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变革为什么会失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组织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今天,通过重大的组织变革,一些组织极大地适应了环境的变化,一些组织提高了自身的竞争优势,还有一些组织创造了美好的未来前景。但是,对于大多数组织而言,改善情况是令人失望的,以至于公司陷入困境,造成资源浪费,员工士气低落、萎靡不振。 我们犯了很多错误,其中最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错误之一:未能消除自满情绪 迄今为止,组织在推动变革的过程中所犯的最大错误就是,没有在其管理者和员工当中建立起足够的紧迫感。这个错误是致命的,因为当人们的自满情绪高涨时,组织转型很难达成目标。 很多优秀的领导者,都出于种种各不相同而又相互关联的原因,在公司变革的初期没能培养出足够的紧迫感。他们高估了自己推动组织重大变革的能力,低估了促使人们走出舒适区所需的努力。他们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反而无意中强化了现状。他们缺乏耐心:“准备工作已经足够了,我们动手吧!”他们对打破自满时出现的负面情况束手无策:人们变得小心戒备,士气低落,短期业绩出现滑坡。更有甚者,他们把紧迫感和焦虑混为一谈,增加了人们的焦虑感,使他们更加退回到自己的安全区,更加抗拒变革。 如果大多数组织的自满情绪不高,这个问题就不会那么严重。可事实恰恰相反,过去的成功太多、明显的危机太少、绩效标准太低、外部顾客反馈不足等问题加到一起就会导致如下结果:“是的,问题的确存在,但也没那么糟糕,我的工作做得还行。”或者“是的,我们确实有很大的问题,可是谁都有问题啊。”没有紧迫感,人们就不会做出额外的努力,而这种努力往往是不可或缺的。他们不会做出必要的牺牲,而是躺在现有的功劳簿上,抵制上面要求的变革项目。其结果就是,流程再造项目深陷泥沼,新战略得不到很好的实施,收购的公司没办法很好地得到整合,人员精简永远无法实现最小的成本,质量改善计划则流于表面。 错误之二:未能创建足够强大的领导联盟 成功的组织变革需要公司的CEO、分公司总经理、部门经理与另外5个、15个甚至50个决心改善公司绩效的人组成一个团队。这个团队很难囊括公司的所有高层管理者,因为后者中的一些人至少最初并不支持变革。在大多数成功案例中,这个团队都是很强大的,无论正式的头衔、必要的信息和专业技能,还是声誉和关系,以及领导才能等方面都很强。如果这个领导团队很弱,变革成效通常会很差。 在缺乏强有力的团队领导的情况下,变革可能会取得一些短期内的表面进展,例如,组织结构调整,启动一个流程再造计划。但是,那些反对派早晚会破坏这些计划。当一名高管或一个较弱的领导团队与固有的传统以及现实的利益等因素进行较量时,最终的胜利往往属于后者。他们想方设法阻止员工行为的改变,会让流程再造方案在管理者和员工的消极抵制中被扼杀,会让质量改善计划带来更严重的官僚主义,而不是提升顾客满意度。 作为一家大型美国银行人力资源部总监,克莱尔女士很清楚她手中的权力是有限的,以她的职位不适合领导本职工作以外的变革。眼看着公司面对新的竞争压力,除了裁员没有别的办法,她变得越来越失望。于是她接受任命,负责领导一个“质量改善”特别工作组。然而,接下来的两年,她经历了整个职业生涯中最令人沮丧的时期。 公司三位关键的业务经理没有一个加入这个工作团队。工作组费了好多周折才安排了第一次会议——几个团队成员抱怨说工作太忙了。而且,在那之后情况并没有多大改观。