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产业发展的阶段性转变_供给和需求论文

论我国产业发展的阶段性转变_供给和需求论文

论我国工业发展的阶段转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工业发展论文,阶段论文,论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工业发展阶段的变化

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工业发展出现了一系列以往所没有的新变化,其中最重大的变化就是工业品的供求格局从严重短缺转向相对过剩,工业的增长由供给约束转向需求约束。这表明我国工业经济运行终于摆脱了长期以来所受的短缺经济的困扰,开始迈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分析研究这个发展阶段的基本特征,对于正确把握未来工业发展的总体趋势,科学地制定工业发展政策,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一)“九五”以来工业发展的主要特点

进入“九五”以来,在需求约束下的我国工业经济运行,呈现出许多与过去不同的特点:

1.工业增长速度从高速逐步转向快速。1996—1998年,我国工业增加值增长率分别为12.5%、11.1%和8.9%,呈现出逐步下降的趋势, 三年的平均增长率为10.8%,比“八五”时期的平均增长率17.7%下降了6.9个百分点。从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的比较看, “八五”时期工业增加值增长率比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高5.7个百分点, 而“九五”以来两者之间的差距缩小为2.1个百分点。由此可见, 尽管“九五”以来我国的工业增长仍然保持着较快的速度,但与高速增长时期相比已有明显的回落,并且对国民经济增长的支持强度也有所下降。工业增长速度从高速转向快速,是工业增长由供给约束转向需求约束的必然结果。

2.工业生产能力大量闲置。80年代,除了一部分机械加工生产能力利用不足外,绝大多数工业部门的生产能力利用率都在85%以上,特别是能源、原材料工业处于超负荷运转状态。当时为了鼓励企业充分利用已有的生产能力来增加产量,还实行了价格“双轨制”政策。90年代初开始出现纺织工业和家用电器工业生产能力过剩。“九五”以来,进一步出现了从消费品工业到投资品工业生产能力的全面过剩,许多企业的生产能力利用率严重不足。1996年对80种主要工业品生产能力利用状况的调查分析表明,利用率在60%以下的就有28种,占35%。近两年来工业品生产能力闲置的状况又有进一步发展。

3.工业品价格出现下降趋势。供大于求的市场格局加剧了企业之间的竞争,为了保持和扩大市场份额,企业不得不采用降低价格的竞争手段,从而使得工业品价格指数持续回落。1996—1998年,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分别为102.9、99.7和95.5,1997年和1998 年开始出现工业品价格下降的趋势。工业品价格下降又进一步影响到企业的经济效益,导致企业盈利水平迅速下降。从1995年至1998年,全国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实现的利润总额由1634.9亿元下降到1473.3亿元,资金利润率由2.68%下降到1.71%。这种状况表明,在需求约束下,大多数工业企业获取高额利润的条件已不复存在,整个工业已进入低利或微利时代。

4.工业企业分化和改组的步伐加快。随着需求约束的增强和对外开放的深化,市场竞争的方式、领域和程度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有力地促进了企业组织结构的调整。一方面,市场份额向行业优势企业集中的进程加快,规模经济开始出现,以往普遍存在的企业小型、分散、低效和重复的状况有好转的趋势。另一方面,大部分处于行业相对劣势地位的企业在竞争中陷入困境,市场份额缩小,亏损居高不下,产品严重积压。上述情况在市场竞争较为充分、规模经济要求较高的行业都已经出现,其中表现得最为明显的是家用电器行业,汽车和钢铁等行业也开始有所表现。

5.工业产品结构发生积极变化。长期以来,我国工业产品结构存在的突出问题是,传统产品比重大、质量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技术含量低。“九五”以来,在市场需求的调节下,我国工业的新产品开发进程加快,产品质量不断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有所增强。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在多数工业产品普遍处于低增长的情况下,一些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产品迅速增长。例如,1998年与1995年相比,原煤、原油、发电量、生铁、钢、水泥、汽车等产品的增幅均在22%以下,而移动通信设备、程控交换机、电子计算机和微型电子计算机的增幅则分别达到82.6%、101.8%、199.2%和248.7%。

