阶段,当然在时限上也包括我们今天所说的共产主义低级阶段,即社会主义阶段。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曾经宣布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是比资本主义更高级的、以每个人全面而自由发展为原则的社会形式。显然,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本质规定。就此而言,人的自由发展与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有着全面的、内在的一致关系。
就人的自由发展而言,在马克思主义看来,包含着相互联系的三方面内容:(1)自由是人类存在的理想状态,即自由是人类理想的存在方式。(2)自由是人的内在本质规定,即自由是人类的内在需要。(3)自由是人的自我实现的实践活动,即自由是人类理想的活动方式。显然,人的自由发展与社会和人的劳动实践有着水乳交融的联系。因此,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出发,对社会主义与人的自由发展的和谐关系进行充分论证是可能的。这一论证应当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从社会是人的社会出发,揭示出社会主义是在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的基础上形成的,是人的自由选择的产物或结果,它的结构、本质、运动及其规律,都是处在特定阶段的人通过实践或物质生产劳动对前社会形态扬弃的结果。因此,对社会主义制度的选择既不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也不是人们随心所欲的结果,而是有着深刻的人性基础和历史发展逻辑的;二是从人是社会的人出发,揭示出社会主义作为人的活动的结果,又反转来成为人的自由发展的新舞台,它的社会结构与社会规律为人的自由发展提供着前所未有的可能性空间。事实上,这两个方面的论证是相互统一、彼此联系的,它们的目标就是要寻求人类自由发展的最佳途径。
一、社会主义是人的自由活动的产物或结果
人的自由是以人的对象性实践活动为基础的,并从中获得实现与确证。但并不是人的任何对象性实践活动及其结果相对于人自身都具有自由的价值。那么,人究竟怎样才能使自己的实践活动成为实现自己自由的活动呢?这取决于人在活动中对多种尺度的正确与合理的运用。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视野里,人之所以被看成自由的存在物,一个深刻的原因与根据在于:人是具有运用外在尺度、内在尺度、美的尺度的存在物,人的自由及其实现表现为三种尺度的统一、合理的运用。马克思指出:“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②就此而言,人在其活动中具有运用外在尺度、内在尺度、美的尺度的能力,也即人的活动是遵循求真、求善、求美的原则而进行的。依照这些尺度的统一,人类不断地设想并实践着理想的社会发展模式。
依照上述原理,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就是人们依照求真、求善、求美的活动尺度所进行的选择,这一选择也是人类发展自己,完善自己,不断满足自己需要的结果。
(一)社会主义是人们自觉运用求真尺度的结果。所谓真的尺度,就是活动客体自身所固有的尺度。人在自己的活动中要遵循真的尺度,即是要依据活动客体本身所固有的属性、结构、功能及其运动规律进行活动。人们在改造客体的过程中不能任意妄为,而必须按照客体本身所固有的规律或必然性去改造客体。对于人的自由发展来说,只有那些立足于对客观规律的把握,并使人的需求得到满足,给人带来某种解脱或解放的实践活动及其结果才表现为人的自由及其实现。因此,这就决定了人在其活动中一旦背离了真的尺度,就会导致活动的失败,甚至走向自由的反面。
社会主义之所以被人民所选择,其根本的原因在于遵循了马克思所揭示的社会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的“真”的依据。这一依据主要表现在:首先,马克思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从纵向揭示了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从而论证了社会主义的产生具有客观必然性。在唯物史观的视野里,现实的人在从事物质生产活动的过程中,形成了两重关系:一方面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表现为一定的生产力;另一方面是人与人的社会关系,表现为一定的生产关系。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经济基础,在其上有政治、法律和意识形态等上层建筑。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是辩证运动的,它们的矛盾运动共同构成社会发展的动力,推动着人类社会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和演化。其次,马克思用“现实的人”的交往活动从横向揭示了社会发展是从地域历史走向世界历史的过程,从而论证了社会主义是一种客观趋势。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曾把“狭隘地域性的个人为世界历史性的、真正的普遍的个人所代替”③作为实现共产主义的基本要求之一。