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腹与微创子宫肌瘤剔除术临床结局分析论文_孙洪华

开腹与微创子宫肌瘤剔除术临床结局分析论文_孙洪华

哈尔滨市妇幼保健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10

【摘 要】目的:探讨子宫肌瘤采用开腹与微创手术剔除术临床结局对比。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同期收治的患者,采用数字表抽取法随机分组,就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对照组,n=40)与微创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观察组,n=40)共80例,每组40例进行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开腹组的肌瘤数显著大于微创组,微创组的住院天数、肛门排气时间较开腹组明显缩短,微创组手术时间较开腹组明显延长,术中出血量、术后病率、术后镇痛药使用频率和住院费用照开腹组明显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子肌肌瘤采用腹腔镜微创剔除治疗,可促进机体恢复,降低创伤程度,手术结局较为理想[1]。

【关键词】开腹与微创;子宫肌瘤剔除术;临床结局

子宫肌瘤为常见妇科良性肿瘤,,为临床常见的一种女性生殖器官良性肿瘤,又称平滑肌瘤,成因目前尚未明确,研究发现约有0.13%一1.39%可发生恶变,近年来受生活行为改变等多因素影响,发病率显著上升,若未采取有效措施及时治疗,极易引发贫血、排尿障碍、尿频、流产及不孕等不良事件,对患者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构成严重影响。子宫肌瘤剔除术不仅保留了患者生育力,更重要的是维持子宫许多生理功能,保留生殖器官的完整性。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完善,子宫肌瘤剔除术由单一的开腹向微创方向发展,腹腔镜技术研究不断地深入和完善,在临床子宫肌瘤剔除术中逐渐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共搜集我院子宫肌瘤剔除术80例患者,对其开腹与微创手术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总结性分析。

1.资料和方法

1.1相关资料

本次研究共选择80例患者作研究对象,均为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年龄22-47岁,平均38.6岁,均与《子宫肌瘤现代诊疗》相关诊断标准符合[1],并经入院、妇科检查证实。未婚5例,已婚75例。采用B超检查示多发肌瘤57例,单发23例;肌瘤直径<5 cm,44例,≥5 cm,36例。其中阔韧带肌瘤9例,肌壁间肌瘤30例,浆膜下肌瘤41例。患者均自愿签署本次实验知情同意书,并排除机体其他系统严重疾患者,采用数字表抽取法随机按观察组和对照组各0例划分,组间一般情况具可比性,无明显差异(P>0.05)。

1.2 实验方法

开腹组:本组40名选取病例进行传统开腹手术治疗,采用全麻或全麻联合腰麻,进腹后,子宫充分暴露,于肌瘤突出处将子宫肌层切开,剔除肌瘤,使用可吸收线将切口缝合,清理后关腹。

微创组:本组40名选取病例接受微创手术。采用全麻,手术体位为仰卧位,在脐轮下方作1切口,呈纵形,长约1cm,并穿刺气腹针,膨隆盆腹腔后拔出气腹针,置人连接好的摄录像仪的腹腔镜,查看盆腹腔内脏器有无损伤;在腹腔镜引导下,于左下腹和右下腹的麦氏点分别置人1cm、0cm鞘卡;拨棒抬起并固定子宫体,使用垂体后叶素,注人子宫肌层,用量6U,选取合适切口,对子宫浆膜层进行电凝电切,直至肌瘤表面,切口长度<肌瘤直径,肌瘤钻旋转进人瘤体中心,固定并牵拉瘤体,器械使用电凝钳,对肌瘤和假包膜的致密组织进行电凝分离,边向外旋转,边牵拉肌瘤,电凝切断肌瘤蒂部,使用可吸收线予以缝合止血,或电凝止血,肌瘤经粉碎机粉碎后,将其取出,并对盆腹腔进行反复、彻底冲洗,冲洗使用生理盐水;对创面进行细致检查,确保无出血后将器械取出,常规缝合穿刺孔,腹腔采用生理盐水冲洗,结束手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软件采用SPSS13.0版,组间计量数据采用(x-±s)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开腹组组术中出血量是(12,.36士40.24)mL,手术时间是(109.7,士43.21)min,术后排气是(28.6士12.1)h,下床活动是(29.6士10.6)h,住院天数是(6.9士2.1)d。且出现8例手术后患者产生并发症,发生率是18.7,%,其中4例肠粘连,2例背部酸痛,3例切口感染。