6.工业品出口增长趋缓。1996—1998年,工业制成品出口额年平均增长率为8.6%,远远低于“八五”时期的平均增长率22.5%, 也低于1981—1995年的平均增长率19.3%。“九五”以来工业制成品出口增长速度的下降,既有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影响,又反映了一种长期趋势。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竞争,我国劳动密集型工业制成品出口的比较优势逐步减弱,出口增长难度加大,出口产品的升级换代不可避免。另一方面,许多国家开始更多地通过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来限制进口,各种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和各种经济区对区外贸易的排斥效应也对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增长构成严重阻碍。

(二)工业发展进入新阶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其中最重要的表现是,工业的持续高速增长从根本上改变了工业品市场长期存在的严重短缺局面。如果以90年代中期作为界限,那么可以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的发展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在前后两个阶段中,工业发展的市场供求环境具有显著的区别。90年代中期以前,由于工业品市场存在着巨大的供求缺口,当时工业发展的任务就是要大幅度地提高供给能力,从而以最快的速度满足社会需要,这样,工业进行大规模的数量扩张就具有很大的必然性。另一方面,改革开放政策的推行又为供给能力的增长提供了基本的制度和技术条件。在这种情况下,需求和供给两方面因素的结合共同促成了工业的高速增长。1979—1995年,工业增加值年平均增长12%,其中1991—1995年平均增长17.7%。这一阶段工业高速增长的基本支持因素包括消费品工业的发展,固定资产投资的快速增长,乡镇工业的崛起,以及工业制成品出口规模的扩大和技术引进改善了企业的技术效率等。

由于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工业结构中重化工业的比重就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因而重化工业化并没有成为这一阶段工业高速增长的动力,从总体上看,工业结构的升级进展缓慢。这种在维持原有工业结构基础上实现的粗放型增长,无论增长速度暂时有多高,最终都难以进入长期稳定高效的增长轨道。

到90年代中期,工业经济运行的供求格局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工业品市场开始由严重短缺转向相对过剩。由供求关系变化引致的种种迹象表明,我国的工业发展开始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从多方面判断,新的发展阶段属于重化工业化过程中的高加工度化阶段,或者大致相当于波特(Porter,1990)提出的投资推动的发展阶段。 与新的发展阶段相对应,工业增长的方式、增长的内容、增长的机制和增长的环境等方面都有所改变。理论分析和国际经验表明,在这样一个发展阶段中,工业增长的基本动力将主要来自由投资推动的工业结构升级和工业技术水平的全面提高。

还应该看到,除了供求环境的变化外,制度环境的改变也是我国工业发展阶段转换的又一个重要标志。经过持续的渐进式改革,到90年代中期,工业发展的制度环境也开始发生了质的变化。在所有制结构方面,到1997年,在全部工业总产值中,国有工业的比重已经下降到25.2%,集体工业比重上升到38.1%,城乡个体工业比重上升到17.9%,其他经济类型工业比重上升到18.4%;在市场体系建立方面,比较完善的消费品市场和投资品市场已经建立,劳动力市场、技术市场和信息市场开始形成,资金市场和房地产市场正在不断发育;在市场机制作用方面,工业品价格的90%左右已由市场决定,资金价格的形成更加市场化,规范市场的各种法规也日益完善;在宏观管理体制方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体系正在形成,宏观调控手段开始转为主要依靠经济办法。上述制度方面的创新既能够为工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又能够对工业的粗放型增长产生强有力的约束,从而为工业增长方式的转变奠定基础。

一般来说,当经济中存在严重的短缺现象时,以弥补供求缺口为目标的工业增长可以获得很高的增长率,但这种增长通常属于资源配置效率较低的粗放型增长;而在需求因素对工业增长起着较强约束的情况下,即使资源具有很高的配置效率,工业的高速增长也很难实现。由此可以预见,当我国的工业发展进入新阶段后,随着需求约束的增强和供给技术要求的提高,工业增长速度将会呈现出一定的减缓趋势,但与此同时,工业增长的效率将会有所提高,工业结构将会出现明显的升级趋势。