该工作组成了所有差劲团队特点的缩影:慢慢腾腾,拉帮结派,令人烦恼。大部分工作都是由一小群工作投入的人完成的。而其他团队成员和主要的业务经理对于工作组的工作既不感兴趣,也不理解,最后几乎所有建议都没有被采纳。工作组在磕磕绊绊中运转了18个月后就悄无声息了。 即便自满情绪不高的公司,如果没有经历过转型和团队合作,通常也会低估强有力的领导团队的必要性,或者认为这一艰巨的任务只要有人力资源部、质量部门或是战略计划部门的某一位高管负责就行了,而不需要公司关键的业务经理参与。但实际上,没有关键的业务经理参与,领导团队可能永远都不会具备克服强大惯性的实力。 错误之三:低估了愿景的力量 对于重大的变革,紧迫感和强有力的管理团队是必需的,但还远远不够。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因素也是成功转型所不可或缺的,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愿景。 愿景在变革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它将指导、协同并激励大多数人投入行动。没有一个恰当的愿景,转型工作很容易变成一系列混乱的、不协调的、纯粹浪费时间的零散项目,不是方向不对,就是根本没有明确方向。没有一个合理的愿景,会计部门的流程再造项目、人力资源部最新实施的360度绩效评估、工厂的质量改善计划以及销售部门的文化再造工作,就无法以对公司有意义的方式整合起来,也无法产生实施其中任何一个项目所需要的能量。 在不成功的变革中,有时候管理层对变革方向也有一定的认识,但是这种认识复杂,或者太模糊,无法具体应用。 一个有用的判断原则是,如果我们在5分钟之内没有办法说清楚公司实施变革的原因,并得到人们的理解与引发兴趣,那就有问题了。 错误之四:对变革的愿景沟通不足 只有在大部分员工都支持,甚至愿意做出短期牺牲的情况下,重大的变革才可能产生。但人们通常是不愿意为此做出牺牲的,即便他们对现状并不满意。除非他们真的认为变革带来的好处是有吸引力的,并且相信变革是可能实现的。不经过大量的相互信任的沟通,是没有办法抓住员工的心的。 常见的无效沟通有三种,它们通常是由稳定时期积累下来的习惯所造成的。第一种,一个群体确实有了很好的变革愿景,但仅仅通过开几次会议或是发一些会议纪要来推广愿景。群体的成员们只进行很有限的公司内部沟通,然后他们还很惊讶,为什么人们还是不理解这些变革措施。第二种,组织的领导者煞费苦心地向员工做了大量的演讲,而大部分管理者却沉默不语。与第一种情况相比较,这种方式倒是运用了比较多的内部沟通来沟通愿景,但实际上沟通还是远远不够。第三种,人们在演讲和信件往来上投入了更多的精力,但是某些重要人物的言行却与整体愿景不符,这无疑会让整体愿景在人们心目中大打折扣。 错误之五:没有及时清除变革的障碍 任何重大变革的实施都需要大量人员的共同努力。即便员工都拥护某个愿景,但当变革过程遇到障碍时,他们的积极性还是会受挫。有时,这种障碍其实只是存在于人们的头脑之中,问题在于说服人们相信外部的障碍是不存在的。但很多情况下,障碍是实实在在存在的。 有时候,变革的障碍在于组织的结构。过细的分工会对提高产量和改进服务质量构成障碍。报酬或绩效评估体系可能迫使人们在新的愿景和个人利益之间做出选择。最糟糕的情况是,一些主管拒绝顺应变革,提出一些与变革不相符的要求。 如果障碍人物处在某个关键位置上,就可能阻止整个变革的进程。基层管理者认为高管在误导他们,让他们建立起对变革的承诺;他们变得玩世不恭,整个变革的进程变得非常缓慢。 当聪明而善意的领导者回避障碍时,他们就可能挫伤员工的士气,破坏变革的进程。 错误之六:没有创造一个又一个短期胜利 真正的变革是需要时间的。