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技活动是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动手、动眼、动脑,去观察、实验、思考、制作、研究和创造的一种课外活动;是对学生进行科学技术和知识的启蒙教育,从小培养“爱科学、学科学、讲科学、用科学”的精神风貌。同时训练良好心理,塑造良好品格,培养学生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不畏艰难的顽强意志,严谨细致的优良作风等。那么,在实际工作中,农村小学如何有效开展好科技活动呢?结合自己的工作谈几点浅显的认识。
一、落实“五个一”
1.做到一个“导”字。农村小学教师本身每周一般有近20堂课,工作量较大。而科技兴趣活动又是在课余时间里进行的,没有统编教材和教学参考书,有的制作项目还要做许多前期的准备工作,工作量也较大。所以担任辅导的教师要具有“甘为人梯”的奉献精神,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在工作中多指导、多帮扶、多鼓励,任劳任怨,持之以恒,真心诚意地为培养小学生的科技素养而服务。
2.体现一个“活”字。学校在教给学生文化知识的同时,要开展多种多样喜闻乐见的科技活动,让他们有自己的兴趣爱好,有显示自己的机会,这对孩子的成长是大有裨益的。另外,科技活动本身就是一项群众性的科普活动。小学阶段主要是引导其参与意识,让学生从小接触一些科普知识,对科学产生感性认识,发生兴趣。在活动中,注重其广泛性和真实性,重点在“参与”“普及”四字上下功夫。活动中“动”是关键,让学生亲自选题设计,自己动手制作,自己评价,引导他们独立思考,从中提高科学素养,培养创造兴趣,陶冶爱科学的情操。通过动手、动口、动眼、动脑,发挥学生身体各部位作用,以达到开发大脑潜力,发展学生智能的目的。
3.围绕一个“宜”字。农村小学缺少城市先进的教育软硬件设施,学生的生活阅历和见识也相对较为狭窄,对于工业化的科技创新意识和能力也比较薄弱。但是,农村地区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物产,孩子们对于农业新科技新生产工具还是比较熟悉的。于是我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开展了适宜的系列农业科技活动。诸如改良劳动工具啦,提高瓜果产量啦,科学养殖综合利用技术啦,废旧物品回收利用啦,以及孩子们动手创制的各种学具教具啦……学生的积极性被大大调动起来,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都得到了大大的锻炼,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4.体现一个“小”字。小学生的创造思维的发展,除年龄特征、个性差异外,还有知识积累和逻辑思维的差异,而基于此开展的“小发明、小制作、小实践、小论文、小种植、小饲养”六小活动,能引导学生观察与思考。观察是前提,思考是过程,“六小”是成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在观察中积极思维,在微小方面去捕捉思维的灵感,让学生着眼于身边现象,不随意放弃任何小的细节,不排斥任何小的成功;逐步开阔学生的视野。
5.突出一个“趣”字。每次科技活动无论是活动主题、活动内容或活动形式力求新颖别致、富有吸引力。鼓励学生八仙过海各显其能。有的学生在“科技游戏”中尽情玩耍,有的在未来世界畅想中敞开理想的心扉,有的进行标本辨析,观看小动物激战场面……活动一定会充满欢乐、充满情趣,像一块磁铁,紧紧吸引住学生,为农村学生开辟了快乐的天地,创造了展示才华的舞台。
二、巧用农村乡土资源
1.田野是教科书。农村的科技活动教学必须打破传统的课堂教学的40分钟,这是因为有些内容的教学,仅靠课堂教学是不够的,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存着局限性。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可把课堂放到大自然中去,把美丽的田野作为教科书,让学生更直接地去认识自然,感受自然的神奇。
2.农民、农技人员是老师。现在的农民,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和相当丰富的实践经验,特别是在种养殖方面形成了比较科学有效的种养模式。在这些农民中,不少是科技种养大户,成为科技致富的示范户和带头人。在科技活动教育中,我们经常邀请他们作为科技活动的辅导老师,对学生进行现场农科技知识讲座,传授农科技知识,并以此为契机来影响学生家长,来带动整个农村科技知识的传播。
3.劳动是作业。在课外科技活动中,要尽可能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创设学生动手探索的机会。改变作业形式,让劳动成为学生的科技活动作业。多年来,我校从幼儿园开始就在实践基地种植蔬菜、花卉、茶树,真正把学生的双手解放出来,动手不是单纯的依样画葫芦的模仿操作,而是强调有思维的参与,在劳力的同时劳心。 同时,我们每年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周围“农庄”大棚的种植等活动,让孩子们在活动中得到科技知识的熏陶。
三、需要注意的问题
1.安全问题。农村的教师工作都很忙,所以在开展活动时,并不是每次都能到现场,而活动又免不了要用电、用酒精灯等。所以在使用工具时除要注意安全外,还必须严格规定老师不在的情况下不准使用各种危险工具。
2.取得家长的支持。农村孩子的家长由于受到环境和知识水平的限制,往往只关心学生的学习情况,而对于各种课外兴趣活动并不支持。所以辅导教师要做好家访工作,以获得家长的支持。
3.处理好科技活动与学习的关系。课外兴趣活动毕竟是一种课外活动,虽然能促进学生的特长和能力发展,有利于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但如果次数过多或时间过长,也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所以要适当控制活动的次数和时间,一般每周2~3次,每次1小时左右为宜。
4.活动场所的安排。农村小学的校舍本来就比较紧张,如何安排一个不影响其他学生,又不被其他学生影响的场所,也需要辅导老师费心。
论文作者:王玉波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8年12月总第28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0
标签:科技活动论文; 学生论文; 农村论文; 知识论文; 自己的论文; 小学论文; 科学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8年12月总第28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