在新的发展背景下,工业发展战略应该进行相应的调整。概括上述分析,未来一段时期内我国的工业发展战略可以表述为:在不断转变工业增长方式的前提下,以提高工业竞争力为中心,通过扩大内需和深化改革,依靠工业结构升级和工业技术创新,努力保持工业的适度快速增长。

二、工业发展的潜力及制约因素

根据钱纳里等人提出的结构转型模式, 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2100美元之前,制造业对经济增长具有持续的带动作用。1998年, 我国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按当年汇率计算仅为774美元, 这就表明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工业增长仍将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支持因素。因此,继续推进工业化进程,提高工业化的层次和水平,仍将成为今后我国经济发展的动力所在。然而,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又面临着不少困难与挑战,需要实现一系列重大的突破。

(一)工业发展的潜力与机会

经过近20年来的持续发展,我国工业的规模迅速扩大,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高。到1998年,工业增加值达到33540.9亿元, 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2.2%。从国际比较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工业增长速度远远高于同期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水平,从而大大提升了我国工业在世界工业格局中的地位。1980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占世界制造业增加值的比重仅为1.4%,而到1997年则大幅度提高到5.9%(见表 1)。

表1 世界制造业增加值的分布(%)

工业化国家 除中国以外的发展中国家

中国

198085.6 1.301.4

198584.7 13.32.0

199083.2 14.22.6

199578.9 15.95.2

199778.1 16.05.9

注:1.按1990年不变价格计算。

2.1997年为估计数。

资料来源:根据UNIDO :《International

Yearbook

ofIndustrial Statistics》(1999)中的有关数字整理计算。

应该看到,尽管我国工业已经得到了长足发展,但与其他工业化国家相比仍然存在着明显的差距。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些差距又反映了我国工业进一步发展的潜力。第一,我国的一些工业产品产量虽然总量很大,但人均占有量却非常低。目前我国的钢产量和化肥产量已居世界第一位,发电量居世界第二位,但1998年这三种产品的人均占有量依次只有93公斤、24公斤和0.09瓦/小时,而美国(1995)分别为356公斤、98公斤和1.24瓦/小时,德国(1995)分别为515公斤、59公斤和0.56瓦/小时。由于对工业制成品的需求与人口数量密切相关,因而工业品人均占有量上的差距也就表明了我国工业数量上的增长空间。第二,从制造业增加值率这个反映增长质量的重要指标看,1997年我国仅为26.3%,而美国、日本、英国、法国和韩国分别达到46.5%(1991)、40.4%(1992)、42.1%(1992)、38.2%(1992)和41.9%(1991)。很显然,较高的增加值率表明在总产出数量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实现更多的增加值,因此,如果我国制造业的增加值率能够不断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那么我国的工业将会获得新的增长潜力。

对增长潜力的分析实际上表明了我国工业长期增长的可能性,但要使这种可能性变为现实,还必须具备多种增长条件。从总体上看,今后我国的工业发展仍将面临许多有利条件,如相当高的储蓄率、较稳定的局势、素质不断提高的劳动力、广阔的国内市场、有效的后发优势和较强的政府宏观调控能力等。综合多方面的分析可以认为,我国工业增长速度在“十五”时期有可能达到9%~10%的水平, 虽然这一速度要比改革开放以来的实际增长速度约低2~3个百分点,但仍保持在适度快速增长的范围内。

目前我国工业已经进入重化工业化中的高加工度化阶段或投资推动的发展阶段,根据工业化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发展经验,在这个发展阶段,我国工业进一步发展的机会将主要来自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工业结构的升级。工业结构升级既可以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又可以促进工业生产率的提高,从而能够有力地推动工业的发展。当前工业结构的升级方向主要是发展加工组装制造业,尤其是其中的装备制造业,要大力推进这些行业的深层次进口替代。此外还要注意发展一些适应市场需要的、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的新兴工业。二是固定资产的全面更新。长期以来,落后的技术装备水平是导致我国工业粗放型增长的重要原因。在新的发展阶段中,淘汰落后技术和缺乏竞争力的中间技术,全面更新技术手段和生产设备,是工业集约型增长的迫切需要。工业固定资产大规模更新形成的投资需求将有力地拉动工业的增长,同时这一过程又能有效地推动工业结构的高加工度化进程。

