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语言的特点、功能及社会意义_英语论文

地方语言的特征、功能和社会意义,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特征论文,意义论文,语言论文,功能论文,地方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0、前言

社会语言学的研究对象是语言与社会的关系(Hudson,1980∶1 )。在语言与社会的关系中,有一个领域令语言学家们颇感兴趣,但对它的界定却莫衷一是,这个领域便是地方语言。众所周知,语言是一种代码,地方语言同样如此。每一个语言集团(注:根据Gumperz(1968 )和Stern(1983),语言集团是指不考虑群体大小、 不考虑所使用的交际媒介是一种语言或方言还是多种语言、方言或代码的、并且经常在一起相互交流的一群人(比如面对面的一群人,一个团伙,一个地区群众,或一个国家的全体公民)。)都必须拥有这种或那种代码,或者多种代码以用于交际。语言集团不同,情况也各异。通常,一个语言集团不会只使用一种非常纯粹的代码进行交际,

他们往往依社会语境

(social context)的不同而使用不同的代码。社会语境的变异取决于谈话时的参与者、发生地以及所涉及的话题。在不同社会语境中所使用的不同代码,在社会语言学上称作语言变体。当语言作为社会规范与特定的语言集团联系在一起时,就出现了语言变体。语言变体的出现或是由于地理原因,或是由于政治原因,或是由于社会原因,或是由于文化原因,或是由于实用原因,或是兼而有之。同一语言集团内,往往至少有以下这些语言变体:地域方言、 社会方言、 标准语言、 地方语言 (vernacular language)、正式用语(formal style language)和非正式用语(informal style language)。 若跨越语言集团或跨越国界,则语言变体更是异彩纷呈,对此本文第五部分将要谈及。

语言变体使用的不同,所承载的功能和社会意义也就各异。一般来说,谈话者之间所使用的语言越是正式,他们之间的关系就越是疏远,反之则越是亲密。比如,受过良好教育,或关系疏远,或语言文化背景不同的人在交际中往往多用标准语言,而来自同一区域,或关系亲密,或语言文化背景相同的人则更有可能使用地方语言进行交际。可以说,几乎每一语言集团里都有地方语言。那么,什么是地方语言呢?它有何特征?其社会功能和社会意义何在?本文拟对此进行初步探讨。

1、对于地方语言的界定及其特征

“地方语言”的英语对等语是vernacular (language )。vernacular一词是17世纪初由拉丁词vernaculus进入英语词汇后演变而来的。原词为“家用的,本土的,当地的”之意,其词根verna 是名词,意为“土生土长的奴隶”或“本地人”。了解该词词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作为社会语言学术语的vernacular。该术语涵义广泛,可用于多种意义。社会语言学家们对其特征也各有侧重,因而对该术语的解释也因人而异。汉语中对该术语的翻译有:本地话,土语,本国语(注:参见黄长著、林书武等译,《语言与语言学词典》,1981∶377, 上海辞书出版社。);地点方言,土语(注:参见戚雨村等编,《语言学百科词典》,1993∶166,上海辞书出版社。);现代本国语, 当地流行语,部分人口语言(注:参见王宗炎主编,《英汉教学语言学词典》,1990∶410,湖南教育出版社。)。该术语汉译的多样性, 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它的复杂性。本文根据其特征和含义拟采用“地方语言”这一译法。 下面我们看看各社会语言学家对“地方语言”的( Crystal ,1992∶410)不同界定。(1)地方语言是一个语言集团里土生土长的语言或方言(Crystal,1992∶410)。(2 )地方语言作为非专业术语可以指一个地区的当地流行语,与古典或宗教语言相对应,或者通常更多地是用以指一种非正式的(但不是粗俗的)“流行用法”。作为社会语言学术语,它是指说话者,或者说最不标准的说话者所使用的最随便的语言变体(Malmkj

r,1991∶95)。(3)到了地方语言通常是在一个地方的日常用语中呈现出来,它是该地日常用语的原始和自然的表现。该术语主要或仅仅是指一个民族、一个乡村或都市语言集团或社会下层的口头用语,它与古典语言、文学语言、宗教语言或在社会和语言界里得到承认并且具有声望的语言相对应(McArthur,1992∶1086)。(4) 地方语言通常指没有标准化以及没有官方地位的语言(Holmes,1992∶80)。(5 )地方语言是指一个集团所讲的母语,而这个集团被另一个操着不同语言的集团在社会政治方面所左右。但若在一国是少数民族语言而在另一国是官方语言时,这种语言则不应算作是地方语言 (Fishman,1968 ∶689)。

