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政策继续向西部地区倾斜、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持续推进,高速公路建设将更多在西部偏远、多山区域内展开,高速公路的设计、施工桥隧里程占比将越来越高,需要建造大量的的桥梁隧道(特别是特大桥、长隧道和特长隧道会显著增多),来打通当地交通瓶颈,方便和满足百姓出行及交通安全的需要、带动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持续的发展。
关键词:公路隧道;施工阶段;安全管理
隧道施工建设先天就会受到隧址地区当地的气候、地质条件、水文条件等自然条件和社会环境条件的限制和影响,这些不确定因素不可避免地会对隧道的施工进度、质量和安全造成困扰。如冬季施工混凝土保温、瓦斯等有毒有害气体、地质构造自然形成的破碎断裂带、地下溶洞、富水断层等。因此在隧道施工过程中就需制定详细的管理制度和规程,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和手段,对隧道施工进度、质量、安全进行有效管理和控制,在确保隧道施工总体目标得以实现的同时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隧道施工质量管理:
所谓质量也就是生产的产品,要在质量管理体系保证下达到满足特定顾客要求的带有固有属性和特征的程度,它是产品的生命和灵魂。
隧道施工质量管理是隧道在施工过程中,为实现工程质量目标而开展的有关管理监督活动。项目施工各参建单位多、各专业分工多、各专业施工质量技能水平和质量管理水平参差不齐。要围绕着项目总体质量目标,在各自质量体系保证下,通过技术交底、培训提高施工人员技能;通过现场落实各项施工措施,提高项目施工管理水平。
隧道施工过程中质量管理可以采取以下几方面措施:
1、作业队伍施工人员专业素质技能是施工质量得以保证的根本,提前沟通谋划制定好正确的施工方案,施作前做好施工质量技术三级交底,特别是对一些特殊的部位和隐蔽工程,要重点交底,使施工人员理解设计意图及施工方法,保证工序的最终施工质量。特别要加强施工三检制度的落实,严格质量检验程序,贯彻落实质量管理奖惩制度,严格落实质量责任主体,有效保证施工各环节都有人对其负责,通过有效管理提升整个施工项目全体人员质量意识,达成提高工程质量必须规范施工行为,让施工行为符合标准形成习惯的目的。
2、工程施工原材料直接影响实体工程质量。原材料进场之前必须进行送检、抽检等验收程序,检测合格后才能准予进场。要严把材料质量关,夯实施工质量基础。
3、准确制定和选择施工方案、施工方法。根据现场施工作业环境具体情况和设计要求,考虑作业工人操作熟练或难易程度,正确制定和选择方案和方法,结合详细地、有针对性地技术交底,能使施工人员明白施工工序内容、施工中重点和难点部位的操作把控注意事项、施工各项内容的技术标准和质量检验标准要求,能尽量避免操作失误而出现的返工重做现象。正确合理科学的施工方案的制定和选择能保障项目的施工进度、质量、安全等目标顺利实现。
4、制定施工质量控制点,重点监控易发生质量事故的部位。如开挖爆破、钻孔钻眼定位、深度、角度、数量、控制超欠挖检查;初期支护型钢拱架、格栅拱架加工检查、施工现场安装定位、连接、拱架拱脚底部垫实等检查;湿喷混凝土机械设备操作使用方法、拱顶脱空、平整度检查;防排水施工透水盲管埋设、连接、土工布、防水板挂铺、焊接、漏气检查;仰拱、二衬预埋钢筋位置、数量、长度、焊接(或套筒连接)检查;机电设备洞室、管线的预留与预埋检查;电缆沟、水沟沟槽的尺寸及线型检查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这些施工质量控制点,要重点监控,不达标准不得验收通过。
5、隧道各工序要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施工技术规范的要求施工,严格执行质量检查验收(三检)程序及符合现行施工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的报验程序,工序验收不合格必须返工整改,直至整改复查合格为止,否则不得进入下道工序施工。
6、各工种、各专业施工之前就相关作业要进行相互沟通、协调和配合,主要是人机料资源的协调调度使用和配合问题,减少人为因素的影响和干扰,使施工进度得以连续,施工质量得以保证。
7、积极采取和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等建筑业四新技术,满足建筑业持续发展需求,能有效地减轻施工人员的劳动强度,加快施工进度,降低安全风险,同时客观上减少了人对施工行为的干扰和失误,使施工质量控制更为精准,达到的质量水平更高。
二、隧道施工安全管理:
隧道施工安全是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的有力保障。隧道安全管理就是对施工人员、施工机械、材料等物品以及施工环境的安全状况进行管理和控制,及时消除人的不安全因素,物的不安全状态。
隧道施工过程中安全管理可以采取以下几方面措施:
1、强化和落实安全生产管理的主体责任,通过组织、行为控制、安全技术管理手段
2、作业工人和技术人员在进场后要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告知施工作业现场危险源、事故后紧急避险措施;每天施工之前对现场施工人员进行班前安全讲话;
3、门禁管理、远程视频监控,充分运用信息化、大数据管理
4、充分利用好安全教育体验馆的作用和功能,不能仅把体验馆作为标准化建设的一个摆设,要充分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和功能。特别是对新进场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时,要让他们亲身去体验,使他们能在虚拟(模拟)环境中身临其境、真实地的感受到危险来临及紧急情况下的自救处理,提高施工人员在安全事故突发时各方面应急反应能力。
5、严格按照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和监控量测方案,严谨、务实地做好此项工作。按照超前地质预报方案打好地质超前探孔,探孔的位置、数量、深度及与下次探孔搭接长度要符合方案,通过探孔所获得的报告信息,推断掌子面前方的隧道围岩变化和含水等情况,指导施工现场及时调整施工方案或采取预防应急措施;在隧道地质条件复杂或围岩级别发生较大变化时,应加大监控量测的频率,掌握隧道拱顶、隧底下沉和周边收敛的具体情况,根据情况制定相应施工安全措施,以确保施工安全。
6、保证安全生产专项经费的合理支出、投入到位。要纠正和改变安全生产专项经费只是增加成本支出,不是企业经济效益的错误观念。试想如果没有安全专项经费的投入,施工现场安全教育培训、安全技术交底就不会到位,施工现场安全防护设施和措施就不会到位,这样就会出现安全隐患,最终导致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这将是得不偿失的。它不仅会造成企业经济上的损失和企业形象受损,还可能对个人进行责任追究,给个人的职业、名誉带来伤害和严重法律后果,同时也对项目工程的总体目标实现带来极其不利的影响。
7、做好现场文明施工工作,使施工作业现场环境干净整洁、井然有序。如风、水、电管线按标准化要求架设,并作明显标记;物料归堆集中存放,施工机械设备划区集中停放,并在存放处周边设立安全防护反光警示标志;施工道路处于无泥泞干燥状态,保持施工通道畅通;加强通风,使掌子面处空气循环质量满足施工作业要求;强制排除机械、运输设备的尾气、烟尘;掌子面出渣时洒水降尘等;这些措施能有效预防施工安全隐患出现和安全事故的发生。
总之,要确保隧道施工安全、质量、进度等既定目标实现,必须提升精细化施工、安全管控水平,落实各参建方进度、质量、安全等主体责任,通过采取有效管理措施和手段,精细化管控每项施工环节,使项目工程优质高效建成,为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服务。
论文作者:赵瑞明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9
标签:隧道论文; 质量论文; 作业论文; 措施论文; 施工人员论文; 施工质量论文; 地质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