(二)工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我国工业进一步发展的制约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国有企业改革进展相对缓慢。经过20年来的改革,国有企业在我国经济中的比重及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已大大缩小,但国有企业改革仍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与难点,是改革能否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关键。目前国有企业存在的问题还很多,有的是新形势下出现的新问题,多数仍是长期没有得到解决的难度很大的深层矛盾。如政企不分、所有权和经营权不分、产权关系不明晰、所有者缺位、劳动者不能合理流动、企业社会负担和债务负担过重等。这些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国有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从目前的情况看,国有工业增长速度大大低于全部工业增长速度,国有企业经济效益显著低于非国有企业的水平,许多国有企业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相当一部分国有企业因资不抵债而陷入困境。国有企业改革步履艰难及困境不断加重,无疑成为工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2.城市化进程严重滞后。工业化与城市化的相互关系表现在,工业化是城市化的基础,城市化又反作用于工业化。因此,工业化与城市化是一个相互促进、相互推动的发展过程,脱离城市化的工业化将会受到城市化滞后的约束。虽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有了较快的发展,但从总体上看城市化水平仍然较低。1998年, 我国的城市化率为30.4%,工业化率为42.2%,两者之比为0.72, 而国际上城市化率与工业化率之比通常在1.4~2.5之间,由此可见我国的城市化进程远远落后于工业化进程。更加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我国的城市化速度呈现出放慢的趋势。1978—1984年的城市化率年平均增长0.85,1984—1992年为0.58,1992—1998年为0.46。较低的城市化水平缩小了服务业的发展空间,减少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非农就业机会,最终也将限制工业的发展。

3.工业企业缺乏市场竞争力。告别短缺经济之后,市场容量开始成为影响工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另一方面,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化,我国工业产品又必须在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上同国外产品进行激烈的竞争。在这种情况下,市场竞争力的强弱就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工业企业的发展。提高市场竞争力是一项复杂的工作,涉及适应市场需求的产品选择、产品质量的不断改进、生产规模和市场份额的扩大、投入产出率的提高和生产成本的降低、技术装备水平和研究开发能力的提高,以及正确的市场营销策略等。由于我国工业企业在上述方面的发展历史较短,发展水平较低,因而与国外企业相比,市场竞争力相对较弱。这样,在日趋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中,我国工业企业在不断地失去市场占有率,相应地也失去了发展的空间。

4.资源和环境的压力加大。经济活动一方面需要消耗自然资源,另一方面还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损害。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我国面临的资源与环境问题已经十分突出。具体表现在,资源消耗速度快于国民经济发展速度,矿产资源的储采比下降,可耕地面积不断减少,水资源日趋紧缺,生态环境质量呈恶化之势。工业是自然资源的最大消耗部门和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近年来,我国工业消耗的能源占全部能源消耗总量的70%以上,工业“三废”排放量占“三废”排放总量的绝大部分。虽然随着工业结构的升级和工业增长方式的转变,今后工业发展的资源消耗强度和环境污染强度会有所下降,但工业的进一步发展仍将造成资源消耗总量和“三废”排放总量的增长。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工业发展都将会对资源和环境施加负面的影响。

上述工业进一步发展的制约因素既受发展阶段的影响,又受体制改革进程的影响,都是短期内难以克服的问题,必须经过长期的艰苦努力才能逐步解决。这就表明,未来我国工业发展在具有良好前景的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三、工业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在于工业结构升级

尽管随着工业发展阶段的转变,我国工业将难以维持原有的高速增长局面,但不论是作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支持因素,还是为了实现工业自身的进一步发展,又都要求工业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这样,如何保持工业的适度快速增长就成为未来工业发展的重要内容。