从以上定义可以看出,不同社会语言学家对地方语言有着不同的解释, 他们对其特征各有侧重:Crystal

强调了它土生土长的特点;Malmkj

r强调了它的当地性、非正式性、随便性和不标准性;McArthur强调了它的原始性、自然性和口头的特性;Holmes强调了它的非标准性和非官方性; 而Fishman则强调了它是一个集团的母语。这些定义使我们很好地了解地方语言的全貌。我们通过分析可以将地方语言归结为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它是一个集团的母语或语言变体;(2)它是土生土长的、原始的或当地的;(3)它是非正式的、随便的或最不标准的;(4)它与标准语言相对而存在;(5)它往往没有书写形式;(6)它没有获得官方地位;(7)既然它没有书写形式,若将它记录下来, 必须借助与之相对应的标准语言;(8)它是在家庭内最先习得的语言变体;(9)它所表现的功能相对狭窄;(10)它的言语特征表现在口语词、粗俗语词、次标准的言语形式以及俚语词较多(Pei,1965∶181)。

2、地方语言例说

几乎是有人居住的地方就有地方语言。即使在一个国家内,所存在地方语言的数量往往令人吃惊。比如在前苏联就有上百种地方语言;在巴布亚新几内亚则有七百多种不同的地方语言,其中布望语(Buang )即是典型的地方语言。这类地方语言有很多都没有文字记录或被人描述。在多语制语言集团里, 许多不同的集团会使用各自不同的种族语(ethnic or tribal languages)。这些形式各异的种族语便是地方语言。地方语言通常是这些语言集团的人们最初习得的语言,它们的应用范围通常比较狭窄,只有非正式的功能。

地方语言的典型代表是美国的黑人地方英语(BEV )(注:黑人地方英语在英语中除该表达法(即Black English Vernacular ; 缩写为BEV)外,还有别外两种表达法:Vernacular Black English (VBE )(Fasold, 1990∶207) 和Black Vernacular English (BVE )(Salzmann,1993∶271)。 对该术语的不同描写反映了社会语言学家各自的侧重点不一。)。黑人地方英语是美国都市集团中下层黑人所讲的一种非标准语言变体。有其明显的特征。

对于黑人地方英语所具有的语言特征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一种观点认为,黑人地方英语起源于美国第一批黑人使用的克里奥尔英语,它在与标准英语接触时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另一种观点认为,黑人地方英语的语言特征也呈现在白人方言中,尤其呈现在白人英语的发源地——南方——的白人方言中;这种变体后来由于黑人北移至都市逐渐凸现出来,而他们的南部特征却成了种族特征的标志。

在文学界,有很多作家在自己的作品中使用地方语言。美国作家马克·吐温在其名著《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1884)中就使用了许多地方语言,生动地、原汁原味地体现了故事发生地的地方色彩。这种地方语言的使用也部分地为马克·吐温赢得了现实主义作家的称号。另一位文学大师但丁在他的杰作《神曲》中也使用了地方语言——托斯卡纳区(Tuscany)的古意大利方言。在十四世纪初, 他断然拒绝在《神曲》中使用拉丁语,因为他期望他的作品赢得更多的读者,包括当时只能借助地方语言阅读的妇女(Pei,1965:438)。

3、地方语言的相对性

地方语言是相对的。这句话的意思是,地方语言有可能变换角色而扬升为标准语言,而标准语言也有可能被下降为“地位”不高的语言变体。历史上不乏其例。这种角色的变换往往取决于以下一些原因:

其一,社会语言学家对地方语言如何定义足可以使一种语言成为地方语言。例如有些语言学家认为,一个国家里只要是非官方语言就是地方语言(Holmes,1992:80)(对此Fishman持否定态度)。依此定义, 在以讲英语为主的美国,西班牙语就成了奇卡诺人(Chicano )(注:奇卡诺人是指墨西哥裔美国人或在美国的讲西班牙语的拉丁美洲人后裔。)后代的地方语言了。但在西班牙、乌拉圭和智利,西班牙语并非是地方语言,而是官方语言。从这个意义上讲,希腊语在希腊或塞浦路斯是标准语言,而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则变成地方语言了。这种地方语言可以说是人为强加的地方语言。

其二,众所周知,地方语言缺乏正式的语法和词汇,因而不如标准语言或古典语言那样有声望。然而,地方语言可以通过对语法和词汇进行规范化(codification)并不断让大众接受的方式来变成标准语言(Fishman,1968:538)。从历史角度说,欧洲现存的法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等文学语言相对于拉丁语来说起初都是地方语言。但其语法和词汇不断正式化、规范化,从而获得了比拉丁语更高的声望,上升为具有文学地位和社会地位的标准语言。尤其在多语制地区,一种地方语言更有可能发展成为用于广泛交际的语言。这种地方语言可以被看作是自然形成或历史形成的语言。