马克思认为,由于生产范围的狭小,古代人只能在狭隘的地域范围内和特定民族之间进行交往。随着生产的扩大,人们之间的交往范围也在扩大,逐步冲破国家、地域、民族的界限,在越来越广阔的范围内进行。因此“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进程中愈来愈扩大,各民族的原始闭关自守状态则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此自发地发展起来的各民族之间的分工而消灭得愈来愈彻底,历史就在愈来愈大的程度上成为全世界的历史。”④作为“世界历史性的”共产主义一般地具有了实现的可能。在此基础上,马克思、恩格斯都认为,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只适应人类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它就要被共产主义生产关系所代替。于是,在马克思的社会主义理论中,社会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也是人类历史上的一种新型的社会发展方式。
但是,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必须注意到马克思对社会形态演进所提出的一个总的原则,这就是“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之前,是决不会出现的。”⑤如果对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作机械的理解,那么我们就会在现实中陷入尴尬的境地。
(二)社会主义是人们遵循求善尺度的产物。真的尺度并不是人的自由活动的唯一的尺度,除此之外,人的自由还必须遵循善的尺度。所谓善的尺度,是指人的实践活动的内在尺度,在本质上即是人根据自己的需要,在自己的活动中所遵循的一种趋利避害的价值尺度,而不是像许多人似成定势的理解那样,是一种道德意义上的合规范性。就此而言,人的自由活动中的善的尺度在其主旨上,是要根据人的内在本性、需要、愿望去改造活动客体,力图使这种改造符合自己的目的,变得对人自身具有肯定性的价值或越来越好的性质。
就此而言,社会主义之所以被人们选择或追求,关键的原因就在于社会主义的根本价值取向是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换言之,社会主义所内含的价值取向与人们的求善尺度达成了一致。在此意义上,社会主义在它的选择者眼里无疑是最能够接近“自由王国”这一人类社会形态的。马克思曾经指出:“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因此,它是人向自身、向社会的(即人的)人的复归,这种复归是完全的、自觉的而且保存了以往发展的全部财富。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⑥
显然,社会主义作为向共产主义的过渡,虽然它同以往的社会形态一样依旧徘徊在“自由王国”的门外,但其价值取向已有着显著的不同。主要表现在:第一,社会生产的目的不同。社会的发展是人的各种特征全面而完整地生成和发展的历史,这一过程通过社会发展不同阶段上的生产目的体现出来。资本主义生产是以经济的增长为目的。由于共产主义社会是以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为目的的,因此社会主义社会就是要扬弃资本主义的生产目的,把人性的发展和完善作为生产的目的。第二,满足人的需要的方式和程度不同。社会制度直接规定和制约着人们满足需要的方式和程度。在资本主义社会,物质财富的增长是极其成功的,它使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然而人类的需要绝不仅仅限于对物质生活的需求,人类对物的需求是为了在此基础上超越人对物的依赖,从而实现自我的自由发展。因此,资本主义社会在实质上是不能满足人的自由发展需求的。而社会主义以人的自由发展为轴心,在极大地满足人的物质需要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的精神需要,满足人的各方面能力发展的需求。
可以说,社会主义所具有的新的价值取向,充分体现了人类对“善”的追求,同时也体现了人类对自身的历史发展进行的不断的人文反思,这种反思又不断地促使人类给予自身越来越深切的人文关怀,不断地把人类社会的发展纳入人性化的轨道。
(三)社会主义体现着人们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人在自己的实践活动与自由活动中,除了懂得运用真、善的尺度去创造与重塑人的外部与自身的世界之外,人也懂得按照美的规律或美的尺度去进行其创造与重塑。所谓美的尺度,是人的活动的内在尺度的一种特定形式,是人在发挥本质力量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自己的存在、自己的价值和自由自觉的创造精神,从中获得美的体验、美的欣赏和美的感受。也即要使人的感官或情感获得一种健康的、积极的、使人感到愉悦的享受。
美的尺度与真的尺度、善的尺度是彼此联系、相互依存的。美的尺度必须以合规律性原则与合善性原则为基础。人们如果离开了对客观规律的深切把握,就不可能创造出美的事物,也不可能获得美的感受;如果某种事物或现象对人来说具有否定性与异己性,那么它也不能算是美的东西。概言之,人的实践活动与自由活动既贯彻着人对活动客体运动规律的把握,也贯彻着活动主体的价值要求与求美性的要求。人们只有在自己的活动中,全面地遵循真、善、美三种尺度的有机统一,并在自己的实践活动中加以综合运用,才能使人达到自由的最高境界。