分析如何保持工业适度快速增长这一问题,首先需要认识近年来我国工业增长速度持续下滑的原因。概括地说,工业增长速度下降主要是由市场疲软造成的,而市场疲软又是有效需求不足和有效供给不足共同作用的结果。从需求方面看,90年代中期以来,不论是消费需求还是投资需求,其增长势头均明显趋缓,1996—1998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平均增长12.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平均增长12.4%,比1981—1995年的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下降5.5个百分点和10.5个百分点。 进一步分析,尽管制度和机制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的增长,但有效需求不足的根本原因则在于居民收入增幅下降和投资预期收益率低下。1996—1998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平均增长4.4%,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年平均增长6.0%,比1981—1995年的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下降1.3个百分点和1个百分点;与此同时,独立核算工业企业的资金利润率也已经下降到3%以下。从供给方面看, 由于经济发展阶段的转变引起了需求结构的重大变化,低附加值产品的潜在市场逐渐缩小,高附加价值产品的潜在市场不断扩大,需求结构的这种高级化趋势要求供给系统在中间要素投入结构、固定资产结构和技术结构方面均做出相应调整,但另一方面,供给结构在短期内进行上述调整的难度较大,这就必然导致供给结构滞后于需求结构的变化。由此造成的局面是,在大量产品因市场饱和而实现困难时,相当一部分产品却仍然存在供求缺口。例如,1995年以来,在现有的工业生产能力利用率严重不足的情况下,我国每年仍需要进口1000亿美元以上的工业制成品,这些进口产品中的绝大部分属于技术密集的高附加值产品,其中仅机械及运输设备一项就达到500亿美元以上。

根据上述分析,解决制约工业增长的市场疲软问题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是推行以刺激需求为重点的扩张性经济政策,二是对现有生产能力进行改造,以提高生产效率和推进工业结构升级。这实际上分别属于凯恩斯学派的主张和供给学派的观点。

1998年,为了扩大内需,推动经济增长,我国实行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当的货币政策。中央财政增发了1000亿元特别国债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中央银行在下调了商业银行的准备金率后,又三次下调了金融机构的存贷款利率。这些政策在扩大社会有效需求,减轻市场压力,促进经济增长方面已经并将继续发挥积极的作用。但是也要看到,扩张性经济政策通常只能求得经济在原有基础上的扩张,并不能解决有效供给不足的问题。如果长时期推行这种政策,还有可能减轻企业进行技术改造的压力,从而影响工业结构升级的适时进行。应该明确,新的经济周期的到来最终还要取决于企业为了技术改造和结构升级所进行的大规模投资。因此,在运用扩张性经济政策弥补暂时的市场需求缺口后,应该及时地把工作重点转向改善供给方面,努力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加快工业结构升级的步伐。

长期以来,我国在提高工业技术水平和推动工业结构升级方面取得的进展相当有限。90年代中期以前,我国面临的是短缺的市场环境,许多工业品供不应求,当时国家和企业都把注意力放在粗放型扩张上,无暇顾及技术改造和结构升级。而每当经济过热需要进行治理整顿时,企业又会由于资金缺乏无力进行技术改造,政府关心的重点又主要是解决工业结构比例关系的失调问题。因此,已有的每一次经济调整,工业技术水平都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提高,工业结构也没有呈现出明显的升级趋势。

我国工业技术水平低下和工业结构升级缓慢的状况可以从统计数据中得到反映。企业主要设备的技术状况是反映工业技术水平的重要内容,表2显示,我国独立核算大中型工业企业的主要设备中, 技术状况达到国际水平的只占20%~30%,属于国内先进水平的约占25%左右,其余的50%左右仅为国内一般水平和国内落后水平。其中有些行业,如黑色金属行业和机械行业的主要设备技术状况则远远低于整个工业的平均水平,其属于国内一般水平和国内落后水平的设备分别占到98%和72%。工业结构方面,表3 给出了我国制造业结构水平与世界制造业结构平均水平的比较。从表中可见,与世界制造业结构的平均水平相比,我国的轻型制造业比重略高,相应地重型制造业比重略低,但差别并不很大,说明我国制造业的重化工业化水平基本达到了世界平均水平。如果更进一步分析,在重型制造业中,我国原材料制造业的比重明显偏高,而加工组装制造业的比重则明显偏低,这又表明我国重化工业化中的高加工度化水平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表2 我国独立核算大中型工业企业主要生产设备技术水平状况