微创组术中出血量是(60.77士20.39)mL,手术时间是(7,.抖士28.6习m山,术后排气是(11.9士,.,)h,下床活动是(10.7士3.4)h,住院天数是(4.2士1.3)d。与开腹组相比,微创组术中出血量较少(t一0.862,,P <0.05),手术时间较短(t一0.8,17,P <0.05),术后排气及下床活动所需时间较短(t一0.8623,t一0.8672,P <0.05),住院天数短(仁0.8609,P<0.05)。且出现2例手术后患者产生并发症,发生率是6.2,%,其中1例背部酸痛,1例切口感染。开腹组相比微创组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X2一4.0362,,P <0.05)。

3.讨论

3.1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与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

传统术式为开腹,手术操作不受肌瘤大小、数目和位置等限制,尤其针对特殊部位肌瘤,如子宫孰膜层、阔韧带肌瘤等,术者均可用手指直接触摸较深位置或较小肌瘤,在直视下实施操作,瘤腔关闭较彻底,且止血较好。同时,开腹操作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大,切口疤痕大,术中出血多,腹腔干扰大,且易发生盆腔粘连及肠粘连,伤口较疼痛,术后恢复较慢,住院时间长。目前,医疗技术发展较快,临床手术也逐渐由传统开腹向微创技术发展。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比较,优点在于创伤小、出血量少,腹腔镜主要通过气腹压力对血液外渗加以阻止;镜下的放大作用利于子宫肌层与子宫肌瘤界限的识别,层次较为分明,对子宫肌瘤小血管选择性电凝,术中取垂体后叶素应用,对子宫及卵巢的功能和血液供应未造成影响;手术切口较小,术后易于恢复,康复快,缩短了住院时间,对盆腔干扰较小,腹壁切口较美观,可保留生育及月经功能,保证盆底结构完整,术后不易发生肠粘连,可有效缩短住院天数,加快康复且可尽快恢复肠道功能,避免感染等不良事件发生,术后体温可尽快恢复 [2]。与开腹手术相比,微创手术具有较大优越性,在减少手术出血、促进术后康复、提高疗效等方面优势明显,是一种疗效可靠的治疗方式[3]。

综上认为,采用腹腔镜微创剔除治疗术疗效可靠,治疗安全,操作简便,患者恢复快,值得推广。

3.2术前病情分析

(1)术前行超声检查确定肌瘤所在部位、个数及类型,以决定阴道前或后穹窿的切开。

(2)术前行仔细的妇科检查,了解子宫活动度,宫颈旁组织有无增厚、固定、弹性差、阴道狭窄等。

综上,对于肌瘤剔除应综合肌瘤大小、部位、个数,有无合并症及手术者擅长的手术方式等多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做出个体化选择。术前仔细的妇科检查判断子宫大小、活动度、有无盆腔粘连,尤其是超声检查确定肌瘤的大小、个数及部位对于手术方式的选择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郭凤琴,游颜杰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与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应用分析[J]当代医学,2013,9(14):42一43.

[2] 陈聆,刘毅智开腹与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对比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4,7(9):182一183,186.

[3]陈玉双,刘明钦,朱仙花三种子宫肌瘤剔除术在子宫肌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比较[J]中国卫生产业,2014,19(18):14一15,18.

论文作者:孙洪华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6月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7

标签:;  ;  ;  ;  ;  ;  ;  ;  

开腹与微创子宫肌瘤剔除术临床结局分析论文_孙洪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