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当前高职课程改革的探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高职论文,课程改革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当前我国高职课程改革中的主要问题
课程是将宏观的教育理论与微观的教育实践联系起来的一座桥梁。无论什么样的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培养目标,最终都必须借助这座桥梁才能实现。教育层次、类别的区分,也集中反映在课程观、课程模式、课程内容等之间的区别。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类别特征、与中等职业教育的层次区别,也集中反映在其课程体系之中。近十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引入了能力本位的观念,学习借鉴了国外一些经验,改革了课程内容,增大了实践环节,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在整体的课程模式和体系上还没有根本的变革。当前我国高职课程改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学科本位的思想在课程中的表现仍根深蒂固。能力本位的课程模式基本还停留在概念层面,主要表现在教育领导部门、办学机构的各类文件中仍大量使用诸如“基础课、专业基础课”等学科本位课程中经常使用,而能力本位课程中不存在的概念;在专业培养计划中仍沿用学科本位的课程体系和课程形式;在直接面对学生的科目课程中,从教学内容到方法手段几乎没有向能力本位转换。
(2)课程改革尚未与时俱进。无论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决议或建议,还是发达国家高等职业教育的经验看,进入新世纪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理论都已经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很多传统概念的内涵赋予了新的意义。这些新的内容在我国高职课程中还基本没有体现,这一方面有我国高职课程模式尚未根本转变的原因,也有高职课程的理论依据和借鉴国外的参照物不能与时俱进的问题。
(3)学习国外经验与结合国情的关系尚未处理好。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我们己注意引进闰外成功的高职课程模式,最初的考虑是“原装引进、原装试点、原装推广”,但实践证明“原装引进”容易,“原装试点”难于持续,“原装推广”几乎无法实施。其原因主要在于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与经济发展状态以及国情状态的紧密相关,决定高职的经验只能在借鉴的基础上创新,尤其在课程领域只能在借鉴的基础上大胆改革,办出特色。
综上所述作为高职改革核心的高职课程,必须摒弃一切旧的教育教学观念,以现代职教理论做支撑,借鉴国外先进的经验,突出高职教育以就业导向为主的特征,进行课程模式的彻底转变,在课程体系的各个环节,扎实推进改革,与时俱进,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改革发展之路。
二、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观
课程观,是人们依据一定的哲学观、教育观,以及心理学、社会学、技术学等方面的认识,所形成的关于课程的基本观点和一般看法,即关于什么是最好的课程,如何处理课程领域诸关系的看法,它是课程开发和管理的指导思想。就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观我们重点强调三个方面的认识:
(1)课程观受社会观念的影响。我国的某些传统社会观念不利于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观的形成,因其核心是轻视劳动,只有摒弃“重理论、轻实践、鄙视技术”的陈旧思想才能建立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高职课程观。
(2)高等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主的教育,人才培养要突出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满足职业岗位的知识、能力、素质的需要。因此,课程观显然不能采取学科本位,而应是能力本位的。因此就业导向、能力本位是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观的核心内容。
(3)从世界范围看,高等职业教育能力本位课程观的确立并在当今兴盛不衰,是现代社会生产技术的发展极其迅速,生产技术的发展直接导致工作岗位技术含量增加,责任范围扩大,对从业者的职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是当今产业界直接参与职业教育和培训过程,由他们来决定教育和培训的内容和方式的现代社会价值取向,在能力本位课程观中的最好贯彻;特别是这种能力本位课程观中的能力,超越了早期人们对能力本质过分狭隘的理解,已不是行为主义导向的与操作相关的岗位技能,也不是整体主义或一般素质导向的基本能力,而是将一般素质与具体情景联系起来的整体能力。即个体在现实的职业工作表现中所体现出来的才智、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整体表现。一方面,这种能力不等同于特定的任务。能力是个体知识、技能和态度所形成的一种复杂的素质结构,是完成具体操作的基础。另一方面,这种素质结构总是与一定的职业情境或工作角色联系在一起,操作表现也是推断个体能力的主要依据。这种整体的能力观可以把能力理解为有不同层次或水平差异,这就有助于构建包括从低级水平能力到高级水平能力在内的完整的能力体系,这种能力体系的构建需要通过对能力内容的有机整合完成,由此,使能力本位不仅适用于职业培训,也可以适用于专业性教育。
