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当代中国的新主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当代中国论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论文,主题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0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372(2010)03-0001-07
1957年2月,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做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报告,提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而今天,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则是当代中国的新主题。
一、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进入新世纪以来,面对国际国内的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基础上,党中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具有重大意义的科学命题和历史任务。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反映了党对社会主义社会认识的深化。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当务之急和题中应有之意,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则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树立了新目标,确立了新理念,提出了新要求。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树立了新目标
如何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在20世纪50年代大致有三种看法:一是认为社会主义社会没有矛盾,二是认为社会主义社会可以找到矛盾,三是认为社会主义社会充满着矛盾。毛泽东是持第三种看法的,他坚持用矛盾的观点考察与分析社会主义社会。1956年苏共二十大和波匈事件之后,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和问题进一步显露,我国的罢工、罢课、游行等事件也随之增多。面对这种新形势新情况,1957年1月,毛泽东在全国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怎样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的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这是一门科学,值得好好研究[1]。从而把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突出而鲜明地提了出来。随后,1957年2月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报告,对人民内部矛盾学说作了进一步的深入阐述。首先,毛泽东提出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是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同时两类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为此必须采取正确的方针和方法。其次,在两类矛盾中毛泽东主要关注的是人民内部矛盾,他提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是一个总题目。”[2]再次,毛泽东提出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一系列具体方法,例如:在经济工作上采取“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方法,兼顾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在科学文化上采取“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法;在共产党和民主党派的关系上,采取“互相监督,长期共存”的方法,如此等等。
1957年3月中下旬,毛泽东在天津、山东、江苏、上海等地党员干部会上讲话的主题也是正确认识和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他在一篇讲话提纲中还指出,现在处在转变时期,由阶级斗争到向自然界斗争,由革命到建设,由过去的革命到技术革命和文化革命。应当说,毛泽东的这一思路是清醒的,正确的。但是遗憾的是,1957年夏季的反右运动,不仅毛泽东的思路发生了偏离,而且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也发生了严重偏差。这一现象启示我们,一种正确的认识虽然形成了,但是要成熟起来,并且在各种复杂情况下都能贯彻;并不容易,必须经过长期的探索与努力。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环境和氛围中,到处都是“阶级斗争的新动向”,无中生有地“设置”出许多“阶级敌人”,造成大量冤假错案,搞得草木皆兵,人人自危,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就成了一句空话。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果断地废除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从而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真正落实提供了可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则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从而也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树立了新的目标。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要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真正落到实处,必须有一个目标。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实践,今天我们终于明确了这个目标,这就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确立了新理念
