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洪涛[1]2002年在《基于Java技术的互联网多模式应用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表明本文论述了“丹英互译服务的互联网应用系统”的分析、设计及其实现。 本文研究了互联网的发展趋势和Java技术背景,针对不同用户群的需求,提出了基于C/S、B/S和Web服务叁种模式的互联网应用系统的总体设计。运用MVC设计模式进行交互系统的软件结构设计;按照面向对象分析方法进行数据库的设计;根据Java语言的特点进行网络数据通信的设计。针对系统开发中所涉及到的网络通信的数据安全、实时媒体流传输、动态网站建设、系统资源管理以及Web服务开发等问题,分别提出了Java安全套接字扩展(JSSE)、Java媒体框架(JMF)、JSP/Servlet、JDBC、Java对XML的应用程序接口(JAX)等技术解决方案,实现了互联网多模式应用下文本翻译、文件翻译、网页翻译、实时文本发音等网络服务。 最后,本文在工程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服务和价值观点的信息系统增值服务模型。
黄铁军[2]2001年在《计算、通信、消费电子、内容、社群的融合技术》文中研究表明计算(Computing)、通信(Communication)、消费电子(Consumer Appliance)、内容(Content)和社群(Community)的融合(简称5C融合)是信息技术发展的大趋势。在5C中,通信和消费电子处于基础设施层,内容和社群处于应用服务层,计算技术是融合的催化性技术。计算、通信、消费电子融合的结果将是宽带互联网,计算和内容融合的结果是数字媒体技术(进而是无障碍的知识获取),计算和社群融合的结果是智能社群技术(进而是虚拟社会)。宽带互联网、数字媒体和智能社群将作为信息社会的支撑,支持人类无障碍地获取所有知识,无障碍地自由交流,从而实现普遍信息服务。 本报告是作者博士后期间围绕5C融合进行的研究开发工作的总结或阶段性总结,包括六部分: · 数据广播:在广播电视网上实现数据服务。 · 交互电视:软件、多媒体技术和广播类消费电子的融合。 · Web网关:电视、手机等消费电子设备访问互联网的Web内容转换网关技术。 · 数字内容:包括数字媒体和数字图书馆。 · 智能社群:综合宽带网、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的新型信息服务,计算和通信融合的归宿。 · 网络教育:5C融合技术的综合应用。 数字广播是广播电视参与5C融合的核心技术,数据广播是广播电视网在视听服务的基础上扩展信息服务的关键技术,是交互电视的前奏。本报告研究比较了国际上主要的数据广播标准,并遵循DVB数据广播标准实现了一个宽带文件分发系统iDCS,能够支持即时信息直播和海量信息下载,系统已投入实际使用。 数据广播和视听广播的结合称为增强电视(enhanced TV),在增强电视基础上扩展用户和业务提供者借助上行信道发生双向交流则构成交互电视,新一代交互电视是互联网和数字电视相结合的产物。交互电视的技术核心是多媒体应用软件环境,即交互电视的通用软件平台接口标准。本报告分析比较了国际上主要的交互电视标准和相关产品,设计实现了一套以交互电视为核心的智能家庭信息中心系统。 适应多种数字化设备的Web规范和Web网关是非PC类的消费电子接入互联网的技术桥梁。在这方面,本报告研究分析了XML、XHTML、WAP WML、ATVEF、DASE、MHP等标准规范,研制开发了符合W3C XHTML规范的面向电视的Web网页转换工具和符合WAP标准的面向移动设备的Web网页转换工具,其部分转换指标优于国际先进产品,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一个手机上网的通用Web网关。 在内容方面,媒体的数字化大大方便了各种媒体信息的处理、存储、传输和应用,各种媒体以数字媒体的形式相互融合—数字媒体—成为媒体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本报告综述了数字媒体领域几项重要标准:MHEG、MPEG、DAVIC以及互联网流媒体协议,介绍了研究组开发的基于内容的数字媒体处理平台iMedia。数字图书馆是具有丰富的结构化信息资源的高级信息系统,其最终目标是让所有的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用任何连接互联网的数字设备来访问人类所有的知识。本报告总结了作者参与我国数字图书馆的一些工作,初步提出了数字图书馆建设的技术框架。 伴随着计算、通信、消费电子的融合和宽带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互联网对人类社会的影响越来越深,在各种可能的挑战中,互联网对人际交流以及人类群体行为的影响是问题的核心。本报告提出智能社群(Intelligent Community)的概念来概括互联网空间中突破时空限