转变学科本位的思想,实现高职教育的课程模式向能力本位的转换,在与时俱进和有机整合的观念指导下实现课程开发,对于当前建设有中国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是十分重要的。
三、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开发
在高职教育中课程开发的任务主要是回答以下问题:(1)社会经济和劳动力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是什么?(2)采用何种课程结构和类型更容易实现这一目标?(3)如何对课程进行管理?有何种质量保证措施(赵志群2003)?回答这些问题首先要解决课程开发的途径和方法,其次是确定其他内容。
1.课程开发的途径和方法
在能力本位课程观指导下,开发能力本位课程的主要途径是什么呢?要使社会经济和劳动力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真实地反映到教育部门,开发的课程满足社会职业岗位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最有效、最基本的途径就是校企合作共同开发。目前来看我国高职课程的开发,虽有企业人员的参与,但大多还是以学校为主的,造成课程与工作的客观联系被割裂开来,教学内容跟不上行业、企业现行的主流技术。产学结合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其最本质最核心的体现应在课程改革的结合上,而校企合作共同开发课程是重要的内容。
一套科学的符合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开发方法,更是高职课程开发的重中之重。我国在80年代引进了加拿大CBE的DACUM课程开发方法,这种方法是由经验丰富的优秀的企业人员、教师、课程专家等组成的专业委员会实施,首先采用职业分析法,进行职业分析、职责分析、任务分析,形成一个工作能力分析表和说明,然后由课程专家根据各项能力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态度进行融合,按难易程度及逻辑关系加以系统组织排列,形成若干个课程模块,最后把这些课程模块按一定方式组合成完整的专业课程体系。这种课程开发方法,突出了能力本位,体现了校企合作共同开发,在我国的应用当中,对转变学科本位为能力本位的课程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但这种方法中采用的职业分析是从行为主义的思路出发,把职业能力分解成独立的细小的任务——单项能力,再把任务叠加组合成综合能力的研究方式,实际忽视了人类劳动过程的整体特性和经验成分,对一些非技能性的能力,无法进行精确分解,也忽视了人的个性发展和内在精神培养。现代生产技术的发展,劳动组织形式和管理方式以及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对人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加拿大的经济发展阶段、产业结构和劳动组织方式与我国国情相去甚远。因此,这种课程开发方法,在我国高职教育中,还设有见到成功应用的案例。2002年德国技术与职业教育研究所与大众公司合作开发了一种针对工作过程的工作分析法——BAG分析法,这种方法可以帮助人们针对各地方、学校、企业或车间的具体实际情况,确定具体的学习情景和学习任务,对一个职业所做的所有工作分析的结果不再是简单的和缺乏内在工作过程联系的能力列表,而是一系列综合性的典型工作任务,这使得全面的面向工作过程的职业教育课程成为可能。而澳大利亚近年采用有机整合的能力本位课程观开发课程,由行业企业专家根据职业岗位工作的要求分解出能力标准,开发出学习包,各教育机构根据学习包开发以问题为中心的课程,进行教学。这种方法可以满足有比较复杂技术要求的职业教育,同时与职业资格相联系,又可在各层次教育之间进行衔接。这些课程开发方法都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开发可资借鉴的,但重要的是要学习别人的先进经验,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方法,而目前我国在高职课程建设上迫切需要的正是如此。
2.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是一定教育阶段的专业课程方案力图最终达到的标准或预期学习结果,是学生学完某个专业课程后将要达到的或获得的知识能力态度等。而课程目标又是为教育目的、培养目标服务的,因此在课程开发确定课程目标时,首先要满足高等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性质和以开发人力资源、为劳动力个体的职业生涯更好的发展的目的,实现培养技术应用性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要强化这种观念意识,就要通过职业分析对职业岗位、劳动生产过程,对人才规格的要求进行充分的调查,再考虑学习者自身的素质,课程专家的建议以及国家地方教育方针和政策、学校的条件等、确定出明确的课程目标,这种突出的就业导向性,应是高职教育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课程的显著特征之一。
3.课程内容
高职教育课程内容的确定,是根据课程目标,选择达到目标的知识、技能、职业态度等内容。在以能力为本位课程观的指导下,高职课程内容的选择主要是根据课程开发中的职业工作分析获得的能力要求和标准来组织课程内容。课程内容的知识选择应紧紧围绕能力要求进行组织,既包括学科理论知识,又包括工作过程知识,知识的组合不是简单的各门理论课程的叠加,而是以能力需要进行有机整合。这里应是最需要避免学科本位、学科知识系统化完整化的,现实中,往往认为已经有了能力分析和能力标准了,课程就是能力本位了,但实际在组织课程内容时还是在自觉或不自觉地按学科本位确定课程内容,因为我们的教师是学科本位模式培养的,多年的教学是按学科本位进行的,学科本位的烙印深刻,“惯性”很大,确定的课程内容往往使能力培养打了折扣;而当前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中,很多理论工作者都提出了课程整合的一些原则,使课程整合理想化,按其原则将所有好的东西整合起来可能形成一个非常完美的集合体,但对于实际教学工作者,这种完美的集合体往往是一种终生追求而无法实现的理想,同时如果整合得不好还可能给他们的工作带来预想不到的麻烦和困难。所以我们强调以能力需要进行知识的有机整合来确定课程内容,其整合的关键是要在深入分析被整合课程的内涵及其内在联系、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状态以及生源地基教情况的基础上,有取有舍、有得有失,抓住主要矛盾,形成有机整合。关于实践课程的能力训练应紧紧围绕能力要求确定核心技能和一般技能分层次和重点进行不同的训练。而课程内容中的职业态度和素质内容,决不是仅仅开几门课程,而是应贯穿在整个知识学习和能力训练的全过程中,进行精心的设计,使其能够确保达到课程目标要求。
