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心头荡漾着的是荷塘美景还是纠结的情感?,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的是论文,荷塘论文,美景论文,心头论文,情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如果现在要问那些毕业若干年的人:“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给你最深的印象是什么?”相信十有八九的人会说:“是‘荷塘月色’的美景。”为什么呢?一方面是朱自清笔下的“荷塘月色”实在是太美了;另一方面是学生觉得朱自清先生想要摆脱不宁静的心情及向往自由的思想在文章中表达得太清楚了,没有丝毫解读的困难,因此就不甚关心,难以留下深刻印象。所以,来清华园读书或参观的人,总是要到朱自清当年所描绘的那一片荷塘走一走。至于深度解读朱先生在这篇文章中表达的是向往的政治自由还是伦理自由,实在不是中学课堂2个课时的粗浅解读(浅阅读)所要承担的任务。更何况,这篇散文如同它的标题一样,其优秀动人之处不是因为成功地表达了一种感情,而是成功地展示了一方荷塘月色的美丽。
但自从孙绍振教授的《名作细读》出版后,许多教师很认真地阅读了其中的《超出平常的自己和伦理的自由——〈荷塘月色〉解读》,对孙教授关于朱自清所抒发的向往自由的情感的精辟分析佩服得五体投地。于是一个转身,这些教师都把教学的重心由对荷塘月色美景的分析转向怎样理解《荷塘月色》所抒发的情感。
在具体的教学中,很多教师都能把教学重心定位在学生未知的层面上,但在他们的课堂上,师生共同解读出的《荷塘月色》,只有作者虽然曲折惶惑却不折不挠的思想追求,丝毫看不到在别样心境下所见所感的月下荷塘的美景。这样的解读鉴赏已然把让朱自清先生心动不已的荷塘月色置于无足轻重甚至可有可无的教学进程中,其夺魂吸魄的魅力也必定会在这样的解读中消失殆尽。不知若干年后,这些学生谈起《荷塘月色》还会不会在心头荡漾着那“月色下的荷塘与荷塘上的月色”的美景?可以断定,一定不会。因为在他们心里,明晰的主旨大大超越了朦胧的美景,激越的思想诉求也完全遮蔽了柔和的荷塘月色。所以,这样的解读值得商榷。
这些教师机械地理解了孙教授“从其已知中揭示未知,指出他们感觉和理解上的肓点,将已知转化为未知,再雄辩地揭示深刻的奥秘,让他们恍然大悟”这一番教诲,在揭示未知与分析特色中迷失了方向,不明主次先后,不知权衡轻重。其实,相遇未知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常态,否则他们要学习干什么呢?未知内容的多少不是确定某个章节或某篇文章能否作为教材的关键因素,就理科来说,要考虑未知知识传授循序渐进的连贯性,就文科来说,要考虑未知知识在知识系统坐标轴上主次轻重缓急的坐标。因此,就语文教学来说,一篇文章的特色常常成了其能否入选教材的关键因素。在这样的选文中,当未知的揭示与特色的分析冲突时,孰轻孰重就不言而喻了。
这些教师犯的另一个错误在于误把表层的感知当做深层的已知,认为学生已经从朱自清的描绘文字中直观地感受到了荷塘月色的美丽,教师已经不能有所作为了,于是半放弃式地把文章第4、5、6段景物描写的分析放在主旨分析之后,视课时的多少来确定要不要分析和分析的深浅程度。其实,教师不能停留于感受表面、直观的现象,而要透过表象直视事物的本质,学生阅读《荷塘月色》的本质是虽然能直感作品中荷塘月色的优美,却并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这些景色真正美在哪里,自然更无法感受其魅力所在。教学就是要从分析学生表层的理解中揭示出他们隐藏在文字后面的深层未知来。因此,分析鉴赏作者心中“另有一番样子”的荷塘月色就成了这篇课文的教学重心。只是,这样的分析鉴赏得分几个步骤走。
首先是作者刻意营造的类似“梦”的大氛围、大意境。要进入这样的氛围与意境,教师应当让学生带着自身阅读而产生的情感反复地朗读这篇文章第4、5、6自然段,有了这样多次的朗读,他们自然会随着文章里出现的“曲曲折折”“田田”“亭亭”“层层”“粒粒”“缕缕”“密密”“脉脉”“静静”“薄薄”“淡淡”“楞楞”“弯弯”“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重重”“阴阴”“隐隐约约”等众多的叠音词拉长语气,舒缓节奏,放低声调,真切地感染上作者身处那“无边的荷香月色”中渐渐由外而内又由内而外浸润、漫溢于身心的异常宁静的如梦似幻的情愫和心境。
其次,教师引领学生阅读感受朱自清在这样的心境中看到的不同于往常样子的荷塘。作者首先向读者展示的是视觉的美感。步入曲曲折折的荷塘,扑入眼帘的有“田田的叶子”“像亭亭的舞女的裙”,还有闪闪烁烁的荷花,它并没有超越往常的荷塘,稍微心细的文人不难捕捉到其间的美意。但是,作者发现了塘面上拂煦而过的微风,虽然看不见,却让读者闻到了随风送来的时断时续“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缕缕清香。而在这秀美的荷塘中闻到了这样的清香,读者自然要被熏得醉意蹒跚,而作者又恰到好处地于此时指点我们发现了并不是什么人都可以发现的那“肩并肩密密地挨着”的叶子居然荡起了的“一道凝碧的波痕(荷波)”,窥视到那明明见不到的被叶子遮住的流水所流露出的“脉脉”的神情。这就是朱自清的神来之笔,因为这既是他沉迷醉心后的细腻感觉,又是他将心中的宁静投射于荷塘后得到的特异灵感。毕竟微风不是看到的,荷波的颤动也是一刹那的事,流水的神情则只有通过那“更见风致了”的叶子才能感觉到,而荷塘的宁静更是通过那刹那间的颤动表现得倍加深邃,内心没有满满的情愫是不可能有感觉的。作者就是这样“物以情观”地把情与景揉在一起,将荷塘的另一番样子展示在我们眼前,让大家眩晕于这似真似幻扑朔迷离的神奇景象中,不知不觉地迷醉在作者创设的看似无月实则处处见月的氤氲着淡淡喜悦的月下荷塘的美景中。
