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生物课程资源的生成_课程资源论文

新课程背景下生物课程资源的生成_课程资源论文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生物课程资源的生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浅谈论文,新课程论文,课程论文,生物论文,背景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新课程试图变革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模式,提倡学生在发现、探究、创新中主动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奠定基础。那么在这一系列学习、探究的过程中,必须要有一定的课程资源作为载体,教学才能平稳、有序地推进。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需要善于利用多种途径,生成生物课程资源。

1 利用课本插图生成课程资源

心理学研究证明,人脑对于图片等形象信息的记忆能力是语言文字记忆的1000倍。所以充分利用课本的插图是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往往只重视文字,对鲜活的插图却视而不见。这就要求我们在日常教学中要充分、合理地利用插图,发挥插图在教学中的独特作用。

例如,在学习“人体的稳态”时,学生对毛细血管壁细胞、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的具体内环境不甚了解,对体液的几个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模糊不清,这时教师通过引导学生看“人体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示意图”,问题便会迎刃而解。又如,在学习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时,几乎每一届都会有学生在做下面这道题时犯错误:

某生态系统中,屎壳郎以大象的粪便为食,那么它们能获得大象同化量的()

A.10%~20%B.0%

C.50% D.30%

尽管我在教学中一再强调,动物粪便中的能量并不包含在该动物的同化量中,可第一次遇到这个题目,还是有很多学生错选A。后来我在另一个平行班上课时,让学生先仔细观察、理解课本插图“能量流经第二营养级示意图”,再面对同样的问题时,错误率降低了很多。

通过鼓励学生描述插图,可以培养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同时,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创造性地利用插图,对课本插图进行再加工。

2 利用生物实验生成课程资源

课堂演示实验是教师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其直 观、真实的特点容易引起学生关注,激发学生兴趣,诱导学生思考。通过演示实验可以使学生形成对生物概念的直观感受,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生物学知识。教师以实验为载体讲解概念、规律,常常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学生的观察力、注意力和思维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和培养。因此,实验是生物课程资源的重要一环。

例如,在学习“水分的吸收和利用”时,教师都会利用渗透装置做演示实验。但大多数教师是按照教材中的实验方案操作(倒置漏斗的底部包上半透膜,然后向烧杯和漏斗中分别加入清水、蔗糖溶液,并且保持漏斗内外液面高度一致),然后引导学生观察,最后得出实验结论——发生渗透作用的条件是半透膜和浓度差。这样的处理,看似水到渠成,但我认为对这一实验资源的利用是不够的,至少还可以做以下的探讨:(1)如果将小烧杯与漏斗中的液体互换,会有什么实验现象呢?(2)原实验中漏斗液面会持续上升吗?对于第一个问题,学生在预测的基础上具体操作一下就能观察到结果,实际上是对课本结论的进一步验证,比较简单。第二问,学生几乎一致认为不可能持续上升。这时教师追问:那么,漏斗液面上升什么时候停止?学生联系上升的原因是由于膜两侧具有浓度差,认为当膜内外浓度相等时停止。这时教师不应立即否定学生的回答,而是要求他们利用渗透装置检验自己答案的正确性。在这一环节中,从已知浓度差预测内外液面的升降,发展到了通过现象观察判断膜两侧浓度的大小,看似简单的转换,实际上体现了教师引导学生从模仿到实际运用知识的过程。最后教师提示学生注意随液面上升,液柱产生的压力会逐渐增大等,引导学生运用物理学知识解释生物实验中出现的现象,渗透了学科交叉的思想。通过讨论分析,提高学生注意力,在加深理解知识、提高课堂效率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另外,为了观察方便,我们不妨在蔗糖溶液中滴几滴红墨水。我认为演示实验不仅仅局限于教材中的实验方案,教师可通过实际需要灵活取舍、变化,甚至开发一些小实验。还是以上述这节课为例,从渗透装置联系到植物的水分吸收,教材中介绍了另一学生实验——观察紫色洋葱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但这一实验要用到显微镜,观察相对麻烦,作为演示实验显然是不恰当的。为了让学生对植物的吸水和失水有一个感性的认识,我们可以采用大小、形状相同的马铃薯块放在等量的装有不同浓度蔗糖溶液的容器中,然后让学生观察。

3 利用生物标本、模型生成课程资源

十几年前,生物教师上课时往往要拿着各种各样的标本、模型走进课堂,但随着多媒体技术的普及,这种场面已不多见了。例如,在讲解细胞结构时,先从网上下载或扫描一张或几张细胞图,做成幻灯片,再照“图”宣科。这是现在绝大多数教师的做法。殊不知这种方法虽方便快捷,却没有实物模型对学生的感官刺激力度强,也没有实物模型容易使学生接受。

例如,在学习细胞时,我拿到教室的教具有细胞膜模型、细胞器模型、细胞模型。每讲到一种结构我就将相应的模型展示给学生,学生通过耳听、眼看、手摸,具体感受生命的基本单位,了解了细胞膜的组成物质及其在膜上的排布特点,膜内膜外的判断方法,各种细胞器的外部形态、内部结构、相对大小及相对位置等。然后我告诉学生:我们成年人大约是由10[14]个细胞构成的,当然每个细胞比这要小得多,大约只有几微米,但每个细胞都具有这么复杂的结构。随着学生发出“哦”的一声,我相信他们体会到了生命的精细复杂。