4.课程结构
在实施能力本位课程时,在课程结构上大都体现出模块化特征,这反映了模块化课程结构对能力本位课程的适用性。体现在:第一是能力本位课程的需要,第二是有利于高职课程的稳定和高质量地实施,第三是具有灵活、开放性,可及时进行课程的更新,保持课程的最佳适应性,又可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成为可能,达到因材施教、人人成功的职业教育目的。尽管模块具有相对独立性,但也可以与相同或相关学习领域的其他模块发生联系,从而组合成指向更大培养目标的完整的模块课程。所谓课程模块,其实质是低于专业课程和高于科目课程的专业领域相近的一组知识能力课程体系,它可以由若干门科目课程组成。同时它也是构成课程结构框架的基本单元,不同的课程模式可以组成不同的课程结构,但基本单元(课程模块)的内容不变。当前我国高职课程结构方面的改革关键是如何采用模块课程构建适于我国国情的课程结构模式,否则很难突破学科模式下的老三段式课程结构。
5.科目课程形式
高等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以培养学生职业岗位或行业技术需要的综合职业能力为主要目标,课程是以能力为本位的,这就需要改变学科本位较单一的课堂讲授形式。要尽可能与职业岗位、工作情景相联系。如采用实验、试验课程、仿真课程、实训、实习课程、模拟实际工作的课程、面向企业的课程、面向证书的课程、社会实践课程等等。通过不同的课程形式,使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的培养达到最佳效果。
6.课程实施
高职教育课程的实施是将选择并组织好的课程内容付诸实践,这是课程中的重要一环。高职教育能力本位课程的实施,与学科本位课程相比,不仅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采用的要求更高,而且对师资与学校的设施以及行业企业提供的实训条件也有较高的要求。特别要强调的是,高职课程的实施要以学生为主体来组织进行。在多种课程形式中,教师要转变给学生灌输知识的角色,应根据课程内容采用利于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教学方法,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可采用现代职业教育教学法,如借鉴国外职业教育较成功的项目教学法、引导课文教学法、行动导向教学法等。此外,采用灵活的选课制和学分制是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满足学生不同需要来组织实施课程的重要方面。
7.课程质量和评价
高职课程的质量和评价,一方面可以确定课程达到目标的程度,另一方面可提供课程进一步完善与改进的依据。课程的质量评价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质量观。课程质量观要解决课程质量和评价的指导思想问题,因此高职课程的质量观必须与其课程观相一致,一要建立以就业为导向兼顾其它培养目标的质量观,就业率、在就业岗位上所发挥的作用、对企业发展的贡献等都是衡量高职课程质量的重要方面。
(2)质量标准。课程评价的质量标准,或说课程评价的取向,是一个关键的问题。高职课程以能力为本位,评价就应以能力本位的标准来进行,而如以学科本位的评价标准进行评价,只测试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忽视对能力的考核,就将使高职课程导入歧途,改变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的性质,失去能力本位的课程特色。因此,高职课程评价的首要问题是采用符合高职教育性质与特点的课程评价标准。国外注重综合职业能力的有机多元整合的评价标准,是一种适合于高职教育的较受推崇的课程评价方法。它注重能力推测的合理性与有效性,要求尽可能地采用多种评价方法(如技能测试、模拟测试、口头与书面问答,直接观察、考察原有学习证据等);注重评价的能力要素采用最适合的、相关的评价方法;注重每一次评价或测试覆盖相关多种能力要素,而不是针对个别能力分别孤立进行的评价。同时课程评价与职业资格或职业技术等级证书挂钩,使课程评价更具有职业导向性和实效。
(3)评价方式。课程评价采用过程评价还是目标评价一直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同样可以认为还是整合评价最好。这又遇到了整合的理想与实际操作的矛盾,我们的看法是学校应以过程评价为主,政府应以目标评价为主,在此基础上形成有机整合的评价方式。
(4)评价体系。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评价应包括课程设计、课程实施、学生学习几个部分。必须吸纳和发挥企业在课程评价中的作用,实施校企结合的评价。必须落实评价机构和评价专家的待遇,建立可持续的评价机制,才能保证课程目标的实现和课程的质量。
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实施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改革是一项复杂和艰巨的任务,需要有各方面的条件作为保障,包括教育内部和教育外部。但这应是我国在新时期新的发展形势下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必要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