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经济组织中的工会工作,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经济论文,工会工作论文,组织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伴随着昆明高新区建设发展的历程,工会组织也从无到有,并不断得到加强和完善。在高新区党工委和市总工会的领导和全体工会干部的不懈努力下,工会的各项工作逐步走上正轨, 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于1998年4月29日正式成立高新区总工会。在新的形势下, 针对高新区的实际情况,我们对新经济组织的工会工作进行了认真探索,产生了一些新的思考。
第一,狠抓组织和干部队伍建设。建立适合自己实际的领导体制,既是巩固和发展新经济组织工会工作成果的重要组织保证,也是推动工会组织改革和建设的客观要求。狠抓组织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是高新区总工会成立后的首要工作。当时的实际情况是:441户进区企业中,基本上没有工会组织。这些企业,70%以上为非国有企业。为抓紧建立工会组织,区总工会先后下发了一系列有关文件,在区总工会召开的各种会议中,反复强调建会工作,要求进区企业加快步伐,在认真筹备的基础上尽快建会。还组织人员到企业中宣传建立工会的重要性、意义和法律依据。从而使企业,特别是企业负责人、私营企业主提高了认识,对建会工作有所重视。截止1999年10月30日,建立了基层工会和筹备小组24家,会员近3000人。
建立一个好的工会组织,首先需要有较强的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区总工会和基层工会都是新建立的,工会干部基本上都没有专门从事过这项工作,既没有相关的业务知识,又没有可供高新区工会工作借鉴的成功经验。基于这样的认识和现状,高新区总工会重视建会时领导班子和干部的配置。在新经济组织中审批主席候选人时,既注意行政方面的意见,但更多是看其本人的综合素质,看其在职工中的表现和反映,能否真正代表广大职工的意愿。到目前为止,高新区24个基层工会主席的工作及表现都不错,为总工会进一步开展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其次,高新区总工会加强培训工作,1998年,区总工会先后选派三批9 人次参加了全总和市总举办的培训班,提高了工会干部的业务水平和思想素质。再次是建立健全各项制度。高新区总工会根据高新区实际和工会工作需要,相继制定下发了《昆明高新区总工会会议制度》、《昆明高新区总工会经费审查委员会工作制度》,以及《昆明高新区企业职代会制度》等规章制度,使工会工作有章可循,形成规范化、制度化。
第二,以活动为载体,寓教于乐,树立工会新形象。在新经济组织企业中,工会是个较为模糊的概念,许多人对工会的作用缺乏认识。为了充分发挥工会组织的优势、职能和作用,展示工会组织的活动,树立工会新形象,高新区总工会先后举办了“迎国庆卡拉OK比赛”、“迎国庆舞会”、“隆重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二十周年职工文艺汇演”等文艺活动;与省科委、省电视台、省烟草科技园等单位进行联谊活动。还开展了一系列捐赠活动,两次抗洪捐赠,捐款近10万元, 衣物价值9万多元;向丽江、宁蒗地震灾区捐款9千多元。此外,在1998 年“六一”前夕, 向对口扶贫点——禄劝县大松树乡中村办事处小学捐衣物370件,作业本4105本,笔3446支,书籍356册,其它学习用品336件。这些活动的开展,不仅吸引了高新区各企业职工踊跃参与,增强了凝聚力,而且在这些企业当中树立了工会良好的形象,使他们加深了对工会的认识,不仅显示了工会的优势和作用,而且为加速新经济组织建会工作起到了其它方式难以替代的宣传作用。
第三,深入调查研究,深化对区情的认识,进一步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高新区441户进区企业中,高新技术企业119户,科技含量高,这是高新区企业的第一个特点。以经济性质划分, 私营企业100多户,三资企业50多户,股份制企业60多户。新经济组织企业比重大,这是高新区企业的第二个显著特点。此外,还有运行机制、管理体制新,员工学历较高等特点。这些企业,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成为高新区经济增长点和发展的基础力量。也可以说,在当前构成了高新区经济建设和发展的主体力量。但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些企业大多员工较少(科技含量高的企业相对于劳动密集型企业其员工数量必然要少),且流动性较大,这导致一些企业更多地注重科技能力和经济效益,部分员工更着重眼前利益,企业主和员工对工会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够。我们在调研和召开座谈会时发现,一些企业主口头上承认应该依法建立工会组织,也认为工会对企业的发展有积极作用等,但实际行动却极为迟缓,以工作忙为借口迟迟不建会。显然,他们内心还有其他一些想法。在个别企业中,企业主能认识工会对企业的积极作用,指定几个人成立了工会组织,也提取经费,组织开展一些活动。但这些工会组织没有按组织程序建会,没有报批,这样的工会显然是不合法的。这也表明这些企业主缺乏一些工会的基本常识,以他们在生产经营中的工作方法、思维方式来对待工会组织。