宋杨[3]2015年在《远程教育环境下多模式财务管理系统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说明远程教育环境下多模式财务管理系统是北京理工大学远程教育教学平台的一部分,是基于高校财务信息化管理战略目标的多模式整体解决方案。财务信息化管理作为数字化校园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标在于优化和统一业务与财务信息,提高数据应用的效率,为决策层提供有效的财务数据信息。本文从北京理工大学远程教育财务管理的实际需求着手,为其综合管理体系的规范化、透明化设计了整体解决方案。本文从多角度分析了网络教育环境下的网络财务管理的特征和发展趋势,结合发展迅速的远程教育管理模式,融入云端技术,加入多模式收费和支付手段,体现了财务集中管理、柔性管理的理念,从根本上改善了传统高校财务管理在操作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大大提升了财务信息处理的时效性。本文从学生、校外学习中心和总部叁个层级完成了多模式财务管理系统的功能设计与实现,建立了学生、校外学习中心、学院以及学校的四级财务查询管理系统,实现了学费的灵活交纳和规范化远程教育财务管理的结合。形成了四级财务报表,可以高效快捷的为领导决策提供可靠依据,便于让教育资金最大限度的发挥作用。本文分析了手机支付平台的支付模式和运营策略,并对手机支付模块进行了初步探索与设计开发,移动通讯技术的迅速发展为远程教育和网络财务管理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也为日后系统的进一步完善预留了空间。
王鸿灏[4]2008年在《计算机网络虚拟实验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对计算机的人机交互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虚拟现实技术应运而生。它主要综合了计算机图形技术、多媒体技术、传感器技术、显示技术、仿真技术以及网络技术等多种技术为一体,将虚拟场景构建于网络之上,从而实现不同物理位置上多个用户共同“沉浸”在一个虚拟场景中,并可以实现自由漫游及与其它用户之间的相互交流。虚拟实验系统是虚拟现实技术的一个重要应用。用虚拟实验系统来开展科学实验和研究将对传统教学仪器产生历史性的变革。运用虚拟实验系统建立全方位、多层次、多模式的实践教学环境,将会使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和技术应用技能得到全面的提高。计算机网络虚拟实验系统旨在基于国产基础软硬件产品,研究构建虚拟实验系统的关键技术,结合Linux培训课程的需求,面向高校和专门的培训机构开发计算机网络实验系统。计算机网络虚拟实验系统采用B/S(Browser/Server)架构,Java技术开发,Java2D作为底层绘制技术,Swing作为用户界面开发技术,面向Linux以及Windows平台下的浏览器使用。本文详细的介绍了虚拟实验系统的设计及开发过程,介绍了虚拟实验系统的整体架构,MVC模式的使用以及叁层结构的划分;从系统流程的角度介绍了框架的实现方法;提出了计算机网络及协议的仿真方案,对其中的关键算法进行了深入研究并综合利用多种技术,在系统中实现了整个方案。在系统开发过程中,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针对B/S体系结构及开发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本文提出利用RIA(Rich Internet Application,富互联网应用程序)技术,改进计算机网络虚拟实验系统的用户界面开发方案。在改进方案中,采用了2007年刚刚推出的JavaFX技术。由于JavaFX技术刚刚起步,因此并没有成熟的技术路线可循,在论文中所提出的改进方案,是对JavaFX技术的初步应用和探索。
杨国才[5]2012年在《农业农村信息化云服务平台集成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农业农村信息化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进步,国家提出了农业农村信息化的“平台上移、服务下延”发展战略。过去由于①技术的限制和部门与行业条块分割的原因,造成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缺乏统筹规划和设计;②信息资源分散、信息平台各自独立,导致农业农村信息资源共享困难;③已有的网站和平台众多,由于管理、运行机制等的原因,信息不能得到及时更新,使得农业农村信息的实用性、时效性差。这些问题己成为制约我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的瓶颈,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了对农业农村信息化云服务平台集成关键技术开展系统研究的课题。