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充满创造活力的社会,是各方面利益关系不断得到有效协调的社会,是社会管理体制不断创新和健全的社会,是政通人和、稳定有序的社会。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反映了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同时也为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确立了新理念:
一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全面,是指发展不是单打一,而是集科技、经济、社会、政治和文化于一体的完整现象,是一个多维的综合的系统工程,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的协调发展,是经济、社会和人的综合发展,是经济增长、政治民主、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的全面发展。协调,是指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处理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处理好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积极稳妥地推进改革,同时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成果。可持续,是指发展进程的持久性、连续性和可再生性,是发展与人口、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相适应和良性循环。为此,必须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二是以人为本的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要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的利益,把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结合起来。要高度重视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
三是公平正义的理念。公平与正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价值取向,它大体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政治方面的政治权利平等、规则平等和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二是经济方面的竞争机会平等、利用社会资源的权利平等、收入分配平等;三是道德方面的人格平等、人的生存权平等、人的发展权平等。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由于体制上的弊病和漏洞,见利忘义、坑蒙拐骗的现象大量出现。在政治、经济、伦理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不公正现象屡见不鲜。发展的目标,是社会的全面进步,如果特权、腐败、贫富悬殊和社会不公正继续下去,那么,发展就是失败的。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是克服社会不公正现象的重大举措,也是正确处理现阶段人民内部矛盾的重要原则和方法。失去了公平和正义,不仅不可能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反而会导致人民内部矛盾的激化,从而影响社会的发展、稳定与和谐。
四是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理念。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充满创造活力的社会,要把一切积极因素充分调动起来,一切创造活力充分激发出来。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使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使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提出了新要求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是无矛盾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也不是无矛盾的过程。我们正面临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十分艰巨的国内改革攻坚,既是“发展机遇期”,又是“矛盾凸现期”;既是“黄金发展期”,又是“风险高发期”。应当看到:我国的生产力还不发达,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性经济增长方式没有根本改变,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深化改革与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亟待解决。同时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不断提高并日益多样化,社会利益矛盾更加复杂,协调好各方面利益关系的难度加大。这就为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与化解社会矛盾,一定要有新的认识、新的应对、新的举措。
面对新形势、新问题、新挑战,要在新的起点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就要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就要更加强调以人为本,更加注重社会公平,更加重视利益协调,更加着力改善民生,让改革与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要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努力使全体社会成员都能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以顺应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谱写人民美好生活的新篇章。
二、关于“社会矛盾”与“人民内部矛盾”概念的理解与思考
