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循证证据为基础构建儿童患者气管切开护理临床实践方案论文_彭瑛,钟礼立,李妍妍

彭瑛 钟礼立 李妍妍

湖南省人民医院 湖南长沙 410005

摘要:目的:探讨以循证证据为基础构建儿童患者气管切开护理临床实践方案。方法:通过文献查阅、专业人士访谈、头脑风暴形成实践方案初稿,采用Delphi法对本市12名专家进行咨询,明确儿童患者气管切开护理临床实践方案的具体内容与条目,运用SPSS 21.0系统进行数据分析。结果:通过2轮的专家咨询,综合文献查阅、专业人士访谈、头脑风暴,最终形成《儿童患者气管切开护理临床实践方案》,内容包含5个一级项目(气道湿化、气道内吸引、气囊护理、内套管护理、气切切口护理)、12个二级项目、52个三级项目。结论:以循证证据为基础,结合专家意见,构建儿童患者气管切开护理临床实践方案,可为临床护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对临床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循证证据;儿童患者;气管切开;护理临床实践方案

气管切开是指将颈段气管前壁切开,将适当大小的气管套管置入气管中,形成人工气道,是患者能够直接经气管套管进行呼吸,以达到解除喉源性呼吸困难、呼吸机能障碍、下呼吸道分泌物阻塞导致呼吸困难的一种常见手术,是临床上用以维系患者生命的重要措施[1]。随着对呼吸道病理、生理研究的不断深入,气管切开已成为治疗某些病症的重要手段,尤其在肺部疾病中,其应用极为广泛。然而,气管切开对患者会构成一定程度的伤害,气管切开后患者的呼吸通道会发生变化,诸多并发症也随之产生,如肺膨胀不全、低氧血症、心律失常等[2]。尤其对于机体抵抗力以及身体各项功能发育尚不完善的儿童患者而言,气管切开后的并发症发生率更高[3]。所以,必须加强对气管切开儿童患者的临床护理,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基于此,本研究以循证证据为基础,运用Delphi法构建儿童患者气管切开护理临床实践方案,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成立研究小组

研究小组组员有临床护理专家、气道护理专家、重症护理专科护士、呼吸专科医生,共12名,包括主任护师1名,副主任护师1名,主任医生1名,副主任医生1名,主管护师4名,护师4名,主要负责文献检索、问卷调查、统计分析。

1.2 初拟护理临床实践方案

1.2.1 文献查阅

中文关键词为“气管切开”、“儿童患者”、“护理”,英文关键词为“tracheotomy ”、“pediatric patients”、“nurse”,计算机检索相关的护理临床实践指南,中文检索数据库为中国知网、维普、万方、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网站等,英文检索数据库为Google Scholar、National Guideline Clearinghouse、Cochrane Library、BMJ Clinical Evidence、Pubmed、OVID等。筛选出近5年的相关文献,并对纳入的指南进行评估与分析。

1.2.2 专业人士访谈

选择本市10名专业人士进行访谈,包括ICU主任医师1名,主治医师2名,护士长2名,高年资护士5名。了解儿童患者气管切开护理临床实践情况、存在的问题、意见与建议。

1.2.3 头脑风暴

在文献查阅、专业人士访谈的基础上,召集研究小组所有成员开展会议,以头脑风暴的方式让组员积极发表看法与意见。初步拟定儿童患者护理临床实践方案,形成5个一级项目、12个二级项目、52个三级项目的方案。

1.3 设计专家咨询问卷

问卷分为3部分,即问卷首语、专家一般情况、问卷正文。问卷正文内容主要包括护理临床实践方案的具体项目,项目的重要性、专家对项目判断的根据、专家对项目的熟悉度,设立意见栏。重要性应用Likert 5级评分法,分为非常重要(5分)、重要(4分)、一般(3分)、不重要(2分)、非常不重要(1分)。判断根据分为理论依据、实践经验、文献资料、个人体会,根据专家判断的影响程度分为大、中、小三个层次,理论依据赋值为0.3、0.2、0.1,实践经验赋值为0.5、0.4、0.3,文献资料、个人体会赋值均为0.1、0、1、0、1。熟悉度分为非常熟悉、熟悉、一般、不熟悉、非常不熟悉,赋值依次为0.5、0.4、0.3、0.2、0.1。

