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施工的软基处理分析论文_马斌

市政道路施工的软基处理分析论文_马斌

濮阳市市政设施管理处 河南濮阳 457000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人类在软土地基上进行的工程建设越来越多,其地基处理技术也日益多样化,许多新型实用的技术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到工程实践中。就市政工程而言,由于工期紧、施工场地狭窄,同时还要维持既有道路交通正常运营等原因,软基处理较市政公路具有更高的要求。目前,最常用的软基处理方法有隔离墙、桩网复合地基、塑料排水板、湿喷桩(粉喷桩)复合地基、CFG桩复合地基、轻质路堤等等。论文重点针对几种常见的软基处理方法进行探讨,并提出了施工质量控制对策。

【关键词】软基处理;市政道路;施工技术

引言

在软土地基上建造建筑物或是进行路基施工,都要求对软土地基进行处理。其处理的目的主要是改善地基土的工程性质,达到满足建筑物对地基稳定和变形的要求,包括改善地基土的变形特性和渗透性,提高其抗剪强度和抗液化能力,消除其他不利的影响。道路建设施工中软土地基问题是一个难以避免的话题。在施工过程中必须要处理好软土地基这一问题,增强市政道路的使用性能。正确的运用好软土地基的处理方法,是在计划营运期内保证道路路况的良好、保证行车的速度和安全运行的关键。施工的过程中,施工方应该根据当地的情况,选择适合的方法,做到投资少、可靠性高、回报高想统一,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的处理好软土地基。

1.粉喷桩复合地基技术在市政道路软基处理中的应用

粉喷桩复合地基技术在市政道路软土地基处理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论文首先阐述粉喷桩的定义及处理软土地基的机理,并重点对粉喷桩复合地基处理的设计、施工及质量控制方法进行了深入探讨。

喷粉搅拌桩是通过特制的机械深层搅拌机,沿深度将固化剂水泥粉或石灰粉等与软土地基强制就地搅拌形成的水泥土桩。由于使用的固化剂为干粉,能充分吸收软土中的水分,对含水量相对较高的软土来说,效果比别的方法更好:相对其它加外掺剂的地基加固方法,粉喷桩所使用的固化剂较少,也不会出现地表隆起现象。施工地段施工前应进行清表处理,低洼地段应先用土填平,再进行粉喷桩的施工。粉喷桩的施工工艺为:粉喷桩机就位→搅拌下沉至桩底→钻头反转喷粉→提升至距地面30cm处停喷→复搅至桩底→钻头反转提升至地面→关闭粉喷桩机→移至下一桩点。

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1)粉喷桩测量定位要准确,桩机就位后,一定要进行水平调整,以避免施工中桩径倾斜。

(2)由于粉喷桩施工,属于隐蔽工程,施工过程中一定要按照试验桩的施工工艺以及工艺参数严格控制:桩机的钻进速度、提升速度、喷灰压力、水泥用量、喷灰时间、复搅速度、复搅深度、复搅时间。

(3)因粉喷桩属地下隐蔽工程,其主要工序均在地下进行,无法直接监控,因此其成桩的质量多采用间接的方式来加以控制。其控制的关键因素主要有:喷粉时间、停粉时间、水泥喷入量、钻杆的提升速度和搅拌速度及二次搅拌工序中的复搅深度等。

(4)为了保证桩体的整体质量,钻头钻止设计深度后,应有一定的停滞时间,以保护水泥到达桩底;整个制桩过程中,要确保边喷粉、边提升连续作业,如出现断粉,应及时补喷,且补喷的重叠长度不能小于1m;喷粉过程中,对电子秤的变化显示、钻杆的提升速度和搅拌速度应进行实时监控,确保各段的喷粉均匀。

(5)施工质量的检测:用钻孔方法连续钻取粉喷桩桩芯,切割成试块做室内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测其强度。由于桩的不均匀性取样易于破碎,且钻取桩芯深度受限,使其代表性及可靠性受到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另外,可以反射波动测试法、动态测试方法测试,目的主要是桩身质量完整性,对桩身质量的判断主要是根据桩身反射波形来判断桩身的质量、桩身材料、连续性、均匀性及推定桩身强度等情况。