本研究的目的就是通过对农业农村信息化云服务平台集成的关键技术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在借鉴国外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经验和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农业农村信息化服务平台建设进行系统的需求分析和可行性分析;围绕云服务平台构建过程中的体系结构、农业农村信息标准、农业农村本体库与知识库、智能信息服务系统等关键模块进行系统设计;以柑橘产业信息化云服务平台为实现案例开展实证研究,探索加快我国农业农村信息化服务平台建设的新思路和新模式,促进农业农村信息化快速发展。本文针对上述研究目标,通过全面系统的分析与研究,其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农业企业、种养大户(合作组织)、农村基层政府部门、农户对信息的需求强烈以重庆市的农业企业、种养大户、农业合作组织、农村基层政府部门、农户为调查对象,采取实地现场调研、座谈会、调查问卷等进行抽样调查。利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和Excel等分析工具生成了各种分析图表。调查问卷设计是按照受访者对调查指标认为的重要程度打分,从1分到5分。农户和种养大户(专业合作组织)对肥料、种子、农药、税收、补贴、教育与医疗服务等政策法规类信息的需求最高,其次是农业生产技术信息的需求,按照受访者认为的重要程度打分,其政策法规类信息和农业生产技术信息的平均得分分别是3.72和3.21。农民对当前各种渠道获得信息的实用性、时效性、可理解性以及可获取程度都极为不满意,特别是网络用户对信息的可理解性和可获取程度的满意度最低。广大农民和乡镇农技人员对"12316”、“12396"和“12582"等农技服务热线和网站的了解几乎为零,平均分只有1.65。调查的农业企业对生产统计、生产成本、企业内部各类信息的整合集成与共享平台、电子商务、农产品物流与产品质量溯源、客户关系管理(CRM)等信息化需求旺盛,按受访企业认为的重要程度打分的平均分均在4.0-4.5之间,特别是对电子商务、农产品物流与产品质量溯源、客户关系管理(CRM)的信息化需求程度给予了最大的关注。农业企业对生产资料(或原材料)、产品市场和生产技术的信息需求中,其平均分值分别为3.68、3.68、4.11,他们对生产技术信息的关注度更高。农业企业对企业信息化服务外包的意愿中,选择信息服务外包价格合理则愿意的企业占52%,32%的企业选择愿意,16%的企业急需信息化外包服务,没有不愿意的企业。基层政府部门对IT企业参与农村电子党务和政务建设、信息化对提升村镇竞争力以及农村市场拓展的影响给予了极高的关注度,其平均分值分别为4.47、4.34、3.79。涉农政府部门对农民在短彩信信息订阅中遇到的困难程度非常高,其平均分值达到了4.06。农村乡镇的信息化基础设施中办公硬件条件(3.25分)和互联网接入条件(3.70分)尚可,但信息化配套设施(1.43分)和配套资金投入(1.32分)严重不足。基层干部认为农村基层计算机的操作使用能力较差(2.75分)、现有信息系统的易用性差(2.61分)、基层信息技术人才需求度高(4.18分)。农技专家们对当前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中各自为政没有统一标准的问题表示了高度关注(4.10分),对村镇党务、政务信息化将促进农民生活服务信息化给予了肯定(3.48分)。农技专家们认为目前的农业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和信息技术支持服务有待进一步完善和加强(3.02分)。2.农业农村信息云服务平台集成建设的需求分析与可行性分析综合实地调研、座谈和调查问卷的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当前农村基层存在叁大迫切的信息化需求。①涉农信息平台与资源集成整合的需求。过去由于技术、管理等诸多原因,造成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缺乏统筹规划、信息资源分散、信息平台各自独立,导致农业农村信息资源共享困难。通过农业农村信息化云服务平台建设,将对农业农村信息资源进行统一规划设计,充分整合集成各类涉农信息服务平台和资源,必将极大地提高农业农村信息资源共享程度。②个性化、本地化农业科技信息服务的需求。从对农民的问卷调查可以知道,农民对当前各种渠道获得信息的实用性、可理解性极不满意。这充分说明当前农村基层的信息服务亟待改善,而本体与语义技术的成熟应用,为个性化、本地化的农业农村信息服务提供了技术支持。③方便、快捷、正确、及时的农村信息服务需求迫切。目前虽然网站和平台众多,由于管理、运行机制等的原因,信息不能得到及时更新,使得农业农村信息的实用性、时效性差。从云计算的理论研究基础上来讲,云计算理论体系研究发展速度快,理论成果丰富。近年来基于云计算的信息化平台建设和云服务模式方面的理论研究成果众多。已经具备了开展农业农村信息化云服务平台建设的可行性;云计算技术是从分布式处理、网格计算和并行处理等技术发展而来。