当然,学生还喜欢文章所描绘的荷塘上的月色。朱自清在描摹出自己心中的月下荷塘后接着写道:“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不可否认,学生普遍能感受到“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等词句所透露出的月下荷塘静谧的美,可如果仅仅停留于此,那就错过这一美妙句子最精彩的意蕴。因为这一句的上文是“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承接上文的比喻,自然也包含了月光对这一片叶子与花的“脉脉”的情意。因此,它所表露的绝不仅仅是静谧,更有着月色对荷塘的恋意,这是怎样一个宁静、温馨、和谐的美景啊,而这样一种宁静、温馨与和谐不正是作者近来颇不宁静的内心所追求的吗?按说这月色怎么可能会对荷塘如此眷顾与依恋呢,这显然已经不是现实中的美景了,它揉进了作者内心那一方温润、柔软而执著的渴望,作者于现实中得不到的这一切,全部融入自己创设的美景中。读到这一层,才算真正读懂《荷塘月色》。
既然这美景携带着真实情感的虚幻色彩,因此它只能继续朦胧地眩惑着我们,于是作者又让我们观赏到“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凭借着自己的艺术功力,朱自清没让这虚幻的美景透露出半点的不自然。青雾浮在半空中,似有似无,看得见看不见全在于你自己的心境;叶子和花蒙上牛乳的白色后不由观赏者不产生“似花还似非花”的恍惚迷离;梦本来就够朦胧了,更何况还要让它笼着一层轻纱,荷塘中的一切在蒙着一层淡淡的云而不能朗照的月光下越来越朦胧了,与先前能看见袅娜地开着、羞涩地打着朵的荷花的荷塘判若云泥。可在不追究其科学性的精确而追求其艺术性的可能的散文中,它们在朱自清的笔下是那样和谐地融为一体,自然地映射出一层含蓄的诗意,让我们深刻地体会到作家们描绘的从来都是他们心中诗样的风景。没有教师的点拨,学生能读懂那美景中所蕴含的诗意吗?
只是,若要让这样的风景取悦读者、渗进他们的内心,还不能不借助现实景物朴素的洇润。于是聪明的朱自清又于虚幻地描绘荷塘上的月光之时,如实地告诉我们:
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让我们在虚虚实实中感叹景色的精美而忘却了其人工的拼接所造成的缺憾。但不管怎么说,真实的画面总是敌不过打着虚光的美景。抹平抹淡虚幻的线条,让读者深信文中所描绘的一切,就是真景呈现的主要意义。但不管怎么说,那似乎无边的荷香月色还是给作者带来了满心的欢喜,毕竟它增添了作者“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的做个自由人的快乐。就这一点而言,荷塘的的确确成了朱自清的“精神避难所”,只是当这快乐被这只有黑白光谱的现实映照着的时候,他的情绪就发生了逆转:
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
虽然有树,而且多是婀娜多姿的杨柳,但作者的感受则是“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闭塞的空间只有为月光留下的几段空隙。这样的景色何尝不是烦人的现实的投影,正是因为不愿意说又不得不说的话、不愿意做又不得不做的事团团围住了他,才有了他颇不宁静的心潮。本以为荷塘的幻景已为他驱除了郁闷,没想到真实的景色依然令他难堪,于是就有了毫无美感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的感慨,这既是对实景的客观描绘,也是作者心绪的表达。尽管在这时,作者还能淡淡地意识到“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但他已经强烈地感受到:
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不悦的心境毫无保留地宣泄在他可以遣派的文字中,这就是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为我们建构的虚虚实实的美景,而他的情感就映射在这虚虚实实之中,而这样的情感学生读出来了没有?当然,我们相信部分具备一定阅读水平的高中学生能够朦朦胧胧地感觉到作者所流露的心情不是很愉快,但他们很难把作者于字里行间所透露的种种心情与前面所描绘的荷塘美景联系在一起,更难把握其间景色变化所呈现出的情绪走线。失去教师的分析指导,学生充其量只会就景说景,把荷塘月色的描写与作者纠结的情感割裂成文章的两大块,从而失却了散文美妙的韵味,丧失了阅读的愉悦。
总而言之,朱自清笔下荷塘月色的美景正是因为有了情感的映射,才显现出这异样的美,才能十几年、二十几年甚至一辈子都荡漾在读者的心头。我们绝不能因为作品中所表达的纠结的情感而模糊淡化了那如梦似幻的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