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让乡村职高学生爱上语文课论文_刘敏

多媒体让乡村职高学生爱上语文课论文_刘敏

成都石化工业学校 四川 成都 611931

摘 要:职业教育,正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为了适应新课标,让语文课堂教学由“以教师为中心”变为以“学生为中心”,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促进学生的良好发展,农村的职业教育更需要打破常规,另觅他途,合理利用好多媒体教学。形象直观的多媒体为学生创造了很好的情景条件,更能激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共鸣,从而实现教育教学的高效益。

在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师范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庞丽娟建议,在中国经济发展的新阶段、新常态下,更应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为创新发展提供足够的人才支撑。全国政协委员李卫东建议:加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职业教育事业发展,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职业教育,正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作为职高的一名教师,我们更应该有信心和责任干好自己的工作,为祖国的明天添砖加瓦。

在国家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尤其是我们农村职业中学,更应注重学生素质。因为职教的主要任务是为国家培养和输送大批具有一定文化素养和专业技能的合格劳动者。但是职高的学生,不想学,不好教。我所在的农村职高学生总体而言,大都是中考的失败者。大多数已对学习失去兴趣,之所以来到职业学校学习,原因也是各式各样的。有的是想混个文凭,将来有个稍微好点的出路;有的是父母在外地打工,孩子年龄又小,不得已而为之;有的是由于跟风,看到自己的同学读什么自己就读什么专业。作为语文教师,职高语文又怎样上好呢?

据调查,当前农村职高学生大多语文能力不强。究其原因主要是职高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不足,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缺乏主动学习。那么我们的语文教学如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更好地服务于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呢? 目前社会,信息瞬息万变,知识爆炸,势不可挡,教师更要拥有“长流水”,否则就不能以滋润接受不同信息的学生,更谈不上滋养他们健康学习成长了。所以,新课标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不仅具备一定的知识能力,还要具有“灵活善变”的能力。

我所在学校结合实际积极探索,在市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终于在2016年全校教室安装了现代化多媒体电子白板教学设备,并引用了大量的视频音频,一学期使用下来,觉得多媒体的使用,让农村职高学生爱上语文课了。

一、多媒体教学给语文教学带来以下变化

在语文教学中应用多媒体,可以从视、听、触等各个方面刺激学生的感官。这种新颖、多样而又富于变化的刺激,会使学生的兴趣稳定而持久,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实现教育教学的高效益。特别是我们农村职高的学生,平时知识面、阅历就少,生活中的兴趣也少,运用了多媒体上课,对他们来说,就像“看电影”一样喜欢了。

1.运用多媒体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语文教学中,通过多媒体提供的有关背景资料、影片、录像等,能创设与教材密切相关的情和景,通过声像并茂、动静结合、情景交融的感官刺激,让学生感到美景即在眼前,受到美的熏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调动他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在上《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时,我选取了几张风雪的画面,画面上有飞雪、有大风,还有风声,所不同的是风一次比一次强,雪一次比一次大,风声一次比一次响。上课时,学生看一部分内容,看一次画面,再想象一下,教学内容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很多人都感到了形势越来越紧迫,教学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2.降低教学难度,易于理解课文。

在我们的语文课本中,许多文章不管文字描述多么生动,但是,总是存在着不够直观形象的缺陷,从而造成学生理解上的困难。而恰当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使学生难以理解的事物,直观形象地表现出来,使课堂教学更生动、更形象。在上《林黛玉进贾府》一课时,由于小说年代久远,很多职高生不感兴趣,甚至连电视剧也没看过,学生很难通过文字就完全理解课文的深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课堂上,直播了林黛玉进贾府的片段,学生看到了贾府的宏伟外观,讲究的布局,华贵的摆设,更是通过演员逼真的表演,看到了一个美貌体弱处处小心的林黛玉和一个风流倜傥的蔑视世俗的贾宝玉,画面还对人物的服饰肖像语言动作有传神的表现,更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了。如在上《胡同文化》时,仅凭文字,很难让学生尽快读懂文章中北京的胡同特点。此时,用制作好的电脑课件配上得当的讲解,各样胡同的画面展现在学生面前,再加上课件中地道的北京话,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将他们带进了作者的思维中,感受着十足的“京味儿”,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3.增大课堂教学的内容,拓展学生的视野。

