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折子戏是民族戏曲的精华,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折子戏论文,戏曲论文,民族论文,优秀论文,精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由中国文化部、湖南省人民政府主办,全国地方戏曲精品折子戏评比展演暨“芙蓉王”杯戏曲青年演员大奖赛(以下简称“展演”),今年孟夏在长沙举行。这是自1952年全国第一次戏曲会演后规模最大的折子戏展演。
这个名称很长的“展演”,显示出三条规定。第一,参演剧种为地方戏曲,不包括京剧和昆曲;第二,剧目必须是折子戏;第三,演员的年龄限制在35岁以下。从这三条规定中,我理解这是一次具有战略意义的“展演”。首先是这些年来,地方戏曲的传统剧目流失太多了!这种大量流失的现象,对新时期社会主义戏曲的发展,先进文化的创造,是极为不利的。我们知道,包括戏曲艺术在内的先进文化,不是从天下掉下来的,它是在党的正确方针指引下,继承民族文化遗产,并在此基础上,通过革新、创造,来建设和发展我国的先进文化的。没有继承这个基础是不行的。
我们要继承民族文化遗产,自然是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在戏曲艺术方面,我认为优秀折子戏,就是民族传统戏曲的精华。
折子戏成为相对独立的上演剧目,并发展成为精品,成为民族戏曲的精华,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积淀与发展过程。我国戏曲形成以来,无论元杂剧、明传奇,绝大多数都是整本戏,从当时出版的剧本集就可得到佐证。如明代臧懋循的《元曲选》、明代毛晋的《六十种曲》等等,所收的都是整本大戏。这种剧目上演情况,一直延续到明末清初。
任何客观事物都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当整本戏看熟了看腻了的时候,观众的审美观念和审美需求必然产生变化;明清以降,堂会兴起,这种红氍毹舞台环境,限制了整本大戏的演出,这就势必推动折子戏的发展。于是一些聪明的有见地的演员,为了自己的生存,事业的发展,他们努力去适应变化了的市场,赢得观众,逐渐把各整本中最好的折子提出来单演,如《白兔记》中的《打猎回书》《琵琶记》中的《琵琶上路》,《拜月记》中的《抢伞》、《拜月》,《虎囊弹》中的《醉打山门》,《双合印》中的《水牢摸印》等等。把它们集中起来做一场演,应该说是上演剧目的一种出新,自然会受到观众的欢迎,于是“群相仿效,遂成风气”。这一阶段出版的剧本也大多是折子戏集锦,如明代菰芦钓叟编的《醉怡情》,清代玩花主人选、钱德苍续选的《缀白裘》。一部民国初年出版的京剧《戏考》,多达六百出,其中也以单折戏比重最大。这种以折子戏为主体的演出形式,直到建国后才有所改变。
折子戏独立出来之后,一些有事业心的演员,为了铸造自己的代表作,形成自己表演上的独特风格,进一步在观众中提高自己的知名度,他们从剧本到表演不断地进行革新,以提高折子戏的思想艺术质量,使之成为精品。在故事情节方面,为了使观众看懂这折戏的来龙去脉,他们不着痕迹地进行必要的交待。如湘剧《打猎回书》从整本《白兔记》中提出来单演,它通过李三娘对小将军的诉说,加上修写“血书”的情节,观众对此前发生的事情就都明白了。更重要的是在人物性格的开掘、艺术感染力的增强、形式美的创造等方面深下功夫。如京剧《宇宙锋》是整本戏《一口剑》中的一折,按梅兰芳先生的说法,这出戏过去是“抱着肚子傻唱”的青衣唱工戏,“身段表情都简单而呆板,没有什么变化,场子也相当冷静,所以观众对它并不十分重视”(《舞台生活四十年》第一集147页)。梅先生原先也是这样演的,不受观众欢迎。他从观众的“冷遇”中进行思考,从内容、人物着眼,去钻研改进它,经过多次的革新与实践,梅先生让赵艳容这一角色,突破了青衣只能抱着肚子傻唱的束缚,为角色创造了许多动作与表情,甚至在装疯时运用了一般认为青衣绝不能运用的泼辣大胆的身段,而装疯的表演又在似与不似之间,这就深刻而真实地揭示出赵艳容此时此地愤恨和痛苦的复杂感情,使赵艳容这一形象产生了一种艺术冲击力。梅兰芳对《宇宙锋》的革新,从观众那里得到了回报,冷门戏变了热门戏,成为梅兰芳代表作之一。又如湘剧高腔折子戏《琵琶上路》,赵五娘与张广才在阳关分别时,有“赵氏女,离故乡”,和“五娘儿,莫悲伤”两个唱段,各长达50余句,将他们名为邻居,实似父女,一个是上京寻夫前路茫茫;一个是风烛残年,不知能否等得到蔡家人回,这种深厚真挚而又凄清的情感,渲泄得淋漓尽致,深深地感染着观众。以此与明传奇整本《琵琶记》中这一片段对照,仅有12句唱,当然问题不在唱词的多少,而是后者人物的情感色彩,比前者逊色多了。至于表演上,历代知名与不知名的湘剧演员,相信都有不同的创造,才臻于现在的完美,成为折子戏的精品。
以上例举的只是我们了解的近代演员,我深信:自有折子戏以来的历代演员,对他们自己的重点戏,都会有所创造有所发展的,而且代代承传下来,不断精益求精,使之不断完美,久而久之,就成为戏曲艺术的珍品。这是一份多么珍贵的艺术遗产啊!我们还应了解,这种口头的非物质的艺术遗产,多半保存在演员特别是名老演员身上,如果不及时抢救继承,一朝仙逝,珍贵的遗产也带走了,那时候,岂止追悔莫及,可能还会遭子孙的唾骂。
剧本印出来,表演摄下来,乃至制成光盘,这固然是一种保护与继承,但就继承而言这是一种静止地继承。本届展演中,一位青年演员告诉我,他的那出折子戏是看录像学的,只能模仿动作,没人讲解,得不到要领,很不过硬。事实上他参赛确实成绩平平。我并不完全否定这种学戏方法,但我以为最实在最生动最理想的继承,是发动、帮助青年演员直接向老师去学,通过口耳相传,青年演员不但能学到老师的拿手戏,代表作,还能学到老师演这出戏的体验、表现人物的经验,以及领会戏的神韵和筋骨所在。
全国地方戏曲精品折子戏评比演出的举行,就是要让我们从事地方戏曲工作的领导者和广大演职业人员,认识地方戏传统剧目特别是折子戏流失的严重性,这不仅是个如何正确对待民族文化遗产的态度问题,也关系到一个剧种生命力的延续,从而提高思想认识,采取切实措施,发动、帮助青年演员,认真刻苦学习、继承优秀的折子戏。我们的青年演员还要在前人创造的基础上,运用现代知识,再认识,再创造,使我们民族的戏剧艺术进一步发展,真正成为先进文化的组成部分。
我们高兴地看到,这次全国60个多剧种,104位青年演员会师星城,展出了《凤台关》、《钟馗行路》、《逼侄赴科》、《水牢摸印》、《断桥》、《奈河桥》、《庵堂相会》、《戏牡丹》等一大批优秀折子戏。舞台上生动的形象,高超的技艺,优美的唱腔,生活的情趣,如山阴道上,美不胜收。就这次“展演”看,应该说是成功的。但这只是一个良好的开端,民族戏曲传统的抢救、继承、革新、发展的任务,任重而道远。我们要加强紧迫感、责任感,坚定地持续地发动、组织青年演员学习、继承民族戏曲精华,并加以发扬光大!