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建筑安全事故成因及预警管理论文_熊英吉

身份证号码:51050219771118XXXX 四川

摘要:建筑工程项目建设给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较大的推动力,但是其中一直存在安全问题难以解决。近年来,我国建筑市场的发展欣欣向荣,给城市经济建设的加快提供了契机。但是建筑安全事故的发生给社会带来了较大的影响,成为了人们关心的主要问题。文章主要通过分析建筑安全事故成因提出相关的预警管理措施,旨在减少安全事故的产生,为建筑市场的发展提供更多的稳定因素。

关键词:建筑安全;事故成因;预警管理

建筑工程建设施工需要以大量的劳动力作为基础,这是工程建设的刚性需求。不同的工程建设施工人员水平存在差异,在施工过程中对安全事故的认识不统一。虽然我国针对建筑工程安全施工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但是还是难以避免安全事故的产生。因此就需要开展预警管理对安全事故进行防范,完善相关的施工制度,提高施工安全性。

1 建筑安全事故成因分析

对于建筑施工的安全事故成因来说,主要可以分为高处坠落、物体打击、坍塌、起重伤害及其他,可以用图一进行表示。而不同的事故成因又可以归结为不同的因素,在对其进行分析时,需要明确不同因素造成安全事故的成因,才能够对其进行具体分析。

1.1 环境因素

建筑工程建设施工会受到环境的影响,这是工程建设施工不可避免的自然因素。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昏暗的环境会影响施工人员的视觉,而过于强烈的光纤又会使其眼睛难以看清物体。一般的建筑施工现场比较杂乱,在施工人员需要利用物品的过程中容易产生差错。环境因素还包括施工现场的具体环境,与施工人员的生活习惯及饮食卫生等有较大的关系。在环境问题得不到改善时,施工人员就会受到较大的影响,增加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1.2 管理因素

管理工作的开展对于建筑工程建设施工来说有较大的影响,在实际开展相关工作的过程中,如果管理人员没有重视管理工作,则会增大安全事故的产生几率。施工单位负责人对管理的重视程度不足,单位没有针对工程的实际情况制定管理制度,导致施工人员的行为不规范。不健全的管理体制使得部分管理责任没有人承担,工作人员对管理责任的划分不明确。部分施工单位将管理岗位当成一个摆设,没有将管理工作落到实处。这种管理风险会加大工程施工的漏洞,给事故的发生提供了可能性。

1.3 安全投入因素

安全投入因素的产生主要是施工单位对于人力、物理及财力等资源的分配不均衡,在投入与安全管理相关的内容时,没有考虑其科学性。我国针对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制定了《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然而其中的安全投入比例较低。部分企业在开展建筑工程建设的过程中没有按照安全生产要求对其进行优化。施工单位过于注重工程效益的产生,致力于降低施工成本。在安全投入方面不断缩减,使得施工人员的安全得不到保障。

1.4 材料因素

材料因素主要是施工单位在选用施工材料的过程中没有对其质量进行保证。部分施工单位为了降低成本,选用质量不佳的材料开展工程施工,没有达到施工标准。材料成本占据工程整体施工成本的70%以上,对于工程安全性保障有直接影响。施工单位选择质量不合格的材料开展施工会给工程带来较大的安全隐患。在使用设备的过程中,管理人员没有针对老化及报修设备进行处理,缺乏日常检修。这种行为使得施工机械在使用过程中存在零件脱落的风险,容易引发安全事故。

1.5 人员因素

人员因素的产生主要在于施工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不高,在实际开展建筑工程建设施工的过程中没有按照规范完成工作内容。近年来,我国建筑工程施工安全事故屡见不鲜,主要根源就在于施工人员没有做好安全防范工作。我国多数建筑施工人员为进城务工的农民,其缺乏专业能力,在施工过程中仅仅按照领导的要求完成自己的分内工作。建筑工程建设施工需要让大量的工人完成,在人数多、环境复杂的情况下,安全事故的产生防不胜防。施工单位缺乏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没有开展安全思想道德教育,对于部分特殊机械的应用也没有进行讲解,加大了安全风险。