其三,有时一种地方语言因为政治原因也可以上升为有“地位”的语言, 尽管为争得这种“地位”, 各语言集团之间往往会展开斗争(Stern,1983:230)。比如在印度次大陆,在摆脱英国殖民统治的过程中,有几个为赢得“地位”而相互角逐的地方语言把次大陆搅得天昏地暗,其中主要有多由印度教徒所讲的属印欧语系的印地语和由伊斯兰教信徒所钟爱的更为阿拉伯化的乌尔都语。结果,在建立了各自单一民族的独立国家之后,在印度具有官方认可地位的印地语受到了一些地域语言或本地语言(比如马德拉斯的泰卢固语和孟买的卡纳拉语(Kanarese))的挑战。这种挑战意味着民族统一对政治的永久性考验(Dallmayr,1994:4)。

从以上分析可以得出结论,作为语言变体的地方语言只是相对的。它能否成为标准语言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操这一地方语言的语言集团在某个国家所处的政治地位、经济地位和文化地位,以及全体国民对该语言集团的地方语言所持的态度和看法。

4、地方语言的功能及其社会意义

如前所述,地方语言通常是一种没有规范化和标准化的语言变体。它常用于享有相同态度或价值观以及有可能属于同一种族人们之间的口语交际之中。地方语言在一个人的语言语库(repertoire)中是以最口头化的变体形式呈现出来的。另外,如上所述,地方语言与标准语言相对。因此,要很好地理解地方语言的功能,对这两种语言变体的功能作一对比更能说明问题。一般来说,这两种语言变体通常源自同一语言,并同时存在于一个语言集团内部。它们在社会交际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社会语言学家把标准语言看作是高级变体(high variety 或 Hvariety),把地方语言看作是低级变体(low variety 或 Lvariety)。 与此相对应,前者服务于高级功能(比如用于法庭、议会、学校、毕业典礼、退休宴请会等正式场合), 后者则服务于低级功能(如用于活动场所和自己的家里等非正式、随便的场合)。人们在与朋友或同辈交际时往往使用地方语言,以增强同一集团的内聚力或传达情感意义或抵制其他语言集团成员的介入。

这么看来,地方语言似乎在交际中只能扮演次要角色。其实不然。地方语言的存在具有重要意义。它和标准语言相辅相成、互为补充。下面的例子就能很好地说明标准语言和地方语言之间的辨证关系以及地方语言的重要功能:在巴拉圭,全国大多数人都既会说西班牙语也会讲只有地方语言地位的土著语言瓜拉尼语(Guaraní)。西班牙语是官方语言和学校教育所使用的语言,瓜拉尼语却广泛用于非正式交际中,尤其用于农村地区和几乎没有受过教育的谈话者之间。尽管瓜拉尼语常被看作是粗俗、落后的言语形式,但它却顽强地赢得了自己的地位,甚至在文学领域也占有一席之地。Rubin(1968:477)曾经有过这样的描述:

巴拉圭绝大多数农村人最初学到的都是瓜拉尼语,只是在他们上学后才第一次接触到西班牙语。如今若在乡下,你可以永远不说西班牙语却能很好地生活,但若不懂瓜拉尼语则犹如全身瘫痪的残疾人,在社会上寸步难行。尽管在主要城市里人们先学西班牙语,后学瓜拉尼语,但确实有各种各样的场合不懂得瓜拉尼语会使一个人无法介入随便的谈话——比如,即使是最为正式的宴请,宴会后的笑话通常都是用瓜拉尼语讲的。

至于地方语言的社会意义,我们首先必须清楚这样一点:不同的语言或语言变体不仅被区别开来,而且常常和根深蒂固的情感反应联系在一起,在这种情感反应中,对他人、对社会集团、种族集团和宗教集团以及对政治实体等所持有的观念、情感、成见、偏见等都是与所使用的语言或语言变体紧密联系在一起的(Stern,1983:237)。如上所述,人们使用地方语言往往是为了显示种族或社会身份、增强内聚力或表达情感意义。另外,也因为地方语言比标准语言具有更为宽泛的音位变体或音系调节变体自由度(Milroy,1982:39),人们往往利用地方语言的这些特征来给他们交际中的言语增添色彩。再者,有时人们也用地方语言来表示对某一个集团的对抗或偏见。例如在德国柏林,人们便是使用地方语言来象征他们对权力机构的一致对抗,象征通俗文化对主流文化的对抗以及工人们对自己而不是对政府官员的效忠(Dittmar,1988:43 )。

5、地方语言与其他语言变体的区别

从国际间来看,语言变体可以分为诸多不同类别。Fishman(1968:689)对它们分别进行了界定,下面我们看看他对各种语言变体的定义:

(1)本土语(indigenous language):指被认为是一个地区原始居民的人们所讲的语言。(2)通用语(lingua franca):指操不同母语的人们为了进行顺利交际而经常使用的语言。 (3 )母语(motheror native tongue):指一个人在幼年时习得的并且通常成为他思维和交际的天然工具的语言。(4)民族语/国语(national language):指一个政治、

