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施工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论文_张志宇

水利工程施工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论文_张志宇

佳木斯市水利勘测设计研究院 黑龙江佳木斯 154002

摘要:水利工程作为直接影响国家生产和人民生活的重要工程项目,其建设质量直接影响国家的发展,在实际工程建设中应当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优化,保证工程质量。工程建设质量取决于施工技术是否被充分掌握,当前的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的使用存在一定的问题,施工过程中常会出现多种问题。本文对施工技术使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针对措施。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技术问题;解决措施

前 言:当前我国政府为了提升经济发展速度,对水利工程的投入较大。由于其建设质量直接影响水利建筑使用,因此国家对工程质量的控制严格,颁布了多项法律法规对其进行控制。但是,当前存在部分施工企业的技术水平不高,在施工中存在技术使用不合理等问题,造成工程质量无法达到国家要求,造成经济损失。

1 常用的水利工程施工技术

1.1 混凝土浇筑技术

水利工程施工中大多使用水泥混凝土作为施工原材料,其强度高,适合在水利工程中使用。为了提升混凝土混凝土浇筑建筑的强度,并方便后续的施工过程,施工人员一般会在结构的边缘位置预留施工缝隙,施工完成之后再予以处理。假如在后续的施工中,施工缝隙处理不当就会导致工程质量受到影响,造成后续工程无法开展。

1.2 水坠坝施工

在水利工程施工中,水坝的修筑是必不可少的。当前的水利工程施工一般使用的是水坠坝施工方式,即通过流水冲刷的手段来使土坝成型。这种施工方法和人力施工相比,这种施工技术具备更高的施工效率,且修筑土坝的施工质量更高。经过水流冲刷成型的土坝具备更适合于修筑水利工程的形态是,适合于水利工程的使用。水坠坝施工方式常在水土流失严重的区域进行施工,可以减少水土流失对环境和工程进度的影响。这种施工方法的前置基本条件是水,在施工开始之前,施工人员要保证该地区具备充足的水源。施工需要的水量和需要挖掘的土方量基本相等,技术人员可以根据这一点来计算施工水量。

1.3 帷幕灌浆技术

在水利工程施工中,建筑的防渗透处理对于水利建筑整体发挥作用有很大的意义。我国当前水利工程的施工技术逐渐完善,当前在防渗透施工中使用较多的技术就是帷幕灌浆技术,通过在缝隙之中进行灌浆来避免渗透现象的出现。在实际施工中,技术人员会按照实际施工现场的孔洞分布来进行缝隙的灌浆填充,在这个过程中,施工人员会利用分段式的钻孔设备来安装缝隙封闭器,以保证灌浆过程顺利进行。

2 水利工程施工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2.1 施工前勘测不充分

水利工程的进行和设计需要考虑建设环境之中水文地质情况,因此,在工程项目的立项过程之中科学合理的立项工作可以保证水泥工程的施工质量。当前部分监视部门不完成对建设地区的水文地质勘测就进行了工程立项,盲目立项会降低工程的设计质量,造成资源浪费,对工程建设质量也有很大的影响[1]。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一般来说,设计人员在进行水利工程施工方案的设计之前会对施工区域进行勘测,并通过完善的勘测来对区域中存在的影响施工进行的地质、天气等因素进行考量,并针对存在的影响因素来优化施工方案,依据勘测获得的资料来初步完成设计方案和技术使用估算。

2.2 施工管理制度存在缺陷

与其他的施工工程项目相比,水利工程项目施工管理过程更为复杂且管理的综合性更强,我国当前还未能将水利工程的管理体系建设完全,没有建立全面的施工材料管理机制和设计评价机制,管理不严的现象影响了施工质量。除此之外,施工队伍内部缺乏管理约束,管理不严格,管理理念落后,使得施工质量难以保障。水利工程的施工中企业的管理制度正确与否会直接影响工程进行和施工技术的使用,当前我国部分的施工企业未根据国家和市场的发展现状对管理制度进行改革,在当前的市场条件之下旧有的管理制度会造成企业经营和施工成本的浪费,还会影响员工以及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使得工程的建设质量下降,出现施工技术问题。