实际上是一种新的网络技术实现方案。成熟的技术支持为建设农业农村信息化云服务平台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条件;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利用工业生产中产生经济效益反哺农业已成为国家的重要政策。因此,已具有了建设农业农村信息化服务平台的经济基础条件。国家政策环境的强力支持,特别是农村社会经济条件还比较薄弱,云服务模式的高效率、低成本、灵活性优势,成为建设农业农村信息化云服务平台的强大动力。3.农业农村信息化云服务平台关键构件的系统设计围绕农业农村信息化云服务平台建设的总体目标和建设内容,以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平台即服务(PaaS)、软件即服务(SaaS)的架构模式,设计了农业农村信息化云服务平台的体系结构;按照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和农村民生四大类对农业农村信息进行分类的方法,提出了农业农村信息分类标准体系;应用语义技术和本体论,设计了农业农村信息本体库和知识库,分析了农业农村信息本体库和知识库的关系及其构建方法和策略;采用基于RDF的语义表示、语义推理、用户网络行为定向等技术,对农业农村智能信息服务系统进行了系统设计,详细设计了语义推理机、语义知识集成、信息主动推送等模块。4.柑橘产业信息化云服务平台案例的关键技术设计与实现通过基于柑橘产业信息化云服务平台的案例设计与实现的研究,对柑橘产业现状和柑橘信息化资源状况的分析,结合柑橘土壤温度、湿度等参数实时采集与处理的计算机试验模拟系统研究证实:在单机环境下,对于柑橘产业信息化的大规模应用,其内存和外存资源的动态利用受到极大限制。而计算资源的使用也存在同样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寻求计算机的新技术来加以解决。云计算技术的出现,为我们带来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契机。特别是云计算技术的高扩展性、虚拟化、灵活性等特性,将给计算和存储资源的动态扩展带来极大地方便。因此,说明农业农村信息化云服务平台的建设是十分必要的。根据柑橘产业信息化云服务平台建设目标和实施步骤,重点开展了平台总体设计、接口规范设计、数据库设计。围绕柑橘生产过程信息化,在基于Hadoop的云计算平台环境下,实现了平台主界面、柑橘灌溉智能决策系统等功能。进一步证明了基于云计算的农业农村信息化服务平台建设的可行性,探索了云服务平台实现的关键技术。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农业农村信息化服务平台的系统分析研究,以重庆市为调查研究对象,全面系统地分析了云服务平台建设的需求与可行性;针对农业农村信息化云服务平台集成的关键技术与关键构件进行了系统设计;提出了以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和农村民生四大类设计农业农村信息分类标准体系的方法;应用本体和语义技术,设计了农业农村信息本体库和知识库及其构建方法和策略;采用基于RDF的语义表示、语义推理、用户网络行为定向等技术,详细设计了语义推理机、语义知识集成、信息主动推送等模块。
杨光[6]2004年在《基于网格技术的煤矿安全应用服务系统集成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互联网及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发展,网格由于其面向对象、高效性、可扩展性、支持异构环境等诸多优点正应用于高性能计算相关的基础科学合作领域。由于煤矿异构环境下多种应用系统间必须处理相对复杂的数据信息,并最终对实际安全管理生产提供可靠的技术决策支持,煤矿信息网格建设必将成为未来煤矿计算机技术应用及发展的必然。煤矿网格基于煤矿网络平台,并利用其强大的网格功能充分实现煤矿计算资源、存储资源、通信资源、软件资源、信息资源等全面共享。本文对网格计算技术、Web服务技术、分布式计算技术及J2EE体系结构进行深入研究,同时结合国家煤矿信息网建设,将多种技术思想在作者参于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Internet网格计算的矿井安全可靠性定量评价研究”中得以体现。以网格技术为指导思想,从分布式并行计算、可扩展性、数据信息共享及系统重用等方面入手,应用比较成熟的Web Services技术构建适用于煤矿的信息网格,建立煤矿网格的基本模型及其构建方式。本文使用Web Services技术利用煤矿Web服务基本运行平台(异构环境应用子系统)实现煤矿企业应用集成(MEAI)为主线,通过J2EE相关技术为蓝本开发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系统叁层应用,并利用Web Services技术将其抽象成为核心服务,通过开发服务代理机制将服务进行展示,实现安全健康管理系统的Web服务框架并验证其构建的可行性。论文研究成果可应用于煤矿行业,通过Web服务构架对其它异构环境下的煤矿应用系统进行整合,最终形成适用于煤矿网格构建的新模式。