2.真空预压法在市政道路软基处理中的应用

2.1真空预压法基本原理

真空预压系统由抽真空系统和排水排气系统两部分组成,膜上下压差一般可维持在610—730Hg,即80—95kPa左右,一般取75—80kPa作为设计真空度。真空预压法处理地基施工步骤为:首先在原地基表面铺垫一定厚度通常为40—50cm的砂垫层,再在土体中打入砂井、袋装砂井或塑料排水板作为竖直排水体。将不透气的薄膜铺设在砂垫层顶面上,薄膜四周埋入不透水土中,借埋设于砂垫层中的管道,将薄膜下砂垫层中的空气抽出,使其形成相对负压,由于砂井渗透性较大,该负压能够快速传递到砂井深部,从而在砂井和砂井周围土体之间形成孔压差,使土体中的孔隙水流入砂井并被排出,以达到固结。真空预压法由于具有工期短、造价低、安全性好、环境污染小、一次性可处理的软土面积大等突出优点,近年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2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开工前应做基准点交接,并对轴线和标高进行认真复查,做好原始记录并及时办理签证手续。各工序施工过程中应做到:

(1)严格按建筑地基处理施工分项工艺标准及设计图纸要求施工,认真执行各项隐蔽预检制度,各分项工程质量管理,严格执行三检制度,上一道工序不合格,不组织下一道工序施工,隐蔽及中间工程验收在工程项目部检查合格的基础上,报请工程师、质检站共同参加复检验收,合格后,组织工程施工隐蔽记录和组织下道工序施工。

(2)加强技术管理,认真贯彻国家规范标准及市政府颁发的规定,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熟悉施工图纸,认真做好施工中的跟踪检查和技术交底工作。

(3)项目技术负责人对工程材料试验报告确认后,工程队方可使用;项目技术负责人根据设计要求确定技术参数,确保工程质量达到要求;施工所用材料由专人负责验收,不得使用不合格材料。

(4)测量放点人员对项目技术负责人提供的高程控制点及平面控制点检查无误后,进行场地高程及平面控制测量并进行标识。

(5)技术负责人对工艺流程全过程进行监督检查。技术员对每天完成的工作量在《平面布置图》上予以标识。施工人员严格按技术要求施工,把好每道工序关,认真填写原始记录及施工日记。严格计量制度,并做好记录。

(6)施工前工长必须向施工班组作全面技术交底。施工中认真检查执行情况。

(7)施工过程中发生严重的缺陷和质量事故,应及时上报,不行随意处理。

(8)严格执行工序交接、检查、验收制度,把上道工序的质量隐患消除在下道工序施工之前。

3.强夯法在市政道路软基处理中的应用

针对大面素填土地层地基处理,目前采用较多的方法,一种是大面积开挖,分层碾压夯实法,另一种是强夯法。由于本工程素填土较厚(6.00m—8.20m),开挖深度大,土方量比较大,工期也较长,不经济。相比而言,强夯法较为适合改场地素填土的地基处理。

3.1 开夯前应检查夯锤和落距,以确保单击夯击能量符合设计要求。因为若夯锤使用过久,往往因底面磨损而使重量减轻;落距未达设计要求的情况,在施工中也常发生,这些都将影响单击夯击能。

3.2 校核夯点放线,因强夯施工中夯点放线错误情况常有发生,故每遍夯击前,应对夯点放线进行复核,夯完后检查夯坑位置,发现偏差或漏夯应及时纠正。此外,在施工过程中应按设计要求检查每个夯点的夯击次数和每击的夯沉量。

夯击点位置可根据建筑物结构类型进行布置。对某些基础面积较大的建筑物或构筑物,可按等边三角形或正方形布置夯击点,对办公楼和住宅建筑等,可根据承重墙位置布置夯点,一般可采用等腰三角形布点;对工业厂房可根据柱网来布置夯击点。

3.3 由于强夯施工的特殊性,施工中所采用的各项参数和施工步骤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在施工结束后往往很难进行检查,所以要求在施工过程中对各项参数和施工情况进行详细记录。

3.4 在强夯施工结束后,应间隔一定时间方能对地基质量进行检验,其间隔时间可根据土的性质而定,时间越长,强度增长越高。对于碎石土和砂土地基,其间隔时间可取1—2周;对低饱和度的粉土和粘性土地基,可取2—4周。

4结束语

软土地基的处理质量直接影响到路基的基础承载力,也是保证道路建成后安全、高效运营的关键。软土地基处理的目的是增加地基稳定性,减少施工后的不均匀沉陷,所以施工技术人员必须意识到软土地基的危害性。坚决以数据说话,认真测定基底的承载力,并根据不同的地质情况,不同的投资和工期要求,采用切实可行的处理方案。

参考文献:

[1]杨少鸿.结合工程实例分析公路工程中软基处理常见方法[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9)

[2]郭杰湖.浅谈公路软土地基处理技术与工程实践[J].民营科技,2009(8).

[3]苏建林.公路工程施工技术[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

论文作者:马斌

论文发表刊物:《低碳地产》2016年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7

标签:;  ;  ;  ;  ;  ;  ;  ;  

市政道路施工的软基处理分析论文_马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