再如,通过展示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更有助于学生理解磷酸、脱氧核糖、含氮碱基的位置及关系,而且也容易理解DNA的结构特点。

当然我们在这里强调模型在生物学教学中的重要性,并不是想否定多媒体。例如,有时一个生物现象或生理过程是分步呈现、需时较长的,而多媒体却可以展示这个动态的过程,这是模型所无法替代的。所以我们更倡导的是一种“多元化”的教学模式,课程资源也应该是多元化的,呈现给学生的东西应该有助于我们的教与学。

4 在与学生的互动中生成课程资源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我能预见到课堂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课堂是动态的课堂,课堂教学需要预设,但绝不能完全依靠预设。在互动中生成的课程资源,往往容易引起师生共鸣,学生印象深刻,教学效果良好。那么,如何在生物课堂上获得这种动态的课程资源呢?

例如,在“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课堂上,我们依照课本的实验要求进行研磨、过滤、准备滤纸条、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可很多组的结果都不理想。我让学生们思考、分析其中的原因。

这时,一个学生站起来说:“老师,我画了好几条了,效果都不好,会不会是提取的色素有问题?”

“有可能,你再提取一次”,我并没有很在意。

“老师,我想试试其他方法!”

“哦,你说说看,有什么好的方法?”我有点意外了,课本中好像没介绍其他方法。

“我昨天看到一道题,说用碘来检验叶片中的淀粉时,需要先用酒精隔水加热的方法来去除叶片中的色素,以避免颜色的干扰。”

真是个有心人啊!我立刻从实验教师那里拿来他所需要的东西,并鼓励其他学生也来试试这种方法的可行性。通过实际操作比较,我们发现用酒精隔水加热法提取色素比原来的丙酮提取法效果要好,而且既节省了原料,又避免了丙酮对人体的伤害。之后再做这个实验时,我们常常采用这个新方法。

5 在错解例析中生成课程资源

学生的成功经验和经历可以成为有用的课程资源,包括学生所犯的错误也可成为有价值的课程资源。在教学中,我们有时可以拿这种典型错误作为范例,增强其他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

例1 (2004年湖北九校联考)下列关于细胞周期中分裂间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细胞看似静止,但核糖体、线粒体、染色体活动旺盛

B.用[3]H标记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可测定DNA复制经历的时间

C.细胞核内分子水平变化是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D.分裂间期发生的变异在任何生物种类都可找到

解析 学生非常清楚细胞分裂间期的特点主要是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所以会有核糖体、线粒体、染色体的活动;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是DNA中特有的核苷酸,所以可以用[3]H标记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测定DNA复制经历的时间;间期的变异主要是基因突变,所以各种生物都有。这样一分析,感觉是每个选项都正确,而事实上,学生忽略了一点,氨基酸的脱水缩合在核糖体上完成,再经核孔运入细胞核,所以去掉“核”字C项才成立。此题应选C。

例2 (2006年高考重庆卷)下列所述环境条件下的微生物,能正常生长繁殖的是()

A.在缺乏生长素的无氮培养基中的圆褐固氮菌

B.人体表皮擦伤部位的破伤风杆菌

C.新配制的植物矿质营养液中的酵母菌

D.灭菌后的动物细胞培养液中的禽流感病毒

解析 把生长素当成了圆褐固氮菌的生长因子,认为缺乏生长素圆褐固氮菌将不能生长,故没有选A;搞不清破伤风杆菌的异化类型,错选B;不明白植物的矿质营养液中是不含有机物的,而酵母菌的同化类型是异养型,错选C;不理解动物细胞培养液的具体成分,以为已含有动物细胞,或忽略了病毒是营寄生生活的生物,错选D。此题正确选项为A。

所有这些错误都暴露出学生在平时学习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如概念不清、审题不细等,是宝贵的生成性教学资源,通过典型题例析,可以加深学生对一些知识的理解和辨析。

6 在校本研究性活动中生成课程资源

校本研究是近年来伴随着基础教育改革而兴起的学校教育科研的一种新模式。通过这种研究性活动,学生在对知识的运用、质疑、探究、思考与实践过程中,动手操作能力大大提高,并逐渐树立起求真务实的科学观。因此,校本研究性活动不仅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合作精神的重要载体,也是课程资源生成的重要渠道。

例如,“水仙花的栽培”是我校科技节的一个活动,要求参赛选手购买鳞茎,自行栽培,评委将从造型、生长状况、花箭数量等各方面进行评价。一般参赛选手都培养了一盆,但有一组学生却栽培了二十几盆,并且分为几组,从鳞茎的选择、雕刻、处理方法,栽培时水分多少,温度高低(放室内、室外进行控制),长叶后光照的长短等多方面进行对照培养,从而总结出水仙栽培的最佳条件。这些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是令人赞叹的。

我校还开展了其他一系列校本研究性活动,如小生态瓶的制作,万年青的无土栽培,人类遗传病的调查,酸奶的制作,等等。这些校本研究性活动的开展,为生物课程资源的生成提供了大量鲜活的素材。

新课程的实施是对生物教学体系模块化的重新整合。教师需要突破传统,承旧创新,深度挖掘教材,注重课程资源的生成与积累,力求为学生提供更优化的学习载体。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愿大家在新课改的舞台上都有所作为。

标签:;  

新课程背景下生物课程资源的生成_课程资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