调整战略或重组业务的工作十分复杂,如果没有一些短期的目标让人们去追求和庆祝,人们的动力可能会被耗尽。大多数人不愿进行漫长的征途,除非他们能在6~18个月的时间内看到明显的证据,表明组织正在创造预期的成果。没有短期的胜利,很多员工会放弃前行,甚至加盟竞争对手。 创造短期的成功和希望获得短期成功是不同的,后者是被动的,前者是主动的。在成功的变革中,管理者通常会积极地获得绩效显著改进的方法,在年度计划中建立目标,实现这些目标,并对参与者给予肯定、升职或奖金等作为回报。在变革失败的案例中,很少有人会有计划地为保证能在6~18个月内取得进展而做出努力。管理者要么认为好的结果自然会发生,要么沉浸在雄伟的愿景当中,而对短期目标不加考虑。 人们经常抱怨自己被迫要创造短期的成功,但是在某些情况下,这种压力却是变革过程中十分有用的一个因素。当人们意识到产品质量改善或是公司文化再造需要经历一个长期的过程时,那种紧迫感就会下降。致力于创造短期的成功可以克制人们的自满情绪,并鼓励人们进行细致的分析性思考,而这些对澄清和完善变革愿景是有所助益的。 错误之七:过早地宣告胜利 经过几年的努力,人们总是忍不住在变革初见成效的时候就宣布重大变革已经大功告成了。欢庆胜利是可以的,但若是认为工作已经大部分完成,却是一个可怕的错误。除非变革已经深深地植入了公司文化之中——通常在一般的公司中这需要3~10年的时间,否则新的方法是非常脆弱的,很容易就会退回原位。 近些年,我观察了十个以流程再造为主题的变革项目。除了两个案例之外,其他都是在第一步的目标完成后就宣布整个变革已经获得成功,向咨询公司支付昂贵的费用,而不在乎有没有或是有多少证据能够证明最初的构想已经完全变成了现实,也不管员工是否已经接受了新的方法。没过几年,这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慢慢销声匿迹。在这十个案例中,有两三个现在已经完全看不到曾经变革过的影子了。 极具讽刺意味的是,那些理想化的变革发起人经常和追求一己私利的反对者共同成为这类问题的制造者。看到了胜利的曙光,发起者就被冲昏了头脑。他们和反对者联合起来,使反对者找到可乘之机,破坏整个变革。放下欢庆的酒杯之后,反对者通常会说这一胜利是战争结束的标志,军队应该回家了。而疲惫的战士也宁愿相信他们已经取得了胜利。一旦归家,战士就不愿意再重返前线了。过不了多久,变革就会陷入停滞,传统又卷土重来。 过早地宣布胜利就像在通往实质性变革的道路上跌进了陷阱。出于种种原因,即便是那些非常聪明的人也会不小心跌入陷阱,甚至是主动跳入陷阱。 错误之八:忽略了将变革融入公司文化 最后,只有当变革融入了我们做事的方式当中,渗透到公司和部门的血液中,变革才能真正巩固下来。除非新的行为方式能够深植于社会行为规范和共同的价值观,否则当变革所承受的压力降低的时候,新的行为方式往往会被移除。 在将新的方法融入公司文化的过程中,有两点非常重要。首先是要有意识地让人们知道某种特定行为或态度是如何有助于提高绩效的。如果让人们自己去寻找二者的联系——事实上多数情况下都是这样,他们很容易对两者的联系做出错误的判断。 变革的巩固也需要足够的时间,以确保下一代管理层能够真正地运用新方法。如果提拔人才的标准不得到重新设计,变革是很难持续的,这也是常见的错误之一。组织高层的一个错误的继任决策可能断送组织十年的努力。 聪明的领导者在这里功亏一篑,主要是因为他们对于公司文化问题不够敏感。经济数据导向的财务人员和分析导向的工程师会发现,讨论社会标准和价值观与他们的目标相比太软性了,所以他们忽略了文化的作用——这其实是危险的开始。为什么组织变革失败了?_变革管理论文
为什么组织变革失败了?_变革管理论文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