2 建筑安全事故预警管理

2.1 预防控制为主

在对建筑安全事故进行预警管理时,需要以预防控制为主,旨在预防安全事故的产生。施工单位需要加强对预警系统的理论指导,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安全事故预防控制原则与对策。管理人员要对现有的建筑安全生产模式进行分析,制定可以开展监测与诊断的预警系统。施工人员要明确预防控制的主要内容,对施工现场潜在的安全风险进行控制与避免。管理人员要将施工现场当成重要的管理区域,加强监测与管理,强化安全事故预防效用。

2.2 完善现场安全管理

现场安全管理涉及到较多内容,首先,管理人员需要对其中的危险源进行控制。电力是建筑施工不可缺少的资源,在对其进行利用时还是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施工人员在露天环境下开展施工操作需要利用防雷措施,管理人员也需要做好用电管理。然后,在搭设脚手架时,施工人员需要确保搭设过程中的安全性,提高安全施工效用。最后,管理人员与施工人员需要进行协调,对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管理进行强化。对于存在安全风险的施工区域需要做好标记,让所有人能够认清楚危险区标识。必要时,需要利用文字与图像对人员进行提醒,防止产生不必要的事故。

2.3 加强人员安全教育与培训

对人员进行安全教育与培训在建筑施工过程中非常有必要。施工人员自身的安全意识不强会影响工程整体建设施工效用,甚至还会给后续工作的开展带来阻碍。施工单位需要对施工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等进行专业性教育,让其明确安全施工的重要性。施工人员需要认识安全施工规章制度的内容,严格按照施工流程规范自身的工作。岗位负责人要带领工作人员开展培训工作,让其了解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在实际开展相关工作时,各部门的工作人员要进行沟通交流,对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并且注意相关问题。

2.4 健全预警管理处置机制

预警管理处置机制的健全主要是通过建立相应的信息模型让所有的工作人员强化安全施工管理效用。施工单位需要让管理人员对与施工相关的资料进行收集,通过对数据进行详细的分析建立可视化动态安全管理模型。在开展施工与管理工作的过程中,需要对其进行全方位的监控,对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进行预测。一旦模型预测到某个部位存在安全风险,管理人员与技术人员需要及时商议,做好规划,降低事故的产生几率,避免企业遭受过大的损失。

2.5 建立应急控制系统

应急控制系统是针对突发性事故而建立的,部分工程项目比较复杂,难以对施工过程中的风险进行全面控制。在产生突发事故之后,管理人员需要利用应急控制系统对其进行分析,减小事故造成的损失。对于部分产生事故可能性较大的部分,管理人员需要组织技术人员对安全隐患进行排查,控制危险的发生。施工单位需要组织工作人员开展安全事故消防演练,在实际发生事故时,对工作人员进行疏导,避免事故进一步扩散。

3 结语

建筑工程建设施工在我国大范围开展,其带来的经济效益不可小觑。需要注意的是,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注重对安全事故的控制,做好预防控制工作。施工单位需要针对工程建设施工的实际情况做好预警管理工作,分析事故产生的原因,强化施工安全控制效用。

参考文献:

[1]陈朝伟.建筑安全事故成因分析及预警管理的研究[J].建筑与预算,2018(02):15-18

[2]梁慧聪.建筑安全事故成因及预警管理的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8(07):219

[3]罗里志.建筑安全事故成因分析及预警管理研究[J].居舍,2018(07):7

[4]王孙梦,李慧民,刘青青.悬挑脚手架安全事故成因分析及预警管理研究[J].建筑安全,2015,30(9):43-46.

论文作者:熊英吉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4

标签:;  ;  ;  ;  ;  ;  ;  ;  

研究建筑安全事故成因及预警管理论文_熊英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