毛泽东虽然提出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思想,但是从历史来看,由于阶级斗争为纲的思维和缺少民主法治的保障,并没有真正落实。从现实来看,由于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生活的深刻变化,导致矛盾主体的阶级属性大大淡化,社会属性大大增强,原有的思维范式显得很不适应。因此在人民内部矛盾学说的当代反思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研讨中,理论界就有了三种提法:一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二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三是正确处理或者叫化解社会矛盾。很明显,第一种意见是人民内部矛盾的原有提法。第二种意见是在人民内部矛盾的原有提法后面加上其他社会矛盾这个补充。第三种意见干脆就用社会矛盾这个新的表述。如何认识与理解“社会矛盾”与“人民内部矛盾”这两个概念,这个问题显然不能回避,也无法回避。对此,笔者主要有以下几点思考:
首先,社会矛盾的概念和提法,有助于推进和拓展人民内部矛盾的研究。这是因为人民内部矛盾主要是一个政治性概念,社会矛盾则是一个学术性概念。社会矛盾的含义和范围更广,它可以涵盖人民内部矛盾的内容,而人民内部矛盾则无法涵盖社会矛盾。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小区里人(居民)与车(乱停车)、人与动物(宠物)的矛盾,这些年由于小区停车位问题和养宠物问题引发的矛盾和纠纷屡见不鲜,这些矛盾的直接诱因是人与物(车)和人与动物,而不是人与人,因此用人民内部矛盾来解释就有些勉强,而用社会矛盾来界说就比较准确。而人与自然的矛盾,用人民内部矛盾来解释也相当困难。
其次,人民内部矛盾学说及其方法论功能,对于今天化解社会矛盾,构建和谐社会仍能继续发挥作用。比如经济工作方面的“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科学文化方面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统一战线方面的“互相监督,长期共存”等。
再次,需要强调的是,人民内部矛盾的某些思想和方法今天仍能继续发挥作用,但是它需要面对新的形势,有新的理念、新的思路、新的表述、新的发展和新的境界。比如科学发展问题、社会和谐问题,比如更加注重社会公平问题,更加强调共同富裕问题,更加关注弱势群体问题,更加重视利益协调问题。这些内容在人民内部矛盾学说中,有些是没有提及的,有些是不够重视的。尤其是民主法治问题,在上世纪50和60年代,在这两类矛盾之外,常有“敌我矛盾按人民内部矛盾处理”和“人民内部的阶级斗争”之说,到底是敌我矛盾还是人民内部矛盾,其界限十分模糊,确定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的随意性很大,往往以领导人的判断、兴趣和注意力的转移为转移。实际上,离开了民主法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就会成为一句空话,这是历史留给我们的宝贵启迪。
最后,在现阶段,人民内部矛盾的提法还会常常使用,但从长远来看,“人民内部矛盾”的提法将逐步减少甚至渐渐淡出,而“社会矛盾”的表述将不断增多并成为常用语。这是因为毛泽东人民内部矛盾学说的着眼点是阶级划分和阶级视角,即从阶级分析出发区分“人民”和“敌人”,从阶级视角出发把握“人民内部矛盾”和“敌我矛盾”。当代中国社会已经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在社会经济成分多样化,利益主体多样化,社会结构多样化,分配方式多样化,价值取向多样化的情况下,矛盾主体的阶级属性大大淡化,社会属性大大增强,已很难简单地用“敌我”和“内部”来划分。虽然毛泽东关于人民内部矛盾学说的某些论述今天仍然有方法论的意义,但是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我们的视角已经发生了转换,即从阶级性转向社会性,从两类矛盾转向社会矛盾。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必须下大力气,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发展。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就是从社会建设的角度着眼的。这是面对新世纪新挑战,解决当代中国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的新思考、新视角、新理念、新目标。维护社会公平,激发社会活力,化解社会矛盾,保障社会稳定,发展社会事业,加强社会建设,实现社会和谐,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工作和紧迫课题。构建和谐社会,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的新主题。
三、如何认识现阶段我国的社会矛盾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是无矛盾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正视矛盾、认识矛盾、解决矛盾、化解矛盾的过程,是妥善处理各方面利益关系,建立科学的协调和处理机制的过程。
(一)现阶段我国社会矛盾的主要表现
现阶段我国的社会矛盾错综复杂,主要表现为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干群矛盾。这主要是指人民群众对官员腐败现象的强烈不满。近年来,反腐败工作虽然一直在抓,也制定了一些制度和规范,但效果并不能令人满意。腐败官员的级别越来越高,涉案数目越来越大,手段越来越隐蔽,“窝案”、“串案”比较普遍,腐败官员逃往国外躲避的现象屡屡发生,所有这些都引起了人们的高度警觉。比起显象化的腐败现象,那几乎无处不在的“官本位”、“潜规则”、“说假话”,也甚为令人担忧。
二是劳资矛盾。在我国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入的情况下,劳资关系已经成为最重要的社会关系之一。一方面,在许多地区劳资矛盾日益显化和增加,比如在珠江三角洲,特别是东莞和深圳,仅2007年,劳资冲突千人以上的群体性事件就有20多起。主要原因是超时加班和工资过低。另一方面,现在我们还缺乏一个有效的劳资关系的协调机制,以至于曾经出现过要总理出面为农民工讨工钱。目前我国农民工已经超过1亿人,解决这个问题已经刻不容缓。农民工问题的突出,使原来就长期存在的农村、农业、农民的“三农”问题,成为农村、农业、农民、农民工的“四农”问题。
三是贫富矛盾。据有关调查,目前我国20%的最高家庭收入和20%的最低家庭收入的差距是15倍左右,而发达国家是6~7倍。按社会警戒线理论,超过10倍就是贫富差距显象化。有专家认为,“现阶段我国贫富差距有逐步拉大的趋势,并在一定程度上开始形成两极分化。”从反映居民收入状况的基尼系数来看,2001年我国已达到0.4的国际警戒线,以后每年都有所上升,估计目前已接近0.5。贫富矛盾中的两个二元并存,即体制内的平均主义与体制外的收入差距过大并存,富人收入渠道的增多与穷人收入来源的单一与萎缩并存,更令人关注,发人深省。
