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农业:未来中国农业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可持续论文,中国农业论文,持续发展论文,未来论文,农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 可持续农业的提高
人口的增长、资源的短缺和退化以及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地威胁着当今世界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发达国家农业发展的主要非持续性因素表现为环境污染、农业投入过多以及生产成本过高;发展中国家主要是人口膨胀、资源过度利用与退化、食物安全问题严重。因此,自八十年代以来,“可持续农业”研究倍受国际社会与世界各国的重视。 1991年4月,联合国粮农组织与荷兰政府的合作支持下, 向全球发出了“关于可持续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丹波斯(DENBOSCH)宣言和行动纲领”倡议, 提出了发展中国家“可持续农业和农村发展”新战略, 即Sustainable Agriculture and Rural Development(简称SARD)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较少,特别是耕地紧缺,淡水严重不足。以实际耕地面积20亿亩算,目前人均只有1.7亩左右,人均淡水资源占有量不足2300m[3], 分别为世界平均数的1/3和1/4。到下世纪20~30年代,我国人口将达到15~16亿,人均耕地资源占有量将下降到1.2亩,淡水资源占有量将下降到1800m[3]。
为了保证农产品的持续供给,我国农作物实际播种面积必须保持在27亿亩,灌溉面积必须达到9~10亿亩,要达到这一目标难度很大, 人口——粮食——资源——环境的矛盾将进一步激化。不仅如此,我国常规式高投入集约农业面临的问题极为严峻,如过分依赖化肥,乡镇企业造成的污染,村镇建设布局不合理以及集约化农牧业引起的环境问题及资源的过度消耗等,而且中国商品能源的数量和质量、重要农业生产资源的原料矿藏以及资金都严重不足,难以支持预期农业发展目标的实现。预测研究表明,作为粮食登上第二个“台阶”最为依靠的化肥,无论从数量和质量上都不能满足需求,而且目前和今后相当时期内化肥施用量的1/4依靠进口。从长远发展,不仅外汇负担过重,而且很不稳定。况且,我国还有几千万人口的贫困地区,其环境和资源状况濒临生态临界限或已退化 ;农村现有的1.5亿左右的剩余劳动力,也是我国农业与农村持续发展面临的难题。
我国一方面资源不足,另一方面资源浪费严重,资源的利用率、产出率很低,浪费严重。由于经营粗放,我国平均光能利用率在0.5 %以下,耕地多占少用,每年都以400~600万亩的速度递减。我国耕地复种指数仅在155%左右,而根据研究,可达160%以上,增加1 %的复种指数就等于扩大播种面积2000万亩。由于灌溉技术及其管理水平落后,农田灌溉水的有效利用率只有30~40%;而先进国家已高达50~70%,化肥利用率30~40%,化学农药浪费更甚,真正能够到达病虫害作用部位的农药仅有0.1%,其余99.9 %都被浪费并长期滞留在环境中对环境形成危害。
2 中国SARD研究的探索与实践
根据国际社会农业发展、研究的趋向和联合国粮农组织计划大纲的要求,同时结合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长期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需要,1992年全国农业区划委员会同国家科委、国家计委组织开展了“中国可持续农业和农村发展理论与实践”研究重大项目,研究开发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技术体系、政策体系以及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管理战略。并在我国不同农业生态区选建了29个试验示范基地县,进行可持续农业发展战略的研究与示范。经过5年的理论探索与实践研究, 课题组在认真分析和研究我国传统的精耕细作农业和国外关于可持续农业各种思潮和实践的基础上,取精去粕,较系统地进行了我国农业与农村发展持续性的综合评价,初步提出了全国6大类型区共25种可供借鉴的SARD模式, 结合我国国情,探索出中国“可持续集约农业”的持续发展道路及其相应的技术和政策体系。现将主要结论介绍如下:
2.1 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评价
(1)农业生产持续性表现为:农产品产量持续增长; 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前30年多曲折,后15年先期快速但后期钝化;人均产量水平尚低,总体上生产持续发展,但仍处于农产品偏紧阶段,农业形势不可高估。
(2)农村经济持续性表现在:农民基本解决温饱, 但农民收入仍较低,尚未脱离相对贫困型,舆论估计过高;近年来农业经济发展缓慢,不利于农村全面持续发展;农村二、三产业持续增长,功不可没,但喜中有忧。
(3)农业生态环境持续性表现在:主要农区普遍改善, 非农区和丘陵山区局部恶化,资源环境形势仍然严峻。一方面,主要农区的江河防洪能力提高,灌溉面积扩大,农田防洪能力增强,盐碱地面积显著减少,农田防护林总体发展,多数农区土壤肥力与土地生产力稳中有升,这是主流;另一方面,我们也面临着草场退化扩大,水土流失量大而广,工业对农业污染加重,人均资源不断减少等资源环境的严峻挑战。
2.2 可持续集约农业的特点与相应的技术政策体系
将高产高效与持续发展有机结合的可持续集约农业有其自身显著的特点:(1)集约农作:将土地利用率放在首位,力求变低产为高产, 力争有田皆绿四季常青,集约多维地利用土地,实行精耕细作、复间套种等多熟种植模式;(2)高效增收:将提高农民收入放在重要位置, 力争高产高效或高产不低效,积极提高劳动生产率,调整生产结构,实行多种经营,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农村二、三产业,实行劳力密集、科技密集与投入集约的有机结合;(3 )持续发展:强调自然生态与人工生态相结合,在保护资源的同时,积极改善生态环境与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综合持续生产能力。
