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学分制的变革要求建立与之相适应的高职高专教学管理模式,进而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业评价体系的变革。本文针对教务成绩管理系统的变革对学生学业评价提出的标准性和时限性要求,从评价内容及方式、学业成绩构成及比例几个方面论述重构思政课学业评价体系。
关键词: 学分制 思想政治理论课 学业评价
学分制与学年制是高等学校教学管理的两种制度。学分制是一种以学分为计量单位来衡量学生学业完成状况的教学管理制度。学分反映的是学生研读课程所需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和课程学习的难易程度。选课制是学分制管理的核心,在指导性培养计划的规定之内,允许学生选择专业、课程、授课教师、学习进程等,允许学生跨院(系)、跨校选课。学生可自主安排学习进程、学习任务、选修课程。在规定的学习年限内,学生可以修满学分提前毕业,也可延期的弹性学制。
在学分制的视域下,我院与学年制相适应的传统教学管理模式完全被打乱,比如:教务管理系统的运用、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刚性教学计划与弹性学分制的契合、导师取代了班主任、引导学生个性化发展个性化成才的星级奖学金取代了单一的以学习成绩为标准的奖学金等等。学生所学专业、所选课程均成为个体行为的现状,出现行政班、专业班、教学班等多种班级架构,班级、年级的概念逐步淡化。这种变革使得教学管理制度悄然由传统意义上的系科建制向行政序列垂直向下的学生教学管理模式和以专业学习为背景的教学管理模式转变,在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学生管理、评优评奖、组织发展等各方面充分适应学分制运行的管理模式得以形成。
因此,学分制视域下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业评价体系的研究被提到议事日程。
一、学分制视域下教务成绩管理系统对学生学业评价的要求
1.标准性要求。
目前我院的教务管理系统对学生成绩的评价分别设置平时成绩、期中成绩、期末成绩、实验成绩四项(各项成绩的百分比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实施),成绩转化分百分制和五等制两种。规定60分以下为不及格;60分—70分及格;70—80分为中等;80—90为良好,90分以上为优秀。系统再按一定的绩点转化为相应的学分。不论是专业课程还是基础文化课程均按系统设置标准上报成绩。这种评价方法借鉴专业课或专业基础课的考试方法,侧重对基本理论的测验,评价体系变成了一个封闭式的体系只能体现高校学业评价中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或基本能力。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业评价更应该侧重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的评价。因此,变通平时成绩、期中成绩、期末成绩、实验成绩四项标准的内涵,重构学分制视域下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业评价体系,才能对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理想信念等思想政治状况进行科学评价。
2.时限性要求。
我院教务管理系统只在期末结束前两周对学生和教师开放,考试结束后一周时间关闭。教师在不到两周的工作时间必须完成对每一个学生个体四项成绩的评定。因为我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平均负责300名左右学生,最多要负责500名左右学生成绩的评价,相当于一个教师必须在两周的时间内准确无误,科学公正上报1200—2000条数据信息。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不仅表现在理论上掌握的状况,更重要的是行为上的优化状况;不仅显现在德育方面,而且也渗透到智、体、美、劳诸要素方面。如果没有过程性的考评和痕迹化的管理,教师之于学生的成绩是有失公允,也有失教师的职业道德。所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业评价,要建立课堂教学考试与平时考查、动态考评与静态考评相、定性考评与定量考评、全面考评与重点考评、阶段性考评与总结性考评、教师考评与学生考评相结合的多元化评价机制。只有多元化的评价结果才能反映学生是否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检验和改进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多元化评价机制靠过程性的累计,而这种过程性的累计数据才能真正适应时限性要求。
二、学分制视域下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业评价体系建构
1.评价内容及方式。
高职教育的教学目标总体侧重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技能培养,而就业的关键是综合素质的较量,在人才综合素质中,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无疑是核心与灵魂,是个人成才的思想基础,决定人才的发展方向。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业评价的内容既要有课程标准要求的知识维度,又要体现职业教育的能力维度,更要突出本课程的特色即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的维度(关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的内容又具体细分成若干子维度。