四是城乡矛盾。据统计,1985年城市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是农民的1.86倍,1990年为2.2倍,1995年为2.71倍,2007年则扩大到3.44倍。如果考虑到城市居民享有的福利等因素,估计城乡收入实际差距为5~6倍。由于我国长期以来的城乡二元结构,使得农民收入的提升异常困难,农民工工资的增加异常缓慢,并日益成为城市的弱势群体。除了明显的城乡二元结构,随着大量的农民工进城,又出现了一种潜在的城市二元结构,即城市市民的生活空间和农民工的生存空间。这种双重的二元结构导致了一系列严重的社会问题,比如:农民的收入、教育和生活质量问题,农民工的权益保护问题等等。
五是区域矛盾。改革开放以来,东部沿海地区比中西部地区发展得快,地区差距拉大。从经济总量来看,东部地区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不断提高,从1980年的50%提高到2006年的59%,中、西部地区则分别由30%和20%下降为24.5%和16.5%。从人均GDP看东部地区人均GDP水平高出全国平均水平的幅度进一步提高,由1980年的高出34%,提高到2006年的53%。而中西部地区人均GDP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也进一步扩大,由1980年相当全国平均水平的88%和70%,下降为2005年的70%和59%。
(二)现阶段我国社会矛盾的基本特点
首先,从社会矛盾的产生看,主要是具有结构性和利益性的特点,即基本上是由结构性矛盾和利益性矛盾引起。其次,从社会矛盾的表现看,往往具有群体性和突发性的特点,极端的情况下,还会具有攻击性,甚至暴力性。再次,从社会矛盾的发展过程来看,具有复杂性、反复性的特点,处理起来的难度很大。最后,从社会矛盾的处理手段来看,具有综合性、整体性的特点,需要社会各方面的相互配合和协同。
(三)现阶段我国社会矛盾的突出问题
总览现阶段我国的社会矛盾,笔者最为关注和担忧的是工农两大阶级的社会地位与弱势群体的问题,令人不安的是这个问题实际上是基本一致的,即在社会的急剧变迁中,工人农民的政治经济文化地位逐步弱化,其中的一些人,已经成为社会弱势群体的主要组成部分。从工人方面来看,由于国有企业改制和非公有制企业的快速发展,使企业领导者、老板和工人界限分明,工人群众的政治地位岌岌可危,被“边缘化”,成为“局外人”。我国目前有约800万下岗工人,许多是生活艰难,靠“低保”维持的“特困户”。在高收入者的奢侈生活和优越感面前,心里更是充满了失望、不满、烦躁和愤怒,有一种强烈的被剥夺感。一方面是“歧贫”,一方面是“仇富”,造成了社会离心力增大,社会动荡趋势加剧。从农民方面看,在近年来的所谓“圈地运动”中,我国已形成了4000万左右的失地农民,一些地方的土地是被强行征用而又得不到合理补偿,从而积累了大量的社会矛盾。而无地、无业、无岗的流动农民,不仅生活没有保障,也影响社会稳定。总的看,在现阶段我国的社会结构中,作为两大基本阶级的工人和农民,“在经济上相对贫穷,政治上趋于边缘,文化上明显落后,整体社会地位下降,产生了相当强的失落感。”[3]如果这种情况不尽快得到明显改善,工人失业、农民失地的社会问题就会形成比较尖锐的社会矛盾,随着社会矛盾的累积,就会导致社会的分化,社会的分化和对立,又会形成社会冲突,以至于社会动荡和社会危机。这绝不是危言耸听。工人农民是我们党基本的依靠力量,如果工农两大阶级人心不稳,其社会地位不能有根本改观,我们党的宗旨、执政为民的理念和执政能力,都会受到置疑和挑战,改革就会失去广泛的社会支持,也不可能有真正的社会稳定与和谐。
(四)现阶段我国社会矛盾的深层原因
一是享受改革成果与承受改革代价不协调。不能一些人享受改革成果太多,一些人承受改革代价太多。更不能一些人只享受改革成果,一些人只承受改革代价。要让改革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成果。目前关于对“教育产业化”和教育乱收费的批评,对“天价药费”和医疗高收费、看病难看病贵的非议,就说明了这个问题。至于假借“市场化”改革攫取私利,比如“官煤勾结”,更是引起了人民群众的抱怨与不满。
二是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不协调。现在很多人有房有车,手机电脑相当普及,私人产品极大丰富,公共产品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发展。正如有学者所说:“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设计的改革模式,尚没有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一个指导性的理念提出,因而存在战略性的缺失。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求从更大的视野和更高的层面来审视和构思改革的战略问题。按照以人为本的改革观,需要强调‘民生类’的制度创新,即加快建立社会公共服务体系作为新体制的增长点。”[4]当前尤其需要加强义务教育、公共医疗、社会保障、食品安全、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公共产品建设。
三是经济发展与文化建设不协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发展很快,人们在肯定经济奇迹、经济腾飞的同时,也对文化建设、道德重塑、价值追求、人文修养方面的不适应格外担心,甚至忧心忡忡。需知在社会建设方面,建设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民主公正的法治环境,公平诚信的市场环境,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舒适便利的生活环境,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都离不开文化建设,都与文化建设息息相关。文化是民族的灵魂和精神家园,如果一方面经济高速增长,一方面却是道德失范、价值失迷、文化失衡、社会失信、人文精神失落,人们的幸福指数就会减少,社会就不可能有真正的稳定与和谐,发展也不可能持续。
(五)现阶段我国社会矛盾的实质和根源
现阶段我国社会矛盾的实质是利益调整引起的利益失衡,说到底是利益矛盾和利益冲突。其根源大体包括两个方面:从客观方面看,是由于处在社会转型期、改革攻坚期、矛盾凸现期,面临的问题十分复杂,面对的挑战特别严峻;从主观方面看,则是某些体制和政策方面的调整不够及时与到位。因此总的讲,改革的大方向不可动摇,改革的思路和理念则会有所调整。这种调整从宏观和总体层面看,是要坚持“普惠”原则,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成果;从微观和操作层面看,是要坚持“务实”原则,从老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从“宏大叙事”转向“嘘寒问暖”,切实解决“民生”问题。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普惠”原则,使思路更清晰。从解决老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入手的“务实”原则,使操作更具体。我们应当大力宣传这样的改革理念,并以此统一认识,明确方向,深化改革。并把它作为干部考核、评判其政绩的重要依据和标准。必须明确:以人为本不仅是发展的核心理念,也是改革的核心理念。不仅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而且改革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从而为改革提供更广阔的平台,创造更有利的条件。在发展和改革中,应当更加注重社会公平,更加注重资源的节约、环境的保护和民生的改善,更加注重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努力减少改革与发展的成本和代价。