1.4 专家咨询

对本市12名专家进行咨询,专家选择标准为①副高级以上职称;②从事临床气道管理工作至少10年;③对本研究知情且同意。与专家取得联系,以邮件的方式向其发送问卷,共2次,每次填写时间限为4周,2次问卷间隔8周。回收时及时审核问卷,并与专家电话联系补充缺失值。

1.5 项目筛选

运用界值法,根据重要性赋值均数>4,同意率>80%,标准差<1.2,变异系数<20%为纳入标准,删除不符合标准的项目。专家建议删减或修改的项目,经文献查阅,经小组讨论后确定。

1.6 统计学分析

运用SPSS 21.0系统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表示,计量资料以()表示,分别行x²、t检验,P<0.05提示差异显著。

2 结果

2.1 专家咨询结果

通过2轮Delphi的专家咨询后,专家意见相对统一。第1轮中,12名专家对各个项目给予了评价,评分范围为(3.3±0.6)~(5.1±1.6),变异系数为0.0%~45.8%,同意率为74%~100%。28个项目不符合标准,10名专家(83.3%)提出了意见与建议,共39条,其中35条意见(89.7%)被采纳。第2轮中,11名专家对各个项目给予了评价,评分范围为(4.1±0.2)~(5.3±1.1),变异系数为0.0%~24.7%,同意率为88%~100%。4个项目不符合标准,5名专家(45.5%)提出了意见与建议,共16条,其中10条意见(62.5%)被采纳。

2.2 儿童患者气管切开护理临床实践方案的定稿

通过2轮的专家咨询,综合文献查阅、专业人士访谈、头脑风暴,最终形成《儿童患者气管切开护理临床实践方案》,内容包含5个一级项目(气道湿化、气道内吸引、气囊护理、内套管护理、气切切口护理)、12个二级项目、52个三级项目。见表1。

3 讨论

气管切开是一把双刃剑,在为患者提供人工气道的同时,也会对患者的生理功能构成不利的影响,会导致患者的气道粘膜受损、气道壁受压、气道阻力增加等不良情况,严重者会丧失语言功能,导致生活质量严重下降[4]。尤其对于儿童患者而言,气管切开的伤害会进一步加大。因此,临床治疗期间,针对气管切开的儿童患者,应加强护理干预,以确保临床治疗效果的同时,尽可能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5]。

当前,针对气管切开儿童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案较多,但缺乏循证依据,内容不够全面,各方案之间的差异也较大,导致其临床应用效果参差不齐[6]。因此,探讨以循证证据为基础的儿童患者气管切开护理临床实践方案非常重要也极有必要。本研究在文献查阅、专业人士访谈、头脑风暴的基础上,初步拟定了儿童患者气管切开护理临床实践方案初稿,再用Delphi法进行2轮专家咨询,最终形成《儿童患者气管切开护理临床实践方案》,内容包含5个一级项目(气道湿化、气道内吸引、气囊护理、内套管护理、气切切口护理)、12个二级项目、52个三级项目,内容丰富、全面,具有临床实践指导意义。

综上所述,以循证证据为基础,结合专家意见,构建儿童患者气管切开护理临床实践方案,可为临床护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对临床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郑迎,王文超,张燕红,等.气管切开患儿延续性护理研究进展[J].护理学报,2017,24(20):29-33.

[2]徐晓娟,黄潇湘.循证护理在神经外科重症患者气管切开术后呼吸道护理中的应用[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6,33(8):58-61.

[3]孙兰.循证护理在ICU患者气管切开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16):146-147.

[4]梁冬梅,陆桂花,黄珊,等.重度烧伤患者气管切开及创面护理策略[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6(9):143-145.

[5]耿云峰.气管切开护理工作中循证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96):369-370.

[1]王惠芬,俞蕾蕾,阮洪,等.基于证据的成人患者气管切开护理临床实践方案的构建[J].上海口腔医学,2017(5):539-544.

论文作者:彭瑛,钟礼立,李妍妍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7月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30

标签:;  ;  ;  ;  ;  ;  ;  ;  

以循证证据为基础构建儿童患者气管切开护理临床实践方案论文_彭瑛,钟礼立,李妍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