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作为经济发展基础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公路的建设在交通基础设施中占有重要地位,公路的兴建对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也有重要作用。在公路施工中,关键部位的施工技术尤为重要,重视公路关键部位施工技术的研究,把握好关键部位的施工质量,对保证公路的质量,乃至整个经济的高效健康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公路工程;关键部位;施工技术
1.路基的施工技术
1.1控制路基边坡高度、坡度以及排水
在实际的施工中,路基受到多个方面的影响,比如受所处的地形以及地质的影响等,因此,在路基的施工过程中,不能只考虑路基的边坡高度以及坡度,还应充分考虑路基所处的地形以及地质等方面的信息。
在雨水的作用下,路基容易出现下沉、滑坡以及坍塌等现象,必须对路基的排水进行有效地控制。当出现汛期时,路基有可能长时间地遭受雨水的侵蚀,应该确保路基排水的流畅。路基的排水与周围相关的排水系统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处理路基排水时,应注意路基排水与周围相关排水系统的协调,避免路基遭受雨水长时间的侵蚀。另外,路基的排水还与公路本身的排水体系有关,公路排水系统中的急流槽、边沟、截水、横坡、纵坡、分散排水以及集中排水等都直接影响到整个公路路基的排水状况,因此,完善公路排水体系可以促进路基排水的顺畅,使路基保持应有的干燥。在路基的施工中,应该充分考虑临时排水设施的设置,注意在填筑时路拱的形成,确保雨水能够顺畅地排出。
1.2控制路基压实度
在路基的施工过程中,如连续地施工,则应该尽可能地减少路基土层受到雨水的侵蚀或者日光曝晒。避免路基土层的含水量随环境或者气候的变化而变化。
在施工过程中,应选择准确的压路机型号以及吨位,在压实过程中,还应掌握好合适的压实方法以及准确的压实遍数,同时,还应保证压实过程中路基的均匀性。在进行压实的过程中,如果选择的压路机不同,则压实的效果也不尽相同。经过相关资料统计,对砂砾土实施振动碾压可以取得满意的压实效果。在进行路基的压实过程中,应该针对不同的路基情况,选择最合适的压路机,以达到最佳的压实效果。不同的地质,其压实的遍数也不尽相同,因此,在压实过程中,应针对不同的地质及时地调整压路机的压实遍数。
2.路面的施工技术
第一,对于基层施工来说,应该注意使用正确的配料方法以及搅拌的方法。首先,应该确保拌和设备计量的装置具具备稳定性的特征,这样就可以实现准确计量配料以及均匀搅拌施工的配料。在对路面基层进行正式施工之前,应该筛分混合料,同时对其进行试验,这样就可以方便使混合料的级配同标准相符。在处理路面石料之时,应该依据上料情况、配料情况和购买情况之间的不同,应该进行分级处理;在对基层进行摊铺的过程之中,应该尽量一次完成作业;在压实工作之中,可以使用振动型机械,也可以使用钢轮型机械;在碾平基层之时,可以把胶轮型机械当作施工的工具。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第二,在对垫层进行施工之时,应该注意控制好施工材料的最大粒径和材料之中泥土的含量,这样就可以确保施工质量。同底基层相类似,在对垫层进行施工之时,应该严格控制好垫层的密实度、弯沉值和E值,这样就可以确保公路垫层的防冻功能、排水功能和防水功能可以达到一定的质量标准。
在对路面面层进行施工之时,应该使用如下的施工技术。对于混凝土沥青面层,应该确保单台拌以及机产量应该大于250t/h之上,在一个拌站当中,只可以使用一台拌和机。应该确保摊铺机的幅宽在15米之上,可以方便在一次作业之中,就可以完成施工。对于拌和机,还应该保证可以自动记录每罐混合料的量,同时可以把材料的情况、温度情况以及材料用量打印出来,避免使用人工完成以上工作。对于面层的施工材料,则应保证它的温度符合要求。应该对沥青和矿料来进行加热,使其可以保持在170度到190度之间;控制好混合料温度,使其保持在170度到180度之间;当对面层进行初碾时,要使其温度大于150度;要在温度大于80度时进行终碾。如果施工材料为改性沥青,那么在正式施工之前要试验其性能,如结果不能达到相关的要求,那么不可以使用到施工之中。应该尽量在气温较高之时对沥青面层来进行施工,这样就可以确保碾压的质量;在碾压沥青材料的面层之时,重型机械为当做为首选的施工工具,在对面层进行压实作业之时,为了把压路机数量和碾压次数减少,那么应该尽量在高温之下来进行作业。
3.桥梁的施工技术
桥梁的施工也是公路施工的关键部位,是公路跨越河流的必然选择,是公路工程施工中质量控制中需要重点注意的部位。桥梁要由路基经过河流再回到路基的过程,其中路基与桥梁的连接处,以及桥梁自身的施工,是桥梁施工的关键部位。对路基与桥梁的连接过渡部分的施工要重点确保其稳固性,这就需要对材料的选择和配比进行严格控制。对桥梁本身部分的施工要特别注意施工技术水平的提高,特别是在当今桥梁建设跨度越来越多,复杂程度越来越高的情况下,针对施工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桥梁施工技术,把握相关施工技术的技术特点和技术难点,对建造配件、生产工艺技术以及施工设备严把质量关,以确保桥梁主体结构的质量和稳定性。
4.涵洞施工技术
涵洞是公路施工过程中的关键部位。因为公路在通过沟渠时需要建设涵洞,促使公路通过涵洞跨越沟渠。涵洞施工前需要开展的施工技术的水平是选用适合的涵洞类型,促使涵洞与公路形成一体;涵洞跨度施工严格按照设计方案进行,应用设计要求的施工技术进行建设,涵洞断面施施工需要应用的施工技术是能够保证断面的坚固性和合理性。所以涵洞施工技术要求主要是保证涵洞与公路相符合。
5.结语
总而言之,公路工程对于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只有对公路工程施工当中那些关键部位施工技术进行认真的分析以及控制,这样就可以避免公路工程质量问题的出现,从而可以有效的提升我国公路使用的安全以及寿命。
参考文献:
[1]刘慧.浅谈公路工程施工中关键部位的施工技术[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06):184-185.
[2]陈鹏.基于公路施工关键部位施工技术的探讨[J].绿色环保建材,2019(02):112-113.
[3]冀向晖.公路工程关键部位施工技术研究[J].中国标准化,2019(02):84-85.
论文作者:黄永洪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7
标签:路基论文; 公路论文; 涵洞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压实论文; 部位论文; 面层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