司红军[7]2013年在《基于WEB的公务员在线考试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提出公务员在线考试是政府部门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工作,对于人才队伍建设作用明显。随着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各政府部门系统内的各种考试也受到了广为关注。过去的人工考试的方式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考试的结果也不便于保存,不再适应于信息化时代的需要。随着现代社会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网络技术已经遍布到生活的各个角落,许多基于网络的应用程序也日益发展起来,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因此,开发一套科学的公务员在线考试系统,用来帮助政府部门进行绩效管理,成为了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当前在线考试的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分析了搭建网络技术的在线考试系统的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当前网络系统的架构方式,采用B/S叁层体系结构模式和J2EE架构技术对系统进行整体架构;详细介绍了J2EE框架、J2EE组件以及MVC设计模式的技术特点,分析了J2EE中叁种开源的框架整合技术SSH和集成SSH框架的系统实现过程;对J2EE常用概念进行了介绍,并给出了搭建J2EE开发环境的方法步骤。本文对系统的可行性进行了详细分析,确定了本系统的硬件、经济、技术、维护等各方面的可行,总结了公务员在线考试系统详细的功能需求和非功能需求。系统开发过程中以需求分析为基础,采取模块化设计思想,对系统的角色和功能进行了详细划分,明确了用户可交互功能,并对每个功能模块进行了设计和技术实现,同时对数据库进行了详细设计。本文以某政府单位为背景,设计实现了公务员在线考试系统。在实施应用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达到了预期目标。最后总结了这次设计的开发经验,以及系统存在的不足,对系统提出了改进意见。
周丕健[8]2015年在《基于DPI和DFI的P2P流量检测系统的研究与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P2P (Peer-to-Peer)应用在互联网应用中所占的比例与日俱增。P2P应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好处,例如网络电话、网络视频、网络社交等。同时,P2P应用也伴随着很多负面影响,如恶意程序、占用带宽、知识版权、内容监控、网络安全等。要做到扬长避短,我们需要从网络应用中找出P2P应用。因此,准确地检测P2P流成为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本文通过对P2P流量检测技术与P2P协议的研究,提出了基于深度包DPI (Deep Packet Inspection)和深度流DFI (Deep Flow Inspection)联合检测的P2P流量检测系统。论文工作依据软件工程的思想、采用面向对象的方法对P2P流量检测系统进行了需求分析和系统设计,使用用例图、活动图、时序图、部署图、架构图、流程图等UML (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建模工具构建出一个详细的系统模型。本文的重点内容是系统的详细设计。详细设计包括流量采集模块、特征库模块、流量检测模块叁个部分。模块设计给出了具体的流程、算法。设计过程中,主要数据结构用JAVA代码进行描述,数据库表用存储结构进行描述。其中,流量采集模块与流量检测模块是系统详细设计的关键环节。在流量采集模块设计中,流量数据包采集使用JAVA平台提供的JPcap类库实现;数据包的捕获、解析存储与转储功能通过定义多线来实现;存储文件管理功能通过设定定时程序来实现。在特征库模块的设计上,论文给出了特征载荷单、多规则的协议分类、算法流程和DFI样本库的流量特征分类标准。在流量检测模块的设计上,通过对各类检测技术与算法的研究,采用了DPI主导,DPI与DFI联合检测的方法实现流量检测,即在算法上,采用多模式匹配AC(Aho-Corasick)算法与机器学习C4.5算法相结合的新算法,提高了P2P流量检测的准确性。这是论文的创新所在。最后,对流量数据包采集、流量检测两个核心环节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显示流量数据包采集具有较高的正确率,流量检测具有较低的误测率和漏测率。综合以上结果,系统对P2P流的检测具有极高的性能和极好的稳定性。