社会和文化实体所采用的语言。

(5 )官方语言(official language):指用于政府立法、行政管理、 司法等事务的语言。(6)皮钦语(pidgin ):指由于操不同语言的人相互接触而产生的语言, 这种语言通常是几种语言的大杂烩。 (7 )地域性语言(regional language):指用作居住在某一特定地区、 操不同母语的各民族人们的交际媒介语言。(8)第二语言(second language):指一个人除母语之外而掌握的语言。(9)地方语言(vernacular ):指在政治上、在社会生活中被操另一种语言的集团统治着的一个集团所讲的母语。但一个少数民族的语言如果在另外一个国家是官方语言则不能看作是地方语言。(10)世界语言(world language)(注:世界性语言(world language)现在通常被称作国际性语言(international language )。):指用于世界较为广大区域的语言。

我们也可以从以下四种社会历史的属性来理解地方语言与其他语言变体的区别。这四种社会历史的属性是:

历史性(Historicity )(Ⅰ):即指该语言是否是经历过使用(use)这一发展过程而产生的结果。 与某个国家或种族的传统联系在一起就会使得一种语言明显地具有历史性。

标准化(Standardization )(Ⅱ):即指该语言是否具有一套已经为该语言的使用者所正式接受和学习的、有文字编码的语法和词汇规范。

生命力(Vitality)(Ⅲ):即指该语言是否具有现存的本族语使用者集团。

同源性(Homogenicity)(Ⅳ):即指该语言的基本词汇和基本语法结构是否都是由该语言的相同先前阶段(the same pre-stages )演变而来。

Stewart 以这四种属性为标准对主要的语言变体进行了划分和区别:

表1.Stewart对语言类型的分类

属性语言种类简写标志

Ⅰ Ⅱ Ⅲ Ⅳ

+

+

+

+

- 标准语言S

+

+

-

+ 古典语言C

+

-

+

+ 地方语言V

+

-

+

- 克里奥尔语

K

+

-

-

-

皮钦语 P

+

-

+

-

- 人造语言A

+

-

-

-

- 边缘语言M

根据表1,我们可以看出,标准语言(S),比如由受过教育的本族语使用者所讲的英语或法语,具备所有四个属性。古典语言(C), 比如拉丁语或古典阿拉伯语,具备三个属性,但缺乏生命力这一属性。地方语言(V),比如美国或非洲的一些部落或种族的语言, 也具备三个属性,但缺乏语法和词汇形式上的标准化。地方语言的宽泛意义还包括方言。克里奥尔语(K)和皮钦语(P)是“人们在相互接触过程中为了更广泛的交际需要所使用的第二语言的发展结果,这种语言里的语法和词汇源自不同语言但已经熔合(fused)在一起”(Stewart,1962:19-20)。皮钦语只用作第二语言,其唯一的本质特征是历史性。 如果变成本族语,它就发展成为了克里奥尔语。人造语言(A )的典型范例是世界语。边缘语言( M )描述的是从小群体中发展起来的家用(household)语言或代码。

还有一种语言变体便是方言。方言是一种其语法和词汇的使用都体现言语使用者地域或社会背景的语言变体(Crystal,1992:101)。根据Fishman(1968:539), 方言可以作为一种结构上容易识别的子系统归属于标准语言和地方语言。它同发话者的个体差异相关,与特定情景中言语使用的差异相关。这样,方言通常就没有被从标准语言和地方语言中分离出来,而是构成标准语言和地方语言的一部分。

6、结语

从以上讨论可以得出结论:地方语言在社会现实中是一种举足轻重的语言变体。正如所有语言学家所宣称的那样,所有语言变体地位均等:它们各自的语言结构在复杂性上没有显著差异;如有必要,它们都有创造新词汇以及构建操该语言的人们所要求的语法结构的潜力。任何语言变体在任何情景中都可以被开发应用。比如,深藏在巴布亚新几内亚大山深处或亚马孙河雨林深处的一个部落所讲的语言亦有用于西方世界核物理研讨会工作语言的潜力,或者用于交战国之间最敏感的外交谈判语言的潜力。各语言变体之间没有语言形式上的差异来妨碍它们各自发展成为用于达到以上这些目的的标准语言。阻碍它们达到以上目的的障碍是社会因素和文化因素(Holmes,1992:207)。因此, 地方语言不应该被看作是次标准的或偏离常规的(deviant )或缺胳膊断脚的(inadequate)语言,它在社会语言学中必须占有一席之地。

收稿日期:1998年9月19日;

本刊修订稿,1998年11月5日

标签:;  ;  ;  ;  

地方语言的特点、功能及社会意义_英语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