在马克思的视野里,人的发展的最美的境界,即是人的自由的最高境界,是一种对真、善、美完美统一的追求。这种境界体现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完美和谐的统一。就本质而言,它是以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为主旨的,因此,它容纳并超越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物质的、功利的关系,把人所期盼的对精神享受的追求融入其中,是精神关系与物质关系的统一,理性与实践的统一。于是,当人们选择社会主义时,也就同时将自身对精神愉悦的期盼赋予了社会主义的未来。在此意义上,我们有责任对自己的选择负有一份责任。这就意味着,社会主义国家要最大限度地为人的创造性的发挥开辟空间,最大限度地为人的精神愉悦创造条件。
总之,人们是在自己的自由活动中,为了完善自己,发展自己,遵循真、善、美的尺度选择了社会主义,并不断地为社会主义增添新的内容。这样的选择也是人们企图解决所面临的社会矛盾的一个尝试。
二、社会主义是人的自由发展的新平台
人是社会的人,社会一旦作为人的活动的结果而存在,它又反转来成为人的自由活动的平台。人的活动既要以它为依据,又要受到它的相对性的限制。社会主义既然是人们为了发展自己、完善自己和满足自己需求的选择,那么就其内在的发展逻辑而言,其完全可以在经济、政治和精神上全方位地为人的自由向更高层次的发展搭建新的平台。
在人的自由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每一种社会形态都无可厚非地提供了它所能提供的条件;每一种社会形态都以它提供的条件造就了具有其具体社会特征的,即不同与以往社会形态的人。所不同的是,社会主义所提供的前提或条件以及所造就的人,比起以往的社会形态都更加高级和更加符合人性。如果说,资本主义的发展使人摆脱了人对共同体的依赖的话,那么社会主义社会的建成将使人的发展初步地摆脱了人对物的依赖。换言之,在社会主义社会中,人的发展相对于资本主义而言,是一种质的变化;相对于共产主义而言,则是一种量的变化。
那么,社会主义在哪些方面为人的自由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条件呢?
(一)社会主义所追求的物质文明为人的自由发展准备着充分的物质前提。人的自由发展必须以高度发达的社会化大生产与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为其物质基础,这是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一条最基本的原理。原因在于,“人们所达到的生产力的总和决定着社会状况”。⑦没有社会物质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人就不能确立起自己在自然界面前的主体地位;没有社会物质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人就不能够使自己的活动摆脱谋生的性质;没有社会物质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人类就不可能形成广泛的物质交往,人的活动也就不可能摆脱狭隘的、封闭的地域性与民族性,更不可能实现人的本质力量的全面发展。
从历史发展的进程来看,显然资本主义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社会生产力,物质生产力的发展使社会交往关系也获得了迅速发展。然而,与此同时,人又被物置于统治之下,因为资本主义制度中的一切经济活动都围绕着利润和经济效益展开。在资本家看来,只有在获得利润和经济效益的情况下,一切经济活动才是有意义的,而人不过是生产物质财富的一种工具或手段而已。
社会主义作为人类历史上的一种新型的发展模式,在历史发展的内在逻辑上,是高度发达的社会化大生产与发达的社会生产力的必然产物。因此,一方面,高度发达的社会化大生产与发达的社会生产力是社会主义赖以确立的物质技术基础;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更要促进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换言之,社会主义决不可能在落后的生产力的基础上获得巩固和发展,也决不可能成为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羁绊。这不仅是唯物主义历史观深刻揭示过的一条规律,也是社会主义的历史使命,同时也是历史已经向我们提供的一个无可怀疑的经验证明。
社会主义在物质生产力方面所应达到的水平,对人的自由发展无疑具有重大的意义,它直接意味着物质财富的增加,意味着人的活动具有了摆脱谋生性质和拥有自由时间的可能,也意味着人们有进一步发展自身能力的可能。可以这样说,相对于社会主义制度而言,追求人的自由发展是它的本质要求与内在目标;相对于人的自由而言,社会主义制度是促使它获得进一步发展的强大杠杆。