佚名[9]2007年在《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文中研究说明TP132007042003一种智能PID复合控制器的设计/伍铁斌,刘祖润,徐学军,李文(湖南科技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自动化与仪表.―2006,21(4).―45~48.提出一种新型PID复合控制算法,将模糊控制和混沌PID控制结合起来,既具有模糊控制快速、鲁棒性强的优点,又具有PID稳态精度高的优点。仿真表明该算法使用可靠、精度高,而且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和较好的鲁棒性,优于常规的PID控制与模糊控制。图2表1参13
夏岩[10]2017年在《互联网舆情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上的信息数据呈爆炸式增长,舆情信息的监控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它能从网络信息中找出低俗的、恶意的或带有诱导性的舆情内容,加强对网络内容的监管。但是由于信息总量庞大,传统的人工监管形式难以实现互联网舆情的有效覆盖,这给互联网安全乃至社会稳定都带来不小的隐患,因此互联网舆情监控系统已经显得迫在眉睫。本论文设计的互联网舆情监控系统针对用户所提出的监控内容要求,在指定的网络范围内,对舆情信息进行处理和分析,在应用界面上为用户提供舆情情况和趋势分析。我们选择目前使用率最高的跨平台语言——Java,依托SSH框架(Struts+Spring+Hibernate)开发本系统,使用新的MongoDB+MySQL的数据库架构,在提高海量数据的读写速度的同时兼顾了系统的事务处理能力。该系统依据开源爬虫框架WebCollector开发网络爬虫,并利用Aho-Corasick算法对爬取内容进行预处理,然后使用开源的Word分词组件对舆情信息进行分词处理,采用基于情感词典的方法对舆情信息进行极性情感分析,最终通过应用界面对处理和分析的结果进行展示。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使得系统的词汇库在系统运行的过程中将变的越来越大,常用的字符串匹配算法无法满足系统正常运行的需求。本文通过对现有的字符串匹配算法进行改进来解决这个问题,提高了匹配的效率,进而满足系统的性能需求。本文所设计的监控系统主要包括舆情信息统计;监控条件的增加删除;舆情具体内容的显示;舆情趋势综合分析等功能。系统界面简洁友好且运行稳定。
参考文献:
[1]. 基于Java技术的互联网多模式应用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严洪涛.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02
[2]. 计算、通信、消费电子、内容、社群的融合技术[D]. 黄铁军.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2001
[3]. 远程教育环境下多模式财务管理系统研究与应用[D]. 宋杨. 北京理工大学. 2015
[4]. 计算机网络虚拟实验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王鸿灏. 北京邮电大学. 2008
[5]. 农业农村信息化云服务平台集成关键技术研究[D]. 杨国才. 西南大学. 2012
[6]. 基于网格技术的煤矿安全应用服务系统集成模式研究[D]. 杨光. 西安科技大学. 2004
[7]. 基于WEB的公务员在线考试系统设计与实现[D]. 司红军. 复旦大学. 2013
[8]. 基于DPI和DFI的P2P流量检测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 周丕健. 广西大学. 2015
[9]. 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J]. 佚名. 中国无线电电子学文摘. 2007
[10]. 互联网舆情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夏岩. 湖南师范大学. 2017
标签:互联网技术论文; 信息化规划论文; 信息化管理论文; 语义分析论文; 云计算论文; 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论文; 虚拟技术论文; 数据集成论文; 互联网农业论文; 流量平台论文; 信息化时代论文; 信息化农业论文; 信息集成论文; 用户分析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信息发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