2.3 施工经验不足,技术使用不熟练

我国当前水利工程的施工管理人员综合素质较低,无法完全掌握施工技术和施工操作流程,缺乏管理经验,在工程施工管理之中无法起到调控施工进行的作用,且在人员管理上缺乏统筹把握能力,无法对施工过程进行协调。要想不断提升水利工程的建设质量,提升工程建设经验,提高对施工技术的掌握程度是十分必要的。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的全面使用一般需要经过长期的工程实践和验证,通过足够的验证才能证明该施工技术满足水利工程的施工需求,这才可以保证工程建设质量。

3 优化措施

3.1 健全施工技术管理制度

在施工中,施工企业应该建立健全施工技术管理制度,在施工过程之中组织技术人员定期开展技术交流会议,以便于不断提高自身的工程施工技术素养,创新工程设计思想。在会议之中,管理人员要对施工之中发生的各类情况进行分析和归档整理,通过对建设过程的分析和反思来提高后续的施工质量,实现技术创新和工程质量的同步发展。在技术管理制度的运行过程之中,管理人员要对施工数据进行分析,并建立相应的索引和查阅制度,由专业的管理人员进行数据的系统整理,便于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后续查阅和研究,提高技术研究效率。

3.2 合理选择技术

在水利工程的进行过程之中,施工安全标准体系的主要作用是在施工过程之中建立施工安全生产责任制度,以便于对工程进行过程之中的施工技术和施工设备的安全性进行管理。在施工安全体系之中,工程管理人员可以制定安全施工的管理制度和管理规范,并针对施工步骤进行操作的规范化,避免了在工程施工的过程之中出现施工安全隐患和施工危险。同时,为了施工过程的正常进行,安全标准制度可以根据可能出现的危险因素制定向对应的防治措施,规范施工过程之中的行为,使得施工的每个步骤符合工程安全标准,保证施工人员和施工设备的安全性,保证了施工过程的安全化和规范化[2]。在水利工程的施工安全标准体系的建设过程之中,其建立过程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下文对于如何评价安全标准体系的成熟度的方法进行了介绍,成熟度的评定和分析可以使得标准化体系有一个发展和完善的目标,有利于标准体系的不断成熟化建设。

3.3 规范工程立项过程

水利工程进行作业前,务必对其进行立项管理,通过审批流程,水利工程的必须用科学的立项和审批来保障。根据水利工程的实际状况进行项目报告研究,以此保证水利工程项目可以有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满足当地的实际需求。委派相关专家组建考察小组进行立项管理,对施工区域内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做实地调研。与此同时,根据当地民众的相关意见和需要来杜绝项目虚报状况。

3.4 掌握施工技术的重点

在水利工程的施工过程中使用的技术较多,不同的技术有不同的使用重点,施工中保证施工重点步骤正确才能提升该工程的完成质量。在地基处理技术之中,工程人员往往会使用防渗漏墙施工技术来对工程建筑进行强化,切实掌握防渗施工技术可以保证地基建设质量。在施工中,预应力施工技术也是工程的重点,其早造孔、防护以及锚固等多方面有者广泛的应用,熟练掌握预应力施工技术也能提升工程质量。

结 语

对水利工程施工技术进行合理选择,并对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优化是当前水利工程施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当前的水利工程施工需求,企业需要加强对施工人员和施工技术的管理,强化施工技术水平。

参考文献

[1]王春.探究水利工程施工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科技与企业,2014,(15):261.

[2]胡星.水利工程施工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探讨[J].工程技术研究,2016,(05):174+185.

论文作者:张志宇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7

标签:;  ;  ;  ;  ;  ;  ;  ;  

水利工程施工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论文_张志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