(二)社会主义所追求的政治文明为人的自由发展提供着前所未有的社会历史条件。人的自由发展还必须以高度的政治文明作为社会历史条件,这也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条宝贵经验。原因在于,人的自由发展不仅要求高度发达的生产力,还要求个人对这种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的总和进行全面的占有,“个人必须占有现有的生产力总和,这不仅是为了达到自主活动,而且一般说来是为了保证自己的生存。”⑧而这种全面的占有的实现过程,却不是生产力发展的自然实现过程,也就是说,它的实现必须借助于政治力量的驱动。马克思就曾经科学地阐明政治权利与人的自由发展的密切联系。他认为,只有消灭阶级压迫和剥削,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人才可能获得更多的民主和自由。恩格斯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中指出,无产阶级将利用所获得的权力“把脱离资产阶级掌握的社会生产资料变为公共财产。通过这个行动,无产阶级使生产资料摆脱了它们迄今具有的资本属性,使它们的社会性有充分的自由得以实现”。⑨如此说来,社会主义在面向理想的社会形态时不仅要有物质成果的积累,还应该成就一种文明的政治体制。
在资本主义社会,社会生产力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与此同时出现了个体能力发展的片面化与个体生理器官畸形发展的现象,个人能力的片面发展直接导致个人在政治权利上的不平等。这样,个人的自由不仅是有限的,而且充其量只不过是形式上的。
对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给予把握,从人的自由发展的视角来看,当人类进入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时候,社会主义政治的根本职责就是为人的能力得到充分发展提供制度保障。从根本上看来,只有让每一个人都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摆脱片面性与屈从性,个人有可能自主地选择自己的活动,人类才可能摆脱阶级统治,成为独立的、平等的人。社会主义的政治文明的根本宗旨就在于此。在当代,社会主义选择市场经济就是积极运用竞争机制张扬人的能力,在让每一个人充分发挥自身能力的基础上,坚持以社会公平与平等作为自己的价值目标,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最终消灭阶级,消除剥削,实现共同富裕,为社会成员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
(三)社会主义社会的和谐理念引导人们追求幸福生活。人对自身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追求,在本质上属于一种新的价值目标。应该说,社会主义有了自己的理想,也就在它实现的各个环节上有了自己的价值坐标。在此意义上,为了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社会主义除了要有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和公正平等的社会制度以外,还要追求社会关系的和谐并以此引导人们的幸福生活。就此而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把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视为最崇高的终极理想。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追求各种需要得到充分满足的同时追求更高层次上需要的满足,即在追求各种才能自由和尽情发挥的同时追求精神上的充分愉悦。具体而言,和谐社会不是追求利益的实现和占有,而是追求人性的实现和个性的发挥;和谐社会不是追求物欲的扩张,而是张扬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关爱;和谐社会追求的不是享受,而是追求人格的完善、心灵的安宁、事业的成功和家庭的和睦,使人们过一种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生活,其不仅注重现在,也着眼于未来。正如后现代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美国的弗里德里克·詹姆逊所说:“社会主义始终意味着对人类从出生到死亡的全方位保护:彻底的保障体系,它为每个人提供自由的存在和培育真实的个性所必需的基本条件,使得人们能够无忧无虑地生活。”⑩
注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C].第3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189.
②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C].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97.120.
③④⑦⑧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C].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39.51.33.76.759.
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C].第1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9.
⑩俞可平.全球化时代的社会主义[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4.
标签:社会主义社会论文; 社会发展规律论文; 本质主义论文; 社会关系论文; 历史规律论文; 共产主义道德论文; 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