还有的一些企业,员工仅10余人,不但企业主、甚至连个别员工都认为没有必要建立工会。此外,在具体工作中,个别企业工会为维护员工合理权益,与资方在某些问题上产生了矛盾,这些矛盾是国有企业中不可能产生的,是在新形势下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在处理和调解上有一定的难度。针对上述情况,我们在制定工作计划和具体实践中充分考虑了这些因素,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比如,在创业服务中心建立联合工会,在其30多户孵化企业中建立基层工会组织;在小企业中实行几家企业建立一个基层工会;在经费上缴的时限上采取较为灵活的办法;在组织文艺活动时有意识地邀请一些未建会的企业参加;在建会工作中采取“先易后难、先大后小”的工作方法等。从实践的结果看,这些方法和措施是比较切合实际、效果也是较为理想的。
第四,重点扶持,树立典型,以榜样的力量推动高新区工会工作的发展。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感到,以高新区当前的工会工作情况看,需要有一个典型作为示范,以此推动面上的工作。基于这样的想法,我们有意识地突出和宣传开展工会工作较为正常和规范的一家企业——云大科技产业股份有限公司。这家公司领导对工会工作很重视,确定专职干部,拨出专门经费,还设立了图书室等文化设施,为工会开展工作提供了许多有利的条件。该工会在组织活动、团结职工、增强企业凝聚力、以及稳定职工队伍、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等方面都作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对这一基层工会,我们给予了特别的关注:首先是保持经常的联系,了解、掌握他们的工作动态。总工会的干部也经常下去,必要时给予一些指导;其次是注意宣传,在高新区内部向其他企业进行宣传,区总工会第一届二次全委会就在云大科技产业工会召开,并安排他们在会上进行经验交流。当省外高新区工会的同志到昆明高新区考察时,我们也向他们宣传、介绍云大科技产业工会;再次,我们努力让云大科技产业工会走出高新区,走向社会,扩大影响力。去年,市总工会组织新经济组织文艺汇演,我们让云大科技产业工会代表高新区总工会参加活动,获得了三等奖。通过这些工作,使云大科技产业工会在高新区内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逐渐增大。同时,我们也以他们的工作成果来要求其他基层工会,要其他工会向他们学习。
第五,收好、管好、用好经费。经费是工会履行四项社会职能,开展活动的物质基础。按时足额上缴经费也是每个工会组织的义务。高新区的企业规模大小不一,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行政隶属关系也呈多样化,加之工会的组建和各项工作刚起步,这些客观因素导致经费收缴工作有一定难度。针对这一状况,我们的做法:首先是做好宣传工作,使新建会的企业明确上缴经费的法律规定和意义、作用。我们总工会的干部每到一家企业,都向企业的行政领导和工会干部说明上缴经费的政策规定和具体操作办法,以提高他们的认识和上缴经费的自觉性。今年初,总工会派出干部到未上缴经费的基层工会专门就上缴经费问题做工作;其次是把经费收缴与基层工会工作挂勾,作为政绩考核的主要内容之一,在今年初总工会进行总结表彰时,未完成经费上缴的不予表彰;第三是总工会专门下发了《关于拨缴工会经费的通知》,对有关问题作出了明确、具体的规定和要求。通过这些工作,到今年第一季度,去年的经费已基本收缴完毕。
我们在新经济组织中开展工会时也碰到了一些问题,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主要表现在:一是建会工作难度较大。在建会工作中,我们感到首先还是个思想认识问题。主要是企业行政主管(企业主)对建立工会有各种各样不正确的认识。有的认为工会可有可无,对企业的发展没什么作用;有的私营企业主认为企业是自己的,建立工会不但要拨经费,还多了一个监督自己的组织。这些不正确认识是建会工作的最大障碍,而且这些思想认识不可能通过一、两次工作便立竿见影,需要一定时间耐心细致的工作。加之高新区的小企业多而且分散,这些企业大多没有党、团组织,员工数少,流动性也较大。在这些企业中如何建会、怎样开展工会,我们仍在探索,还没有形成一套科学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此外,高新区管委会对进区企业管理的方式,是一种服务性质的,是为企业创造和提供良好的生产、生活和社会环境的功能性服务,没有直接的行政隶属关系,在建会工作中也就缺乏有效的行政手段。二是开展工作有一定难度。新经济组织企业有其独特的经营管理方式,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企业的一切活动都不能脱离这一轨道。工会组织一些活动,需要时间、场地,甚至资金。这在一些思想认识不够的企业领导看来,这种不直接生产产品、又占用时间的活动是没有意义的,是不会给予支持的。在这些企业中,工会干部基本上都是兼职的,除本职工作外对工会工作难以花费太多精力和时间来进行,个别的甚至可能会考虑到自身利益。因此,只能是安排什么做什么,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较差。除此之外,高新区基层工会干部虽然学历较高,专业技术能力也强,但对工会工作都是新手,既缺乏工会工作的业务素质,也缺乏相应的工作经验,这也给工作带来了一定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