对知识维度的评价主要采用传统的考试方式(开卷或闭卷)。评价主体是任课教师,采用终结性评价(课程结束时评价)。考试结果以百分制方式与教务成绩管理系统中的期末成绩相对应。《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采用开卷考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试题以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测试为主,覆盖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制观。以教学班为单位相对统一,题目由各位任课老师根据教学大纲自行确定,时间由任课教师于期末结束前2周组织实施。《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采用闭卷考试,根据本课程的考试大纲命题,大纲以章为序,每章考试目标包括知识点、知识条目和考试水平三方面。其中知识点是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知识条目是知识点的细化条目,考试水平是对知识考察层次的具体化。本课程的考试水平分为四个层次:识记、理解、掌握、综合运用。《形势与政策》课程的知识维度考评分专题笔记和论文两部分。依托《形势与政策课程学习笔记本》(我院校本作业本)为载体的学业评价是本课程规范化评价的前提。
对能力维度评价采用过程性评价,评价主体多元化的原则,在教务成绩管理系统中对应实验成绩。课程教师组织的任何形式的实践教学活动,都要求学生有相应的实践任务,实践成果可以以论文、调查报告、活动方案或视频资料、学习心得或总结、获奖证书等方式呈现,教师根据相应情况自行评定成绩。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是培养高职人才专业技能与实际操作能力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培养沟通能力和合作能力的途径。学生、带队教师、技师最有发言权,因此,教务成绩管理系统应把实验(实践)成绩细化为若干子项目,同时面向任课教师、学生、专业实习实训的带队教师,企业技师开放,让更多的主体对学生学业做出评价,真正落实评价方式和主体多元化的要求。能力维度评价对实践教学提出了项目考核指标,不仅使实践教学落到实处,也使1个实践学分有了具体的操作性。
对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的维度(关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评价采用动态与静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过程性考评原则。评价结果以百分制方式与教务成绩管理系统中的平时成绩相对应。平时成绩包括平时作业、学习纪律、学习态度三个项目。平时作业有利于督促学生重视平时学习及对理论知识的积累和运用,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又能有效提高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在学分制的视域下教学过程和考试都缺乏有力的监管。一方面有些学生只是为了拿满学分,能够顺利毕业,会选择容易过关的教师,不做作业不参加实践,迟到旷课常有发生。另一方面,老师出于利益(选课人数、学生评教)的考虑,以放松对学生要求、降低试难度来迎合部分学生的需要,最终导致认真学习的学生没学到多少知识,不认真对待的学生也能够考试及格取得相应学分,产生恶性循环。因此,学习纪律的评价可以有效弥补学分制教学的不足。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政治性和思想性的评价用学习态度这个指标体现。学习态度由专题研讨发言和参与性、读书笔记情况等构成,任课教师自行评定。
2.学业成绩构成及比例。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学科总评=平时40%+期末50%+实践教学成绩10%。
我院的《形势与政策》课程采用专题教学方式,其学时和学分所占比例较少,对于该课程的学业评价标准应区别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两门课程。
《形势与政策》课程学业成绩构成及比例如下:
(1)考核方式:该门课程考核形式为考查:过程性考核60%(理论教学)+终结性考核40%(实践教学)。
(2)考核内容:过程性考核内容:考勤(每次上课老师要打考情);课堂笔记(每次上课时必须携带《形势与政策》课程学习笔记本,每个专题讲座的课堂笔记必须记录在该笔记本上);终结性考核内容:(在上、下学期的所学专题中,可任选一个专题写论文、题目自拟,字数2000字左右,写在《形势与政策》课程学习笔记本上的指定位置,论文要求在第二学期交)。
(3)成绩评定办法:《形势与政策》课成绩由专题笔记成绩(60%)、社会调查报告或课程小论文成绩(占40%)综合评定。专题笔记成绩评分标准(含考勤):学生专题笔记成绩主要考查学生平时的学习情况,课程听讲,参与讨论情况,笔记认真程度,出勤表现等方面。学生必须按规定参加《形势与政策》课的各项教学活动,教师在每次教学活动结束时必须按“一对一”给学生的专题笔记盖章,以杜绝弄虚作假的行为发生。缺席时间达到规定学时的三分之二者,即按学校有关规定,本学期该课程成绩记为“不及格”。
总之,学分制是深化高职院校教育改革管理的必然趋势。学分制的教学管理改革任重道远,学分制视域下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业评价体系建构要不断从实践中总结和完善。
参考文献
[1]周清明 中国高校学分制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2]王欢 等 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评价体系的思考.高等教育,2010,7。
[3]谢苏燕 等 校企合作培养背景下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方式新探.职教通信,2012,(32)。
论文作者:那凤莲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7年6月总第1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7
标签:学分制论文; 评价论文; 学生论文; 成绩论文; 学业论文; 课程论文; 政治理论论文; 《教育学》2017年6月总第1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