中国可持续集约农业由六大类型的技术体系组装而成,即常规可持续高产再高产农业技术体系;节水型高产高效农业技术体系;节肥节药节粮低耗高效率农业技术体系;耕地保护与中低产田改良型技术体系;资源多级利用与综合再生利用技术体系;解决重点非持续性因子的生物工程技术体系。
初步提出了九条促进中国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如将可持续发展纳入农业生产目标管理体系之中,强调生产、经济、生态三个持续性的统一;强化对农业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综合管理体系建设;强调从政策、立法、技术等方面多管齐下,加强耕地的保护工作;加强有关SARD的能力建设及宣传培训;继续深化SARD试验示范区建设工作等。
2.3
我国不同地区的可持续农业与农村发展模式
中国SARD模式是可持续农业和农村发展道路的具体化反映,也体现了我国SARD道路的区域性、多样性和多元性。 各SARD 试验示范县经过5年的艰苦探索与实践,归纳总结出6大类型区共25个SARD模式。如平原集约持续模式(河南省扶沟县);人多地少丘陵旱地可持续发展模式(四川乐至);岩溶山区可持续发展模式(贵州平坝);漫岗丘陵水土流失地区开发治理模式(黑龙江拜泉县);低平原盐碱缺水治理模式(河北曲周);粮猪主产区种养加与生态可持续发展模式(湖南娄底);东部沿海亚热带丘陵开发与保护相结合模式(浙江临安);沙漠化边缘地区治沙兴农模式(新疆阜康);沿海农村工业与农业相协调发展模式(上海国营农场)等。
3 进一步深化SARD研究, 建立我国农业持续发展的综合体系
3.1 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体系
一是要培育和选用高产、优质、低耗、抗逆性强的农作物、林木、畜禽、水产品种,不断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增强对不良环境的适应能力。二是探索和推广农林作物用养结合、相互促进的耕作制度,以培养地力、改良土壤,提高土地生产能力。研究开发和合理运用作物生产管理技术以及畜、禽、鱼、虾的饲养技术,尤其是生物防治技术,按照生态经济原理,综合组装各种单项农业技术,建立农业林牧副渔良性循环的农业生产技术系统。
3.2 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态体系
一是研究、开发科学的资源与环境监测管理系统,把开发利用、保护治理、资源增殖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有限资源得以持续利用。研究分析农业系统中各种资源组合的特点及其相互作用的变化趋势,充分发挥资源的优化组合效应。二是对于不同类型的农业生态系统如农田、水域、丘陵、山区、牧区、以及各种复合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及其变化趋势进行系统分析,据此建立各具特色的可持续的农业生态体系,积极发展生态农业、立体农业、无污染农业。三是在农业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加强对水土流失的综合治理,把生物工程治理和水土工程治理结合起来,逐步形成一个造福于子孙后代的良好的农业生态环境。
3.3 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经济体系
一是提高农业投入产出经济效益,一方面合理增加农业投入,同时控制生产成本的过快增长,提高生产资金利用效率。二是积极推进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完善农产品购销制度,逐步形成以批发市场为中心,以生产基地、批发市场、零售摊点为网络的、有计划、易控制、规范化的市场体系。三是善于运用价格、税收、信贷、投资等经济杠杆,合理有效地调控农产品与农业生产资料市场。使税收、信贷、投资的水平和结构与农业生产水平和结构相适应,以保障农业持续发展的需要。四是逐步完善宏观经济调控系统,综合分析生产、流通、消费过程中的经济效益,在对现行经济政策评价的基础上,优化和改革我国的经济政策,促进农业生产的高效、持续发展。
3.4 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农村社会体系
一是要确立合理的农村人口发展政策和目标,普及科学的膳食营养知识,建立与可持续发展相适应的膳食消费结构。二是推进农科教有机结合,有条件的地方实施农科教一体化,全面组织农业职业技术培训,加快提高农村劳动者的科学技术素质,逐步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水平。三是广泛开辟农村就业门路,努力发展乡镇企业,加快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四是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必须把新技术的推广、资源的开发、环境的变化对社会带来影响控制在适度的范围内,同时要调整与农业持续发展相关的农村社会发展政策。
3.5 建立可持续性农业的知识和技术培训体系
一是通过培训提高政府决策者的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决策水平,强化可持续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政府行为。二是通过培训要进一步充实和武装科研队伍,提高其业务素质,使之成为持续农业研究、推广、开发的中坚力量。三是通过培训鼓励农民自觉地参与持续农业和农村发展战略的实施,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农民科学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