四、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
面对国际国内的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如何提高处理新形势下社会矛盾的能力,构建当代中国的和谐社会,笔者认为以下几个问题尤为重要:
一是坚持执政为民。要致力于能力建设和制度创新,注重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从源头上减少矛盾。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个根本宗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围绕为人民执好政、掌好权,从执政理念到执政方略,从执政体制到执政方式,从执政骨干到执政基础,从执政本领到执政素质,进行全面的加强和改进。群众利益无小事,诸如征地、拆迁、就业、社会保障、食品安全等问题,都是关涉群众切身利益的大问题,决策时必须慎之又慎,努力使之科学化、民主化。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是检验我们各项工作的根本尺度和最高标准。
二是维护社会公平。公平与正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价值取向,尤其在当前,要更加注重社会公平,更加强调利益协调,更加关注弱势群体,更加重视共同富裕。要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成果。从而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让改革得到更加广泛的社会支持。
三是协调利益关系。改革的实质是对人们经济政治利益关系的调整,随着改革的深化,我国社会呈现出了利益主体多元化,利益来源多样化,利益差别扩大化,利益关系复杂化,利益表达公开化,利益冲突尖锐化的局面。面对利益矛盾冲突的新格局,必须十分注意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形成能够全面表达社会利益,有效平衡社会利益,科学调整社会利益的利益协调机制。人民群众的整体利益总是由各方面的具体利益构成的,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如何既着眼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又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阶层、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寻找各方面利益关系的结合点,始终关系党执政兴国的大局,万万不可粗心大意。
四是化解社会矛盾。在改革的攻坚期,发展的关键期,社会的转型期,表达不同利益诉求的群体性突发性事件会增多,即“矛盾凸显期”。提高处理群体性突发性事件的能力,化解社会矛盾,是摆在各级领导干部面前的紧迫课题,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当务之急。为此,要努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首先要认真研究社会心理。社会心理是人们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以经验的形式对社会生活相对集中的反映。群体心理则是特定集团利益最直接、最外在、最真实的表现形式,群体利益总是首先通过群体心理折射出来。社会生活的发展变迁,会引起群体心理的变化和波动,而这种波动又具有传播快、弥漫性强、覆盖面大、呈网络状扩散的特点,必须给予充分的注意。其次要建立预警机制,完善处置预案。再次要具体研究突发事件的特点。比如:有的是历史问题伴随现实问题而凸现,要研究其激化性;有的是长期积累的矛盾顷刻之间而爆发,要研究其突发性;有的是合理要求通过违法行为而表现,或者合情而不合理,合理而不合法,要研究其模糊性、交叉性;有的是小问题久拖不决而演化成大问题,要研究起演进性、过程性;有的是一些老大难问题难以解决而反复出现,要研究其持续性、反复性;有的是合理与不合理交织,理性与非理性交织,处理起来难度很大,要注意其敏感性,把握解决的时机性;等等。最后,要运用政策、法律、经济、行政、协商、调解等综合手段,坚持顾全大局的原则,疏导为主的原则,互相协商的原则,公平竞争的原则,合理分配的原则,瞻前顾后的原则,普遍受益的原则,改革成果与改革代价共同承受的原则。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统筹兼顾,适当安排,把各方面的积极性都充分调动起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五是发展社会事业。只有建立起与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体制相适应的社会体制,才能形成与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秩序相协调的社会秩序。在社会事业和社会建设方面我们是欠了不少账的,以至于经济发展“一条腿粗”,社会发展“一条腿细”,公共教育体系、公共卫生体系、社会救助体系、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险体系、社会危机处理体系等都很不完善,社会事业的发展相对滞后。社会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大多与政府职能的失位、错位、越位有关。这就使政府职能的转变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实现以公共服务为中心的政府职能转型,以服务群众为主题,增强社会服务功能,拓展社会服务领域,提高社会服务水平,才能为解决各类社会矛盾冲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条件。
标签:人民内部矛盾论文; 社会矛盾论文;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论文; 社会主义社会论文; 利益关系论文; 社会改革论文; 政治论文; 社会关系论文; 社会问题论文; 矛盾处理论文; 关系处理论文; 时政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