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县第一人民医院中医综合科 甘肃 陇南 746500)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温肾蠲痹汤联合温针灸治疗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10月于我院就诊的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20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100例,对照组常规治疗,实验组予以温肾蠲痹汤联合温针灸进行治疗,1月后观察两组疗效。结果:对照组痊愈37例,显效23例,有效22例,无效18例;实验组痊愈67例,显效23例,有效10例,无效0例。结论:温肾蠲痹汤联合温针灸治疗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温肾蠲痹汤;温针灸;寒湿;腰椎间盘突出
【中图分类号】R681.5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12-0341-01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较为常见的临床疾患之一,主要是由于腰椎间盘各部分(髓核、纤维环及软骨板),尤其是髓核,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后,在外力因素的作用下,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之处突出(或脱出)于后方或椎管内,导致相邻脊神经根遭受刺激或压迫,从而产生腰部疼痛,一侧下肢或双下肢麻木、疼痛等一系列临床症状[1]。腰椎间盘突出症在我国正逐年增多,35岁以上成人患病率达23.8%[2]。手术治疗与绝对卧床大多数人难以接受,因此选择适宜方法治疗此病是我国医疗卫生行业的一大难题,笔者通过学习与临床实践发明温肾蠲痹汤联合温针灸治疗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效果良好,现进行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10月于我院就诊的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20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100例,患者年龄32~63岁,平均年龄(47.62±3.75)岁,其中男性113例,女性87例。实验组100名患者年龄32~63岁,平均年龄(46.33±3.98)岁,其中男性56例,女性44例;对照组100名患者年龄33~63岁,平均年龄(48.72±3.89)岁,其中男性57例,女性43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α=0.05)。
1.2 纳入标准
(1)符合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标准者:①患者具有临床症状如腰疼、下肢放射痛、腰部活动受限、脊柱侧弯等;②直腿抬高试验阳性,部分腱反射、小腿感觉、肌力减退或消失;③CT检查提示椎间盘突出。(2)符合寒湿型中间辩证标准:患者腰部冷痛重着,转侧不利,逐渐加重,每遇阴雨天或腰部感寒后加剧,痛处喜温,得热则减,苔白腻而润,脉沉紧或沉迟。(3)患者愿意并同意接受治疗,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排除标准
(1)不符合纳入标准者;(2)全身性疾病及血液病,不宜针刺患者;(3)未按计划用药,记录不完全影响疗效判定者;(4)对试验药物过敏者;(5)骨质疏松患者。
1.4 退出标准
(1)因意外活动导致病情恶化急需手术者;(2)出现药物或针刺不良反应者;(3)主动要求退出本试验者。
1.5 方法
随机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10月于我院就诊的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20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100例。对照组常规治疗:包括牵引、推拿等物理疗法及内服消炎镇痛药如布洛芬缓释片、减轻神经根水肿药物如地塞米松。
实验组予以温肾蠲痹汤联合温针灸进行治疗:温肾蠲痹汤处方为制附子15g、细辛10g、川牛膝10g、熟地黄10g、当归10g、白术20g、茯苓15g、薏苡仁15g、桂枝10g、木瓜15g、僵蚕10g、仙灵脾10g、青风藤10g、伸筋草10g、杜仲10g,日1剂,早晚温服。温针灸选穴肾俞、腰阳关、关元俞、气海俞,针刺平补平泻,得气后于针柄处裹适宜大小艾绒点燃,燃尽后再裹再燃,留针30分钟,日一次。1月后观察两组疗效。
1.6 评价标准
(1)痊愈:腰椎间盘突出症状消失,直腿抬高试验阴性;
(2)显效:症状明显减轻,综合治疗指数减少60%以上;
(3)有效:症状减轻,综合治疗指数减少30以上但不足60%;
(4)无效:症状无明显改善。
2.结果
对照组痊愈37例,显效23例,有效22例,无效18例;实验组痊愈67例,显效23例,有效10例,无效0例。两组临床效果对比见表。
表 两组临床效果统计表
3.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基本病因是腰椎间盘的退行性改变,而髓核的退变主要表现为含水量的降低,并可因失水引起椎节失稳、松动等小范围的病理改变,纤维环的退变主要表现为坚韧程度的降低;长期反复的外力造成轻微损害,加重了退变的程度;椎间盘在成年之后逐渐缺乏血液循环,修复能力差;在上述因素作用的基础上,某种可导致椎间盘所承受压力突然升高的诱发因素,即可能使弹性较差的髓核穿过已变得不太坚韧的纤维环,造成髓核突出[3]。在中医可辩证为既有外邪又有正虚,因此在治疗上应扶正祛邪。
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临床最为常见,“寒者温之”、“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痰饮乃湿邪所化,因此寒湿型疾病都需用温通之法。温肾蠲痹汤处方中制附子、细辛、仙灵脾温肾阳,桂枝温心阳;熟地黄养肾阴;茯苓、薏苡仁利水渗湿,白术健脾化湿;当归、僵蚕、伸筋草、青风藤活血化瘀;川牛膝、木瓜、杜仲强筋骨,共收散寒除湿,强筋壮骨之功。肾俞、腰阳关、关元俞、气海俞均为局部取穴,一者起温通作用于病灶,二者调畅病变部位气机,以使药效更好地作用于腰部。
本研究通过临床实验证明温肾蠲痹汤联合温针灸治疗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临床效果显著,明显优于目前广泛使用的常规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江尚群.艾灸联合腰痛散药汤治疗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护理[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l5):134-137.
[2] 王薇,李菊连,宋志靖,等.火龙灸联合针刺治疗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48例[J].中医研究,2014,27(05):52-53.
[3] 常建军,刘艳芳,杨家庄,等.自制腰痛贴治疗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2015,31(09):49-51.
论文作者:吴静,胡锦萍,麻国兵,丁雪琴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4月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23
标签:实验组论文; 腰椎间盘突出论文; 针灸论文; 患者论文; 对照组论文; 腰部论文; 症状论文; 《医药前沿》2018年4月第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