(1995年)

国际水平(%)国内先进水平(%)国内一般水平(%)

纺织32.628.3

32.4

黑色金属 1.4 0.7

76.8

有色金属28.529.4

34.4

化学40.628.8

28.2

建材21.528.9

39.8

机械11.416.6

53.0

国内落后水平(%)

纺织 6.7

黑色金属21.1

有色金属 7.9

化学 2.3

建材 9.7

机械18.9

表3我国制造业结构及其与世界制造业结构平均水平的比较(%)

轻型制造业

重型制造业

#原材料制造业

#加工组装

制造业

中国(1997)

36.8 63.233.1 30.1

平均(1995)

34.5 65.526.4 39.1

注:表中的比重按年末设备价值计算。

资料来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1995年第三次全国工业普查资料汇编》(综合、行业卷)中的有关数字整理计算。

表3 我国制造业结构及其与世界制造业结构平均水平的比较(%)

轻型制造业

重型制造业

#原材料制造业

#加工组装

制造业

中国(1997)

36.8 63.233.1 30.1

平均(1995)

34.5 65.526.4 39.1

注:1.轻型制造业包括食品、饮料和烟草(31),纺织、服装和皮革(32),木材和包括家具在内的木制品(33),印刷和出版(342 ),橡胶(355),塑料(356),其他制造业(39);其余行业为重型制造业;在重型制造业中,金属制品、非电气机械、电气机械、运输设备、专业和科学仪器设备(38)为加工组装制造业,其余行业为原材料制造业。2.表中的比重按当年价格增加值计算。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1998)和UNIDO:《IndustrialDevelopment Global Report》(1996)中的有关数字整理计算。

90年代中期以来工业品市场由严重短缺转向相对过剩,实际上标志着工业发展进入重化工业化中以高加工度化为主的新阶段。这是因为,买方市场的不断深化和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迫使企业必须在提高产品质量和推出新产品方面做出更大的努力,这将引发企业进入全面更新生产设备的高潮。对生产设备需求的上升又会拉动加工组装制造业的发展(加工组装制造业主要由资本品构成,同时也包括一部分耐用消费品),从而推动工业结构的高加工度化进程。

从一个较长的时期看,工业结构的高加工度化还会有利于有效需求不足问题的解决。一方面,高附加价值、高技术含量的加工组装制造业的发展将有力地促进整个工业技术水平的提高,进而能够有效地减少工业生产的中间消耗水平,提升工业的增加值率,转变工业的增长方式。而工业增长方式的转变和工业经济效率的提高无疑又有利于改善居民的收入水平和投资的预期收益率。另一方面,尽管工业结构的高加工度化将对工业就业吸纳能力产生一定的影响,但随着整体经济效率的改善,对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将不断上升。由于服务业具有较高的就业吸纳能力,因而从总体上看,工业结构的高加工度化并不会影响就业水平的提高。

从国际经验看,当工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工业的高速增长始终都是围绕加工组装制造业这一主线进行的。以日本为例,1960—1973年,制造业的增长指数为362%,而加工组装制造业的增长指数高达612%;1973—1990年,制造业增长指数为77%,加工组装制造业增长指数达到183%;加工组装制造业占制造业增加值的比重,1956年为24%, 1971年41%,1990年为47%。

综上所述,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包括金属制品、非电气机械、电气机械、运输设备、专业和科学仪器设备等行业在内的加工组装制造业将构成我国工业增长的主要内容,工业结构的高加工度化将是保持我国工业适度快速增长的决定因素。

标签:;  ;  ;  ;  ;  ;  ;  ;  ;  ;  ;  

论我国产业发展的阶段性转变_供给和需求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