语文学科是一门涉及范围很广,信息内容很丰富的学科。在教学中,可以对教学内容作一些补充,比如作者的生平,作品的写作背景介绍,以及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延伸知识。在上《离太阳最近的树》一课时,我就利用多媒体向学生介绍了各种环境污染的事例,并且让他们自己举例,加深了对课文主旨的理解。特别是每一篇课文结束后的口语语段练习题,包含了古诗词诗句、语段、文学常识介绍、诗人生平事迹史料、译文等。如果是传统的教学,板书恐怕都是几大黑板。利用多媒体,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教师一边展示播放,一边组织学生朗读记忆,同样一节课,学生获得了更多的信息。

4.运用多媒体可以弥补教师自身不足,完善课堂教学结构。

在小说、戏剧课文的教学时,若单靠教师一人在台上讲解,难以完全将情感表达出来。因而学生总是觉得课文干巴,提不起精神。但如果运用多媒体,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由于专业演员表演的逼真,以及专业的精湛的音频朗读,让学生切身感受,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学习《我爱这土地》一课时,多媒体播放的任志宏老师的诗歌朗诵,其朗诵感情真挚、饱满、低沉、悲愤,声音铿锵有力、语言节奏鲜明,有着强烈的感染力和震撼力,给老师和同学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到特殊年代祖国遭受的灾难及诗人对祖国深沉的爱。

5.创设教学情境,优化教学手段。

比如在讲授《琵琶行》时,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相关的朗读视频去感染学生,让学生渐渐进入诗人所构建的艺术佳境,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和优美和谐的琵琶演奏,从听觉上开启学生的审美欲望,启发学生根据诗中的意象展开各种想象和联想,领悟诗歌的意境美,尽量让学生获得诗中的情感体验。如:《过万重山漫想》一文,是一篇关于三峡的游记,为了便于学生观察理解,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一段三峡的风光视频,“夹江两岸连绵起伏的高山”、“滔滔的江水”,不再只是纸上苍白的文字,学生通过观看画面,与作者一起感受这神奇景色,就能很快地记住并理解文章作者当时的心境。学生对三峡的认识更直观、准确、记忆也就更为深刻了。这样,拓宽的视听范围大大优于传统的反复讲解,从而强调记忆。

二、可以尝试或改进的地方

1.与学生一起动手制作。

有一次,我请学生帮我进一步完善课件,学生的积极性很高。所以,可以鼓励学生们配合制作课件或解说词,以小老师的身份介绍内容,很有新鲜感、成就感。同时在不知不觉中锻炼了他们的综合能力,真正达到了寓教于乐的目的。

2.学生要有思考、与教师互动的时间。

课堂上不能一味讲求大容量,环节简单,使得大部分学生被一张又一张的图片、一道又一道的题目牵着走,疲于奔命,没有充分的时间和精力进行独立的思考,当然就更没有机会进行自己的联想和想象了。

总之,我校利用多媒体教学一学期来,课堂变得生动活泼了,学生越来越想上语文课了,远远好过以前上课无精打采了。因此,合理利用好多媒体教学,让形象直观的多媒体为学生创造很好的情景条件,更能激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共鸣,从而实现教育教学的高效益。

参考文献

[1]汪瑾 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探讨.高教论坛,2005。

[2]凌宗辉 凌宗敏 浅谈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当代教育科学,2000。

[3]林钦 巩媛丽 浅谈信息技术与中学语文教学的整合.期刊论文,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15)。

[4]林春宏 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5月。

论文作者:刘敏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7年10月总第24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7

标签:;  ;  ;  ;  ;  ;  ;  ;  

多媒体让乡村职高学生爱上语文课论文_刘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